墨学吧 关注:854贴子:21,913
  • 68回复贴,共1

【墨论思维】参悟墨老师的思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墨论思维】参悟墨老师的思维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2-08 09:35回复
    1.句子间有停顿。
    比如“最终面相 第三类文明”,面相后面就有个停顿。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2-08 09:42
    收起回复
      2.由深入浅的思维方法。
      表现为用词精准、直击本质又不犀利。
      怎样从现象领悟本质的,还能用精准词语表达出来?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2-08 09:44
      回复
        3.空间思维与层次思维:
        比如金字塔式的层次框架,框架里每一个元素,都可以任意提取,抽出,放回,各个元素间不打架。丢弃任何一个元素,框架不会倒塌,但又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关系。如何做到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2-08 09:51
        回复
          4.转换思维:在语言表达前,脑袋里有了运动的图像,再被文字表达。比如“顶底互换”的思维。
          衍生一下:
          文字转化为运动图像。
          图像转化为文字。
          文字转化为数字。
          数字转化为文字。
          数字转化为图像。
          图像转化为数字。
          如何做到转化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2-08 09:52
          回复
            5.感觉思维。
            比如小狗叫了几声,反映信息,而常人会把它忽略掉。
            通过感觉→直觉→本质。
            在今天这样的社会里,对感觉思维、情感打压非常厉害。
            如何保留感觉思维,并与逻辑思维、理性思考不打架?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2-08 09:59
            收起回复
              6.博学多闻。
              墨老师随意说几句话,就知道他懂经济、管理、易数……
              没有大量的学识,不能做到这点。这是广度。
              但是我认为广度与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有冲突,人的时间只有一份,怎样做,既掌握了广度,又掌握了深度?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2-08 10:03
              收起回复
                7.远见与近处取材,宏观框架与精细用词。
                一般说来,宏观人才不注重细节,细节人才没法整合到宏观层次。鱼和熊掌兼得是如何做到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2-08 10:09
                收起回复
                  8.墨者贵心,惩恶扬善。
                  保留智商的同时保留善良,这一点更难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2-08 10:11
                  收起回复
                    狸猫参禅,请墨老师解答。@子蔚论墨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2-08 10:11
                    收起回复


                      12楼2019-02-10 12:23
                      回复
                        9.简化思维。
                        几个字就可以解释清楚很多东西。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2-11 16:04
                        回复
                          @紫薇文化 @子蔚论墨 没懂换领域深入的时候,您这套思维怎么移植的,各个领域完全不同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2-13 17: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