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吧 关注:5,233贴子:69,415

鲍鹏山"新说"林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听了鲍鹏山先生的评说林冲系列,心中五味杂陈.块垒郁积于胸.我从小看水浒,付出感情最深的就是林冲:雪夜上梁山,那漫天的大雪掩盖不了苦闷激愤的心情,真是今夜好大雪!
   京剧表演大师李少春先生创作并演出的野猪林,在那个时代感染了多少观众.一句"八十棍打得我鲜血淋"唱出了满腔悲愤,一段"大雪飘"唱出多少英雄落寞.我是一个京剧爱好者,一直认为无人出李先生其右者,就是因为这出野猪林感人至深.
   可这个感觉被破坏了,鲍先生从水浒的字里行间来分析林冲的性格.让我心中一惊,继而一凉.那满腔悲愤变成了一身无奈.人生之悲哀莫过于此!
   冷静下来分析鲍先生所讲,他说得对吗?我无奈地发现,他没说错.林冲不敢对高衙内动手,是惧于权势;长亭别妻是保护自身之举.等等.鲍先生用南方口音潇潇洒洒地把林冲懦弱甚至有点卑鄙的性格揭露地彻彻底底.真是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需要这种评点吗?我们观众需要这种声音吗?我想我不需要!
    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鲍先生能用这种平静甚至冷酷的语调来分析林冲呢?这里的关键我想是立场不同,也就是说鲍先生阅读小说的立场与我不同.首先我本人就是个普通人,我惧怕权势,在权力面前我是懦弱而胆怯的.但就因为我是个普通人,我更同情那些与我可能命运相同的人物的命运;我不希望看到林冲的悲惨下场,其实是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落到与林冲相同的下场.我羡慕英雄,为快意恩仇而赞叹;我更同情弱者,因为那是我的写照.现在鲍先生用冷酷的语调来剖析林冲,其实就是来剖析我自己.我想这就是越听越发感到寒冷的原因了.
    而鲍先生是站在书上来评论的,他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评论者的立场上,他通过分析来剖析普通人的劣根性,感情在他那里是不需要的.其动机不可谓不好,目的不可谓不纯.可能是过于好,过于纯,所谓过犹不及......
    百家讲坛上不乏针砭时弊,直指人心的专家,对人性的探讨也颇多.但没有一个让我如此绝望寒冷.究其原因,那是讲帝王将相.我们普通人没有认同感.而林冲不同,他是水浒一百零八个人中最让大家有认同感的人,因为他身上具有太多普通人的特点.大家对他是同情是惋惜是出自内心的认同.
    鲍先生,您的观点我可以认同,您的内心出发点我了解,但能不能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一点隐秘之地,让我这样的普通人偶尔生活在麻木之中......
    今夜没有大雪,但我的心仿佛林冲一样寒冷.借用李先生的唱词"彤云低锁山河黯,疏林冷落尽凋残......"


1楼2009-01-09 10:55回复
    好!加精欣赏……


    2楼2009-01-09 12:48
    回复
      • 61.152.217.*
      鲍的分析真的很客观吗?追求所谓冷酷无情的剖析就是理性的吗?
      我看未必。
      小说提供了一个故事框架与人物的基本性格与命运,其实在人物具体的内心世界的描写上,作者既写下了精彩的一笔,也还留有许多不可能都一一填写的空挡,这些空挡如同中国画里的留白,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也成了目前的讲师们可以尽情发挥的空间。
      然而,鲍教授的做法则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比如要抨击国民的冷漠等劣根性——而将这些空档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挥,本来有的无数种心理可能性,在鲍的评述中都被指向了“恶”,他采用了一种对“恶”的优先选择,所以在他的描述下,林冲变得卑鄙龌龊,这就偏离了原著作者对于人物的基本定位,而扭曲了原作的基本精神,变基本的理解同情为处处责难与鞭挞。事实上,任何一个现实社会中的人,恐怕都经不起鲍教授式的野蛮剥解。另外,鲁达,武松等快意恩仇的性格,实际上也经不起鲍教授式的推敲,因为他们的每一件事也有许多种内心可能,按照鲍教授的极端风格来一一从恶论处,恐怕他们最后获得的名声也决不会好于林冲。
      其实这样的评论作风也不新鲜,民国时,就有人将武松放在论集的最后一个,原因不是他重要,而是书中其他人可爱的可爱,莽直的盲直,独独武二郎心理最黑暗,是地主豪强的可恶爪牙。
      看到一位朋友在博客上写:现在的讲师们还是有些浮。
      是的,并不否认他们讲得很精彩,很有理,但如果这是建立在对名著有意无意的歪曲上,就不值得喝彩了。


      3楼2009-01-09 19:50
      回复
        嗯,同意3楼朋友的分析


        IP属地:河北4楼2009-01-09 19:56
        回复
          • 61.152.217.*
          再多说几句。
          一个理性的社会,并不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原教主义世界。
          十年文革中,许多受迫害者,至死也还虔诚地认为自己真的是有罪的,在人性的“反省”中痛苦死去。这样悲剧的根源,固然是政治与社会的动荡造成的,也是因为普通中国人不懂什么是一个理性社会中正常人应该获得的基本权利与自由。


          5楼2009-01-09 20:12
          回复
            精品


            IP属地:山西6楼2009-01-09 23:05
            回复
              “他采用了一种对“恶”的优先选择,所以在他的描述下,林冲变得卑鄙龌龊,这就偏离了原著作者对于人物的基本定位,而扭曲了原作的基本精神,变基本的理解同情为处处责难与鞭挞。”
              我应该是觉得可笑,还是觉得可怜呢。


              7楼2009-01-10 14:55
              回复
                “这就偏离了原著作者对于人物的基本定位,而扭曲了原作的基本精神,变基本的理解同情为处处责难与鞭挞。”
                鲍鹏山"新说林冲",他说林冲因为不敢得罪高太尉,而忍气吞声,这说的有错吗?还是林冲心胸开阔,不与高衙内计较?
                还有,关于“休书”的分析,这恐怕是最有争议的一点了,为什么林冲认为写了休书以后,高衙内不会再伤害他老婆了呢?
                1,也许是他觉得写了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会“抢”了,而是来“娶”了,因为写了休书以后,林娘子就是自由身了,高衙内用不着设计来“抢”了,可以请个媒人来说媒,来“娶”了


                9楼2009-01-10 15:14
                回复
                  2,有人说,林冲是希望写了休书以后,能有一个实力足以和高衙内抗衡的正人君子来娶林娘子,可以保护她不受高衙内欺负
                  问题是,这个正人君子的实力不是足以和高衙内抗衡就可以了,他要足以和高太尉抗衡才行啊!当然,偌大的东京城,实力能和高太尉抗衡的人当然有了,皇家子弟估计可以,朝廷大官估计可以(一般的地方官还不行),但问题是,让这样的人来娶林娘子,有可能吗?有希望吗?
                  当然,提出这种想法的人,出发点是很好的。但他显然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太天真了。
                  可是,作为林冲来说,他会也这么简单的想吗?他会想着有一个实力足以和高太尉抗衡的人来娶他老婆吗?他会这么天真吗?


                  10楼2009-01-10 15:25
                  回复
                    “另外,鲁达,武松等快意恩仇的性格,实际上也经不起鲍教授式的推敲,因为他们的每一件事也有许多种内心可能,按照鲍教授的极端风格来一一从恶论处,恐怕他们最后获得的名声也决不会好于林冲。”
                    说的言之凿凿,好象自己很清楚鲍鹏山就会这样说一样。说的很有煽动性啊


                    11楼2009-01-10 15:48
                    回复
                      武松是条好汉,但人性总有好的一面和劣的一面,武松既能在十字坡救了两个公人,也能毫不留情的杀害手无寸铁的两个无辜的丫鬟“武松却倚了朴刀,制出腰里那口带血刀来,把门一推,呀地推开门,抢入来。先把一个女使髽角儿揪住,一刀杀了。那一个却待要走,两只脚一似钉住了的,再要叫时,口里又似哑了的,端的是惊得呆了。休道是两个丫环,便是说话的见了,也惊得口里半舌不展。武松手起一刀,也杀了。却把这两个尸首拖放灶前,去了厨下灯火,趁着那窗外月光,一步步挨入堂时来。”(第三十一回)。


                      12楼2009-01-10 15:55
                      回复
                        • 116.20.171.*
                        我觉得鲍鹏山讲的不错


                        13楼2009-01-11 03:11
                        回复
                          也许是他觉得写了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会“抢”了,而是来“娶”了,因为写了休书以后,林娘子就是自由身了,高衙内用不着设计来“抢”了,可以请个媒人来说媒,来“娶”了。
                          这想法不错~


                          14楼2009-01-11 16:18
                          回复
                            这想法是谁想出来的?


                            15楼2009-01-12 10:36
                            回复
                              • 61.134.237.*
                              鲍鹏山对《水浒》自然是烂熟于胸的了,但为什么或者曲解原著、颠倒黑白,或者对不利于自己“高论”的小说情节不屑一顾、噤若寒蝉呢?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鲍鹏山为什么单就林冲休妻一事便大作“谁是英雄”的文章呢?这里的对立双方是林冲和高氏父子(或许还有“戳穿”林冲假英雄真面目的鲍鹏山),英雄必然要从中产生。谁是英雄?林冲当然不是鲍鹏山心目中的英雄。按常人的观点,胜英雄者定是英雄。高氏父子在肉体上胜林冲于前,鲍鹏山在名声上灭林冲于后,答案似是:“天下英雄,唯高氏父子与鲍耳!”这难道就是鲍鹏山孜孜以求的结果吗?英雄未必是完人。退一万步讲,即使林冲休妻有兼顾自己的成分,也在情理之中,不能就此一笔抹杀林冲的英雄本色。“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是严肃学者应有的治学态度。其实,鲍鹏山口中的林冲是他自己臆造的林冲,而不是《水浒》中的林冲,鲍鹏山对《水浒》的所谓“新论”不过是歪批《水浒》的谬论而已。
                              令人深感滑稽的是,鲍鹏山竟然大讲心理学的所谓“斯德哥尔摩情结”,莫名其妙地说林冲献妻求饶是斯德哥尔摩情结,是符合心理学的,以此证明自己“高论”的科学性、正确性。
                              为了弄清问题的本质,我们不得不离题谈谈斯德哥尔摩情结。斯德哥尔摩情结又称人质情结,是指罪行的受害者对加害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的一种情结。斯德哥尔摩情结通常有下列几项特征:
                              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认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斯德哥尔摩情结通常会经历以下四大历程:
                              1、恐惧: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 
                              2、害怕:笼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 
                              3、同情: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认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 
                              4、帮助: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
                              就林冲来说,对高氏父子根本无“情感”可言,四项特征仅有其一,四大历程却少其三,显然林冲根本没有所谓的斯德哥尔摩情结。其实,受害者具有斯德哥尔摩情结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斯德哥尔摩情结并不是每个受害者都必然具有的心理学情结,否则,杨白劳对黄世仁、高玉宝对周扒皮、受迫害的广大革命者对反动派都该对后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后者——这是多么荒谬的结论!鲍鹏山玩弄诡辩术,硬将低概率事件说成是必然事件,硬将斯德哥尔摩情结栽在林冲头上,意在给自己的“高论”披上一张吓人的虎皮。殊不知,恰恰是这张虎皮使自己露出了立论无据、不学无术的马脚。
                              在这里,我想奉劝鲍鹏山几句话。我们欢迎、甚至期盼对《水浒》研究有新突破、新成果。但是,这种新突破、新成果应该是以作品为依据的,是科学的、严肃的,是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而不是信口雌黄、无中生有的谬论邪说。
                              另外,我也冒昧地对《百家讲坛》进一言。我是在元月六日中午偶然回到久违了的《百家讲坛》的,正巧鲍鹏山正在发表他对《水浒》林冲的“高论”。看完这期节目,除了为鲍鹏山“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勇气所震撼,为豹子头林冲横遭鲍先生污蔑而感慨外,实在让人想对贵节目说两句逆耳之言。《百家讲坛》原是一个极受广大受众(包括鄙人在内)欢迎的节目。但是,百家讲坛渐渐形成了一种未必能持久的趋势,就是“剑走偏锋”、“以奇为正”:让主讲人宣讲一些引起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受众疑惑、争议、甚至不满的观点,或让主讲人展示一种未必全部受众都愿意或乐于接受的讲述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百家讲坛》正向《一家讲坛》迈进。延续此种趋势,不论宣讲的观点是错是对,讲述的方式是好是坏,客观上必然使一些不愿受折磨的受众离开《讲坛》——因为受众既不能实时地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又无力改变节目所坚持的那种趋势,那么,除了离开,也只有离开了。


                              17楼2009-01-12 2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