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吧 关注:8,372贴子:46,138

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好的白话文作品呢?困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问题当然是个伪问题,各人口味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大文豪的作品还是经受住了时间的烤炙,流传千古。就比如我们的诗词,史记等等。
     我现在的一个疑惑就是,白话文真的能写出超越时代的好作品吗?五四过去这么久了,鲁迅,朱自清或多或少都遭遇了时代的尴尬,很多人说他们的作品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用字或简省或半西化或半文半白。
举个小例子:
朱自清 春
     在这里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如果事先不说是前辈的作品,大概很多人会以为是中学生的习作吧?
     鲁迅的当然好些,但以现在文法看,不能不说有点诘屈聱牙吧。王小波的文章在那个年代是新奇,放到现在看呢?看看天涯论坛上观天的帖子,小波的胡说风已经被用烂了。难道白话文就真的只能各领风骚几十年吗?
     古文能够给人韵律的美感,但不可否认的是,咱们的老祖宗写东西,非常不注重逻辑,古文观止里很多文章,你也就只能把它们看成文学作品。类比推理,附会联想,不容质疑的“有序,道德”都让人不快。但我还是想看好的文学作品啊,既有美感,又有逻辑,不是文学书生的呓语,而是有思辨有韵律的好文字。
     再来提一下翻译文学,比如傅雷的,公认的精确,但我认为失之拘谨,芥川龙之介的小说,被翻译家们加了很多传统话本的一些句子,比如“暂且不表”之类的,实在突兀。对外国文学用中国传统的东西去“化”,这是我非常讨厌的!既失去了外文特殊的结构层次美,又廉价了传统。再有草婴 翻译 的 《安娜》,用通俗故事翻译外文,糟蹋原作啊。至于现代的作家,或者提韩寒,大家凭良心说,他的大作和杂谈上的精华帖到底有什么差距呢?似乎这个时代再也没人提英雄,提美感了,但是往昔那个大家林立,读到一本好作品击岸叫绝的感受还是让人怀念。
     当然我心目中也有好的作家作品,只是表达得混乱了些吧,觉得文学似乎走向了一个平民写作的时代,这本来是件好事,但看不到令人惊叹的好作品,总是遗憾!
   
    其实韩少功翻译的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不错,价值观不可取,文字还是不错的,但古文那种韵律,真的就只能在故纸堆里找了吗?


1楼2011-01-20 16:41回复
    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2楼2011-01-20 19:35
    回复
      LZ说的这个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呀,不过你对梁遇春的散文诗,徐志摩的现代诗怎么看?我觉得写的就很好,现代诗有一些是唬人用的,有一些是非常优美的,那些也可以代表白话文精华吧。王小波说好的诗人都转行去做翻译了,比如穆旦。想看优秀的白话文作品,似乎从名家翻译中更容易找到。
      白话文是走向平民阶层的文体,如果不这样子做,很可能文化发展停滞了。看中国文化的经典演绎从唐诗、宋词、元曲、清朝小说就会发现越来越与平民接近了,白话文是符合历史潮流的。


      3楼2011-01-20 19:46
      回复
        确实是有过现今与过去不能相比,世界大环境中出不了大师的感觉,但是,很可能大师就是不会被人注意的,只有靠着时间的洗刷,才能获得大师的荣誉


        IP属地:上海5楼2011-01-21 14:38
        回复
          西文文章也是如此,要是拿歌德或莎士比亚的文字来比现代西方文学作品,也觉得后者语言不如前者雅致。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是文学之衰微是一个趋势,中外都不可避免呢?还是我们的审美习惯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呢?这不仅是文学的问题,也是音乐美术的问题。
          我们注意到奥登或是纳博科夫在修辞上远不如歌德和莎士比亚,但不代表他们的语言不精致,事实上我们在奥登或是纳博科夫的语言中也能体会到同样的震撼。我们甚至能说,如果如歌德一样注重修辞,奥登和纳博科夫的语言之美是无法想像的。同样,歌德与莎士比亚也不可能使用荷马或是维吉尔的写作方式。文学要运用当代的语言。
          中国的一代翻译家和诗人,如九叶派,梁宗岱,戴望舒,穆旦,在探索适应当代的汉语的路上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们的确写出了美的白话文。不否认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文学已不如当前。但当代必定有优秀的诗人与作家写出优秀的作品,但是在我们这个体制下不一定有出头的空间。我们的文艺受到如此authority的控制,以至于文学语言有成为官话的趋势。


          6楼2011-01-23 00:36
          回复
            朱自清在写《春》这篇散文的时候,散文造诣已经不低了,如果读的人有这方面的底子,细细品味是有味道的。更别说“中学生”了。我这样说有些抽象,不过大家都是读书的人,理解没有难度。
            不论是鲁迅、朱自清还是王小波,从纯粹语言美的角度来讲,是难以分出高低的。一个作家,那怕他只是一个二流的作家,在经过多年的语言凝练以后,他的文字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语言上都是一流的,有的甚至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重要的是作品本身的艺术和思想深度。
            关于古文,说来惭愧,目前我懂的太少了。将来生活若能稳定下来,会好好体会。至于你说古人写文章“非常不注重逻辑”,建议读一读苏洵的《六国论》。我们的老祖先还是重逻辑的,写文章也很严谨,是现代我们这些子子孙孙无法望其背项的。我是指在治学、作文严谨上。
            关于韩寒说的很不错,韩寒本身也不错。有一句话大意是:由于没有英雄,所以使得竖子成名。这个时代缺少鹰,缺少强健有力的人格和精神。人类永远需要两种信仰:一是神灵;一是英雄。
            


            7楼2011-01-25 11:29
            回复
              “但是在我们这个体制下不一定有出头的空间。我们的文艺受到如此authority的控制,以至于文学语言有成为官话的趋势。”
              这句话是关键,所以LZ困惑的白话文优秀标准,这个算是最影响的了。


              8楼2011-01-25 21:53
              回复
                回复:4楼
                你说的很好,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白话文没有好作品,而是说白话文的在流行过程中美感缺失的问题。当年觉得好的作品现在再读,第一个想到的是体谅当时的遣词造句,这其实是对作家的一种否定。我认为白话文也能写出有音乐美感的作品,而且不会因为影像作品的占领丧失它独立存在的优越地位,终究人类是需要想象力的。
                你说的梁遇春的散文,我看的不多,散文要能征服读者,一是见识,而是词章。我以为在见识上,他限于年岁,似乎并不能征服现在读者,词章上,他的写法和周作人那种风格也差不多,闲适风,大量引用国内外名人名言,句式结构是英式翻译体的中文改良,我以为不算最佳。
                至于徐志摩,他的诗我看着有点那个,感情太外露热情直白了,但观其人一生,倒也不失性情中人吧。


                9楼2011-01-30 10:54
                回复
                  回复:5楼
                  希望如此吧,我渴望能看到更多更好的本国作品,而不是吸名著二手烟。


                  10楼2011-01-30 10:56
                  回复
                    回复:6楼
                    我不是崇古派,认为语言不该发展,今不如古什么的,事实上,就看一国思想之嬗变,都能在时文中找到痕迹。现在再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信息承载量不足,人物形象淡薄,典型意味浓厚吧,这其实是好事,说明我们的文化在发展,我发这个帖子不是为了辩论,而是想表达一种困惑:看古文很容易进入作家营造的情境,但看白话文却非常容易感受到时代氛围,作家受某种思潮影响等等。或者你说得更好,意识形态的侵蚀,让作家丧失了某种独立性。
                    但即使是这样,语言本身的美感也不能被忽视,我认为语言的美感是比什么“时代进步”“思想见识”之类更久远的东西。我认为很多作家一味追求思想,反而忽视了文章的本身美感,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相比欲追求宏大构筑的那些文章,一些抒发个人心境的小曲往往更容易流川千古。


                    11楼2011-01-30 11:06
                    回复
                      回复:7楼
                      我以为 春 属于少年情性的散文小作,这也是我提 中学生 的原因。你要说那种作品好,我认为你可以说,在中学生中得到的共鸣更多比较合适,就比如 少年维特 一样,但作家不能至于那种年少激情中不进步。我这么说并没有说朱不好的意思,我查了那篇文章的发表时间,我认为在那个年龄段,他不应该再写那种作品了,遣词用句都是少年欢快式的,你一定要说说好,我也没办法。


                      12楼2011-01-30 11:17
                      回复
                        回复:11楼
                        先关于你的回帖,讲一点我的看法
                        首先,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在信息承载量上肯定比现在的高。
                        第二,你看古文难道感觉不到时代氛围和思潮吗?
                        最后谈谈你的语言的美的问题:
                        你说到你不是崇古派,是的,不是崇古派,不代表对文学语言的接受就更新了。我们活在一个很奇怪的时代,它的工业,科学,时尚和艺术的发展让我们难以跟上,事实上我们在沉溺在过去时代的语言审美观之中——如果我没有理解错,就是楼主所说的节奏,措辞,韵律。我没有想指责楼主的意思,因为我和楼主有同感,觉得现当代作品在这方面没有过去作品美。
                        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的“美”的作品就一定是好的吗?昆德拉曾经猛烈抨击法国的卡夫卡译者将卡夫卡如何地“美文学化”,从而击毁了卡夫卡语言中的精确性。——为这样的语言美而牺牲内容值得么?
                        第二:当代语言追随的美,就一定是过去的那种美吗?表现当代的世界,必须要用当代的语言,我已述及,田园牧歌式的,优雅的语言美如何相配现代作家们所要表现的当今世界。我们看到了不起的当代作家们所刻画的语言美无不是反修辞的,冷静简练的——奥登,反讽的——品特和贝克特,爆发性的——弗里德。对它们我们无法用传统语言美的衡量方式去看待他们,不然就是抹杀了他们对语言诸种可能性作出的贡献
                        我们听到某首马勒交响曲,显然地会觉得他的音乐语言没有贝多芬美,但是这种独特的音乐语言——显然要比贝多芬更接近我们的时代,而且我们现在也当然地接受了他,那么为什么不能接受现代的文学探索者们呢?我相信我们之中是有这样的人的。
                        当然我所与者是那些严肃对待文学语言的作家们,那些文学制品的粗制滥造者自然不在其列——现在的问题是,这样严肃对待文学语言的作家还有多少。


                        13楼2011-01-30 19:38
                        回复
                          回复:13楼
                          1.看古文确实也觉得他们的很多天人合一,田园,物我两忘,怀古等情怀是有共通之处的,但因为韵律美,所以很多时候被我忽视了吧:)
                          2.关于语言美
                          我想你的回复是说,我们的审美应该追上这个时代,应该与时代合拍,至少也是要有时代精神的。不应该抹杀开创意义上的先行者,尽管有可能他们的理念将被证实是曲高和寡的或者被时代抛弃的。或者这么说吧,我认为你的审美观是这样的:多元化的合理性。
                          还是奥威尔说得好,评价文学作品的生命力的只能是时间。说实话我不太认可现代主义,意识流,和白日梦有区别吗?呵呵。时间会证明那些开创是哗众取宠还是有生命力的。多元化不能成为借口,不能因为方文山借了点古典诗词的皮毛和架子就认为他的词作是优秀的。总还是有些标准时古今通用的。比如,打动人心,形神俱备。。。。。


                          14楼2011-01-30 21:33
                          回复
                            回复:14楼
                            方文山和现代主义或者意识流没有关系吧。
                            意识流或是其他语言技法其实已经深入到如今的文学创作中去了,事实证明他们并非哗众取宠。而的确探寻到了过去的语言所未能及的人的生存领域,他们的确是能“打动人心”的(我不明白形神具备是指的什么)。我个人是欣赏这样的开创的。当然喜不喜欢那是一个趣味问题。
                            为开创而开创我自然是不同意的,这种夺人眼球玩噱头的玩意必然会被人抛弃,我们这段时间的文坛风气是不大好,但不代表所有的文学家都是这样哗众取宠的,事实上我也一再说了,有这样严肃的小说家,进行着严肃的语言探索:而以这样严肃精神探索语言的必然是会寻求可被接受的表达方式——也就是你所说的“打动人心”的方式。你举的例子有韩寒,方文山,王小波(他更多的是一个社会学家),他们理所当然不能属于这群作家——甚至不能被称为有文学地位的现当代文学家,而应该归于通俗的大众文学圈子,而这个圈子仍然在追寻过去那种语言表达方式。和真正的“现代文学”没有关系我当然不敢妄测你阅读的范围就限于此或是你没有接触过现代文学,但是我仍然建议你能读一些当代西方文学作品的译作,以及一些比较严肃的我国诗人和小说家的作品
                            


                            15楼2011-01-30 22:33
                            回复
                              回复:15楼
                              受教了!
                              但我并不认为大众文学和所谓的“纯文学”有不可跨越的鸿沟。小说的发展史也告诉我们,他们的祖先地位并没有某些文学爱好者们想象的那么高,柏拉图还把诗人赶出他的理想国呢。(我这纯属狡辩,呵呵)
                              你说的现代派,如果是康拉德,卡夫卡,海明威,乔伊斯,福克纳等等等等,再加上上面你说的昆德拉(这位我认为注定要被时间淘汰)的话,我确实读的不多,就我看来,脱离了他们那种生活环境,真正理解你说的“语言探索”——尤其是在看翻译体的情况下,是非常难的。
                              非常感谢你的回复,学到不少东西。


                              16楼2011-01-30 23: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