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吧 关注:3,552贴子:25,420

回复:【资源】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古董版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计禾,别黄、白、青①。?[左上彳右上术下禾](秫)勿以稟人②。 仓
【注释】
①计,算帐。黄、白、青,古时对谷子种类的区别,《政和证类本草》卷二十五引《名医别录》有黄、白、青粱米,陶弘景注:“凡云粱米,皆是粟类,惟其牙头色异为分别尔。”程瑶田《九谷考》:“案禾,粟之有稾者也。其实粟也,其米粱也。”
②秫,《说文》:“稷之粘者。”古时用来作酒和煮糖。稷,过去多认为是高粱,近人有的认为是谷子。从简文看,后一说似更可信。
【译文】
算谷子的帐,要把黄、白、青三种区别开来。粘谷不要发放给人。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6楼2016-11-29 09:16
回复
    稻后禾孰(熟),计稻后年①,已获上数,别粲、穤(糯)秙(?[左黍右古])稻②。别粲、穤(糯)之襄(釀)③,岁异积之,勿增积,以给客,到十月牒书数④,上内【史】。 仓
    【注释】
    ①后年,次年。这两句的意思是如稻子谷子之后成熟,就把稻记在下一年帐上,因为秦以十月为岁首,晚稻的收获可能已到岁末。
    ②粲,疑读为秈,《一切经音义》四引《声类》:“秈,不粘稻也。”?[左黍右古],或作?[左米右古],《说文》:“粘也。”
    ③釀,作酒。《一切经音义》九引《三苍》:“米麹所作曰釀。”一说,襄读为穰,《广雅·释草》:“稻穰谓之稈。”秈稻的稈可用以铺垫,糯稻的稈只可制绳。
    ④牒,薄小的简牍。
    【译文】
    稻如在谷子之后成熟,应把稻计算在下一年帐上。收获后上报产量时,应将秈稻和糯稻区别开来。要把用以酿酒的秈稻和糯稻区别开来,每年单独贮积,不要增积,用来供给宾客,到十月用牒写明数量,上报内史。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7楼2016-12-05 12:31
    回复
      县上食者籍及它费大(太)仓①,与计偕②。都官以计时雠食者籍③。 仓
      【注释】
      ①食,口粮。
      ②与计偕,《汉书·武帝纪》注:“计者,上计簿使也,郡国每岁遣诣京师上之。偕者,俱也。”即与地方每年上呈计簿同时上报。
      ③雠,校对。
      【译文】
      各县向太仓上报领取口粮人员的名籍和其他费用,应与每年的帐簿同时缴送。都官应在每年结账时核对领取口粮人员的名籍。


      IP属地:江苏28楼2016-12-05 12:36
      回复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①,禾、麦一斗,黍、荅亩大半斗②,叔(菽)亩半斗③。利田畴④,其有不尽此数者,可殹(也)。其有本者⑤,称议种之⑥。 仓
        【注释】
        ①大半斗,三分之二斗。秦一斗约合今二升。
        ②荅,小豆。
        ③菽,大豆。
        ④利,《汉书·高帝纪》注:“谓便好也。”畴,《后汉书·安帝纪》注引《汉书音义》:“美田曰畴。”一说,是种麻的田,见《史记·天官书》集解。
        ⑤本,《周礼·大司徒》注:“犹旧也。”有本,疑指田中已有作物。
        ⑥称议,酌情。《墨子·备城门》:“其上称议衰杀之。”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释为“酌度其合宜而逐渐减小”。
        【译文】
        种籽:稻、麻每亩用二又三分之二斗,谷子、麦子每亩一斗,黍子、小豆每亩三分之二斗,大豆每亩半斗。如是良田,用不到这样数量,也是可以的。如田中已有作物,可酌情播种。


        IP属地:江苏29楼2016-12-05 12:43
        回复
          县遗麦以为种用者①,殽禾以臧(藏)之②。 仓
          【注释】
          ①遗,留。
          ②殽,《礼记·礼运》注:“法也。”即仿效。
          【译文】
          各县所留作为种籽的麦子,应和谷子一样收藏。


          IP属地:江苏30楼2016-12-05 12:46
          回复
            【粟一】石六斗大半斗①,舂之为?[左米右萬](糲)米一石;?[左米右萬](糲)米一石为鑿(糳)米九斗;九【斗】为毁(毇)米八斗②。稻禾一石③。有米委赐④,稟禾稼公,尽九月⑤,其人弗取之,勿鼠(予)。 仓
            【注释】
            ①“粟一”二字据《说文》补。石,容量单位,十斗,与斛意同。
            ②斗字下原脱重文号。《说文》:“?[左米右萬],粟重一?[左禾右石]为十六斗大半斗,舂为米一斛曰?[左米右萬]。”“糳,?[左米右萬]米一斛舂为九斗曰糳。”“毇,米一斛舂为八斗也。”与简文相合。
            ③“稻禾一石”下应接下条“为粟廿斗”等文,本条下面有“有米委赐”以下则是另一条律文,原简误抄。译文将“稻禾一石”移到下条。
            ④委,付。委赐,赏赐。
            ⑤尽九月,到九月底。秦以九月为岁末
            【译文】
            谷子一石六又三分之二斗,舂成糲米一石;糲米一石舂成糳米九斗;糳米九斗舂成毇米八斗。
            有赏赐的米,或向官府领取谷物,到九月底,该人尚未领取,不再发给。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1楼2016-12-05 13:02
            回复
              为粟廿斗①,舂为米十斗;十斗粲,毁(毇)米六斗大半斗②。麦十斗,为?[左麥右啇]三斗③。叔(菽)、荅、麻十五斗为一石。●稟毁(毇)粺者④,以十斗为石。 仓
              【注释】
              ①句首应承上条,见上条注③。全句应为“稻禾一石为粟廿斗”。句中石系重量单位,即秦斤一百二十斤,与上下文石为容量单位有别。粟,此处指未脱壳的稻粒。
              ②《说文》:“粲,稻重一?[左禾右石]为粟二十斗,为米十斗曰毇,为米六斗大半斗曰粲。”应依简文校正。
              ③《说文》:“?[左麥右啇],麦覈屑也,十斤为三斗。”应依简文校正。?[左麥右啇]是在麦麸中还杂有面,汉代据其粗细有小?[左麥右啇]、大?[左麥右啇]的名称,见《九章算术·粟米》,参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④粺,《说文》:“毇也。”毇粺,加工最精细的米。《盐铁论·国病》:“匹庶粺饭肉食”,认为是一种奢侈的行为。
              【译文】
              稻重一石,共稻谷二十斗,舂成米十斗;十斗的粲,舂成毇米六又三分之二斗。麦十斗,出?[左麥右啇]三斗。大豆、小豆、麻以十五斗作为一石。领取毇粺的,以十斗为一石。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2楼2016-12-05 17:18
              回复
                宦者、都官吏、都官人有事上为将①,令县貣(贷)之,辄移其稟县②,稟县以减其稟。已稟者,移居县责之③。 仓
                【注释】
                ①宦者,阉人,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文选·宦者传论》五臣注:“周以为阉人,今谓之宦者,官比郎中。”有事上,为朝廷办事。将,督送。
                ②移,即移书,致送文书。稟县,指原发放稟给的县。
                ③居县,指现在到的县。
                【译文】
                宦者、都官的吏或都官的一般人员为朝廷办事而来督送,令所到的县垫发口粮,应即用文书通知原发这些人员粮食的县,据以扣除他们的粮食。如在原发粮食的县已经领取过了,应以文书通知所到的县责令赔偿。


                IP属地:江苏33楼2016-12-05 17:23
                回复
                  有事军及下县者①,齎食②,毋以传貣(贷)县③。    仓
                  【注释】
                  ①下县,见《史记·项羽本纪》,指郡的属县。
                  ②齎食,携带口粮。
                  ③传,符传,通行凭证。
                  【译文】
                  到军中和属县办事的,应自带口粮,不得以符传向所到的县借取。


                  IP属地:江苏34楼2016-12-05 20:22
                  回复
                    月食者已致稟而公使有传食①,及告归尽月不来者②,止其后朔食③,而以其来日致其食;有秩吏不止。 仓
                    【注释】
                    ①月食者,按月领取口粮的人。传食,由沿途驿站供给膳食,参看下文《传食律》。
                    ②告归,《后汉书·樊准传》注:“谓休假归也。”
                    ③后朔,下月初一日。推测月食者在每月初一日领取口粮,所以后朔食应指次月口粮。
                    【译文】
                    按月领取口粮的人员,粮食已经发给,而因公出差,由沿途驿站供给饭食,以及休假而到月底仍不归来的,应停发其下月口粮,直到回来的时候再行发给(按:依前文原则,公使者应再行发给扣除沿途供给的口粮数的余额;告归者翘班休假不带薪);有秩的吏则不停发。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5楼2016-12-05 20:58
                    回复
                      驾传马①,一食禾②,其顾来有(又)一食禾③,皆八马共。其数驾,毋过日一食。驾县马劳④,有(又)益壶<壹>禾之。  仓律
                      【注释】
                      ①传马,驿传驾车用的马。驾传马,意思是使这种马驾车在规定路线上奔走一趟。
                      ②一食禾,餵饲一次粮食。
                      ③顾来,返回。
                      ④县,《淮南子·主术》注:“远也。”
                      【译文】
                      每次驾用传马,餵饲一次粮食,回程再餵饲一次粮食,都要八匹马一起餵。如连驾几次,不得超过每天饲粮一次。如驾车路远,马疲劳了,可再加餵一次粮食。


                      IP属地:江苏36楼2016-12-05 21:14
                      回复
                        小隶臣妾以八月傅为大隶臣妾①,以十月益食。 仓
                        【注释】
                        ①大,成年,如《管子·海王》和居延汉简均称成年男女为大男、大女。
                        【译文】
                        小隶臣妾成年,在八月登记为大隶臣妾,从十月起加发口粮。


                        IP属地:江苏39楼2016-12-06 12:19
                        回复
                          更隶妾节(即)有急事①,总冗②,以律稟食;不急勿总。 仓
                          【注释】
                          ①更,轮番更代。更隶妾,当为以部分时间为官府服役的隶妾。
                          ②总冗,把零散的聚集到一起,即集合。
                          【译文】
                          更隶妾若有紧急差役,集合起来,应按法律规定发给口粮;不急,勿须集合。


                          IP属地:江苏40楼2016-12-06 12:23
                          回复
                            城旦之垣及它事而劳与垣等者①,旦半夕参②;其守署及为它事者③,参食之④。其病者,称议食之,令吏主。城旦舂、舂司寇、白粲操土攻(功)⑤,参食之;不操土攻(功),以律食之。 仓
                            【注释】
                            ①垣,此处为动词,筑墙。
                            ②半,量制单位,《史记·项羽本纪》集解引徐广云:“五升器也。”参,量制单位,见《墨子·备穴》等篇及《急就篇》,三分之一斗。古时两餐,旦半夕参即早饭半斗、晚饭三分之一斗。
                            ③署,岗位。《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如淳云:“律说,论决为髡钳,输边筑长城,昼日伺寇虏,夜暮筑长城;城旦,四岁刑。”本条垣即筑城,守署即伺寇虏。
                            ④参食,早晚两餐各三分之一斗,《墨子·杂守》:“参食,食参升小半。”
                            ⑤简文有城旦司寇、舂司寇,均不见于古籍。据下文《司空律》,城旦可减刑为城旦司寇,此处舂司寇可能也是由舂减刑的一种刑徒。白粲,刑徒名,男为鬼薪,女为白粲,参看《旧汉仪》:“鬼薪者,男当为祠祀鬼神伐山之薪蒸也;女为白粲者,以为祠祀择米也,皆作三岁。”《汉书·惠帝纪》注引应劭云:“取薪给宗庙为鬼薪,坐择米使正白为白粲,皆三岁刑也。”
                            【译文】
                            城旦筑墙和作其他强度与筑墙相当的劳作的,早饭半斗,晚饭三分之一斗;站岗和作其他事的,早晚饭各三分之一斗。有病的,酌情给予口粮,由吏主管。城旦舂、舂司寇、白粲作土工,早晚饭各三分之一斗;不作土工,按法律规定给予口粮。


                            IP属地:江苏41楼2016-12-06 12:47
                            回复
                              旦食城旦,尽月而以其余益为后九月稟所①。城旦为安事而益其食②,以犯令律论吏主者③。减舂城旦月不盈之稟④。 仓
                              【注释】
                              ①尽月,到月底。这一句的意思是到月底以所余粮食移作闰月的口粮,实质是对刑徒口粮的一种克扣。
                              ②安,徐缓。安事,指轻的劳役。
                              ③犯令,见《法律答问》“何如为犯令、废令”条。主者一词见《汉书·王陵传》。
                              ④月不盈,当指舂或城旦服刑从事劳役的时间不到月底。
                              【译文】
                              应按天发给城旦口粮,到月底将剩余的粮食移作后九月的口粮。城旦作轻的劳作而增加了口粮,应按犯令的法律对主管的吏进行论处。舂、城旦服役不满月,其口粮(按:不盈月部分)应予扣除。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2楼2016-12-06 13: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