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吧 关注:92,256贴子:1,092,131
  • 16回复贴,共1

黄河中游新时期晚期龙山文化命名之思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龙山文化,是以黑陶为代表性的生产水平为标志,这个观念来自安德森。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一带很多文化都拥有了黑陶制作工艺,于是也便被命名为龙山文化。有人为了区别,就叫它们黄河中游流域龙山文化。
文化的类型,多以陶器的制作工艺和风格来定位。但是很多东西出现,流传范围,已经失去首创的意义,器物本身,已经广泛使用,不再具有独特性。比如仰韶文化的彩陶,到红山文化,也同样出现。红山末期的夏家店下层,其彩陶工艺和图案已经非常精彩,甚至超过同时期原来仰韶文化所在地的水平。为什么不把红山文化列入仰韶文化?因为两者明显的区别,重点是在玉器制作上的区别。
所以我们判定几种类型的遗址,是不是同一种文化,采用的是当时这种文化独特的,具有特殊性的器物,而且这种器物在当时的社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陶器,早期人类生活中,无疑具备重要的位置。所以早期以陶器的独特性来确定文化的范围,无疑是正确的。
当玉器大量出现,成为人民精神的载体和生活的重要工具时,它就取代了陶器,成为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时,就应该以玉器的独特性来划分文化。而不是一成不变地用陶器的独特性来划分。而青铜器占主体以前,石器是人们生产最重要的工具,玉器无疑是将石器推向顶峰。
黄河中游一带新时期晚期文化,和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具有很大的区别。生产上,黄河中游的新时期晚期,畜牧业的比重要重很多,这点从石峁发掘使用大量的动物骨骸可以判断出。在城市建设上,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和黄河流域中段的完全不一样。山东的多建设在平原上,或者小山包上。而陕北地区的,多建设在峁上,具备一定西亚特色,后者建设难度更大,军事意义更强。当然,我们还能在其他方面可以找出两者更多的区别,但是上面两者足以说明它们的巨大区别。
所以把黑陶作为文化区分的标志,不如把出现扉牙型玉器图案,或者大量出现兵器类玉器作为文化区分的标志更合理。
只有我们把两者区分开,才能把黄河流域中段的新时期晚期文化的研究更深入,才能弄清楚我们民族是如何从文化期走入文明期的步伐,真正搞清楚中华文明的起源。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5-19 08:14回复
    这件有全图吗?看起来像是玉钺的造型,新石器晚期至商代,玉钺,玉璋等礼器两侧出现的齿牙,是有特定工艺特征的,不会出现这类比较随意的波浪纹齿。科普帖 贴图一定要严谨,多用馆藏为好。跟几张有齿玉钺馆藏品供参考。





    IP属地:北京2楼2024-05-19 09:16
    收起回复
      记得上中学时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本地的文化遗址后才知道我们在土崖断层常见的陶片竟然有那么久远的历史。学习结束后当地村支书告诉我们前不久接待了几位日本历史学者,带他们参观时随手抠下来一块陶片递给他们,那位学者当时非常想装起来但又不好意思那个纠结中的尴尬让随行的支书忍俊不禁,无奈之下小心翼翼给了支书,支书顺手丢到了脚下,那位学者的眼中充满了不舍和无奈。这就是我们华夏的文化底蕴,是其他许多地方不能比的。研究文化以陶来区别然后再以玉器来区分是非常严谨的,要不我们很难弄清具体的地方文化特色。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19 16:57
      回复
        很多人看到的是钱 能看到文化的太少了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5-20 02:06
        回复
          现在应该算是最低谷了,或许会更低谷


          IP属地:广东5楼2024-05-20 16:09
          收起回复
            甚至有些地名的本身就是遗址。沧海桑田,很有意思。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20 17:10
            收起回复
              考古断代就是以陶器为依据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5-20 17: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