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吧 关注:626贴子:64,765
  • 5回复贴,共1

祖冲之的圆周率,实际上是清朝人戴震伪造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自刘歆、张衡、刘徽、王蕃、皮延宗之徒,各设新率,未臻折衷。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又设开差幂,开差立,兼以正圆参之。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所著之书,名为《缀术》,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是故废而不理。”-《隋书·律历上》
-----------------------------
这是唯一记录祖冲之圆周率的地方,实际上这段话不是隋书原文,而是清朝人戴震伪造的。
时间是1775-1779年,戴震编纂四库全书时,添加进去了这么一段话,比荷兰人、德国人发现355/113的 “安托尼兹率”晚了两百年。
戴震把西人的数学成果抄进了隋书,转而再拿出来证明中国的数学成就领先西人一千多年,中国人居然没有任何一个人怀疑有诈,可见爱国主义蒙蔽了太多人的理智。


1楼2013-01-02 06:04回复
    隋书-律历志的作者是唐朝天文学家、数学家-李淳风,但李淳风自己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密率存在,在评注“九章算术”时,一直把22/7当作密率,同时代的数学家王孝通也完全不知道355/113的密率。之后的南宋数学家秦九昭更是把3.16当作圆周率,明末的载堉计算的圆周率=sqrt2/0.45=3.14269。
    一直到清朝晚期,还有数学家用测量的办法测量圆周率=3.16,直到这时,清朝数学家钱大昕才第一次引用了隋书中的祖冲之圆周率。
    之前一千多年里,没有任何数学家知道、引用过祖冲之的圆周率。


    2楼2013-01-02 06:10
    回复
      《南史·祖冲之传》 卷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二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曾祖台之,晋侍中。祖昌,宋大匠卿。父朔之,奉朝请。
        冲之稽古,有机思,宋孝武使直华林学省,赐宅宇车服。解褐南徐州从事、公府参军。
        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冲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会帝崩不施行。
        历位为娄县令,谒者仆射。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杼,每行,使人于内转之。升明中,齐高帝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之有也。时有北人索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高帝使与冲之各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毁而焚之。晋时杜预有巧思,造欹器,三改不成。永明中,竟陵王子良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与周庙不异。文惠太子在东宫,见冲之历法,启武帝施行。文惠寻薨又寝。
        转长水校尉,领本职。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建武中,明帝欲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冲之解锺律博塞,当时独绝,莫能对者。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馀里。于乐游苑造水碓磨,武帝亲自临视。又特善算。永元二年卒,年七十二。着易老庄义,释论语、孝经,注九章,造缀述数十篇。子暅之。
       
       暅之字景烁,少传家业,究极精微,亦有巧思。入神之妙,般、倕无以过也。当其诣微之时,雷霆不能入。尝行遇仆射徐勉,以头触之,勉呼乃悟。父所改何承天历时尚未行,梁天监初,暅之更修之,于是始行焉。位至太舟卿。
        暅之子皓,志节慷慨,有文武才略。少传家业,善算历。大同中为江都令,后拜广陵太守。
        侯景陷台城,皓在城中,将见害,乃逃归江西。百姓感其遗惠,每相蔽匿。广陵人来嶷乃说皓曰:“逆竖滔天,王室如毁,正是义夫发愤之秋,志士忘躯之日。府君荷恩重世,又不为贼所容。今逃窜草间,知者非一,危亡之甚,累棋非喻。董绍先虽景之心腹,轻而无谋,新克此州,人情不附,袭而杀之,此一壮士之任耳。今若纠率义勇,立可得三二百人。意欲奉戴府君,剿除凶逆,远近义徒,自当投赴。如其克捷,可立桓、文之勋;必天未悔祸,事生理外,百代之下,犹为梁室忠臣。若何?”皓曰:“仆所愿也,死且甘心。”为要勇士耿光等百余人袭杀景兖州刺史董绍先,推前太子舍人萧勉为刺史,结东魏为援。驰檄远近,将讨景。景大惧,即日率侯子鉴等攻之。城陷,皓见执,被缚射之,箭遍体,然后车裂以徇。城中无少长,皆埋而射之。
      ---------------------------------------------------------------------------
      南齐书-祖冲之传,是南梁萧子显(487年--537年)所写,和祖冲之(429-500)几乎同时代,整篇传记没有一个字提到圆周率。


      3楼2013-01-02 06:13
      回复
        戴震篡改的地方还不止隋书一处,要知道武英殿编纂四库全书时,算经十书也是他主编,当时的大清国,能略通点现代数学知识的就只有戴震,按道理他只是个举人,根本没资格当主编。
        九章算术里关于刘徽的一段圆周率,也是经他手篡改的,刘徽计算的圆周率只有3.14,所以李淳风一再抨击刘徽的圆周率不准确,提出22/7才是圆周率的密率,完全不提刘徽的注解里还有一个3.14159的圆周率,更不提祖冲之的355/113的密率。
        矛盾吧?
        不矛盾,刘徽的后一个圆周率也是戴震给他添上去的,所以李淳风根本没可能看到这么一段话。
        至于李淳风的注解,你是不是认为戴震一点没有篡改呢?


        6楼2013-01-03 06:16
        回复
          这个例子发生在乾嘉学派大儒钱大昕、阮元以及杰出数学家李锐身上。钱大昕先是从《隋书律历志》,获知祖冲之的圆周率π值的估计:  
           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自刘歆、张衡、刘徽、王蕃、皮延宗之徒,各设新率,未臻折衷。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率,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刻本作二,误)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又设开差幕、开差立,兼以正圆参之,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
          圆周径率,自刘徽、祖冲之以来,虽小有同异,大要皆径一周三一四而已。溉亭(钱塘)独创为三一六之率,与诸家之说迥殊。余考秦九韶《数学九章》「环田三积术」,其求周以径幂进位为实,开方为圆积,是九韶亦以三一六为圆率,与溉亭所创率正同,盖精思所到,暗合古人也。江宁谈教谕秦,今之算学名家,曾作一丈径木板,以篾尺量其周,正得三丈一尺六寸奇,以为溉李之说,至当不可易也。
          -------------------------------------------------------------------
          清朝钱大昕是第一次引用了隋书中的祖冲之圆周率,不奇怪,因为这时戴震已经把隋书篡改过了。
          说李淳风、王孝通、秦九昭、
          朱载堉都没看过隋书,可能吗?


          9楼2013-01-03 06:30
          回复
            哎吆吆,小妹妹,叔叔来错地方了,我以为这是个历史吧。
            叔叔错了,我这就走!


            16楼2013-01-04 0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