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26日,宁夏银川的“石榴花开、唱响中华”第十九届西部民歌歌会现场,山西吕梁民歌手白军锋身着独特服饰,以高昂歌喉与优美旋律惊艳四座,一举斩获一等奖。

这位被赞誉为“黄河歌王”的民俗歌唱家,在民歌领域早已声名远扬。他不仅以卓越唱功征服听众,更以对黄河原生态民俗民歌的执着钻研,成为传承与弘扬民歌艺术的典范。近日,我们有幸与白军锋展开对话,探寻他追求民歌艺术完美之路的点点滴滴。文艺之道:文在先,艺在后记者初见白军锋,便被他独特的演出服所吸引。当被问及演出服设计的缘由时,白军锋郑重地说:“文艺必须遵守文在先,艺在后的理念,每一件演出服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背后都有它的文化内涵所在。”在他看来,演出服绝非简单的装饰,而是艺术表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以舞蹈家杨丽萍的孔雀舞服装和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服饰为例,深入阐释了演出服与表演内容相辅相成的关系。“舞蹈家杨丽萍老师在孔雀舞当中的演出服就是孔雀的造型,歌剧当中白毛女穿的衣服是麻花辫小素装等造型,这些服装都精准地契合了表演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白军锋说道。然而,他也敏锐地指出当下存在的一些反差现象,如穿着西服领结演唱中国传统民族民俗歌曲,或穿着唐装汉服演唱外国歌曲。他认为,这些个别现象虽不能一概而论,但反映出在服装与表演内容契合度上的思考空间。演出服背后的深情与寓意白军锋有两件重要的演出服,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寓意。《吉祥安康》是白军锋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这件衣服整体为深蓝、天蓝色,代表着清新自由、宽广淡泊。祥云图案寓意吉祥,仙鹤作为鸟类中寿命最长的象征,代表着安康。而黑披纱则寄托了他对已故恩师高保利的缅怀追思。“吉祥安康是恩师高保利的一首原唱作品,我唱这首歌来缅怀他,也真诚祝福天下所有有情有义、善良豁达的人们吉祥有余,平安多福。

”白军锋深情地说道。为了与歌曲融为一体,他精心打造了这件充满文化内涵的工艺品。另一件《富贵图》则是白军锋的人生最爱。红色打底象征着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牡丹作为中心图案,寓意富贵圆满。男装上喜鹊登上牡丹枝头的设计,更增添了幸福美满、姻缘和美的美好寓意。

白军锋认为,不同的演出主题和歌曲主题需要搭配相应的演出服。例如,在演唱传承类型的黄河民俗民歌时,他会穿上具有黄河汉子特色的素装,以更好地展现歌曲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演出服:舞台艺术的“无声演员”在白军锋眼中,演出服在演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堪称舞台艺术中的“无声演员”。他详细阐述了演出服的四大作用:一是角色塑造与身份标识。演出服能够帮助演员迅速进入角色,让观众直观地了解演员所扮演的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二是文化内涵与时代背景的传达。通过服装的款式、图案和色彩,可以传达出特定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历史文化内涵。三是艺术风格与舞台效果的强化。演出服的设计与表演风格相契合,能够增强舞台的艺术感染力,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四是剧情铺垫与象征功能。服装的细节和元素可以成为剧情发展的线索,起到铺垫和象征的作用,引导观众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传承与创新:民歌艺术的未来之路当被问及对民歌艺术未来发展的看法时,白军锋表示,演出服不仅是民歌展示的外表,更是传递文化内涵、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元素。他认为,当代设计更应强调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使服装成为连接艺术、历史与观众情感的桥梁。“民歌艺术源远流长,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古老的民歌焕发出新的活力。”白军锋说道。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民歌艺术,将黄河原生态民俗民歌传承下去。最后,白军锋对记者和广大歌迷表达了感激之情:“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我会在追求民歌艺术的路上,向着完美一路向前,用歌声传递文化,用艺术温暖人心。”在这场对话中,我们看到了白军锋对民歌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也感受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信在他的努力下,民歌艺术必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2025年6月1日特约记者:李喜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