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凉精骑成立于明初,是宋晟精心培养的明朝西北主战力。
成立之初没多久,就突袭亦集乃路,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哈拉浩特古城。
这是北元在西北最重要的军事重镇,被甘凉精骑硬碰硬拔掉。
十七年五月讨西番叛酋,至亦集乃路,擒元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儿、国公吴把都剌赤等,俘万八千人,送酋长京师,简其精锐千人补卒伍,余悉放遣。召还,复为都指挥,进右军都督佥事,仍镇凉州。
成祖即位,入朝,进后军左都督,拜平羌将军,遣还镇。永乐三年招降把都帖木儿、伦都儿灰等部落五千人,获马驼牛羊万六千。封西宁侯,禄千一百石,世指挥使。
晟凡四镇凉州,前后二十余年,威信著绝域。帝以晟旧臣,有大将材,专任以边事,所奏请辄报可。御史劾晟自专帝曰任人不专则不能成功况大将统制一边宁能尽拘文法。即敕晟以便宜从事。
宋晟在西北多年,所部参与过明初多次重大军事行动,独挑大梁时表现也无可挑剔。斩获战绩十分辉煌。甘凉精骑是他最大的底气。
宋晟之后,甘凉精骑并没有就这样陨落下去。土木堡事变之前,土木堡事变之后,甘凉精骑在西北一如既往的强势。
最低谷时期是在明中期,曾被突破过两次嘉峪关,但很快就将敌军击败。进入明中期以后,甘凉军多次参与收复哈密诸卫的军事行动。最后于16世纪二十年代左右彻底放弃了新疆东部的势力范围。
这是甘凉军的低谷,但并不是由于他们战斗力不足,甘凉军参与收复哈密以及打击吐鲁番军队的多次战斗,一百多年间参与人数都不是很多。最多时也只有两万余人,少时只有三五千。
造成他们低谷的主要是财政瓶颈限制了甘凉军。但甘凉军从未让危险真正深入嘉峪关以内,出击时虽然人少,也能出则必胜。
再往后隆万时期的甘凉军又进入一个高峰期,多次打击蒙古军队都轻松取胜,代表作如万历中期的湟中三捷。扫平了海西蒙古的威胁,恢复了曾被俺答汗时期渗透过的蒙古和藏区的隔绝政策。
这支军队自建立到消失,二百年左右,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常胜不衰。即使最低谷时也能做到稳稳的防守反击,强势时,出击如雷霆之势。
能保持二百年如此战斗力的骑兵军队,在整个历史上也是很罕见的。
它没有败给敌人,没有整建制的惨败,大小胜仗以数百计。它最大的敌人就是虚弱的帝国财政,最后也因军饷短缺,哗变,缩编,投靠农民军,逐渐消失在明朝舞台上。
讽刺的是,它军饷被克扣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辽东局势的糜烂。辽东军坑了它身前,还要偷走它身后的名声。李代桃僵成了所谓明朝王牌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