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15日漏签0天
国砖吧 关注:146,689贴子:1,230,03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国砖吧
>0< 加载中...

#闲云乐语# TEAC HA-507,演示“恰如其分”的声音美感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闲云散人origin
  • 线材烧友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引子】
熟悉日系HiFi器材的烧友,对“TEAC第一音响”这个品牌一定不会陌生。作为一个成立至今已有72年的品牌,TEAC早在模拟音源时代就凭借专业级母带录音卡座制造工艺成名。当然,发烧友对TEAC的认识更多来自二声道音响与功放设备、桌面HiFi领域。如今在HI-END领域大名鼎鼎的ESOTERIC、专业音频领域常驻各大录音棚的TASCAM,均为TEAC旗下子品牌——这个产品布局横跨专业与民用、二声道HI-END与桌面HiFi的老牌大厂,已经成为了好几代烧友共同的发烧记忆。
我认识TEAC还要从经典的“503序列”台机开始,在将近十年前,UD-503解码耳放一体机就曾经陪伴了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后来我转而开始搭建分体系统才将其替换。在今年的展会上,我发现TEAC的“Reference 500”系列器材在503序列之后已经走过了两个完整的代际更迭,如今登台亮相的已经是507序列,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售价16880元的耳机/前级放大器HA-507。这款台机声音和印象中的TEAC保持着相近的风味,驱动起各种不同特性的头戴耳机时适配性也相当好。在HA-507正式上市后,我也向代理借到了一台样机来仔细聆听。


  • 闲云散人origin
  • 线材烧友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设计:“齐备”】
HA-507机身外壳采用A4铝制成,顶板厚度达到2.8mm,使得机身非常重;其采用半浮动式设计,不用螺丝固定、而是以自身重量嵌入左右铝制面板插槽中,工艺精度要求极高,但对于机身保持稳定性却有显著的助力效果。
机器顶部开了两扇网格大天窗,配合机身内部的散热零件,在没有内置散热风扇的前提下就能够高效地将热量排出。机身的底部采用了TEAC“Stressless Foot”无压力金属脚钉,专门设计成三足鼎立之势以保持稳定;其底板和脚钉接合的地方预留了一定的间隙,先天拥有减震的优势。
机器的前面板没有采用时下较为流行的触控屏+定制软件系统的设计,而是保留了传统台机的机械结构风格。音量旋钮与机身同为铝材制成,阻尼比较强,手感细腻;在实际拧动旋钮时,它的音量增量控制非常平顺、精细。除此之外,前面板还有电源开关、LO输出切换、线路/平衡/单端输出切换、增益调节等调节位,耳机口则提供4pin与4.4mm平衡、3.5mm与6.35mm单端共计四个接口,把当下主流的耳机接口全部覆盖到了。
HA-507背面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接口。常规的模拟输入共有XLR和RCA各两组;同时,HA-507配备了一组XLR输出和一组RCA输出,支持前级输出模式。另外,背板上还设置了一个自动省电功能开关,开启这一功能后,机器开机30分钟内没有输出音频就会自动进入待机模式。
回顾TEAC推出的台机器材,包括HA-507在内,造型上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变:方方正正的机身,功能拉满的接口,工艺细节在线。这种充满机械感的工业设计所见即所得,操作起来没有什么门槛。如今的数码家电领域一些更“新潮”的设计语言已经逐步占据主流,像HA-507这样的器材倒是透出一种“复古”的意味,直观且实用。





2025-09-15 07:26: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闲云散人origin
  • 线材烧友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声音:“恰当”】
测试HA-507时,我选择了声底干净均衡、解码效果出色的拓品D900台式解码器与之搭配。
一两万价位的台式耳放已经达到了通俗意义上的“旗舰级”定位,对于大部分耳放厂商来说,这个价位段的产品最能代表品牌模拟放大技术高度,同时也是声音审美的集中体现。比如Burson Audio的Soloist Voyager,声底大气,声音密度高、能量感强,听来气势雄浑;再如YBA的Design YP302,宽松、轻盈的风格,声底精致丝滑,完全符合我们对“法国声”的想象。而HA-507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着日系器材经典的华美、柔和音色,维持在明显但不过分的范围,听来有种“美得刚刚好”的舒适感。
这种舒适感最直观的来源,是其极为细腻的声底。HA-507拥有同价位耳放里数一数二的解析力,它强调声音细节的表达能力,让那些隐藏得比较深的信息以一种相对易于辨识的方式出现,同时还能够保证细节之间主次、明暗的对比关系。与此同时,它的结像开口较小,但不会显得单薄、扁平,而是呈现出饱满、立体的状态,音色十分鲜活。
“强调细节”并不等同于“稀碎”“锐利”,相反,HA-507呈现出了流畅顺滑的体态。它的声音有比较明显的音染,但这种音染处理方式相当高明,并不改变人声或者乐器的音色特征,而是在声音的缝隙之间填充了“润滑剂”;加上结像经过细致打磨、去掉过于尖锐部分,整体的听感圆润顺耳。
除了解析力上的优势之外,HA-507在空间感的营造上也颇见功力。它的声场规模拉得比较广,没有明显的边缘限制,横纵向的比例协调,声音从近到远有一种自然扩散出去的感觉。其动态范围较大,完全能够把大编制曲目动静转变的气势还原出来。比如在演绎伯恩斯坦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演奏的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时,HA-507就能将整个规模庞大的乐团安放在一个齐齐整整的声音空间中,音乐织体井然有序;乐曲从沉寂到粗暴张扬再归于温和的整个过程扣人心弦,强大的动态范围将“抗争”这一音乐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总体而言,HA-507的声音能量控制得收放自如,整体上没有特别强的侵略性,给人以平和的感受。它会在抒情流行、民谣小品、轻音乐之类的浅吟低唱声中收敛锋芒,但在演绎电子舞曲、管风琴乐曲这类需要力量的乐曲时也能产生瞬间的爆发力。


  • 闲云散人origin
  • 线材烧友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频方面,HA-507在保持整体平稳的基础上,将能量稍微往中上盘倾斜。它的高频明亮富有光泽,表面信息量丰富,高频到极高频段所展现出来的弦乐泛音张力十足,相当抓耳。中频细密绵厚,人声所处的位置距离适中,这一频段的各种音乐元素体态宽松舒展,即便器材本身不刻意将声音堆砌得肥胖臃肿,也能让人感到高度饱和。低频的比重并不高,但并未缺失存在感,其凝聚力比较强,有比较深的下潜,只是残响并不太多,能够完整地再现低频乐器在音乐中的表述。各个频段都没有特别突兀的部分,过渡得相当自然。
作为一款全平衡电路耳放,HA-507单端和平衡口的声音风格基本保持一致。实际对比两种耳机口的驱动效果,单端口虽说比平衡口在分离度和动态方面确实逊色一些,但素质其他维度倒没有特别明显的损失。尤其是在声场方面,单端口依然能够保持自然开扬的状态。
如此出色的素质表现,我推测是分立式的稳压电源以及低反馈电路设计共同作用的结果。给不同的模块用分立电源供电是高端的二声道分体式设备常见的设计,这种设计最大的优势在于保证各部分供电稳定、充沛且互不干扰;放在一万多元价位的桌面设备上,某种程度上说也属于“技术下放”。而HA-507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音频电路模块还包含了每声道18800μF的高容量耦合电容,配合独立稳压电源,对动态与声场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
从HA-507的整体风格看,我很难称其为一款绝对“中正”的器材——它有着明确而有趣的风格表达,而且在各处细节上都动了一些“小心思”;但它的倾向性又全然没有脱离“均衡”的范畴,每处调音都讲究“点到即止”。这种处理方式有点像是绘画中的留白效果,意境已到,剩下的空间则交由听者自行发挥。坦白说,近一年来上市的新品耳放中,像HA-507这种分寸把握微妙的器材相当罕见,可以说是新品里最让我觉得“悦耳”的器材了。



  • 闲云散人origin
  • 线材烧友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玩法:“配角”】
HA-507平衡口在32Ω负载下输出功率达到6.7W+6.7W,从纸面数据上看,如此充沛的推力已经足够驱动各种“难伺候”大耳机。以HA-507的声音风格来看,我认为它具备非常宽泛的杂食性,而这一点也在与一些主流头戴大耳的搭配中体现得更为充分。
在诸多音乐风格之中,我认为HA-507最适合的是泛流行乐,特别是人声流行乐的演绎。它和MEZE AUDIO POET这种同样以人声表达见长的耳机搭配起来,相当适合“人声党”烧友的口味。作为一款平板大耳机,POET在推力孱弱或充沛的不同前提下声音差异明显,而HA-507明显能够将它“喂饱”,让歌手的嗓音呈现饱满的状态;HA-507本身中频相当扎实,POET则将人声的位置前提,歌手被伴奏衬托出主体地位;整套搭配微暖的声底、偏厚重和明艳的染色将结像修饰得足够精致,赋予乐曲浓郁的韵味。
HA-507同样很擅长表现流行音乐的整体场面感。比如在和HIFIMAN ARYA UNVEILED这样的耳机搭配时,HA-507坚实地支撑起耳机声音空间感上庞大的骨架,声音层次分明;另外,ARYAUNVEILED质感较重、包围感强的低频与HA-507也相当合拍,其能够在保证低频凝聚力的同时为音乐提供浓厚的氛围。相较于突出人声的耳机搭配方式,HA-507和ARYA UNVEILED的组合能让听众关注到伴奏以及其他更多的元素;特别是演绎一些live版本的曲目时,音乐会现场广阔的空间感、歌手演唱的深切感染力、台上台下的互动效果,都令人动容。
HA-507的搭配适应性还不止于此。如果围绕它以大气均衡的思路组一套适合聆听古典音乐的组合,森海塞尔HD 800 S这样趋于端庄直白的耳机会是比较合适的搭配选择。HA-507细腻的声底能够满足HD 800 S对信息量的巨大需求,耳放和耳机在空间感上的优势也相得益彰。而在风格上,HA-507顺滑的音色避免了整套系统出现“干冷刺”的问题,但并不影响乐器音色的特征。这套组合微观上信息量充足且条理清晰、分毫不乱,宏观上音色自然耐听,完全可以满足古典乐的欣赏需求。
在我用HA-507搭配不同耳机的过程中,它所表现出的是一种“随和”的声音态度。它总能很好地匹配上耳机的典型特征,无论是独特的风格,还是某一方面强大的素质,都能被它很准确地还原乃至放大出来,像是主动把音频系统的“主角”头衔套在耳机上,自己则甘当“配角”。这种特质让HA-507获得了极为宽泛的耳机适应性,给我们鉴赏不同耳机时提供一个具有参考性的声音基底,很大程度上解决掉耳放和耳机之间风格匹配的不确定性。换言之,即便未来有持续更换主力耳机的可能性,HA-507也能在自己的音频系统中长期占据一席之地。




  • 闲云散人origin
  • 线材烧友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结语:“性格”】
前端器材是有“性格”的。有的器材浑身充满个性,需要用一些专有的搭配来“驯服”它们,达到和谐的声音状态;有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霸气”,无论搭配什么耳机都会把声音往特定的方向引导。当然也有一些心平气和的器材,自身没有什么倾向性,一板一眼地在系统里扮演自己的角色。
万元以上级别的分体式台机对于许多发烧友而言或许就是未来要相伴长久的主力设备,因此市面上不少这一级别的器材选择了中正均衡大气的路子、避免“出错”或者“偏科”,以求更易于被烧友接纳。日渐趋同的音乐审美,多少显得无趣。TEAC HA-507则正好处在“个性张扬”和“低调内敛”之间一个过渡地带,它所主张的细腻、流畅的音乐美完全不同于冷静严肃的中正风格,但又与媚俗的音色相距甚远;既有自身独立的表达,又充分照顾到搭配的空间。无论是否喜欢它的风格倾向,或许我们都很难拒绝这种“恰到好处”的美感。


  • 闲云散人origin
  • 线材烧友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以上。
閑雲散人记。


  • 葡萄菠萝蜜
  • 金耳初成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看着就专业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国砖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