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915,610贴子:12,237,291
  • 9回复贴,共1

还是更想看看大伙怎么看南郡之战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8-20 09:50回复
    差不多,大体意思是对的,赞同图片意见,细节稍有不同看法,但细节不重要。
    ………………
    1、看下历史上,魏吴的边境线,基本就是以长江以北一点为界。
    2、以上分界不是谈判出来的,是打出来的,分界就是停战线。
    3、这样的分界,充分说明了长江和水军,以及制江权的重要。
    4、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分界?
    5、原因就是东吴水军有优势,北岸沿江地带,魏国守不住。
    6、北岸再向北,离江远后,魏国有优势,吴国守不住。
    7、回到江陵的问题,江陵在北岸沿江。
    8、赤壁之战,曹军大船都烧了(别管曹操自己烧的还是东吴烧的),总之曹军无制江权。
    9、江陵的结局,基本也就注定了。
    10、细节战役,用多少人防,怎么补给支援等,可能有不同说法。
    11、但是,大方面决定了,只要东吴用水军优势持续围攻江陵,曹魏失去江陵是必然。


    IP属地:广东2楼2025-08-20 11:32
    回复
      2025-09-06 05:53: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江陵的命门确实在后勤。
      本身江陵是荆州钱粮所在,总荆南之积聚,但随着水路断绝,这一命脉也断了,导致江陵依靠既往的积累可以应付一段时间,久而久之仍要靠襄阳来补给。
      因此曹仁在短时间内没有断粮的顾虑,仍主要是兵败和疾病带来的士气低沉。而周瑜的问题是战事进展远超预期,要谋求新的补给。所以曹仁的士气曲线将会是类似正弦波的形态,而周瑜则会是经历一个平台以后逐步下降。
      那么曹仁能做的就是在早期避其锋芒,或者通过调动来创造局部胜利,激励己方士气,创造固守条件,中期通过城防与积聚来消磨对手士气,争取在后期比对手坚持更久一些。所以曹仁早期多次出击,意图很容易理解,但时机选择有点问题。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8-20 12:54
      回复
        东吴是否军出其后?
        这显然是条妙计,兼且有水路的便利与水军的优势,不行此道反而可惜了。但是军力有限,如何分配是个问题。
        江陵城坚固,留兵少则不足相敌,且大军深入襄阳反而把后路卖给满宠文聘等,还道艰难。攻围襄阳,一样是要登岸围城,舍长就短,难度比江陵还高。冬日汉水浅,不利舟军。所以这个方案行不通。
        留兵多则游军少,更不足以攻围襄阳,只能用于骚扰。依靠机动来摸奖,成本低,效果值得期待。保持骚扰,使曹操军势不能集中于江陵,需处处设防,才是最大的战略意义。
        周瑜最终选择后者,主要也是因为军力有限,兵不足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8-20 13:10
        回复
          很多人陷入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打仗就是天天打,每天24小时苦战,真的这样周瑜一个月就考虑撤退了。真的打也就是几场战斗。比如曹仁救援牛金看似天人之勇,但是实际是牛金打不过东吴军,假如打的过曹仁还要下去救援?
          实际周瑜更多的时间围困江陵,而曹仁的兵力其实不少,光救援夷陵就是五千兵,甘宁只有数百人,而且周瑜救援甘宁抽调军队,还要担心大本营的问题。
          第二,打仗就是吃粮大赛,谁粮食先吃完就输了。
          有人说了,不对啊,江陵粮食很多,但是打了一年。
          周瑜很聪明,打之前就叫刘备去占领荆南,做奶妈给前线加血,加魔。因为曹仁被围困,加不了血,所以粮草每天都在做减法,这个问题后面朱然也是同样遇到的,其实后面徐晃增援也是帮倒忙,因为兵力多了,粮食没有多,消耗的更快了,所以曹仁无奈和周瑜克期大战,之后和关羽打襄樊,曹仁就吸取了这个教训,叫于禁呆在城外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8-20 14:24
          收起回复
            总结,打下来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8-20 16:02
            回复
              话说南郡之战已经算三国前三长的围城战了吧,持续一年多似乎能争第二?(除了公孙瓒坐牢死)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9-05 1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