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4,591贴子:3,392,282
  • 5回复贴,共1

执着→习气→习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执着、习气、习性就像心里的三层旧模式:
执着是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做的执念,像硬拽握不住的沙,越用力越疼,比如非要让所有人喜欢自己,求而不得时满是焦虑;
习气是明知不该做却控制不住的惯性,像吵架时脱口而出的伤人话,说完才后悔又没忍住,是潜意识里没擦干净的心理印记;
习性则是这些惯性变成了生活的固定动作,比如每次遇事必抱怨、习惯性拖延,就像车轮总在旧车辙里滚,自己都难察觉行为背后的根源。
简单说:执着是心里硬拧的结,习气是结松开后的余劲,习性是余劲变成了走路的姿势 要破它们,得先解开心结,再化掉余劲,最后把走路姿势走正。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6-27 08:58回复
    你说得对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6-27 09:54
    收起回复
      2025-07-31 08:32: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就是一场觉性和习性的战斗。回到觉知上,不被习性困扰。不管我们怎样,我们的本来一直指引我们,是生命起点,也是生命的终点。我从这里来,还要回到这里去。还要用觉知工具照亮回家的路。
      习性如同顽固的惯性,历经祖辈、父辈代代相传,难以轻易改变。就像刹车后车辆不会立刻停下,改变也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每一次的痛苦与困惑都是珍贵的契机,痛苦让我们既能看清顽固的习性,也能窥见本真的自我,这本身就是生命最奇妙的馈赠。
      人们习惯追求“好”的体验,这是习性使然,再正常不过。但当我们初次认识了真正的自己,不管发生什么,即使痛苦。带着觉知的体验与以往深陷情绪漩涡的被动感受截然不同。
      因为此刻,不再被情绪左右,而是清醒的体验者。我们本质上不会被发生伤害,我们就是来体验所有的发生,考验自己,不断走向完整。“痛苦”也不过是个词语,又能带来什么伤害呢?
      我们只需安住当下,全然体验,而这份“知道”“看见”的能力,就是内心的力量源泉。
      所谓“看见”,是心之力的显现。因为我们本身就是那份纯粹的“看”。“看”已经在认知与定义的内容本身之外了,而“见”则是已经进入内容。
      唯有在用心的瞬间,心之力才会迸发,觉知才会清晰呈现,否则,我们只会被念头牵着鼻子走。
      觉行它是贯穿一生的事,这是一场觉性与习性的战斗。在每一次觉知的升起与习性的拉扯中,我们不断靠近本真的自我。
      (来自微信公众号)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6-27 10: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