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风情吧 关注:4,213贴子:285,163

售楼处不为人知的秘密(原创连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在前面:
大学毕业经商三载,初识房市。后考入行政部门浅修规划,研究地产。今入省级媒体专心耕耘,再回首时已与房地产行业接触十七载有余。在私,买房置业不断改善田宅;在公,研究论证策划分析,自问对这个行业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今天请容许老道不再谦虚,跟大家讲一讲售楼处里不为人知的秘密……
本帖为老道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内容较多,想到哪写哪,因此将以连载的形式不定期更新。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1-08 08:16回复
    售楼处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个又爱又恨熟悉而又神秘的地方,它伴随房地产这个行业产生,随着房地产发展而壮大。在行业起步阶段,它从项目部、销售处,逐步发展成为耳熟能详的售楼处。
    由于我国房地产预售制度的原因,开发商通常都是房未建围挡先行,楼未见售楼处先开。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1-08 08:17
    回复
      老道还记得2000年第一次买房时,看中了一处楼盘。那时候不像现在卖概念,楼盘主体已经基本建完了,现场却找不到售楼处,只有工程方的办公室在那里。问他们哪里卖房?回答是不知道。后经多方打听,锲而不舍的寻找,终于在距离楼盘八丈远的地方找到了一处不起眼的门面。没有牌子,没有广告,只是在大门上贴着某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处字样的白纸就算开张营业了。跟现在某些车后面贴的“新手女司机”一样,那时候的房地产销售果真是新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1-08 08:17
      回复
        推门进入,房间挺大布置简陋,没有沙盘、没有沙发、没有茶水咖啡饮水机。水泥地面还算干净,墙上贴着几张图纸,两张破办公桌前坐着两个人。男的看上去五十多岁,一身藏蓝色的工作服,略脏。桌面上放着一个塞满烟头的破罐头盒,摆着一个红色安全帽,一看就是经常往返于工地。女的四十岁左右,穿着同样的工作服干净利落,头上烫了大浪,面部画着浓妆,冷冷的看了我一眼,问了句:“什么事?”。态度生硬,好像没把我这个年纪轻轻的半大小伙当回事。
        “请问你们这是卖房子的么”我客气的问道。
        女人不再说话,倒是那个男人比较热情,马上把话接了过去:“你要买房吗,打算买多大的”。
        “你们这房子都有多大的”我边问边坐到了男人办公桌旁的椅子上。
        “单间45平,套间87平,三室112平”男人笑呵呵的回答。
        “怎么卖的,多少钱一平”我给男人随手递上了一根烟,彼此点上。
        “公司定价1550,单间只剩顶楼了,套间还有两套都是一楼”。点上烟,男人更热情了,话也多了“三室的楼层不错,看看三室吧”。
        当时的背景是房地产刚刚起步,市面上新建商品房真是少之又少。1550每平这个价位并不便宜,而且本人大学毕业没几年,经商刚刚赚了点小钱,买房的目的纯粹是想自己有个窝。按我的实力,莫说三室,套间都整不起。
        于是我说“三室太大了,能看看套间么”话还没落地,对面那个女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哗啦一声,扔给男人一个圆形的大钥匙板。
        有的朋友应该见过这种钥匙板吧,白铁片做的,直径20厘米左右,上面挂满了钥匙。
        这女的手太快了,我都没看到她什么时候从抽屉里掏出来的,瞬间就扔在了桌子上,吓我一跳。
        男人倒是很淡定,司空见惯似的拿起钥匙板,笑呵呵的对我说:“走,看看去”,随手拿起了安全帽,又从桌子下面掏出一个递给了我。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1-08 09:18
        回复
          今天先写到这,有空再更新,喜欢的朋友回复鼓励一下,感谢关注!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1-08 09:23
          收起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1-09 06:28
            收起回复
              2000年时,抚顺的商品房均价在每平1100元左右。有一定实力,能开发成规模楼盘小区的本地开发商不超过十家。其余的都是一些小开发商,利用某些闲置地块,开发个两三栋楼,满足一下初期的市场需求,积累自己财富。
              在房地产业刚刚兴起这个阶段,手头有点资金,能从银行贷到款,同时又有能力拿到闲置土地的人,努努力就能获得开发资质。在这个时间节点,小开发商如雨后春笋般的往外冒。
              这个时期开发的楼盘不多,质量参差不齐。当时楼盘最主要的特征是:七层到顶,砖混结构,非封闭式楼盘,物业滞后。即便是成片开发的楼盘,最多做到半封闭。框架结构商品房较少,价格也相对较高。直到浑河花园的出现,才有了封闭式园区这个概念,这已经是后话了。
              价位较高的楼盘在南北台到台东,公园到高中,新华到河东一带。城东在那个时期才刚刚起步,房价不高。
              道街棚户区改造,榆林临河小规模开发,雷锋体育场周边向东至永安小区,这些地块的开发规模相对较大,房价有高有低,便宜的每平1000左右。
              我要买的这个楼盘位置较好,按当时的价格来说算是比较贵的。不过那个时期商品房定价不像现在,现在是根据户型及面积不同,楼层不同,楼栋所处的位置不同,价格不一样,也就是所谓的一房一价。那时候没这么多说道,开发商统一定价,会讲价、有关系的,多少都能在定价基础上拿到相对优惠的价格。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1-09 09:27
              收起回复
                走出这个所谓的销售处,那老哥却是个风风火火的人,在前面拎个大钥匙板,哗啦哗啦走的飞快。
                以往做生意的经验告诉我,要想买到好房子,拿到合适的价位,趁此时没有旁人,我应该跟他套套近乎。
                于是紧赶两步,又递上一根烟“大哥贵姓?”
                老哥也没客气,接过烟:“免贵姓许,言午许”,见我掏出打火机便停住了脚步。
                彼此点上烟,继续向前走,老哥脚步也慢了下来,我接着问了几个问题:“公司都开发过什么楼盘,什么时候交房进户等等”,老哥均一一回答,两根烟使关系变得融洽了许多,不知觉中走到了工地。
                这个楼盘一共开发了十一栋,都是七层到顶砖混结构,在当时算是大盘了。开发商实力和口碑也可以,之前开发的楼盘均销售一空,没有什么负面消息,这都是后来通过关系打听来的信息。
                那时候初入楼市,相关知识非常匮乏。只是觉得位置不错,学区挺好,只想弄个好户型,拿个好价格。
                老哥带着我径直走到一栋楼前,介绍道:“楼呢都已经建完了,只差园区硬化、绿化后就可以交房。这个是六号楼,园区中间不临街,位置不错。套间87平的户型都一样,另一个是十一号楼的,那个在园区最里面,有点挡光,我就不带你去看了”。
                边说边走到了三单元,站在101号房门前找钥匙。趁这个当口,我仔细看了下楼道环境:没有单元门(那时好像都没有),一层两户门对门,中间是电表箱。楼梯扶手刚刷的油漆,水泥地面。看了一眼门,盼盼的,配套还不错。
                正看着呢,老哥把门打开了。进门一个门厅,旁边是厨房和卫生间都在北侧。穿过厨房是一个封闭的大阳台,也是北侧。
                门厅南侧是大厅,没有窗户,暗厅在当时是标配,一南一北两个卧室的门洞给大厅提供着光线。楼间距够大,这个房子没什么遮挡,采光还不错,但一楼还是略微感觉有点压抑。
                我又给老哥点燃一根烟,这哥们明显是个烟鬼,来者不拒。
                四处转了一圈,说实话这户型搁现在就是垃圾,那时候还算不错。美中不足就是只剩下一楼了,总是感觉不太满意。
                于是我问他:“许大哥,这房子还行,真的只有一楼了啊?”
                此时我注视着他,希望通过他的面部表情看出点端倪。
                他也没让我失望,眼神飘忽了一下,反问我:“这户型你看好了吗?”
                我见他这么问了,一定有门:“嗯,算是看好了吧,就是楼层有点接受不了,价格也有点高。”
                然后顺势又跟了一句:“许大哥能给帮帮忙不,整个好楼层,价格再给优惠点。”
                他又寻思了一下说:“小兄弟,我看你人不错,回去给你查查,看看别的楼层还有没。只是这价格是公司定的,要便宜你得找老总,我说了不算啊。”
                我看他这么说,赶紧把话接过来:“这样吧许哥,您回去帮我查查有没有好楼层,咱俩互相留个电话,如果有,您就通知我一下,这个一楼我也考虑考虑,回头我再给您打个电话。”
                掐灭烟头我又接着说:“如果您有什么其他渠道,也给我介绍一下,只要您让小老弟省了钱,弟弟我一定好好谢谢您,都是公家事,咱们私人得点好处多实在。”
                听我这么说,他笑了:“放心老弟,回去我帮你想想办法,楼层的事在我能力范围,价格嘛我真是无能为力,除非你有关系找我们老总,这事只有他说了算”。
                “行,许哥,那我不为难您了,您就帮我看看楼层吧,咱俩互相留个电话。”
                说着我掏出手机:“许哥您电话多少,我给您打过去。”
                就这样,我们互相留了电话,寒暄几句后各自离开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1-11 01:36
                回复
                  有人说,买房没什么技术含量,并非什么高智商的事。那是他不懂房地产行业里的猫腻和潜规则,尤其是售楼处里不为人知的秘密。
                  买房要看地段、学区、交通、规划、设计、潜力、周边、配套、容积率、绿化率、入住率、房屋结构、楼间距、开发商实力、居民素质等主观客观因素,研究这些已是煞费苦心令人头疼,而这些不过是表面现象。
                  说白了,想买是一个研究了解的过程,而真正要买时,从进入售楼处起,就是一场博弈。
                  研究考察一个楼盘,你将面对各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信息。各种传言:“他家房子可抢手了”,“他家房子老贵了”,“他家房子被某机关团购了”,“他家房子旁边以后是公园、体育场、地铁站……”某天你又看到了官媒的新闻《某某地区百万大开发》,《某某新区申报国家级XX》,《政府将在某某地块投资兴建XXX》,《招商重大成果某某集团签约某某地块》……于是你振奋了,激动了,赶紧买买买。
                  售楼处里开盘活动,排号、摇号,认筹金,团购活动,网站会员优惠,公司定价,交一万抵两万,顶账房,特价房,内部员工房等等说法让你一头雾水。
                  等你买到手,满心欢喜的住了很久,现实却往往不是那么回事。传言一个一个的破碎,规划也变成了鬼话。路边社不可信,官媒的报道也是捕风捉影。更可恨的是,遇到对面邻居随口一问他家多钱买的,人家4000每平,而你却花了5500,那叫一个恨!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01-11 10:49
                  收起回复
                    新内容被系统误认为广告删除,申请恢复正在审核。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9-01-11 10:51
                    收起回复
                      人就是这样,不想买一样东西时没什么太大感觉。当决定要买时,心情会变得比较迫切。这房子所处的地段是驱动我想买的主要因素,至于别的,那时候考虑的真不多。
                      回去以后我也没闲着,通过朋友亲戚到处打听,希望能找到认识这个公司老总的人,毕竟买房子是人生大事,手里的钱是有限的,少花点并买到称心的好房,张嘴求人又有什么呢。
                      找了一圈人,对这家地产公司的老总倒是有了基本了解。此人原来在国企做厂长,退休后恰逢改革春风。于是自筹资金,抓住原单位搬迁的契机,利用废旧厂房的土地开发房地产,一步一个脚印的成为了本地颇有名气的开发商。
                      事以愿违,虽然知道他的故事,却没人在故事里跟他有太深的交集。
                      有个忘年交认识他,却不好因这事去找他。老友跟我说了一番话,让我受益匪浅:如果他是公家人,找他给你优个惠没问题。他现在是私人买卖,找他给你优惠,等于让他从自己兜里掏钱给你。
                      是啊,时代变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公人情礼往的,对他自己没有损失。在商言商,他做的是私人生意,优惠打折就是让人家少赚钱的事,这样的人情做领导的欠不起,做朋友的不好意思。
                      得,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9-01-12 08:41
                      回复(3)
                        考虑再三,我决定还是从销售处老许身上入手,便在几天后给他打了个电话:“许大哥您好,我是前几天去你们那看房的小道,麻烦问一下,那个87平的套间还有其他楼层吗?”
                        电话那头声音很是嘈杂,老许似乎挺忙:“哦哦,老弟啊,我帮你看了,有一套五楼是预订的,一直没过来交房款。这样吧,你再等两天,我给你问问他还要不要”说完就匆忙挂断了电话。
                        说实话,我这人比较懒,五楼也并非我想要的楼层,大概是他觉得这个楼层比较好吧。对于一个不爱爬楼梯的人,我比较喜欢三楼。
                        无论怎样,这个电话告诉我,所谓的只剩一楼和顶楼也许是销售的手段。作为楼盘的销售,他一定掌握着大量的内幕。
                        于是我决定咬住这条线,结交一下这个朋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9-01-12 09:02
                        收起回复
                          想好就做,趁热打铁。隔了一天,我又给他打了个电话。这回没再提房子的事,就是跟他约个时间,请他吃个饭,唠唠嗑。
                          电话那头一个劲的推却,告诉我房子他给我问了,五楼那户还没定准,如果我要买,这几天赶紧到销售处办一下手续,把钱交了,房子就是我的。
                          按现在的销售策略来说,这就是在“逼单”。
                          什么叫逼单,简单解释:房地产销售人员以房屋紧俏抢手或优惠活动即将结束等理由,让消费者尽快签约交款的言辞与行为。
                          前面说了,五楼并不是我想要的楼层。但是人家反客为主的“帮”我弄了个五楼,似乎不要就不好了,而且我还欠他个人情。
                          按照那个时代房子优劣的标准,一层和顶层是一栋楼里最不好的。如果是七层到顶,二层和六层其次,最好的楼层是三、四、五层。如果是六层到顶,三、四层最好,二、五层次之。年轻人买五楼,爬爬楼梯并不费劲,所以对我来说五楼自然可以接受。
                          虽然这房子我父母并不过来住,考虑的多一点,他们年纪越来越大,将来到我家串串门,或者我再换房,把这套给他们住,五楼就不那么方便了。还有个关键问题,就是我这人比较懒。
                          当然,电话里我并没有跟他明说,而是顺水推舟:“太谢谢许哥了,咱俩一面之缘,您就帮我这么大忙,更要好好谢谢您。这样,我这两天过去办手续,您看看这两天哪天有空,我们一起喝点小酒,好好认识认识。”
                          大概是觉得自己逼单成功,或者是我领了他的情,再或者是我的诚意打动了他,这次他没再推却:“好吧老弟,明天下午你再给我打个电话,咱俩再约。”
                          放下电话,我又考虑了良久。请他吃饭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这个五楼,在价格上再砍点,还是再跟他唠唠,弄个更好的楼层。最好的结果是弄个好楼层,价格也得再砍点。很明显,当时这个价格确实偏高。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9-01-14 09:02
                          收起回复
                            第二天下午,就近在楼盘附近酒楼订了个包间。如约与他通了电话,彼此没再磨叽。约好了,他下班后直接到酒楼见面。
                            本想开车去接他,考虑到肯定要喝酒,驾车不方便。酒楼就在他单位附近,步行过来也不远。
                            按约定时间,我提前一会到那等他。
                            比约定时间晚了五分钟左右,老哥溜达的来了。还别说,换下工作服,穿着立正的,这人怎么看也不像普通售楼员那么简单。大概是工作服比较邋遢,原来看他也就是个打工的,现在给我的感觉是干练中带着一点痞气,言语中带着一点社会,分明就是转了正行的社会大哥啊。
                            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仅仅是外在,内在的气质是改变不了的。打工的脱了工作服还是打工的,有型格的人,换身衣服立马改头换面,装是装不出来的。酒桌上一问才知道,这个老许正是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经理。
                            因那个时代房地产销售刚刚起步,没有系统化的销售策略和手段,没有大范围的广告宣传,没有正规奢华的销售中心(售楼处),没有靠售楼吃饭的专业售楼员队伍,很多房地产公司都是由办公室人员兼职销售,销售经理、项目经理甚至老总亲力亲为也不奇怪。
                            一番寒暄,彼此落座点菜不再赘述。我首先对认识许哥、许经理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之情。
                            然后又奉承道:“虽然我比较年轻,这几年做点小生意,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了看人。第一次见您,就觉得您不简单。今天再一接触,果然没错。来吧许哥,我再敬您一杯。”
                            老许端起酒杯,仰头干了,随后跟我说起了客套话:“老弟啊,你这年纪在我眼里还是孩子。看你说话唠嗑挺成熟,说话办事也挺讲究,前途无量啊。”
                            “许哥过奖了,我这才刚刚起步,这不是刚赚点小钱么,寻思买个房,立业成家,成家立业,有个属于自己的窝,早出晚归的也方便点。这么大了,还寄生在父母家,总打扰他们于心不忍啊。”说着话,把彼此酒杯再次倒满。
                            推杯换盏彼此说了不少客套话,酒过三巡,切入正题:“许大哥,今天请您来还是想跟你唠唠房子的事,您别嫌我磨叽。”
                            老许端着酒杯,半眯着眼,略有醉态:“没事没事,你说。”
                            “本来就只剩一楼了,您帮我找个五楼,对此我诚心谢谢您。昨天跟我父母一商量,他们年纪大了,以后来串门或到我这来住,五楼确实有点不太方便……”
                            “你家住几楼啊,在哪住?”我话还没说完,就被老许的问题打断了。
                            “我家在北台,三楼。”回答了他的问题,顺手又把他面前的酒杯满上。
                            老许喝了一小口:“五楼比三楼高两层,采光更好,多走两层没什么吧。”
                            “许哥啊,您不知道,我爸关节炎挺严重的,这三楼都嫌高。”
                            我怕他说一楼的事,赶紧接着说:“房子是买给我自己住,如果是给我父母住,我就要一楼了。”
                            他没再说话,若有所思的又喝了一口酒,似乎不太高兴的样子。
                            “您看袄许哥,您帮我找这个五楼,情我领了。买不买的,今天这顿饭就是当面谢谢您。如果实在没有三楼了,买不成我也愿意结交您这个老大哥,以后有用得着老弟的,您随时给我电话。”
                            我这么说实际就是告诉他,你帮我忙,我请你吃饭面谢。但是,没有让我心仪的楼层,我就不打算买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9-01-15 11:45
                            收起回复
                              这老许必然是个聪明人,过的桥比我走的路都多,用老奸巨猾形容也不为过。
                              听我说完,他跟变脸似的一扫刚才的不快,笑呵呵的端起了酒杯:“来老弟,大哥敬你一杯。”
                              我赶紧端起酒杯,尊敬式的碰了一下他的杯底。
                              他接着说:“很高兴认识你这个小老弟,能在一个酒桌跟你单独喝酒,也是百年修来的缘分。现在呢,房子确实没剩下几套,除了一楼就是顶楼,这个五楼还是咱们内部人亲戚订的。我是看他迟迟没交钱,所以才给了你。三、四楼112平的还有几套,你能要么?”说完,仰头把酒干了。
                              我随着他干了杯中酒:“许哥,这么大面积的不是老弟不想买,实在是资金有限。不瞒您,1550这个价格,目前在抚顺已经是天价了。按这价,87平的,我钱都不够,还想请您帮我研究研究价格呢,112平的老弟买不起啊。”
                              他笑了:“你买房是自己拿钱么,让父母帮着凑凑不就够了。87平这房子户型太一般了,回头你看看112平的,那才像样,一步到位多好。如果你考虑这个,价格我还能帮你使使劲。”
                              我叹了口气:“许哥,我这人从小就比较独立,上大学自己勤工俭学,基本没用父母拿什么钱。做生意也是凭机遇,有个忘年交给我投资。如今刚赚点小钱,这房价87平的确实吃力,112的想都不敢想,但我一分一毫不想靠父母。我这人不想人托人,托一个人去找老总讲价,不如我自己交个新朋友,多个朋友总比搭个人情强。咱也不能让朋友白帮忙,年轻人得靠点谱才能立足社会,您说是不。”
                              我这么说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告诉他价格太高,我接受不了。托关系也可以找到他们老总,只是我不想这么做。目的只有一个,想交他这个朋友,通过他把事办了,事成之后肯定靠谱。
                              听我这么说完,他似乎消除了一些醉意,说话唠嗑的表情变得真诚了许多。
                              后面的话题几乎没再提到房子,他只是像查户口一样,看似随意的问了我几个问题:你是做什么生意的啊,父母做什么的,家住北台什么位置啊,等等。
                              当时我不知道他问我这些的目的,今天想来茅塞顿开。既然我提到了自己做生意,想交他这个朋友,他问我这些问题无非是想看看我对他有没有用处。
                              换句话说,我们存在于社会的价值,对别人来说就是有没有利用价值。如果你连个利用价值都没有,陌路相逢,谁会愿意交你这个朋友呢。
                              在单位也是一样,你存在的价值正是有没有利用价值。对于领导和同事来说,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就如同空气一样被人无视。
                              在这里老道对年轻朋友说一下:年轻就是你最大的资本,老话说“宁负白头翁,莫欺少年郎”。年轻人就该趁着大好年华敢于打拼,敢于交往。聪明人明白这个道理,你有年轻、你有勇气、你能说会道,自然是前途无量。他们愿意结交你、帮助你、扶持你。你拥有年轻,未来的路就更长,结交一个快退休的大领导,不如结交你来的实在。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9-01-15 13: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