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大学研...吧 关注:9,053贴子:42,370
  • 0回复贴,共1

中国马哲研究主要流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着马哲研究越来越趋向于“技术化”,逐渐分为以下流派:
北大马哲:黄楠森,受苏联马克思主义影响很大的,50年代出了马哲的教材。聂吉大马哲:50年代就开始批判教科书马哲体系,受到刘丹岩的赏识,80年代后逐渐声名鹊起。人大马哲:肖前——主要观点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看作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庄福龄——主要成就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书写上。夏甄陶——学生有欧阳康,郭湛。陈先达。南开马哲:陈宴清。中山马哲:叶汝贤。复旦马哲:胡曲园,50年代复旦哲学系主任,学生有俞吾金,吴晓明,丁学良等。俞吾金。社科院的徐崇温——国内最早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但是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然而当今中国外马的巨大成就反而凸显了他作为开创者的地位。中国人民大学的郭湛,武汉大学的陶德麟(曾被邓晓芒举报过),学生有何萍。南大马哲:孙伯鍨,学生有张一兵,侯惠勤,唐正东等。中央党校:韩庆祥,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黑龙江大学:张奎良等。
现在正掌握学术界话语权的,40、50年代出生的,我称之为吴(晓明)、张(一兵)、陈(学明)、孙(正聿),这几位也是一级教授的层次。其中马哲以吴、孙为代表,就学术水平而言,肯定是复旦大学的吴晓明更高,他的眼界在国内学者中也属一流;而吉林大学的孙正聿——教学能力更突出,能把一个问题讲的很好,讲的很通俗。孙老师的代表作是《哲学通论》,这本书适合做本科生的哲学入门读物,孙老师用自己的体系将各种哲学容纳到一切,学术创新性不能说有多高,但是写的很通俗,分的很清晰,类似于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以孙老师为代表的吉大哲学学派在国内很有影响力,国内马哲的学者大多数都和吉大有或多或少的瓜葛。以他为代表的吉大学派,主要成员有刘福森、孙利天(和孙正聿合称吉大的“二孙”)、张盾(受施特劳斯的影响,把马克思解读为古典主义者)、邴正、姚大志(编写政治哲学教材的)、东北师范大学的胡海波,这些人物都在国内马哲界很有影响力。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敢自誉为“哲学星斗”,也因此受到国内一些学者的质疑。吉大学派主要对马克思进行黑格尔的阐释,因而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掌握很好,但是论述的过程中往往是观点先于论据,自己的阐释多、论据少。孙老师也是国内将《资本论》解读为哲学著作的代表人物。吴、孙两位搞的都是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吉林大学的贺来——水平很高,但是比较年轻,也是高清海的学生,是吉林大学马哲学科年轻一代的核心人物(年长一代的核心人物是孙正聿)。
国外马以张、陈为代表。其中南京大学的张一兵,走的是文献解读的路径。张的主要贡献有两个:一个开启了用文献学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风气;二是介绍翻译了大量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张在20世纪90年开始成名,世纪之交推出的《回到马克思》影响了中国马哲界的研究方法的选择。他的国内国际影响力都很大,一些日本的学者对他推崇至极,他的作品也被翻译成了外文。与国内很多学者小圈子自嗨不同,张一兵的著作在国际上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国内马哲研究以孙正聿、吴晓明为代表,形成了一个学术圈,经常组织各种会议,但张一兵基本上不会参加这些会议,一方面是他之前做过南京大学的党委书记(现在的高中政治教材就是他主编的),另一方面人家混的是国际圈。国外的大佬,比如哈贝马斯、德里达、斯蒂格勒、齐泽克这些人来中国往往去南京大学,就是因为张一兵。张一兵也是知网唯二引用次数达到5000的学者(另一位是俞吾金),但是他的研究属于多点开花,并不深刻,所以很受一些人的质疑。但他为学术界做出的贡献和巨大的学术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以张一兵为代表的南大马哲派,形成了和吉大学派截然不同的风格,这一派主要做文献翻译和解读工作,尝尝会重视文献之间的差异,而不是共同,也代表了一种后现代解读的方式。张一兵的“构境论”表达了一种方法论上的自觉。这一派其他代表人物有刘怀玉、唐正东、胡大平、张亮、蓝江等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蓝江,他走的几乎和张一兵一样的道路,都是翻译+解读,一年都发20几篇c,隔几天一篇译作,阿甘本、巴迪欧、南希等人的大部分著作都是他翻译的。不同的是蓝江还在翻译的基础上对当下社会进行分析和批判,他搞得数字资本主义都当前外马的热点。很看好他成为下一位外马界的领军人物。另外提一下汪民安,他是国内最早一批研究引进福柯等当代哲学家的人物,虽然偏向文艺学,但是对外马影响很大。
外马也有个圈,主要以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根基,领头人是复旦大学的陈学明。他走的是思想史研究的路径。他研究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他是按流派进行划分研究的,虽然划分的很清楚,但是有扣帽子的嫌疑。但是他编写的外马史非常精要,逻辑贯通,语言清晰明白,既是不错的学术作品,也是很好的教材。以他为代表的复旦国外马在国内马哲界声势浩大,主要人物有王凤才(法兰克福学派研究)、张双利(张老师能把非常深刻的问题讲的清楚明白)、汪行福等。还有深受大家喜爱的“哲学小王子”王德峰。
除了这四位顶级大佬外,马哲的代表人物还有黑龙江大学的衣俊卿(国内外马的开创性人物之一,曾任中央编译局局长。本该属于第一层次,但是被生活作风给耽误了),南开大学的王南湜(和吴晓明正好相反,搞的是马克思的近康德阐释),中国人民大学的段忠桥(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北京师范大学的韩震(文化哲学研究),北京大学的丰子义(现代性研究),前三位偏哲学,后两位偏马克思主义。以及研究文献学很厉害的聂锦芳。(经常在微信上讽刺北大、马哲圈)
由于中国特殊的环境,马哲属于热门、主流,影响力很大。除了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原文观点进行阐的传统方法,国内马哲研究还有两条路径,并且都成就卓著:一是从马克思之前或同时代人物的思想出发,探究马克思思想的形成;二是介绍引进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后者的学术贡献更大,影响了一代人思想观点的形成,其中阿多诺、马尔库塞、鲍德里亚这些人物都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属于出圈人物。


IP属地:河北1楼2024-12-31 15:0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