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第一次提出占据益州荆州扬州对抗北方的是西汉末年的割据势力,但这些策略毫无存在感,没热度。
说起来诸葛亮和鲁肃的隆中对和榻上策知名度也都算挺高的了,随着三国历史科普越来越深。
鲁肃的榻上策,凭借整个南方对抗北方的战略眼光,也是被不少人称赞。
诸葛亮的隆中对更不用说了,上学的时候必学的东西,知名度大的可怕,连外国人都有不少人了解。
说到底诸葛亮和鲁肃的隆中对和榻上策,都是想凭借南方的地盘,对抗北方,在南方建立稳居的根据地,然后找机会对抗北方,北伐。
但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占据南方,对抗北方的应该是西汉末年的公孙述吧,他的手下提出了好几条这种类似的策略,都是占据益州荆州扬州,凭借整个南方对抗北方,然后咱们再拿下整个关陇,这样要人有人,要战马有战马,还有长江天险和关陇天险。
但是公孙述手下提出的这些类似隆中对和榻上策的策略在网上一点知名度都没有,一点热度都没有,根本就没几个人提到。这可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占据南方对抗北方的战略。。
甚至有不少人知道白帝这个词,但是公孙述是谁?他干了什么?对不起,我们不知道。。。。
“今陛下以天时发基,据益州之地,兵强士附,威行巴、蜀。而欲以文德怀远,坐致太平,此实未可。宜及天下之望未绝,豪杰尚可招诱,急以此时发国内精兵,令田戎据江陵,临江南之会,倚巫山之固,筑垒坚守,传檄吴、楚,长沙以南必随风而靡。令延岑出汉中,定三辅,天水、陇西拱手自服。如此,海内震摇,冀有大利。”
功曹李熊劝公孙述说:“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今山东饥馑,人庶相食;兵所屠灭,城邑丘墟。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北据汉中,杜褒、斜之险;东守巴郡,拒扞关之口;地方数千里,战士不下百万。见利则出兵而略地,无利则坚守而力农。东下汉水以窥秦地,南顺江流以震荆、扬。所谓用天因地,成功之资。今君王之声闻于天下,而位号未定,志士狐疑。宜即大位,使远人有所依归。”

说起来诸葛亮和鲁肃的隆中对和榻上策知名度也都算挺高的了,随着三国历史科普越来越深。
鲁肃的榻上策,凭借整个南方对抗北方的战略眼光,也是被不少人称赞。
诸葛亮的隆中对更不用说了,上学的时候必学的东西,知名度大的可怕,连外国人都有不少人了解。
说到底诸葛亮和鲁肃的隆中对和榻上策,都是想凭借南方的地盘,对抗北方,在南方建立稳居的根据地,然后找机会对抗北方,北伐。
但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占据南方,对抗北方的应该是西汉末年的公孙述吧,他的手下提出了好几条这种类似的策略,都是占据益州荆州扬州,凭借整个南方对抗北方,然后咱们再拿下整个关陇,这样要人有人,要战马有战马,还有长江天险和关陇天险。
但是公孙述手下提出的这些类似隆中对和榻上策的策略在网上一点知名度都没有,一点热度都没有,根本就没几个人提到。这可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占据南方对抗北方的战略。。
甚至有不少人知道白帝这个词,但是公孙述是谁?他干了什么?对不起,我们不知道。。。。
“今陛下以天时发基,据益州之地,兵强士附,威行巴、蜀。而欲以文德怀远,坐致太平,此实未可。宜及天下之望未绝,豪杰尚可招诱,急以此时发国内精兵,令田戎据江陵,临江南之会,倚巫山之固,筑垒坚守,传檄吴、楚,长沙以南必随风而靡。令延岑出汉中,定三辅,天水、陇西拱手自服。如此,海内震摇,冀有大利。”
功曹李熊劝公孙述说:“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今山东饥馑,人庶相食;兵所屠灭,城邑丘墟。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北据汉中,杜褒、斜之险;东守巴郡,拒扞关之口;地方数千里,战士不下百万。见利则出兵而略地,无利则坚守而力农。东下汉水以窥秦地,南顺江流以震荆、扬。所谓用天因地,成功之资。今君王之声闻于天下,而位号未定,志士狐疑。宜即大位,使远人有所依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