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长是2014级的长学制四班,后来通过跨学院选导师到友谊念的专业型硕士,专业型博士,专业是普外科。这次讲一讲找工作。因为学长是北京人,只有北京找工作的经验。
每年第一波找工作,基本上都是十月底开始,陆续持续到年前。一般北医系统,中日,北京医院,都相对早一点,首医系相对晚一点。第二波,基本上春节后陆续开始,持续到七八月份。甚至还有第三波。所以大家时间上安排,尤其是文章发表,要尽量早。
找工作都看中什么,其实这个每个医院每个科室都有点不太一样,但是有共性的。首先我觉得是人脉关系,然后是文章产出。如果老师可以帮你打招呼,并且老师非常有影响力,那最少科面是稳的。所以,有人脉+有文章>有人脉+没文章>没人脉+有文章>没人脉+没文章。对了,近两年,尤其是今年开始,很多医院缩编,非985,211毕业,可能不给编制甚至户口。有些医院面试的时候,会直接或间接的说,他们更想要有北京户口的。这没办法,现在北京市户口政策越来越紧缩。
然后就是学长我面试的时候,去过的一些医院具体讲解了。
每年第一波找工作,基本上都是十月底开始,陆续持续到年前。一般北医系统,中日,北京医院,都相对早一点,首医系相对晚一点。第二波,基本上春节后陆续开始,持续到七八月份。甚至还有第三波。所以大家时间上安排,尤其是文章发表,要尽量早。
找工作都看中什么,其实这个每个医院每个科室都有点不太一样,但是有共性的。首先我觉得是人脉关系,然后是文章产出。如果老师可以帮你打招呼,并且老师非常有影响力,那最少科面是稳的。所以,有人脉+有文章>有人脉+没文章>没人脉+有文章>没人脉+没文章。对了,近两年,尤其是今年开始,很多医院缩编,非985,211毕业,可能不给编制甚至户口。有些医院面试的时候,会直接或间接的说,他们更想要有北京户口的。这没办法,现在北京市户口政策越来越紧缩。
然后就是学长我面试的时候,去过的一些医院具体讲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