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避难所吧 关注:2,518,567贴子:36,997,214

来聊聊研究为什么会让我感到兴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感觉我就好像那种触手怪,有的是一只眼睛,有的是很多很多的眼睛,共同点是都有着很多触手,以“研究”作为自己生存的唯一动力(这里不讨论产卵系),活着的意义就是用触手去抓住其他生物然后研究分析解构
LOL里的维克兹就是这种类型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0-12 02:08回复
    我学习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我自己,因此对于我的各种偏好,我都大致有一定的了解,它们究竟从何而来?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0-12 02:16
    回复
      2025-09-21 01:33: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喜欢有逻辑的东西,追本溯源,它很有可能是源自小时候的奇思妙想:如果天塌下来怎么办?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0-12 02:17
      回复
        没错,就是杞人忧天,因为任何人儿时都是没有任何知识储备仅凭想象力去理解这个世界,我曾经真的因为害怕“天塌下来”而担忧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随着不断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我理解了“天不会塌下来”这个事实,遂感到安心。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0-12 02:17
        回复
          之后我又产生了新的幻想,这次的幻想是有知识储备支撑的幻想,所谓“有知识储备的幻想”也就是科学幻想,也就是科幻。我当时的幻想就是,如果世界上爆发一种病毒,让人失去理智,搞的人心惶惶,是不是社会秩序会很轻易的崩塌?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0-12 02:18
          回复
            懂的人可能已经看出来了,我这个幻想正是来源于奥特赛文中的《被狙击的街道》。我所担心的就是如果这种病毒爆发,我身边的某个人是第一个感染者,他有一天突然毫无逻辑的向我攻击我该怎么办?那段时间可以说也是活在恐惧之中,每天都担心身边的人没有理由的想要害自己,可能是轻微的被害妄想症吧。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0-12 02:18
            回复
              其实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我都有可能理解错误,倒果为因了。也许是我先有了被害妄想症,然后为了给“其他人要害我”的行为加上正当化的逻辑,而杜撰出了这种无厘头的病毒,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0-12 02:19
              回复
                当然再之后随着我的学习,我知道了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不比“天塌下来”要高,于是便不再担心。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0-12 02:20
                回复
                  2025-09-21 01:27: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研究成果发我一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0-12 02:21
                  回复
                    举出这些例子都是为了说明一件事:在儿时我就已经形成了学习→得到安全感这种强烈的正反馈,因此长大后我在学习时会感到安心,白天感到焦虑的话我也许会去弹琴平静心灵,而半夜失眠感到不安且无法弹琴时我会去学习。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0-12 02:22
                    回复
                      某位名为dio的黄发吸血鬼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寻找“安心感”。如果“安心感”就是最终追求的话,我在学习过程中就已经实现了这个终极目标。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0-12 02:23
                      回复
                        从源自童年的这种正反馈,逐步发展为了名为“研究”的xp,途中受到最大的影响,当然是生理知识的科普。我的性启蒙来自小学时的生理知识科普小册子,上面记录了男生女生之间生理结构的差别,好奇的我拼命地汲取着上面的知识,而躁动的心却不止如何平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0-12 02:26
                        回复
                          再到后来,我知道了什么是“性欲”,我知道了繁殖是生物的原始本能,我也知道了繁殖行为一般会发生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是的没错,为了寻找那种“安全”的氛围,我会去学习,用学习带来的安心,去推进性欲望的释放。所使用的配菜自然是各种生理结构知识的科普文章。维基百科上的女生生殖系统示意图让我感到异常兴奋乃至欲罢不能(也就是今天俗称的kkp),学习带来的安心感让我可以放松点释放,我把手伸向了裤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0-12 02:29
                          回复
                            正如同大多数人的青春期对“性”的强烈渴求一般,对“学习”的渴求吞噬了我,我如饥似渴地寻找着各种可以用来“学习”的资料,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AV根本就不是“学习资料”,AV是为了让人爽而“演”出来,比起看AV,看关于性的正经教学科普(没有任何擦边内容的那种)还更能让我立的厉害。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0-12 02:33
                            回复
                              2025-09-21 01:21: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再后来普通的“学习”已经逐渐满足不了我了,当时的互联网远不如现在发达,想要真正的“学习资料”难上加难,能搜到的内容早已了然于胸。于是我发现了新的种子,类似“学习”但又不同于“学习”,那就是“研究”。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10-12 02: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