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26日漏签0天
萧雅吧 关注:2,801贴子:97,11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2回复贴,共1页
<<返回萧雅吧
>0< 加载中...

专家点评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baoshanzx
  • 欧阳孝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肖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研讨会,各专家点评:
龚和德:尹腔萧韵 传承创新
萧雅的成功,有三点经验值得关注。第一点是萧雅扎根基层、面向基层观众。萧雅虽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演出,但是她主要是面向基层、中小城市,走了很多的地方。我估计她这十年有超过三千场的演出。
第二点,她是尹桂芳老师的弟子,非常重视尹派艺术的传承。在尹派艺术的发扬上,我觉得她有两个方面特点,一个是整理加工尹派的代表作,另一个是按照尹派的风格创作新的作品。比如说恢复的尹派作品“何文秀传奇”,就是在尹派的“何文秀”基础上再创作;“秋海棠”一剧尹桂芳老师也演过,萧雅演的是吴兆芬老师帮她编剧的。所以她是把恩师的一些代表作重新整理,请当代艺术家再加工再创作。另外她又搞一些新作品,比如说“状元未了情”,那完全是原创的剧目。她对尹派的传承是既忠诚于老师,又是根据时代再创作,为此她请教了很多老师,请了几位很著名的艺术家来帮她,所以她是尹派一个非常出色的传人。
第三点,我觉得萧雅的个人综合能力非常强。他唱歌唱戏都行,这两方面互相渗透,既能保持戏与歌之间不同的艺术特色,但是中间又有交叉,她把唱歌的方法揉进了戏曲表演。她对音色,咬字和韵味的讲究,在这次演出中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称之为尹腔萧韵,尹派的唱腔,萧雅的神韵。


  • baoshanzx
  • 欧阳孝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罗松:声腔的改革者
萧雅的戏曲改革主要体现在声腔上。她的声腔改革是遵循她对越剧本体的认识,对越剧敬畏的理念去改革的,她知道什么该改,什么不该改,而且她寻找到了尹派和流行唱法之间的契合点。比方说轻声和细声,尹桂芳老师是字重腔轻,唱腔是非常有亲切感的。如今经萧雅改进后的唱腔,就像在耳边私语,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而且又委婉缠绵,深情款款。这将尹派的艺术特点发挥到了极致,而且非常有韵味。
我奇怪的是,同样都是借鉴流行唱法,现在很多新剧目,很多新唱腔,听上去优美抒情,也具有完整性,但好像变成了歌化的路子,不见戏曲演员的个性魅力,也没有纯正的越剧韵味,虽然演员背后的声乐老师和作曲家也是用心良苦。我不是厚此薄彼,现在艺术当然需要百花齐放,但还是要从流派的传承发展,从戏曲本体的张扬这一点出发。我觉得萧雅的唱法是特别值得推崇的。


2025-09-26 13:28: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baoshanzx
  • 欧阳孝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吴兆芬:要合作,要培养
我向萧雅提两个建议:第一,你现在与舟山小百花合作,我觉得这令人欣慰。在民营剧团中,你现在应该说是一面旗帜,但是为了它可持续发展,应该有更多的合作,要有姐妹团的合作,要有国营民营的合作,大家携手开辟市场,携手前进,在这方面我希望你要做得更多一些,更好一点。这对剧团提高水平,获得更广阔的市场是有好处的。
第二个建议,我希望你既要培养接班人,还要培养更好的搭档。我要说一句实话,你现在的搭档比较弱,我希望你要培养,要物色更好的旦角搭档。因为好的搭档可以互相刺激,可以提升你的戏,提升你的表演。不要以为搭档差一点你就会更突出,这是没有的事。


  • baoshanzx
  • 欧阳孝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胡晓军:把民营剧团做到极致
欣赏上海肖雅文化艺术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晚会,与观摩绝大多数的主题纪念晚会,明星汇串表演的感觉大不相同,那是因为始终抱有一份感动。越是熟悉萧雅和她的公司,这份感动就越是强烈。这份感动不仅来自萧雅对自己的文化定位,对越剧的执着追求,更来自她和她的公司十年一路走来经历的艰辛泪水和成功喜悦。这十年,正是中国的民营院团从起步到成长,从稚嫩到成熟,从失败居多到成功居多的过程,而且从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这十年来,整个社会,政治和文化面貌发展变化的轨迹,十分值得回味和研究。
经过十年的坚持和努力,萧雅已把一个戏曲民营剧团做到了极致——传承做到了,原创做到了;市场做到了,公益做到了;自主经营和合作双赢也做到了------我认为在目前很难有比肖雅公司更全面成功的民营剧团,同时在现有的政策条件下肖雅公司也不可能再获得实质性的突破。换言之,肖雅公司已做到了目前民营剧团的最好,这在无形中也“倒逼”政策要进一步加强对民营剧团的支持机制和扶持手段,包括扩大民营剧团在惠民文化和“走出去”上的份额及奖励力度,从而促使更多的“肖雅公司”做大,做强。


  • baoshanzx
  • 欧阳孝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野百合的春天在哪里? (作者:毛时安)
“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越剧演员萧雅在上海肖雅文化艺术公司成立十周年答谢晚会演出最后,动情地为大家演唱了罗大佑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十年前,民营的肖雅公司还是一朵在艺术的寂寞山谷角落里带着点羞涩悄悄开放的野百合。十年后,她带着“状元未了情”,“何文秀传奇”,“秋海棠”等9台创作的大戏,一台综合的尹派折子戏,一部越剧电视连续剧“何文秀传奇”,一部越剧数字电影“盘妻索妻”,3500场演出,近350万观众,光彩照人地站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在历史的转瞬之间,肖雅公司已经成为在文艺春天里漫山遍野怒放艳丽动人的百合花丛。
人们不禁要问,百合花在哪里找到了自己开放的春天?
野百合开放在时代的春天里。当年萧雅决定组建自己的肖雅艺术工作室时,民营院团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新生事物。中国的戏曲表演团体才从旧社会私营剧团到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变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院团。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大潮风起云涌。时代要求演出体制的变革,要求国有,民营院团的多种体制并举,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多元文化需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肖雅艺术工作室一诞生,就得到了市,区政府职能部门,相关领导和文艺界同行的全力支持,不但帮她出点子想办法,而且给于她很多政策和财力的帮助。文化部领导和艺术公司也悉心给与鼓励和指导。而这几年来,民营院团得到了越来越好的宏观,舆论和政策环境,逐渐成为中国演出市场上一支不可忽略的重要生力军。到2010年全国民营院团已达6800多家,一年演出200万场以上。在这样的大气候中,萧雅把她的民营院团办得风生水起,业绩节节攀升。2010年7月,工作室升格为文化艺术公司,带着新编越剧“状元未了情”参加全国民营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的闭幕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中央领导***,刘***延东亲临梅兰芳大剧院观看,演出结束后走上舞台接见演职员,并当场作了重要讲话,还对剧本和演出提出了中肯而具体的修改意见。这极大地鼓舞了民营院团的士气和斗志。如果说成功离不开天时,那么萧雅可谓遇上了天时。中央和上海的各种媒体不吝版面报道,宣传肖雅公司和民营院团坚持走市场的事迹和演出信息,为观众接受民营院团鸣锣开道。在一个文化多样发展文化体制不断改革的时代,肖雅公司可谓因运而生,生逢其时。
(未完待续)


  • baoshanzx
  • 欧阳孝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野百合开放在广袤的大地上。希腊神话中,巨人安泰的力量来自大地,同样,艺术的生命伟力需要大地源源不断地输送养料。作为民营院团的当家人,萧雅始终把艺术的目光投向无限广阔的大地。她的大地就是观众,就是看她戏的最普通的人民群众,就是那些痴迷于她艺术的戏迷朋友,就是中国文化的大市场。十年来她的足迹遍布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下基层,进社区,到农村。繁华都市,穷山僻壤,风里来雨里去,蓝天是她的天幕,大地是她的舞台,人们到处可以看见她倾情投入演出的身姿。她把观众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一视同仁,使出浑身解数,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让他们觉得不虚此票,钱化得值,看戏过瘾。这就是萧雅和她的民营院团的“地利”——在市场的风雨中经受洗礼,“观众要听我就唱”。为此,有回在宁波演出,她竟一个人为观众加唱了一个多小时,奉献了一段又一段的经典唱段。
萧雅从不耍大牌。每次演出结束,她不管自己多苦多累,都要坚持为观众加唱,或者与他们对唱,和他们互动。这样,不仅观众得到了艺术满足,她自己也从观众对她的近乎狂热的感情中,获得了一种献身艺术献身民营戏剧事业的精神力量。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有一次在上海逸夫舞台演出,工作人员忘记舞台上新铺了地板,临开场前用湿拖把把舞台擦了一遍。结果萧雅一开场亮相就狠狠地摔了一跤,当场造成尾骨骨裂。她硬是忍着难以想象的剧痛,靠着惊人的毅力,坚持为观众演完一台近三小时的大戏。演出一结束,等候已久的救护车立即把她送进了医院。事后观众得到消息,都非常感动。在很多人眼里,市场是个只认钱,冷酷无情的家伙。其实市场也有它温情的一面。它的温情就在于,你用怎样的感情对待它的主体——消费者,观众。你给它一份情感,它就给你两份回报。你不把它放在眼里,它当然也对你冷眼相看。民营院团打破大锅饭,没有铁饭碗,没有国家给的工资。因此,民营剧团必须扎根观众之中,把自己种在观众的心里,生根开花。它必须面对市场,在市场回报中争取效益养活自己。正是在磕磕碰碰,艰难走向市场的过程中,肖雅公司不仅磁铁般牢牢地抓住了戏曲,获得了大量白发苍苍的老观众,而且获得了大批年轻观众,使自己拥有了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文化市场,拥有了一个广大的生生不息的受众群体。
(未完待续)


  • baoshanzx
  • 欧阳孝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野百合开放在精湛的才艺中。作为民营院团的台柱,萧雅的市场号召力,建筑在她用丰富而全面的才艺,努力适应,满足市场近乎苛刻的多样化的需求。萧雅是个富有艺术才情的优秀演员。戏曲是她的专业,但她的流行歌曲同样功底扎实。多年前,萧雅就曾以一曲歌唱军民感情的“月亮走我也走”,在央视“青歌赛”上脱颖而出,并且成为流行歌坛上至今仍在传唱的经典老歌。而在这次公司十周年的答谢晚会上,她选了四首流行歌曲,其中两首是罗大佑的作品。罗大佑是流行歌坛的“行吟诗人”,萧雅选择罗大佑的作品,可见其艺术品味之高。
萧雅师从尹派,“何文秀”“盘妻索妻”中脍炙人口的名段,她自然唱得风流倜傥儒雅醇厚,深得乃师真传;但她在唱腔中还糅合了些许流行歌曲的唱法,既努力保持发扬尹派的风格韵味,又平添了一股时代气息。而她在学唱其他越剧前辈的流派唱段,如袁雪芬的“双烈记”,徐玉兰和王文娟的“红楼梦”,毕春芳的“王老虎抢亲”,戚雅仙的“唐伯虎点秋香”,陆锦花的“送花楼会”,范瑞娟的“梁祝”时,在某种程度上比有些流派继承人更像一些。我认为,原因在于她鞭辟入里,“抠”得细。她不仅在音色上向各个流派靠拢,唱腔旋律有板有眼;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对各种流派极易被忽略的细微处的润腔和不同方式的吐音咬字,加以精心处理,从而不仅使自己演唱有了各流派的皮肉,更有了筋骨,形神兼备。毫无疑问,她是越剧演员,但她京剧,沪剧,淮剧------南腔北调,样样拿得出,样样出彩。尤其是在淮剧“卖油郎”里扮演彩旦老鸨,在卖油郎面前咬唇鼓舌吹嘘花魁美貌,拿腔拿调,神态夸张,笑料十足,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未完待续)


  • baoshanzx
  • 欧阳孝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野百合开放在执著的精神追求中。十年前,在戏曲市场不景气,不少国有剧团举步维艰的困难时刻,萧雅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荆棘重重的探索之路。从剧目创作到组建剧组,从演员到乐队,从舞台制作到票务营销,大到一个剧团几十号人的吃喝,小到一张纸,一根针的添置,整条艺术生产的产业链都扛在了她羸弱的肩膀上。之所以能战胜无数困难,萧雅靠的是一往无前的执著精神追求。没有演员,她把被国有院团挑剩的戏校学生招到旗下,“又当爹又当妈”,又做主演又做老师,手把手地教她们做人,唱戏。那些在国有院团闲置的和在社会上一时找不到合适岗位的演职员们,她一家家地登门延聘,感动了她们。有不少大导演,大编剧感动于萧雅的艺德和精神,不计报酬高低,条件简陋,与萧雅公司合作。76岁高龄,身患心脏病,业已封山的老导演陈明正破例为她的剧团执导;著名越剧编剧吴兆芬有顾虑,萧雅冒着酷暑四次登门恳请,终于将她感动。为了一套在国有院团不怎么在乎的舞台设备,萧雅贱卖了自己的房产。十年来,她们没有一个正规的排练场。公司前的小院,学校的教室,小区的活动室------所有能被利用的空间,都是她们的排练场。更难的是,民营院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袭用。萧雅不断摸索,不断修正,不断完善,从用人制度到分配机制,她精心设计,亲自执行。若是没有义无反顾的精神追求,我们很难想象公司能有十年的坚持和发展。对萧雅来说,戏曲和越剧是她的生命,是她的理想,是她毕生追求的梦想。
一个人,一个艺术家,唯有她心里揣着春天,才会拥有春天。很难想象一个心里阴暗,天天被阴暗笼罩着的人,会得到阳光的照耀。野百合始终怀着一个关于春天的美丽的梦想,不管风风雨雨,执著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于是,才有了她的梦想成真,有了她漫山遍野的盛大绽放。


2025-09-26 13:22: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baoshanzx
  • 欧阳孝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得道多助 决胜演艺 (作者:李惠康)
2002年,早春二月,我在家里接待萧雅来访。
其时也正是她应邀主演上海越剧院“早春二月”获得成功之后不久,她却告诉我,正在筹备文化艺术工作室,要自负盈亏搞演出。
我很惊奇!
我曾撰文“大剧院的困境及面临的选择”,从“吃皇粮”的“存在”决定戏剧淡出“以观众为衣食父母”的“意识”出发,评述戏剧陷入冷落观众而被观众冷落的困境,提出走向市场,向观众回归的振兴观念,并在报上引发一场深化剧团体制改革的学术讨论,但过后也被冷落了。
而今萧雅要自负盈亏搞演出,走的恰恰是一条戏剧“以观众为衣食父母”的道路。所以我听后既兴奋又惊叹:“作此选择,既大胆冒险,又难能可贵,我支持你!”
她由此坦诚来意:“李老师啊,工作室成立后需要一台‘打炮戏’,最好是新编的,要有越剧情味,观众喜欢;要适合尹派戏路,发挥我自己特长。你曾经是虹口的越剧编剧,既熟悉尹派艺术,又了解我艺术上成长过程,你一定要帮我写好这台‘打炮戏’!”
原来是要我写剧本!
“打炮戏”,是不能不打响的剧目,成败得失,一剧之本,首当其冲。在她自负盈亏的选择和诚挚约稿的重托面前,我虽无思想准备,但又感到不能不“舍命陪君子”。
幸运的是,萧雅作出戏剧“以观众为衣食父母”的选择,得到越剧前辈傅全香和昆曲名家岳美瑅以及上海新闻媒体的热忱支持。围绕着“打炮戏”写什么好,我们就在傅大姐家里聚会座谈,从红日当空畅谈到明月映窗。丁锡满先生提出:“社会要重建道德体系,越剧要写家庭伦理。”这话打开了我的思路,使我想到十年“文革”后人们呼唤人性和道义的回归,并由此触发我的创作灵机:“我心里有底了,先写个初稿,而后再听大家意见。”
从构思到动笔,大约化了一个月时间,写了一个新科状元的新婚之夜,突遭皇家招驸马,陷入君命不可违和情义不可负的两难绝境,从抗婚索妻到自焚殉节。这就是原创越剧“状元未了情”之由来。
(未完待续)


  • baoshanzx
  • 欧阳孝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状元未了情”是一台曲自戏中出,戏由曲中来的剧目。萧雅特聘越剧作曲家贺孝忠先生作曲,以华实相映的音乐特色,为萧雅和金静发挥尹,戚两大越剧流派的审美感与亲和力流光溢彩。从2002年参演第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在美琪大剧院首演一炮打响,晋京参演首届北京国际演出季,在长安大戏院受到首都观众欢迎和中央领导上台祝贺;到2012年晋京参加全国民营剧团优秀剧目展演,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和鼓励,对剧本提出精益求精的意见,后在市委宣传部领导关怀下作了修改加工,参加上海民营剧团优秀剧目展演,又得到市领导的表彰。
从“状元未了情”剧本创作到舞台演出的实践,我切身感受到萧雅作为一个民营剧团的“艺术台柱”兼“法人代表”,她的选择得到上上下下的支持和方方面面的帮助,从举步维艰到立于不败之地,是得道多助的凝聚力,为她拼搏奋进的十年历程插上腾飞的翅膀。
但是,任何表演团体的生存和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决胜于自身舞台艺术的美感和魅力。
萧雅是尹桂芳创始的“尹派”小生艺术优秀传人之一,但她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后起之秀。尤其在“戏,歌”互动的实践中形成独到的气声演唱风格,以别开生面的声色情韵,博得广大观众的好评。
我难忘她在“状元未了情”中塑造状元杨雪筠形象所特有的演唱艺术。
从第一场洞房接旨,演唱新婚夜别的“竹青青,带雪翠,梅幽幽,望春归。心心相印情意深,天长地久永相随”,她那轻声细气的声色,使人在悦耳动听的审美感受中,行云流水般的细腻传神,一字一句送进观众耳里,一声一腔无不沁人心脾,以致剧场静得鸦雀无声;而听到演唱收尾落调时,观众才从屏息静气中似梦惊回,不约而同地掌声四起。特别是演到最后一场,杨雪筠见妻唐梅芬自杀后,她不是声嘶力竭地嚎啕大恸,而是悲愤欲绝地低声迂回:“我真的不知昨夜情,也不知昨夜情从何处生。你横剑自刎遗恨去啊,未许我临死吭一声。”她那声断气续的情韵,似哀鸿在凄风苦雨中痛切呻吟。几乎每演到此处,别说观众禁不住低声吟泣,就是我自己也多次来不及拭去脸上流淌的泪水。
萧雅运用气声演唱的声色情韵和由此形成的意境,何止是传承“尹派”艺术中的匠心独运,即便是在越剧音乐唱腔史上也绝无仅有。
得道多助与决胜演艺,相辅相成。
(未完待续)


  • baoshanzx
  • 欧阳孝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继“状元未了情”之后,萧雅心心念念要恢复演出恩师尹桂芳的传世名作“何文秀”,仍然托我为她改编。我虑及尹桂芳演艺的美感和魅力集中在“桑园访妻”一折中突现出来,但何文秀在劫难逃的遭遇和途中与王兰英结为夫妻同来海宁投亲的前因,仅在“算命”中一笔带过,不能不是此剧的遗缺。力求完美的萧雅,为此上门征得已故原改编陈曼先生后人的同意,让我取得再改编的权利,才用无场次形式将前因后果联成一线,并为保留“桑园访妻”而新编后改写,更名“何文秀传奇”。萧雅看后喜出望外,从北京特聘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查明哲来沪执导,又从杭州请来作曲家顾达昌和著名唱腔设计陈国梁,还从浙江越剧院请来一级演员何娟娟等,雷厉风行地组成二度创作班子,开始排练。
不以名导自居的查明哲,从解读剧本到导演构思,夜以继日地投入,还不断听取大家意见,精益求精,并在排练场上,为使实物从静态转为动态,以烘托人物内心外化,与萧雅一起反复打磨,以求恰到好处。
唱腔设计,既要从人物和剧情出发,又要从发挥演员特长着眼。顾达昌和陈国梁每设计一段唱腔,就着眼于营造音乐气氛和旋律变化。他俩还为萧雅出场“亮相”的闪光和落场动作的悬念,能从音乐形象中透视出来,苦苦寻求乐感------
川剧名家周企何先生曾为戏曲后人留下弥足珍贵的一段遗言:“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得师犹得行动的向导,得友好似涉险有扶持。”
(未完待续)


  • baoshanzx
  • 欧阳孝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如果说,二度创作班子的全力以赴,是萧雅“得友好似涉险有扶持”;那么从“状元未了情”到“何文秀传奇”,对如何从体验角色出发,做到“情由心发”的传神写照,如何做到“神从眼出”的气韵生动,萧雅的进步离不开昆曲名家岳美瑅在排练现场的倾心指点和示范辅导。
岳美瑅告诉我:“演剧方法和程式规范是死的,只有化成人物的举止动态和音容神色时才是活的。萧雅聪明好学,贵在力求自悟。”正是如此,萧雅的演艺不仅“为有源头活水来”,而且通过自悟,用自己的方式将内心所悟的人物之真,转化为必须有的外部动作和应当有的唱腔声情,这才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演唱特色。
由萧雅领衔主演的“何文秀传奇”在上海“亮相”后,有晋京参演第二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反响比在上海还热烈,并被中央电视台相中,有扩编拍摄成七集同名越剧电视剧,相继由北京央视和上海“东视”播映。
在剧中饰演杨妈妈的何娟娟,从舞台到荧屏都有精彩表演,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老旦演员。在无锡影视城拍摄此剧时,她对我说;“看到萧雅对艺术一往情深,似醉如痴,我心里很感动。她用心演戏,也用心待人。像萧雅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何况现在不为艺术为钞票的风气盛行,她却为艺术不惜工本,很少见。”这次为庆祝肖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她又从杭州赶来,我与她又在上海电视台相见,她面向观众又一次表达她对萧雅的真切感受,并表示:“只要萧雅需要帮忙,我很乐意,召之即来!”我想,她正道出了萧雅得道多助,演艺决胜之由来------


  • baoshanzx
  • 欧阳孝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感谢各位专家对萧雅艺术的精辟分析,感谢上海戏剧杂志对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活动的全程跟踪报道。“上海戏剧”2012年第七期几乎成了萧雅专刊。
本人进萧雅吧整整一月,谨以此楼作为留念,以表对萧雅老师的崇敬之情。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2回复贴,共1页
<<返回萧雅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