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3,924,731贴子:71,017,231

【连载】说人话,讲二十四史(全言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是的,各位,老帖子已被和谐掉,看样子是恢复不了了。
  度娘系统是很让人捉摸不定的,为避免再次被误判为广告帖之类的,这次新帖大家就别占楼刷楼了,不是我不想(有人顶帖还不想,楼主莫不是疯了,高兴还来不及呢),实在是重新开帖一次确实太麻烦了。正文我有备份倒也罢了,问题是很多朋友有意义的回复这一删就彻底没了,太可惜了。
  之前有朋友开发出了一个刷楼中楼帮顶的办法,就是回复一个“鼎”字,然后在这层的楼中楼里回九层,意为“九鼎”之意,我觉得挺有文化气息的。再或者复制粘贴一段自然人文知识什么的回复在楼里,也挺不错的,大家一起多了解一些新知识,度娘总不会连这都要删吧——都是建议,只供大家借鉴一下。至于对文章本身的讨论当然还得有啥说啥,这个就不在现在的讨论范围,不然你我还写这个读这个干嘛呢是吧!
  如果再次找不到帖子,请大家到我的q群(52547406)里询问,百度私信消息我经常接不到,我发给别人别人也经常接不到,所以各位有事还是来群里找我吧!
  另外有关授权转载的事情,大家注明一下是“全言著”,节选自《说人话,讲二十四史》(如标题所示)就行,不必一一询问我。
  OK,就这样吧,重新开始!


  二楼我要放篇章目录,三楼我要放一些公告,请大家勿插勿回复,谢谢!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6-01-21 20:50回复
    二楼放各篇章目录,请勿回复,谢谢!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6-01-21 20:52
    收起回复
      三楼放一些公告,也请勿回,sorrysorry啦~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6-01-21 20:53
      收起回复
        OK,以下就请随意吧!


        4楼2016-01-21 20:54
        收起回复
            003、神农氏
            神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至少,在二十四史里是这样的。因为他是全二十四史里出现的第一位帝王,做过黄帝、蚩尤等的领导。
            虽然三皇的传说早已代代流传,但是太史公公却没有将他们列为帝王本纪的第一篇,而是以黄帝和他的四个子孙组成的五帝作为开篇。因为按他本人的说法,他是看了看儒家的经典,听取了各种民间传言,才最终觉得“五帝应该是存在的”,至于五帝以上的三皇,不好意思,不确定是否存在,所以不列入史书。
            当然,现在的我们也知道司马迁的办法并不是确定一段历史是否存在的最终法子,因为没挖出文物,神马都是浮云。但即便如此,人比人,五帝还是比三皇靠谱些,起码没有“上长犄角(神农、蚩尤都是牛头人)、身后有尾巴(人首蛇身)”之类的鬼话。而连接三皇与五帝之间的那个人,便是神农。
            神农氏的历史贡献在于他发明了种植业。我们都知道,渔猎的难度远比种田低。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放到现代,你看一部贝爷的《荒野求生》大概就知道怎么自制一支矛来打猎、自制一张网来捕鱼,但是要学会一个完整的播种、插秧、收获的过程却是比较难而漫长的,所以伏羲氏在三皇名单里的排序总是先于神农氏就是这个原因:先来后到嘛。
            然而种植业终究是农业的王道,一旦神农氏崛起,则伏羲家族被取代也是必然的了。这个过程不大可能是内部斗争,而应该是靠部落的大战来完成的。
            根据后面的历史我们大致可以设想,几千年前东亚大地上有很多的部落,大家在相互发生关系后进行了各种交流和摩擦,发明渔猎技术的蛇图腾的伏羲部落先崛起(渔猎民族见到蛇的几率挺大的),成为了各部落间的盟主。后来发明了农业种植业的、以牛为图腾的神农部落又崛起(那时候应该没有牛耕技术,但不排除是种植业的神农氏崇拜身强体壮的牛所以才以之为自己的图腾),打败了伏羲家族而做了联盟的盟主,直到黄帝出生前后,随着种植技术的普及,神农部落也开始衰落,于是新一轮的部落大战再次打响,胜利的一方——公孙轩辕便开创了属于自己家族的“五帝”时代。
            所以神农氏部落在公元前27世纪左右的那个酋长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在他之前,黄河流域的各部落基本还处于相互孤立的状态,你拜你的燧人,我拜我的祝融,至于其他地方(比如《山海经》里面的各种九曲十八山旮旯)的其他民族,要么是被毁灭了(那个年代虽然没有团购,但是团灭几个种族是很容易的,都不用什么人祸,天灾就足矣),要么融入了一些大的民族,总之他们可能还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渔猎、耕作、用火、用水技术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于是今天我们便只能听到华夏族自己留下的故事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6-01-21 21:29
          回复
            咳咳,别我这么一说就不顶回鼎帖了呀,不然楼主写着写着会没动力的哦(⊙o⊙)


            10楼2016-01-21 21:32
            收起回复
              这写一半一回头就忍不住要改动一些东西,受不了


              27楼2016-01-22 00:59
              收起回复
                  013、时势与英雄
                  传说告诉我们,禹治水十三年(或说八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史书的记载已经逐渐趋向正常,因为在此之前动不动就是谁谁谁活了几十上百岁的记载,一看就不靠谱。我现在突发奇想一个这样的观点:难道那时候的中国人是以半年为一个周期计算时间的?在一个天文历法水平还很低下的年代,伟大的玛雅人都会把世界末日的时间算错,咱们老祖宗算错地球公转周期是不是也有可能呢?
                  如果这样的话所有历史上的故事在时间上的夸大也都可以理解了,所谓黄帝活了111岁,其实就是几十岁而已。至于犹太人动不动就几百岁的记载,是否是天文算数错得没谱而得出的结论,比如将每三十天算作了一年?
                  扯远了,回归主题。
                  禹治水的办法,根据流传下来的传说,是改封堵为疏通,即不断地通过修挖人工渠道分流引走洪水。这个办法显然是很科学的,但是为什么之前的水工们没有想到?
                  首先当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正常思维使然,洪水来了用水坝挡住,这是很容易想到的,而分流引渠的思维则就没那么的直接。此外我们也要看到,分流所需要的人力是绝对大于筑坝的——修水坝,你只要堵一个点,而分流却要挖出一条新河流出来。就算是在今天,全国世界各地建水坝的新闻用心搜一下还是可以搜到的,但是挖一条运河?你莫不是在逗我?
                  所以禹他爸和共工之所以没完没了地封堵洪水,就是考虑到了挖运河的巨大成本而做出的选择。再加上那时候的水患可能还没那么严重,所以大家就经常一堵包十年,活在当下再说。
                  然而冰川还是在融化,洪水也只会越来越多,再加上共工和颛顼那一战,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了起来。
                  不过凡事都是兴一利而生一弊,生了弊又接着生利的。颛顼和共工两个牛人的大战虽然将整个东亚都搅乱了,但此战过后黄河、长江流域的各部落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现在都水淹眉毛尖了,再不团结一致,恐怕大家最后都难逃被淹掉的命运!
                  这便是中国大一统思想的源头:早在神话传说时代,由于大洪水的出现,黄河、长江流域的先进氏族部落们都呼唤着一个新的“圣人”出现,带领大家一起抵御灾难,恢复稳定与和平。
                  而禹便机缘巧合地成为了“那个人”。
                  不可否认的是,愚昧是专制和个人崇拜产生的根本土壤。但是我们同样必须看到的是,那些在历史上留下真正“威名”的领袖,都是有真本事的人。同样是封禅,为什么秦皇汉武被人们所牢记,而宋真宗却只被人所笑话?
                  不要以为人民群众都是傻子,更不要以为伟人和普通人没有区别。历史上的跳梁小丑或许能蒙蔽一个时代或者一部分人,但正如林肯所说的:“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可以永远欺骗有些人,却不可以永远欺骗所有人。”
                  我们的祖先们智商低,不懂什么民主。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有人能带他们摆脱洪水,那么他就是人们心中的红太阳!
                  民心所向,天意所归,这就是为什么禹最后能一统天下、建立夏王朝的原因。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7楼2016-01-22 20:21
                收起回复
                    015、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和以前不一样的是,舜的领吅导班子里并不只有禹一个牛人。
                    如果当年也有什么政吅治局的话,那舜就是华夏部落的第一常吅委兼各种主吅席,紧随他之后还有十个以上的政吅治局常吅委,分别是:禹、皋陶(不是读“高桃”哦,读“高遥”,第二个字有时作“繇”)、契、后稷、伯益、夔、龙、倕、益、彭祖(按《五帝本纪》排序)。
                    为什么说是十个以上?不要忘了,舜之前就有一个所谓的“四岳”机吅构,大概有四个人,他们的权力大到能直接左右尧的决策。而即便上面说的十个人里有四个都属于“四岳”,我们也不要忘了舜上台的时候是明明白白地提拔了八恺八元十六人的,这群人估计也都不是吃素的。史书上说舜实际建立了一个包括他在内的由23人组成的内阁,但留下名字的既然这十个,我们就只聊聊他们。
                    禹是治水大英雄,公认的舜的接吅班人,不用说太多。后面那堆人里,除了彭祖因为是老不死比较出名外,其余的也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禹之后的那四个:皋陶、契、后稷、伯益。
                    契是管科教文卫方面的官,后稷是杰出的农业部吅长,他们俩都很厉害,但实际上却不足以排位这么靠前,至少不该排在伯益的前面,因为伯益是公认的治水第二大功臣,连禹都不得不表示没有伯益的帮助,自己不可能取得治水的成功(“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
                    我琢磨着伯益对禹的帮助大概就是他带头说服了东夷部落加入了治水这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当中。整个华夏族的第一次形成实际上就是本部与东夷部不断融合的过程,在此期间伯益的功劳应该是巨大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被选为禹接吅班人的原因。
                    既如此,为何契和后稷却能在历吅史上排名超过伯益呢?原因很简单,契的后代子孙里有一个叫汤的,他建立了商朝;后稷的后代里有一个叫姬发的,他建立了周朝——历吅史都是后人书写的。至于伯益的话,我们都知道,脑袋搬家了,所以排位靠后就很正常了。
                    不过我们想问题要学会举一反三。契和后稷,他吅妈妈都不知道,可是为什么皋陶居然能排在他们前面?
                    原因一:皋陶是伯益他爸,也就是说,在伯益之前,他是东夷集吅团在新部落联吅盟中的总代吅表。
                    原因二:皋陶、伯益也有后人,他们的一个子孙也建立了一个王朝,这个熊孩子的名字叫嬴政。
                    原因三:皋陶在整个中吅国历吅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他是中吅国吅法吅制建设的奠基人。
                    通吅过流传下来的文吅字,我们大致可以知道传说中的“五刑”便是皋陶所创建。奴吅隶制时代的五刑是非常残吅忍的,分别为:
                    1、用刀在额头上刻字的墨刑;
                    2、把鼻子割了的劓(音义)刑;
                    3、把脚砍掉的剕(音废)刑;
                    4、把男的生吅殖器官割掉女的生吅殖器官封起来的宫刑;
                    5、以及直接肉吅体消灭一个人的大辟。
                    皋陶时候的五刑指的是哪五个我们现在并不清楚,不过鉴于那时候的贫富差距还不是很大,人吅民也还比较安(愚)分(昧),所以统吅治阶吅级用不着这么恐怖地对付自己人。至于奴吅隶和敌人的话,咳咳,他们是人吗?
                    不过要说中吅国的法吅制建设,那还是落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不少的。几乎在同一时期,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三王朝颁布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吅典——《乌尔纳姆法吅典》,而中吅国出现类似的玩意儿就要到1500年左右后的春秋末期了。当然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能压过中吅华文明的,也就那么几个罢了,说历吅史的话,咱们确实还是可以骄傲一把的,不可妄自菲薄。
                    后世对皋陶地位的推崇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对“法”的尊重。路漫漫其修远兮,法吅治之路,尚在求索途中也!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9楼2016-01-22 20:24
                  回复
                    看到这儿的朋友回个“鼎”字吧!
                    (每结束一个篇章来一次,看看有多少人能陪楼主一直走下去)


                    52楼2016-01-23 00:21
                    收起回复

                      我也插首歌听听,休息休息……


                      61楼2016-01-23 00:33
                      收起回复
                        说真的,要是再被和谐了,各位觉得我去哪发比较好呢?天涯我的账号也很不稳定,是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还是别的?大家怎么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6-01-23 14:01
                        收起回复

                          其实还在恢复ing呢,要是我刚补完这里的又恢复了那就sun了dog了……


                          84楼2016-01-24 13:20
                          回复
                            加州旅馆 - 老鹰乐队

                            怀念一下老弗……


                            89楼2016-01-24 13:52
                            收起回复
                                028、夏氏孤儿
                                其实我一直怀疑后来的夏朝跟大禹夏启那个是不是一个家族的,因为根据历史传说,相的老婆从狗洞里爬出去逃到了娘家,然后在娘家生了个孩子,最后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了新的王——当真是夏王室的血统,不是随便冒出一个人假装的?
                                而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小孩也并是在自己外公家发展壮大的。按史书的说法,他本来在山东的有仍氏(就是他妈的娘家)做“牧正”(管畜生的官职,跟什么司马啊弼马温啊之类的差不多),后来竟然又跑到了河南的有虞氏家当“庖正”(管厨子的官),而这个有虞氏又是舜的后人。舍弃自己外公而投奔大禹的前任上司的后人,这个活动轨迹实在不可谓不奇怪。
                                至于这个有虞氏也是非常的急公好义,不但不嫌弃这个厨师长的落魄王子身份,而且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这剧情怎么感觉有点熟悉),另外赏给了他方圆十里的土地,让其发展成了一个有五百人武装部队的军阀,然后在这里就地召集夏朝旧势力进行复辟,这故事太过玄幻,听着总那么怪怪的。
                                首先那时候信息那么不发达,谁知道他是真来自有仍氏还是直接就是有虞氏家的人?而且如果这个男的真是夏王室后人,一向杀人如麻的寒浞怎么会不知道?好吧,信息不发达,行,就这么解释。
                                不过我却有别的看法。
                                一般反对现政府的人总要拿前朝当牌坊,有事没事就弄个什么朱三太子之类的,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娃儿——哦,忘了讲,他的名字叫少康。所以这个少康究竟真是大禹的后人、夏氏的孤儿,还是只是一个冒名顶替、借尸还魂的政治家,我表示实在难以确定。嗨,算了,现在连夏朝都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这种故事咱们照本宣科就是了吧!
                                少康崛起的时候距离他爷爷太康失国已有近四十年,这段时间现在被称作“无王时期”。当然,无王是不可能的,因为后羿和寒浞肯定都过了把天子的瘾。后羿的悲惨结局我们已经介绍,那么寒浞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里都做了些什么呢?
                                两件事,一个就是前面交代的,不断追杀夏王室及其附属势力,另一个,则是大肆扶持自己的家族。按史书的说法,寒浞在剿杀反对派后很快将自己的儿子给安插在了河南与山东以作为屏障,如果这点属实的话,我实在不得不承认此人确实为当时最强的政治高手。你看他的每一步棋,基本都合乎“正确”的决策,手段之高、心机之深,佩服!
                                然并卵,寒浞毕竟是个异族,要统治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的夏民,必须要非常、非常、非常的小心,此外还需要个好的时机。
                                什么时机?
                                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两代之内,被征服者中没有能力特别强的人出现。比如蒙古征服南宋、满清征服明朝的时候,汉族人里都没有什么像样的人杰,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固然是民族英雄,但是能力的话……至于吴三桂,能力不错,但人品的话……
                                寒浞就没有遇上个好时候,不管那个少康是真王子还是假贵族,总之他是夏民应该是没问题的。这个少康显然是有些本事的,不然被寒浞打压的夏民不会源源不断地投靠他,舜的后人更不会冒着与寒浞开战的风险而死挺他。寒浞在夏国掌权数十年,做好了大家会觉得是理所当然,做得不好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想道:“他非我族类!”这样如何能竞争过少康?
                                这时候就是考验个人能力的时候了——历史上就是有牛人可以逆天而行,原因无他,老子就是比同时代的人吊,你打不过我就OK了。要是没有刘邦,楚汉当时当世还真未必有人能制得了项羽,而袁世凯要是不自己作死,估计到他死也没人能用“顺天而行”的民主打败他。
                                所以剩下的,就看寒浞自己的造化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0楼2016-01-24 14: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