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我经常遇到被慢性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患者。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位被支气管扩张、化脓性支气管炎纠缠了一年多的患者的故事。这个案例不仅展现了中医治疗呼吸疾病的独特思路,也希望能为饱受呼吸道疾病困扰的朋友们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久治不愈,陷入绝望
李女士(化名)找到我时,整个人被疾病折磨得十分憔悴。过去一年多,反复咳嗽、咳脓痰、气喘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
为了治病,她辗转于多家西医三甲医院,被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化脓性支气管炎”。抗生素、止咳平喘药吃了不少,雾化治疗也做了一轮又一轮,可病情总是反复发作,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
后来,她听从医生建议,转到专科医院做“支气管灌洗术”。每次灌洗时,冰冷的器械深入气道,那种呛咳、窒息感让她痛苦不堪。接连做了几次灌洗,不仅花费巨大,身体上的痛苦难以忍受,病情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李女士彻底绝望了,拒绝再接受西医治疗,经朋友推荐,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中医诊室。
中医望闻问切,探寻疾病根源
初见李女士,她面色萎黄,说话有气无力,每说几句话就忍不住剧烈咳嗽,咯出大量黄稠脓痰。通过详细问诊,我了解到她平时怕冷,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食欲不佳,大便也不成形。再看她的舌苔,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象虚弱无力。
中医看病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不会仅仅盯着“支气管扩张”“化脓性支气管炎”这些病名。
从李女士的症状、舌象、脉象综合判断,她的病属于本虚标实。本虚是肺、脾、肾三脏气虚,尤其是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导致痰湿内生;标实是痰热蕴肺,痰瘀互结,阻塞气道,从而出现反复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
中药调理,标本兼治
针对李女士的病情,我为她制定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案。用药以健脾益肺、补肾纳气、清热化痰、活血化瘀为主。
方中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培补后天之本;黄芪、防风、白术组成玉屏风散,增强卫外功能,减少外邪侵袭;补骨脂、仙灵脾温补肾阳,纳气平喘;再用黄芩、鱼腥草、桑白皮清泻肺热,化痰止咳;瓜蒌、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桃仁、丹参活血化瘀,改善肺部血液循环,促进病灶修复。
同时,我叮嘱李女士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饮食上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适当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以增强体质。
坚持服药,见证奇迹
李女士按照我的药方坚持服药,两周后复诊,咳嗽、咳痰的症状明显减轻,气喘也有所缓解,食欲比之前好了许多。看到病情有了起色,她信心大增,继续遵医嘱调方服药。
经过三个月的系统调理,李女士咳嗽、咳痰基本消失,气喘症状也很少发作,精神状态和体力都恢复得很好。去医院复查,肺部CT显示支气管扩张的病灶较之前明显缩小,化脓性炎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中医治疗的优势与原理这个案例很好地体现了中医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优势。西医治疗支气管扩张、化脓性支气管炎,主要以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为主,严重时会采用支气管灌洗等手段。这些方法在急性期能快速控制症状,但对于疾病反复发作、体质虚弱的患者,往往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医则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治,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就像李女士的治疗,一方面通过健脾益肺、补肾纳气来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来消除痰热、瘀血等病理产物,改善肺部的气血运行和生理功能 ,从而达到治愈疾病、减少复发的目的。
呼吸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很多患者都像李女士一样长期饱受病痛折磨。希望这个案例能让大家对中医治疗有更多的了解和信心。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也被呼吸道疾病困扰,不妨试试中医调理,说不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专业中医师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辨证制定,切不可自行用药哦!
久治不愈,陷入绝望
李女士(化名)找到我时,整个人被疾病折磨得十分憔悴。过去一年多,反复咳嗽、咳脓痰、气喘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
为了治病,她辗转于多家西医三甲医院,被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化脓性支气管炎”。抗生素、止咳平喘药吃了不少,雾化治疗也做了一轮又一轮,可病情总是反复发作,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
后来,她听从医生建议,转到专科医院做“支气管灌洗术”。每次灌洗时,冰冷的器械深入气道,那种呛咳、窒息感让她痛苦不堪。接连做了几次灌洗,不仅花费巨大,身体上的痛苦难以忍受,病情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李女士彻底绝望了,拒绝再接受西医治疗,经朋友推荐,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中医诊室。
中医望闻问切,探寻疾病根源
初见李女士,她面色萎黄,说话有气无力,每说几句话就忍不住剧烈咳嗽,咯出大量黄稠脓痰。通过详细问诊,我了解到她平时怕冷,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食欲不佳,大便也不成形。再看她的舌苔,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象虚弱无力。
中医看病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不会仅仅盯着“支气管扩张”“化脓性支气管炎”这些病名。
从李女士的症状、舌象、脉象综合判断,她的病属于本虚标实。本虚是肺、脾、肾三脏气虚,尤其是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导致痰湿内生;标实是痰热蕴肺,痰瘀互结,阻塞气道,从而出现反复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
中药调理,标本兼治
针对李女士的病情,我为她制定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案。用药以健脾益肺、补肾纳气、清热化痰、活血化瘀为主。
方中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培补后天之本;黄芪、防风、白术组成玉屏风散,增强卫外功能,减少外邪侵袭;补骨脂、仙灵脾温补肾阳,纳气平喘;再用黄芩、鱼腥草、桑白皮清泻肺热,化痰止咳;瓜蒌、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桃仁、丹参活血化瘀,改善肺部血液循环,促进病灶修复。
同时,我叮嘱李女士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饮食上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适当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以增强体质。
坚持服药,见证奇迹
李女士按照我的药方坚持服药,两周后复诊,咳嗽、咳痰的症状明显减轻,气喘也有所缓解,食欲比之前好了许多。看到病情有了起色,她信心大增,继续遵医嘱调方服药。
经过三个月的系统调理,李女士咳嗽、咳痰基本消失,气喘症状也很少发作,精神状态和体力都恢复得很好。去医院复查,肺部CT显示支气管扩张的病灶较之前明显缩小,化脓性炎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中医治疗的优势与原理这个案例很好地体现了中医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优势。西医治疗支气管扩张、化脓性支气管炎,主要以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为主,严重时会采用支气管灌洗等手段。这些方法在急性期能快速控制症状,但对于疾病反复发作、体质虚弱的患者,往往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医则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治,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就像李女士的治疗,一方面通过健脾益肺、补肾纳气来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来消除痰热、瘀血等病理产物,改善肺部的气血运行和生理功能 ,从而达到治愈疾病、减少复发的目的。
呼吸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很多患者都像李女士一样长期饱受病痛折磨。希望这个案例能让大家对中医治疗有更多的了解和信心。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也被呼吸道疾病困扰,不妨试试中医调理,说不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专业中医师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辨证制定,切不可自行用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