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吧
关注: 524 贴子: 2,418

研讨杨朱的哲学思想的进步意义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14
    准备于此帖汇集。
  • 4
    时禽子问杨朱曰:“喻使君拔一毛而利天下,拔乎”?杨朱不语,禽子悻然而归。 墨子见而问曰:“卿性刚而言直,此去何如?” 禽子曰:“杨子不语,然色非穷词” 墨子曰:“吾可亲往” 墨子会杨朱于垂柳残垣。 墨子曰:“君似有高智,诲乎?” 杨朱曰:“君何疑?” 墨子曰:禽子之疑也。 杨朱曰:君毛非毛乎? 墨子曰:吾毛亦毛也 杨朱曰:君毛亦毛,君自舍,何问耶? 墨子曰:吾非有此毛,此毛喻也 杨朱曰:既喻,此毛利也。饲者其毛豚
    墨_子蔚 4-15
  • 8
    1取了个叫圣人的网名,亵渎古圣先贤。 2对于很多事情的见解迷惑,喜欢与人争辩,不仅使自己混乱,也使别人混乱。 3对世界没做任何贡献,总是妄想得到更多的物质。 4不懂得珍惜的道理,喜欢浪费。 5总是喜欢指责别人。他人怎样是他人的事,说明他人对世界有贡献有能力承担,或者是他人的不知天高地厚,我心中指责别人是我的不对。 6不敢承担责任,喜欢让别人承担罪责。 7懒惰,讨厌前进,没有吃苦能力。
  • 20
    杨朱说治国如运诸掌,如小儿牧羊,管好头羊就可以了。这里杨朱说的小儿牧羊的方法在国家治理中是什么意思呢?是靠利益还是民心?
  • 9
    两千多年前,先秦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在一起碰撞,碰撞出很多思想结晶。 杨朱 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我觉得与西方近代的启蒙思想有些类似 讲自由 平等 独立 讲究关注个人利益与生命思想,这种思想在古代的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中注定被埋没 首先说一下 杨朱这个人在世时也是弟子遍天下 也是一个博学 有徳之人 看看一下原文 1、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
  • 8
    两句名言的对比大家思考 权利不可私有,财产不可公有 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悉天下奉一人而不取
  • 45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MjA2OTUwNQ==&mid=4001218
  • 8
    差不多与庄列同时代的时候,有一个叫杨朱的人。这个奇怪的秦国人有着奇怪的念头,行事的方法更是离奇。他反对儒墨,主张贵生、重己。他的故事和思想,因为既不代表社会的主流,又不能为后世提供正统意识形态的维护,就只能散见于《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而且大多是供批判用。 关于杨朱有两个著名的故事,一个来自阮籍的《咏怀诗》:“墨子悲丝染,杨朱泣歧路。”说是杨朱有一次外出,遇到了一个岔路口
  • 5
    一般人觉得杨朱自私,是因为他所受的损失极小,仅仅是“一毛”,而受益的范围却很大,是整个天下,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使人们觉得杨朱悭吝到了极点。岂不知“一毛”也是他自己的“一毛”,他有权决定拔与不拔。也就是说杨朱在这儿争的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项权利,是对自己的身体及其附属部件的支配权;而从最本质的意义上看,人的各项权利都是对自己身体支配权的延续。吃饭和说话的权利可以看作是人对自己嘴巴的支配权,恋爱和婚姻的
  • 31
    由于社会存在伪道德,当让座出现,随之就出现强迫让座。而强迫让座比不让座要卑鄙得多,所以杨朱提倡不让座(按一毛不拔推理)。
  • 23
    九十九个不听话的小孩在火车道上玩,一个听话的小孩在废弃的车道上玩。这时火车来了,你在一个可变道的闸门前。如果你拉闸门火车便可变道驶向废弃车道上,你会怎么做, 先说我自己的看法,既然是那九十九个孩子错了,那就应该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而不是让无辜的少数者为他们的错误去牺牲。
  • 21
  • 239
    有一个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 如果是在杨朱的理论里,他只有死路一条,因为没有人肯拔一毛而帮助他,他不可能生存下去。 这是我们需要的社会吗?这是动物界。
  • 62
    还是拿佛陀的故事: 释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只饥饿的老鹰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 鸽子对老鹰说:“你放过我吧!你现在是在捕食,错过我还有下一个;我现在是在逃命,我的命只有一条啊!” 老鹰说:“我何尝不知道你说的道理呢?但我现在饿坏了,不吃了你我没法活。这个世界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不逼到绝路上我也不会紧追不舍的。” 释尊听了慈悲心起,就把鸽子伸手握住,藏在怀里。 老鹰怒火冲天,只好跟释尊理论说:“释尊你大慈大悲
    薇薰smile 10-11
  • 77
    对于古人的思想精神,我们现代人要批判地继承。杨朱思想也不例外,但对杨朱,我认为应该是批判的多,继承的少。 简言之,杨朱思想对于人权、物权的主张,是非常有进步意义的,即使在今天仍非常值得学习。但其他方面,许多想法则是落后的,有勃人性的,与社会进步不相适应,也无法为统治者利用的。比如他的“一毛不拔”思想,他教弟子不要“为善”思想,都是反社会、勃人伦的;他提出“不害人”,却没说如何去保证所有人都能做到,
  • 20
    千古一毛
  • 21
    问一问我们自己,我们对社会最渴望的是什么?如果你生活在社会上不用担心任何人来侵害你,你将多么幸福?可谓安居乐业,快活长生。 如果以上条件不能达到,有人拔一毫来助你,或者有百人拔百毫来助你,你稀罕吗?何况,人人都靠别人拔毫过日子是可能的吗?你要别人拔毫,别人同样要你拔毫,所以这拔毫是没有意义的。而如果人人做到不侵害别人,最理想的社会就立即实现。 杨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7
    一般有价值的事物: 1.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毫毛。2.维持生命的吃喝拉撒。3眼睛、舌头、耳朵等决定的美色、五味、声音。4.和社会有关的物质、权力、地位等等。 若说,身体是一切价值的基础,那么身体的价值是最为巨大的。身体是唯一不可伤害的。一切价值大不过身体的。 那么若论价值,一个毫毛远值十亿。 我们周边所谓有价值的事物,从眼睛讲。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钻石,和眼睛有关,一个盲人估计不会带一个昂贵的钻戒,因为他看不
  • 15
    很难想象与墨家和儒家并立在那一时期的杨朱学说只剩下只言片语
  • 34
    人人不损一毫 人人不利天下 天下治矣 你试想一下 这个天下每个人的人quan 财产都得到了保障,每个人不收公权力的侵犯 这样的天下 不就是大治的天下么? 这正是个人主义的精义 个人主义 ,不是某些人歪曲的自私主义 而是尊重每一个个体 你不光要捍卫自己不拔一毛的权利,同时还要为别人 为每一个人都能不拔一毛而呐喊 这才是真正杨朱精神 可惜杨朱,这么宝贵的人quan思想,竟然被后世歪曲成一毛不拔自私自利 不知道我说的有没有人看得懂 关
  • 19
    杨朱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数千年历史以来思想最活跃时期之一。绝大多数现代人都知道那时候有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等牛逼人物,而至于杨朱,多数人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由于历史过于久远,杨朱的准确生卒年无法确定,有人说他生活在公元前395到公元前335年的战国初期,但却也有说法认为杨朱曾经拜访过老子(老子生活的年代要在公元前6世纪了)。他的生平细节也几乎难以考究。 杨朱学派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
  • 20
    本人是杨朱第72代后人,是杨朱学派的弟子   世人皆知:诸子百家中,以儒、道、法、墨影响最大。其中儒、墨又并称为显学。其实不然。孟子曰:“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人不归杨,则归墨。”由此可见,战国时期显学有三:儒家、杨家和墨家。并且,孟胜率墨家骨干自戕之后,墨家分裂。作为一个学派彻底落寞。而是沦为一个军事组织以及兵器研究和制造机构。集百家思想为一身的《吕氏春秋》中,墨家思想仅有两三篇,而杨家思想多
    浙文字J 12-23
  • 11
    字面的意思就不解释了,我就说说这句话的道理。当一个shehui无法保护某一个人的利益时,那它就无法保护任何一个人的利益,当一个shehui无法保护任何一个人的时候,就是这个shehuibengkui的时候。举个例子:一辆卡车行驶在路上,迎面有20个人横穿马路,而人行道上只有一个人,那卡车是该撞向20人呢,还是转向人行通道撞那一个人呢。许多人会说,一毛之利怎会重于天下;一人之利怎会重于20人之利,自然要撞向人行道啊,减少损失啊。那让我们继
    杞蓉 1-17
  • 12
    杨朱篇漫谈之一                 临江龟 杨朱是受误解最深的人物之一
  • 1
    杨朱认为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理无不死”;生死有命,生命的长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注定的:“理无久生”。他认为一味地祈求长生、恐惧死亡是
  • 16
    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人,反对儒墨,主张贵生,重己,他的见解散见于《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杨朱这个人很有意思,看他的
    第二致 10-24
  • 4
    杨朱的社会思想及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社科0501 刘东 参考书目: 《韩非子》四书文库本.第7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正文: 一, “为我”与“贵
    風雨亂 3-19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杨子弟子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