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吧 关注:7,007,647贴子:98,728,225
  • 1回复贴,共1

戒色的终极动力:藏在父母的白色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戒色路上的残酷真相:能走到终点的,为何寥寥无几?
一、你看到的“戒色成功”,可能只是暂时的平静
刷到过太多戒色博主的分享:有人说“已戒300天”,转头就删帖消失;有人晒出“打卡1年”的截图,没过多久又更新“破戒了,对不起”。
后来才慢慢明白,能把戒色坚持多年的人,在博主里十不存一。更多人都在“戒了又破、破了再戒”的循环里打转——就像他们说的:“等熬到五六十岁,身体彻底垮了,大概就自然戒了。”
这话听着扎心,却是多数人的现状。
年轻气盛时,总觉得“偶尔放纵没事”,可看看身边:能在20多岁把戒色坚持满1年的,在博主里十个里未必能出一个;放到普通人里,怕是连“戒色大佬”的万分之一都达不到。
99%的人都在反复挣扎,只有不到1%的人能始终如一。而那些真正能彻底戒掉的,往往是已经找到了人生意义的人,或是站在人生高处、早已不需要靠放纵填补空虚的人。
二、被“y”和“s”缠上的人生:一步错,步步皆输
别觉得“偶尔一次没关系”。这种看似微小的放纵,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倒下了,后面的人生就会跟着崩塌。
我见过太多人,从最初的“好奇尝试”,到后来的“控制不住”:
- 身体先垮了:肾虚像个无底洞,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安稳,稍微累点就头晕眼花,年纪轻轻却浑身是小毛病,免疫力差到换季必感冒;
- 生活跟着乱了:工作上,注意力根本集中不了,领导交代的事转头就忘,犯错成了家常便饭,升职加薪想都别想;
- 钱包永远空的:辛辛苦苦挣点钱,不是这里出点意外,就是那里要花钱填补,总也存不住,活得捉襟见肘;
- 人生彻底“停摆”:没学历、没事业、没底气,眼看同龄人结婚生子、买房买车,自己却像被按了暂停键,卡在“一事无成”的原地,连抬头看人的勇气都没有。
所谓“负载累累,诸事不顺”,不过是身体被掏空后,连锁反应的开始。当精气一点点被耗光,人就会变得消沉、懒惰、没目标,最后连“好好生活”都成了奢望。
三、戒色的终极动力:藏在父母的白发里
我曾以为,戒色全靠“意志力”。直到某天深夜,看到父亲在厨房偷偷吃药,才突然醒悟:能支撑人熬过最难关的,从来不是硬撑,而是心里的“牵挂”。
父亲今年60多了,还在工地上打零工。夏天太阳最毒的时候,他穿着被汗水浸透的工装,弯腰搬砖的背影像个虾米;冬天零下几度,他的手冻得开裂,却还在给人装空调外机,就为了多挣几十块钱。
母亲更不用说,一辈子没享过福。年轻时起早贪黑摆摊卖菜,天不亮就去批发市场进货,踩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午饭常常是一个冷馒头;现在年纪大了,还在小区里做保洁,每天凌晨四点就起来扫地,手上的茧子厚得能刮住砂纸。
他们总说“不累”,可我见过父亲回到家,往沙发上一躺就直哼哼;见过母亲偷偷抹药膏,因为关节疼得睡不着。他们含辛茹苦一辈子,就盼着我能“走正道、好好活”,可我呢?这些年被恶习缠得晕头转向,没让他们省心过一天。
有次回家,母亲塞给我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她攒的零钱,皱巴巴的,最大面额是50块。“省着点花,别委屈自己。”她笑着说,眼角的皱纹堆成了褶子。那一刻,我攥着钱的手在抖——我凭什么让他们这么辛苦?凭什么用自己的放纵,换他们的日夜牵挂?
原来,戒色从来不是“为了自己”那么简单。它是为了有一天,能挺直腰杆对父亲说:“爸,你歇着,以后家里的重活我来干”;是为了能拉着母亲的手说:“妈,别做保洁了,我挣的钱够咱们花”;是为了能让他们在街坊邻居面前,骄傲地提起自己的孩子。
父母养我们小,是把命都搭进去了。我们戒色、变好,就是在给他们“还账”——用健康的身体、安稳的生活、踏实的未来,还他们那些起早贪黑的辛苦,还他们那些偷偷抹泪的牵挂。这世上最该被辜负的,从来不是父母的爱。
四、不必做“万分之一”,但要做“为父母而戒”的那一个
其实,我们不必强求自己成为“戒色大佬”。但至少要明白:戒色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夺回人生的主动权——为了不再被身体拖累,为了能抓住工作的机会,为了能有底气站在父母身边,告诉他们“我能行”。
现在的我,每天都在和欲望较劲。难吗?真难。但每次撑不住时,想想父亲弯腰的背影,想想母亲粗糙的手掌,就觉得还有力气再坚持一天。
我盼着有一天,能早睡早起,不再被精神恍惚困扰;盼着能好好工作,不再因为失误被批评;盼着能攒点钱,带父母去看看远方的风景;盼着能成为他们的“依靠”,而不是“累赘”。
这希望,比任何“打卡记录”都更有力量。
如果你也在路上,别慌。哪怕每天只进步一点点,也是在靠近那个更好的自己,靠近那个能让父母安心的未来。
为了父母,为了那个本该闪闪发光的人生——再难,也别放弃。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15 17:59回复
    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15 22: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