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纹锯鮨 Centropristis striata (Linnaeus, 1758) --- 前几天在网上刷到一个图,一位华人钓友展示了他在美国东岸新泽西至纽约一带船钓钓获的条纹锯鮨,我当时一看:呀,原产地的条纹锯鮨尾鳍还拉丝呢! 这鱼我国在2000年初引进养殖,俗称:美洲黑石斑、珍珠斑,但之前我看过一些国内网友发的条纹锯鮨尾鳍没有拉丝,可能是养不到尾鳍拉丝(成鱼期)就打捞销售了,或者养殖密度大磨损了,又或者刚好是野外的非成年个体。总之来了兴趣,这几天在网上找了很多关于条纹锯鮨的图文资料,对此鱼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因此发出来做个笔记,并与大家分享。
条纹锯鮨(美国人称balck seabass黑海鲈)是一种暖温带物种,栖息于西大西洋,分布范围从加拿大和缅因州向南延伸至佛罗里达州东北部以及墨西哥湾东部近海,在纽约近海的水域中,它们的数量最为丰富。条纹锯鮨的最大体长 26 英寸(66.0 厘米),一般体长到 12 英寸(30.0 厘米)。有记录最大体重 9.5 磅(4.3 千克)。当全长约达到 7.5 英寸(19 厘米)时性成熟,有记载最长寿命为 10 年。(fishbase 说最长寿命是20年)。
此鱼具有性转变能力,最初性成熟时是雌性,老成鱼后会转变为雄性。幼鱼时体色较淡(相比成鱼),随着成长体色变得更暗更黑,幼鱼尾鳍呈圆扇形,随着成长尾鳍逐渐分成三叶,且上叶的一条鳍条延长;至老成鱼,尾鳍呈波状或三叶形,最上方、中间和最下方的鳍条延长。处于繁殖期的雄性在颈背(背鳍前方)会长出一个脂肪隆突,眼睛和颈背周围有鲜艳的荧光蓝色和绿色,而雌性的颜色较浅,呈褐色或蓝灰色,背鳍连续,且雄性背鳍明显比雌性的高。头部无鳞,背鳍硬棘尖端有短的细丝。
在幼鱼期,体色及花纹随着成长大致分4个时期:1. 整体为浅灰色并带有小的深色斑点阶段;2. 深色带有淡白色的斑点阶段;3. 有一条水平深色纵向条纹阶段;4. 有六条横向宽条纹阶段。我只找到了幼鱼期第2期到第4期的图片,及第3期与第4期过渡期的图片,第1幼鱼期的图片没有找到
图1 本贴开头提到的尾鳍拉丝的刚成年的个体
图2 图3 国内网友发的个体
图4 第2期幼鱼
图5 第3期幼鱼
图6 第3期幼鱼向第4期幼鱼过渡的个体
图7 第4期幼鱼
图8 雄性老成鱼尾鳍三叶都延长
图9图10繁殖期雄鱼 额头鼓包
图11 条纹锯鮨原生栖息地


条纹锯鮨(美国人称balck seabass黑海鲈)是一种暖温带物种,栖息于西大西洋,分布范围从加拿大和缅因州向南延伸至佛罗里达州东北部以及墨西哥湾东部近海,在纽约近海的水域中,它们的数量最为丰富。条纹锯鮨的最大体长 26 英寸(66.0 厘米),一般体长到 12 英寸(30.0 厘米)。有记录最大体重 9.5 磅(4.3 千克)。当全长约达到 7.5 英寸(19 厘米)时性成熟,有记载最长寿命为 10 年。(fishbase 说最长寿命是20年)。
此鱼具有性转变能力,最初性成熟时是雌性,老成鱼后会转变为雄性。幼鱼时体色较淡(相比成鱼),随着成长体色变得更暗更黑,幼鱼尾鳍呈圆扇形,随着成长尾鳍逐渐分成三叶,且上叶的一条鳍条延长;至老成鱼,尾鳍呈波状或三叶形,最上方、中间和最下方的鳍条延长。处于繁殖期的雄性在颈背(背鳍前方)会长出一个脂肪隆突,眼睛和颈背周围有鲜艳的荧光蓝色和绿色,而雌性的颜色较浅,呈褐色或蓝灰色,背鳍连续,且雄性背鳍明显比雌性的高。头部无鳞,背鳍硬棘尖端有短的细丝。
在幼鱼期,体色及花纹随着成长大致分4个时期:1. 整体为浅灰色并带有小的深色斑点阶段;2. 深色带有淡白色的斑点阶段;3. 有一条水平深色纵向条纹阶段;4. 有六条横向宽条纹阶段。我只找到了幼鱼期第2期到第4期的图片,及第3期与第4期过渡期的图片,第1幼鱼期的图片没有找到
图1 本贴开头提到的尾鳍拉丝的刚成年的个体
图2 图3 国内网友发的个体
图4 第2期幼鱼
图5 第3期幼鱼
图6 第3期幼鱼向第4期幼鱼过渡的个体
图7 第4期幼鱼
图8 雄性老成鱼尾鳍三叶都延长
图9图10繁殖期雄鱼 额头鼓包
图11 条纹锯鮨原生栖息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