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吧 关注:4,440,603贴子:136,329,356

各类科幻题材/意向/关键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整理了一下,大伙可以讨论讨论,也可以举举例子,说说你喜欢的作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23 16:54回复
    某些可能一眼看不懂的,我解释一下,异域探索指的就是科幻冒险题材,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星际迷航就属于这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23 16:56
    收起回复
      完全不同形式的未知生命体
      比如星际迷航某本小说中,在他们眼里人类和植物差不多的未知形态生命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23 16:56
      回复
        复古未来主义则包括蒸汽朋克,真空管朋克这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23 16:57
        回复
          光明王算哪一类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5楼2024-05-23 17:00
          收起回复
            生命(生物)工程指通过科技手段而进行的人体(或动、植物体)改造、复制或再造活动,与之相应的是现实科学中的生命科学、生物和基因工程等技术。与人相关的生命工程催生了克隆人、仿生人、基因改造人和生物强化人等科幻形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23 17:00
            回复
              灾难叙事作品可分为现实和科幻灾难叙事。前者以历史真实灾难为基础,例如《泰坦尼克号》。后者则通过前瞻性的科学幻想和更自由的世界构建,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塑造和反思人类正在或可能面临的灾难,重要作品如科幻电影《后天》、《2012》 和《流浪地球》。灾难叙事并非科幻专属,但科幻在灾难叙事方面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23 17:01
              回复
                新怪谭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23 17:04
                收起回复
                  22222!未知永远都是最好的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23 17:05
                  收起回复
                    乌托邦在希腊语中本意为“乌有乡”,它多被理解为美好的、理想化的政治社会图景,但并非真实的既定存在。“乌托邦”概念发端于英国政治家和作家托马斯·莫尔的名著《乌托邦: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该书以旅行者(原世界与新世界之间的中介人)见闻为基础,勾绘了一个理想化秩序的岛国,为后来的乌托邦叙事树立了典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23 17:15
                    回复
                      乌托邦和科幻都有浓厚的世界拟构和思想实验色彩,两者交集甚广。文学理论家詹姆逊和苏恩文都重视科幻与乌托邦之间的亲缘关联。例如,苏恩文在为科幻建构谱系、溯源时指出,“严格而确切地讲,乌托邦小说是科幻小说的一个亚文类。但同时,乌托邦小说又不仅如此——它也是科幻小说最正式和最重要的一位意识形态先祖”。[插图]在现当代科幻出现前,奇异旅行与乌托邦之旅就经常重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23 17:16
                      回复
                        20世纪的人类集体灾难和科技威胁压抑了文人和艺术家想象美好世界的能力,恶托邦或曰敌托邦、反乌托邦逐渐流行起来。恶托邦意味着走向反面的、讽刺性的、失序的乌托邦。叶甫盖尼·扎米亚金的《我们》、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乔治·奥威尔的《1984》 被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例如在《美丽新世界》描述的政治和科技未来中,人性被扭曲,人在高科技社会中成为被操控的个体,“美丽新世界”成为辛辣的讽刺。此外,《终结者》《黑客帝国》等作品描绘了科技反噬而直接催生的黑暗图景,是典型的技术恶托邦叙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23 17:18
                        回复
                          末日灾难叙事还有一种重要分支,即“后末日叙事”(post-apocalyptic fiction)。它主要讲述废土(wasteland)上的劫后余生,新世纪以来的代表性作品包括电影《人类之子》、《机器人九号》、《掠食城市》和《芬奇》。与之相关的还有“劫后无生叙事”,例如在《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三季短片《三个机器人:退场策略》中,透过机器人在末世废土中对人类灭亡原因和状况的调查,人性和阶层分化都被回构出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5-23 17:48
                          回复
                            约翰·坎贝尔那种黄金科幻八股文怎么算?一群文明的知识分子来到一个异域进行挖掘式探索,探索演变成危机/冒险,并通过科学知识解决危机/打败敌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23 19:14
                            收起回复
                              泰德姜还有刘宇昆那种,带点奇怪哲思或者感触是宿命论的作品该怎么算,是不是应该再开一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23 19: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