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回复贴,共1

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的优与弊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朋友圈就好像是与朋友沟通的桥梁,而朋友圈三天可见,却把这条沟通的桥梁给锁住了。
自从微信推出“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之后,我观察了一下,周围至少有70%的人都设置了。
大家这么做,无非是想拥有一个清净的微信环境:
加的陌生人越来越多,朋友圈不再是私密的圈子,想满足分享的欲望,又想保护自己的朋友圈,分组可见很麻烦,
直接屏蔽又怕被说不礼貌,半年可见还不如彻底公开,那就选择三天可见吧。
问题是,很多人只看到了设置三天可见的益处,却没看到个中的弊端。
朋友圈,本来是一道桥梁,连接朋友之间的关系,而朋友圈三天可见,却如同一道围墙,把这条沟通的桥梁堵得严严实实。
有一句话这么说:
对朋友你设置了三天可见,陌生人却是十张照片,请问我加你有什么用?
其实,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朋友圈三天可见,正在毁掉你的人际关系。
朋友圈三天可见
正在推开你的新朋友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加了一个微信好友,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没错,翻 Ta 的朋友圈。
如果两个人首次加好友,一定会很默契地在前几分钟都不说话,因为大家都在翻对方的朋友圈。
通过对方的朋友圈,我们能大概了解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能因此找到一些聊天的话题。
看到对方晒自己做的饭菜,就能交流做饭心得。
看到对方晒健身照,就能聊聊健身心得。
看到对方吐槽工作,还能凑上去问问工作近况。
很多时候,两个陌生人交流的开始,就是通过朋友圈的信息来找话题。
要是你的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呢?
如果你这三天没发什么东西,那看到的就是一条横线;即便发了,那三天的内容也很难让别人对你有什么过多的认识。
两个人关系的拉近,必须通过不短期内深入的交流才能实现,如果你连朋友圈都不让人看,又怎么能增进了解,进而拉近关系?
有一个心理学工具叫做“周哈里窗”,把一个人的心灵和内在分为上、下、左、右,四个部分,分别命名为:
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公开的自己”。
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盲目的自己”。
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隐藏的自己”。
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未知的自己”。
而“公开的自己”,是人际交往中相互了解和评价的依据。
根据心理学博士林紫的说法:
这个部分在安全和善意的范围内,内容越丰富、就越容易消除人与人之间,因为认知的差异带来的误解或猜疑。
对方了解得你越多,自然能在和你的交流中理解你的想法和行为,和你的亲密度也更高。
林紫博士还分享过一个案例:
她的咨询机构有一个传统游戏。每当有新人加入,大家就会围在一起,询问新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但前提是自己要先回答。
譬如,你想问:“你有没有男朋友?”你就必须先介绍自己的婚恋情况,让新来的小伙伴了解。
每个人都很喜欢这个游戏,因为它让新人很自由、很放松,在了解和被了解之中,
慢慢融进团队,大家也因为这个游戏,了解了彼此间的兴趣、喜好,团队的误解也大大减少。
可以说,想要达成一段亲密关系,你必须做到自我开放,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与别人分享。
朋友圈设成三天可见,恰恰是和这一条原则背道而驰。
你可能会说,我加的人都是陌生人,为什么要和他们分享我的感受?
问题是,所有的熟人,都是从陌生人一步步过来的,不和他们分享你的感受,陌生人怎么变成熟人?
人这一辈子,不应该也不可能只守着过去的旧朋友,不认识新的朋友。
我们总说微信加的都是不认识的陌生人,你就那么确定,在你加的这群陌生人里面,没有你潜在的客户?
没有你以后能肝胆相照的朋友,甚至,没有你以后一辈子的爱人?
这一切,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了,因为你用一个朋友圈三天可见,把自己和对方的联系一下子切断,陌生人对于你而言,就永远只能是陌生人。
朋友圈三天可见
正在伤害你的旧朋友
我再问大家,除了新加微信的陌生人会出于好奇特意去翻你的朋友圈,还有谁会去翻?你的旧朋友。
新认识的陌生人,你不给他看就算了,反正也是刚认识,彼此之间也没啥感情可言。
但如果是旧朋友,很久没联系,想要看一下你的近况,特意点开你的朋友圈想看一下,看到的却只有一条横杆,你觉得他的心里有何感受?
请记住一句话:你能伤害到的,都是在乎你的人。
因为如果不是关心你、想知道你的近况,谁会有事没事点开一个人的朋友圈?
作者元煦分享过一个故事。
他曾设置过朋友圈三天可见,但没过多久就被姐姐打电话过来怒骂:“赶紧把你朋友圈三天可见的那个设置关了!”
他吓了一跳,一问才知道,原来他的外婆刚学会用微信,听说朋友圈有很多他的照片,她很久没见外孙,心里挂念,就点开看看,谁知只看到一条横杆。
外婆不知道还有三天可见这个功能,觉得很委屈,以为是外孙把自己删掉了,不开心了很久。
最后,元煦感叹:
我从来就没有想过,随手设置的三天可见,会对在乎我的人造成一些影响。
朋友圈三天可见,本想针对陌生人,却伤害了自己在乎的人和在乎自己的人。
有人喜欢说:“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通过朋友圈来了解你的。”
我觉得这样说未免有些苛刻了。
人生无常,小时候最好的朋友,长大后也许天各一方;说好了每年都要见面的闺蜜,可能因为生活的重担而渐渐失联。
可是,你想过没有,当某天雨打你窗,你想起一个许久未聊的朋友。
翻看朋友圈,发现三天可见,你又会不会轻叹一口气,然后继续相忘于江湖?
别因为三天可见,让你阻断了与老友重逢的可能,哪怕百分之一的阻碍,都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朋友圈三天可见的背后
是你不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我曾和一些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的朋友交流,问他们这么做的原因。
大家的回答很一致,主要还是说自己以前发过一些朋友圈,自己觉得很幼稚,不想让别人特别是陌生人看到,所以就设置了三天可见。
我问,既然自己都觉得幼稚,为什么当时要发?即便发了,后来为什么不删掉?
他们回答,我觉得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发朋友圈只是为了记录,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我接着又问,那为什么现在又觉得不好了?
这下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简简单单一番对话,说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在现在这个互联网社会,朋友圈到底是拿来干什么的。
当然,朋友圈是你自己的,你想发什么就发什么,但你要清楚,你的朋友圈,并不只是给你自己一个人看的,
你加的所有人,从领导客户到快递小哥,都能看到你的朋友圈(如果你没分组或屏蔽的话)。
他们对你的了解,就是通过你的朋友圈,你发在上面的一切,决定了陌生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因此,朋友圈,不仅仅是你伤春悲秋、转发鸡汤、“发朋友圈集赞免费”的工具,更是一张名片。
你的朋友圈是怎么样,有时候会暴露你的财富、格局与能力。
因此,不发朋友圈是不行的,因为这样别人就少了一个了解你的渠道;
乱发朋友圈也是不行的,因为你就要面临别人可能误解你的风险。
很多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就是对这条原则一知半解。
他一方面知道自己的朋友圈可能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另一方面又忍不住任性地想发什么就发什么。
这样做的背后,折射了你为人处事的种种不足:
没有维护自身形象的意识,只看到朋友圈的坏处,却不懂得利用朋友圈来打造优秀的形象。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自己看着心情发朋友圈,哪怕某些不该发的朋友圈,也没能忍住不发。
最后,也缺乏收拾残局的能力,发过的朋友圈那么多,加了的陌生人也不少,实在不知道怎么处理,干脆一封了事,省事省心。
如何管理自己的朋友圈?
这4点建议送给你
因此,如果你真的想更多的亲密关系,朋友圈三天可见是不可取的,因为它只会让你越发自我封闭,抗拒和外界的交流。
人活在世上,总不可能一个人度过一辈子,是吧?
问题是,如果不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又不想过去发过的朋友圈被看到,那应该怎么办?
以下是几点建议:
想清楚自己想在朋友圈呈现什么形象
上面也说了,朋友圈就是一张名片,别人通过你的朋友圈来了解你。
因此,借用情感作家源靖的一句理论:
你希望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就在朋友圈发与什么相关的内容。
这不是伪装,而是自我形象的管理,如同化妆一样,你也不想让别人看到你整天蓬头垢面的样子吧?
开放朋友圈,半年可见最适合
如果不设置三天可见,又不想让别人看到过去的自己,那设置半年可见较为合适,这样朋友圈保持了一定的活跃度,你的隐私又不至于过多被看到。
清理朋友圈,保持数量和质量
把朋友圈设置成半年可见之后,就要对朋友圈进行清理,想清楚你要呈现什么形象,
然后把和你形象不符的朋友圈通通清理掉,包括但不限于转发集赞、卖广告、无病呻吟等。
定时定量发朋友圈
有人对于朋友圈,正陷入两个极端,要么就一天发个好几条,刷屏让人烦;要么就是一个月都不发一条,别人都忘记你的存在。
朋友圈还是要发的,但要注意频率,一周三四条即可。
质量也要注意,最好是分享对别人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自己做人做事的心得,而不是纯粹地炫耀生活。
朋友圈就好像是与朋友沟通的桥梁,而朋友圈三天可见,却把这条沟通的桥梁给锁住了。
因此,请把这把大锁解开,让别人好好认识你吧。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1-30 08:43回复
    杨柳飞絮,危害身体!
    飞絮的危害:
    1、对健康的危害:柳絮容易携带病毒,传染疾病。
    2、导致呼吸道疾病:柳絮引起的过敏主要发生在上呼吸道。柳絮被吸入鼻腔后,会引起强烈的刺激、流涕、咳嗽和哮喘等反应,如皮肤瘙痒、眼结膜发红等,严重的还会影响睡眠。
    3、皮肤过敏:柳絮中含有的油质和多糖物质被人体吸入后,被鼻腔的分泌物消化,随后释放出10多种抗体。如果这种抗体和入侵的花粉相遇,并大量积蓄,就会引起皮肤过敏。
    4、对环境的危害:漫天飞舞的柳絮也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5、其他危害:飞絮还对公共安全、交通安全和公共设施造成危害
    建议:
    1、今后城市绿化不再引用杨树、柳树、梧桐树等容易出现飞絮的树种。
    2、通过科学手段有效解决原有树种的飞絮问题。
    3、分阶段逐步铲除飞絮树种,更换优良树种。
    4、禁止或严格控制育苗基地培育此类品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5-30 16:58
    回复
      2025-10-30 22:40: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开学已指日可待,各位亲爱的家长即将苦尽甘来,再加一把劲吧,在最后的这段时间,让我们的配合更加默契,让孩子的学习更加高效。
      老师的生命中会遇到很多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对老师而言,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却是他生命中遇到的有限的老师。所以,我爱,我深爱;我教,我全力以赴。
      亲爱的家长,孩子是你的唯一。真的体谅你的忙,但孩子的教育时效性太短,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特殊时期,孩子在家,你爱,请深爱,你管,请全力以赴。
      有人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光荣,一个民族出现源源不断的好老师,是未来的希望。
      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才是教育的希望,更是孩子成长中最大的福气。
      老师与家长的合作,是教育孩子最强大的合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朝着最好的方向前行!让孩子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4-08 15:24
      回复
        软。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出于短期考虑:外企可能名气大、薪酬高一点。
        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听过很多遍。刚毕业时薪酬差三五千块,真的可以忽略不计。短期薪酬差别并不重要。但实际上,能摆脱这个、能有判断力的人,也不是特别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7-16 22:13
        回复
          国外曾有一家旅馆老板测试三名男性应试者,问:“假如你无意中推开房门,看见女房客正在淋浴,而她也看见你了,这时,你该怎么办?”
          甲答:“说声‘对不起’,然后关门退出。”这个对答无称呼,虽简洁,但不符合侍者的职业要求,而且也没使双方摆脱窘境。
          乙答:“说声‘对不起,小姐’,然后关门退出。”这个称呼准确,但不合适,反而加深了旅客的窘迫感。
          丙答:“说声‘对不起,先生’,然后关门退出。”
          结果,丙被录用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这种故意误会的说法,维护了旅客的体面,非常得体、机智,表现出一个侍者应该具有的职业素质和应变能力。这就是口才的艺术。它能改变场景的尴尬,能改变一个人的际遇,甚至一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5-24 03:18
          回复
            官场都是斗来斗去的,往往结果却是渔翁得利,如果要是真能大家都做到,相互帮衬着,一起往上走,不是大家的日子都好过吗,可是偏偏,大部分的人都跟高飞一样,只看到眼前的得失,看不到长远的仕途发展需要,真正的官场,应该是适合智者的,懂得在退让中进步,总比牺牲在斗争的第一线要强多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7-26 09:47
            回复
              1、脸上经常挂着笑容,很谦逊,让人看不出真实想法。有城府的人并不像影视剧里那样,面色阴沉、眼神冰冷,就差将心机城府二字写在脸上。恰恰相反,有城府的人都爱笑,只要他跟你对视,就会发现他的脸上挂着笑容,很温和,与他打交道会感觉很舒服。
              2、一个简单的吐槽,就能让对方猜到自己内心的需求,一个发泄的动作,就能让对方送来一句关切地问候。
              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了解自己的人?
              其实人家不过是在降维打击,猜透了你的想法,想获取你的好感,赚你的印象分罢了
              3、人生跌落过谷底,穷苦过、背叛过、失败过,这样的人看透了生活,看透了人性中的黑暗,也因此这样的城府才是最厚重的,最让人不可揣摩的。
              4、在人情世故方面做到滴水不漏,“看人下菜碟”的功夫非常精准,什么样的人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常常能够借此达成自己想要的目的。
              5、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哪怕你再怎么挑衅他都不会被激怒,只是面带笑意的看着你,更多的情绪藏在底下,可能是戏谑,可能是嘲弄,也可能在心底盘算着什么。
              6、懂得抓住机会,拥有很强的洞察力。一叶知秋,这个成语形容城府深的人再合适不过了。事情中的微妙的变化,他能够观察的非常清楚。这样的人,他心里亮的跟明镜似的,不会被社会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会在表象之下发现不同,寻找机会。
              7、懂分寸,知进退,明难易。有看破不说破的修养,能看清、看懂,却一语不言。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不该说。知道哪些话说了有用,哪些没用。有能力,却没有好为人师的习惯。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能够解决的,就不会瞎指挥。
              8、会树立一个形象,让大家都记住这个形象。真实的自己从来不会让外人知道,外人知道的,只是自己想让他知道的。至于这个形象有什么用?会给自己省去很多的麻烦。树立一个铁面无私的形象,就会省去很多求你办事的人。
              9、过往的经历会将城府深的人打磨出一种特殊的气质,就像是一块漆黑如墨的玉石,入手温润,但是你看不清里面有多少杂质。
              10、不是话多的人,但面对任何人都能够自如交谈,肚子里有货,不会去说一些白开水的话,说出来的话常常会让人感觉很舒服,能得到收获。 #智慧人生 #认知 #人生感悟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10-11 2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