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吧 关注:143贴子:1,560
  • 0回复贴,共1

食品厂废水监测频率和监测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食品厂废水监测频率和监测方法
食品厂废水监测是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标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
一、监测频率
食品厂废水监测频率的确定需综合考虑法规要求、废水特性、处理工艺及环境风险等因素。以下是常见的监测频率设置:
日常监测
监测项目:pH值、温度、流量等基础指标。
监测频率:每日至少一次,或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测。
目的:及时掌握废水排放的基本状况,确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定期监测
监测项目: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SS)、氨氮、总磷、重金属等关键污染物指标。
监测频率:
一般食品厂:每周至少一次。
高污染风险企业(如涉及重金使用、高浓度有机废水排放等):每日或每班次监测。
目的:评估废水处理效果,确保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特殊监测
监测时机:在以下情况下需增加监测频率:
生产原料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
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检修或改造后。
接到环保部门通知或遭遇突发环境事件时。
监测频率: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可能包括连续多日监测或加密监测频次。
目的:应对特殊情况,确保废水排放始终符合环保要求。
二、监测方法
食品厂废水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等,具体选择取决于监测项目和监测目的。
物理监测
监测项目:pH值、温度、色度、浊度、悬浮物(SS)等。
监测方法:
pH值:使用pH计或pH试纸进行测定。
温度:使用温度计或红外测温仪进行测定。
色度、浊度:通过目视比色法或浊度仪进行测定。
悬浮物(SS):采用重量法,通过过滤、干燥、称重等步骤测定。
化学监测
监测项目: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重金属等。
监测方法:
化学需氧量(COD):采用重铬酸钾法或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生化需氧量(BOD):通过稀释接种法测定,即在(20±1)℃条件下培养5天,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差值。
氨氮: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或蒸馏-中和滴定法进行测定。
总磷: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即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铵、酒石酸锑钾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被还原剂抗坏血酸还原后生成蓝色络合物,进行比色测定。
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生物监测
监测项目:生物毒性、微生物指标等。
监测方法:
生物毒性:通过生物毒性试验,如发光细菌毒性试验、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等,评估废水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
微生物指标:采用平板计数法、膜过滤法等测定废水中的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
三、监测实施与管理
制定监测计划:根据食品厂的生产特点、废水特性和环保要求,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明确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方法、采样点位等。
建立监测体系:配备专业的监测人员和必要的监测设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数据管理: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建立监测数据库,定期编制监测报告,为环保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应对异常情况: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废水排放始终符合环保要求。


IP属地:河北1楼2025-08-20 11:4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