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风云4吧 关注:348,811贴子:10,752,662

为什么东正教没有像天主教一样建立一个“普世牧首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主教的教宗在中世纪对世俗国王呼来喝去,一时风光无两。让教权凌驾在王权之上。难道东正教就没人眼馋,没人有想法吗?假如说在君堡一直被皇帝压制,为什么在第四次十字军皇帝被打跑之后没有野心家来搞事情?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25 18:15回复
    如果你玩ck3的话,你会发现普世牧首是巴西琉斯的王国级封臣,头衔叫普世牧首属邦,但是是个虚头衔,没有地。
    天主教能有一段教权与王权相斗争的历史,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大多数地区的宗教都是要么面对世俗权力上不了桌,要么和世俗权力合二为一。天主教有特殊性的原因是入主帝国西部的日耳曼人需要论证其统治的合法性,从而主动依附教会,双方是合作关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25 19:09
    收起回复
      2025-07-30 03:24: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东罗马皇帝一直活着好好的谁敢呢,后面奥斯曼无缝衔接,长八个脑袋也不敢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25 20:41
      收起回复
        当然更深层次的是对三位一体的看法,三位一体是在很隐晦的述说一件事,即领袖的身上神性和人性能否共存(共存就是天子),表面上是在研究耶稣的神性人性,实际上和逊尼什叶派争论谁该是正统领袖差不多,回教比较直白而已,东西教会大分裂的核心点就在于此,天主教立教的根基就是神性在教皇身上不在世俗领袖身上,而且必须分开,东正教则反之,你让他干这件事那他也成为天主教而不是东正教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5-25 20:49
        收起回复
          无论早期的阿里乌斯还是后来的奈斯脱流斯,还有埃及的科普特,都是因为对三位一体有不同的见解,而被斥为异端,奈斯脱流斯代表的是叙利亚对政治的见解,他早年在安条克起家后来做了君堡的牧首,这派景教一直传到中国内地,科普特则是代表埃及本地对政治的见解,教宗在罗马这么搞也是西罗马崩溃了,意大利在蛮族面前找出路而已,“教宗”这个头衔是从原来的罗马皇帝的一长串上扒下来的,在罗马末期很多意大利的✌🏻已经不会舞刀弄棍,进教会当进士是很多上流社会的选择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5-25 20:55
          收起回复
            因为西方建立教廷的和世俗政权的不是一波人,两者从最开始就是分开的。西方在西罗灭亡到查理曼的法兰克建立前都没有一个足够成熟的集权政权来收容教会,教会为了生存则自发建立了等级制教廷,教廷除收容教会外其还促进了了罗马时代的知识经验的传递,日耳曼蛮子的大部分经验直接或间接都是从教廷处获得的,也因此日耳曼的政权在与教廷的拉扯中逐渐成熟,之后就翅膀硬了想把教会重新收编了,这就是教权与王权的斗争。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5-25 23:02
            回复
              如果没有丕平献土,天主教也不会出现教宗国,丕平实际上用土地交换了合法性,而东罗马帝国一直存在,本来就是合法性最高的,所以不需要通过向牧首提供土地来换取合法性,奥斯曼灭亡了东罗马之后,由于是异教徒,自然也不需要什么合法性,直接我蛮夷也就能搞定一切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5-26 09:06
              收起回复
                因为正教就是依附世俗权力的,在君堡如此,在莫斯科也是如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5-26 09:16
                收起回复
                  2025-07-30 03:18: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基辅罗斯以及后面的诸王公时期,东正教会的影响很大,但是蒙古入侵后莫斯科迅速转向集权。混乱时代后菲拉列特长老和尼康时期教会影响力也有上升,但是到彼得一世之后教会就只能附庸于沙皇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5-26 09:34
                  收起回复
                    你不能光看到罗马教宗在12、13世纪的高光时刻,从西罗马灭亡到11世纪这600多年里罗马教宗过的并不好,非但不能命令东罗皇帝和各路蛮族国王,还得小心翼翼同他们合作。此外,你说1204之后的事情,殊不知这一时期恰恰是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会最没落的时期,拉丁人直接用自己的主教取代了君堡大牧首的地位,因而这一时期的君士坦丁堡大牧首逃亡到了尼西亚。连自身地位都难保,谈什么自立?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5-26 09:40
                    收起回复
                      因为东正教依附于东罗马的世俗权力,也没有形成足够脱离世俗权力那样强大的势力。而天主教廷原本依附的西罗马已经彻底崩溃消亡了,并且逐渐和东正教会分裂而需要分庭抗礼
                      楼上老哥对三位一体的诠释说得好,教义之争背后隐藏的其实就是权力之争。比如一个常见的观点是罗马皇帝们对圣像破坏运动的支持就是在故意削弱普世教会的影响力,目的也确实是达到了。如果历史上就没有圣像破坏派让东罗马的君权持续压着教权一头,东罗马又像西罗一样亡于缺乏正统和“文明”的蛮族手中而不是历经千年才亡于有组织的奥斯曼帝国,也许真的会有一个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普世牧首国出现也说不定,或者亡的早点,君士坦丁堡而不是罗马才是教宗国


                      IP属地:青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5-26 10:10
                      收起回复
                        罗马教宗的正式头衔到现在都是迪奥多西授予的罗马帝国大祭司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5-26 10:11
                        回复
                          因为丕平篡位需要合法性,教宗需要有个保护,双方合作,之后法兰克和神罗也是如此,而且早期教权还是服从君权,像奥托一世就能对教宗废立,毕竟上帝没有几个师,但日耳曼人真的能南下。而拜占庭一直有比较稳定的继承和行政,教会没有掌控世俗权力的能力和土壤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5-26 10:30
                          回复
                            首先是日耳曼人为了统治合法性,其次教皇吃了亨利四世年幼登基的空子而已,在这之前皇帝是可以任免教皇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5-26 10:35
                            回复
                              2025-07-30 03:12: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普世牧首?他有几个师?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5-26 1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