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动物迷吧 关注:5,486贴子:340,652

《世界猫科动物》读后感集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喜闻林草局领导也肯定我们的书 最近中俄就猫科动物保护签署了框架协议 希望猫科动物的生态行为、它们如何生活、如何捕猎、如何繁殖、如何与同类沟通的知识为更多热爱猫咪(不管大猫小猫中国猫外国猫)的朋友们所熟悉。
虽然读者可能不多,还是想介绍一下读的一些问题,由于出版社和我们之间一些地方观点不太一样,本书没有如愿加上index也就是名词索引。本书中我们对很多名词,包括生态学名词和概念、人名加了注释解释,但仅在全书第一次出现处加了注释。如果大家(大部分人可能都不会)从前往后顺序阅读,很可能错过很多词语人物的解释,又没有索引能查找这个词在本书中第一次出现的位置,就会影响阅读体验。后面有啥读不懂的,大家可以回帖。后面我有时间也会把书里的名词解释贴在这里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5-18 16:03回复
    想看看里面关于花豹以及虎演化化石记录的内容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18 19:08
    收起回复
      第一章猫科动物的基本特征 译者注
      译者注:发声曲目(vocal repertoire),在本书中指某一种猫科动物可以发出的所有叫声。
      译者注:可利用性在此指资源可利用性,指获得食物、掩蔽物、配偶及其他生存和繁殖所需资源的机会。
      译者注:克雷格·帕克提出了关于狮子群居机制的新假说,详见参考文献 [6]。


      IP属地:北京3楼2024-05-18 19:24
      回复
        第二章 猫科动物的分类
        译者注:本节内容为译者根据猫科动物分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重新改写,部分内容节选自张凯(本书译者之一)、江左其杲等于 2023 年在《动物学杂志》发表的《猫科动物的分类——分子系统学框架和化石证据》。
        译者注:近年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又发现了一些形态相似、亲缘关系紧密的“隐形物种”,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
        可以把猫科动物分为 40 多个不同的物种 [21]。
        译者注:此系统发育树参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见张凯等 2023 年于《动物学杂志》发表的论文《猫科动物的分类——分子系统学框架和化石证据》。
        译者注:姐妹群(sister group),或称姊妹群,指亲缘关系最近的两个分类单元,这两者共有一个不为第三者所有的祖先。


        IP属地:北京4楼2024-05-18 19:27
        回复
          第三章 云豹
          译者注:括号中的内容为该物种的首次命名人和命名年份。关于命名人和命名年份格式的一般规则是,与该物种
          首次命名时相比,若现在这一物种已被置于另一个属,则应把命名人和命名年份置于括号内,以表示该物种属一级的分类已经过修订,修订人和修订时间一般可以省略。以云豹为例,云豹目前的学名为 Neofelis nebulosa,命名人为格里菲思,命名年份为 1821 年。在当时,格里菲思给云豹命名为 Felis nebulosa,而如今已把云豹归入云豹属(Neofelis),故应把其命名人和命名年份置于括号内。
          译者注:生活在中国台湾岛上的云豹种群已经灭绝 [64]。
          译者注:最新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显示,生活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的云豹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物种,即巽他云豹(Neofelis diardi)。
          译者注:研究者于 1999~2003 年在泰国富乔野生动物保护区(Phu Khieo Wildlife Sanctuary)对云豹粪便的分析结果显示,当地云豹的食物至少包括豚鹿、蜂猴、帚尾豪猪、条纹松鼠和马来穿山甲 [66]。研究者在 2011~2012年于马来半岛的登嘉楼州进行研究时还拍摄到成年雄性云豹口中叼着熊狸尸体的照片 [67]。
          译者注:研究者在泰国富乔野生动物保护区发现了一只疑似为云豹所杀的雄性豚鹿,尸体的肩膀上方有 2 处宽度较窄、间距约 3 厘米的犬齿穿刺伤,伤口较深(约 3 厘米),穿过脊柱 [66]。
          译者注:研究者在 2000~2003 年于泰国富乔野生动物保护区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追踪了 4 只云豹(两只雄性,
          两只雌性),追踪时间在 7~17 个月。结果显示,雌雄云豹的家域面积大小并无显著差别,均在 30~40 平方千
          米,但每只云豹有一块自己独占的面积在 3~5 平方千米的核心区域,两只雄性云豹的家域间则有大面积重叠 [66]。译者注:在 2015~2016 年于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岛的古农帕仑国家公园(Gunung Palung National Park)的研究发
          现,巽他云豹有制造刨痕、喷射尿液、排泄粪便、把脸颊在物体上摩擦、在树干上挂爪、在地上翻滚等行为 [68]。


          IP属地:北京5楼2024-05-18 19:30
          回复
            第三章 虎
            译者注:全长是指体长与尾长的总和。
            译者注:生物量是指在一定时刻调查时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本书中提到的生物量多指单位面积内猫科动物主要猎物的总重量。
            编者注:多度是指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译者注:初级生产力指的是自养生物生产过程提供的生产力,在本书中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译者注:“阿穆尔虎项目”研究发现,狼与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存在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东北虎几乎会把狼从其栖息地中完全排挤出去。在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虎在整个俄国远东南部都很常见,后来由于人类迫害,虎的数量在 20 世纪 40 年代达到最低谷。随着 1947 年苏联政府开始禁止捕杀老虎,虎的种群数量得到持续恢复。而狼的数量则表现出与虎完全相反的趋势。在 19 世纪,俄国远东南部几乎没有狼,直到 20 世纪虎的数量大量减少之后,狼才开始陆续进入这一地区。自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随着东北虎种群数量的恢复,狼的种群数量持续下降,如今在东北虎分布区内狼的数量又变得十分稀少 [141]。2014 年 5 月,人们把一只在野外被人救助并经过康复训练的雌虎释放到俄国犹太自治州。6 个月后,它来到了兴安斯克自然保护区(Khinganskiy Nature Reserve),并在此定居。该地区曾为东北虎分布区,不过自 1963 年后这里的老虎种群便已消失。这只雌虎先后三次(分别在 2014 年 12 月、2015 年 1 月和 2015 年 5 月)与生活在该保护区及附近区域的两个狼群发生冲突。在前两次冲突中,狼群(约 4~5 只成员)与虎在搜寻同一个野猪巢穴的过程中不期而遇,结果雌虎先后杀死了两只狼。在第三次冲突中,雌虎主动伏击狼群,并杀死了一只成年狼。自 2015 年 2 月以后,研究者没有在这只雌虎的家域中再发现狼的足迹 [142]。
            译者注:老虎项目,Project Tiger,印度政府于 1973 年设立的老虎保护项目。
            译者注:猎物的可利用性指可供掠食者利用的食物数量和多样性。猎物可利用性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除猎物数量外,还可能受猎物是否易捕捉等因素的影响。
            译者注:此处根据水鹿可利用性推断出的预期值指的是,如果虎对猎物不存在选择性偏好,那各类猎物在虎食谱中的占比,应该与当地各种猎物占猎物总量的比值大致相同。显然,当地虎捕食水鹿的比例超过上述比值,这说明虎在有选择地捕食更多的水鹿。
            译者注:1992~2006 年,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的科学家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研究锡霍特—阿林保护区内东北虎的领地系统,结果显示:雌性东北虎的家域面积约为 390 平方千米,而雄虎的家域面积约为 1385 平方千米,相邻同性个体家域间基本不重叠 [144]。
            译者注: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研究显示,相邻雌性东北虎的家域基本不重叠,雌性东北虎的家域面积与猎物生物量之间呈负相关,猎物生物量越高,雌性东北虎的家域面积越小。在 2010~2016 年,一只生活在珲春保护区外的雌性东北虎的家域面积为 528.83 平方千米,该区域的猎物生物量约为 410.33 千克/平方千米,另一只生活在珲春保护区内的雌性东北虎的家域面积为 329.99 平方千米,该区域的猎物生物量达到1150.17 千克/平方千米。此外,雄性东北虎的家域面积明显大于雌性,并与其家域范围内的雌性东北虎家域有大面积重叠,而相邻雄性东北虎的家域基本不重叠。该结果与在亚洲其他地区进行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139]。
            译者注:2004 年的研究证明还存在虎的第 9 个亚种,即马来虎(P. t. jacksoni)[145]。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应当把现存的所有虎分为两个亚种,即“大陆虎”(P. t. tigris)和“岛屿虎”(P. t. sondaica)[146]。
            译者注:截至 2018 年,在中国各动物园中共饲养华南虎约 150 只,其中部分个体的谱系较为混乱,血统存在争议 [147]。
            译者注: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于 2022 年更新的数据,越南、柬埔寨的野生虎种群很可
            能已经灭绝 [138]。
            译者注:此百分比(虎食谱中各类猎物的出现频次 )为该种猎物在捕食者粪样总数中所占比例。例如,在 490 份老虎粪样中,共有 153 份粪样含有白斑鹿的残余物,占比为 31.2%。
            译者注:脊椎动物性猎物累计出现次数最小值是指在捕食者粪样中累计至少发现了多少次脊椎动物猎物。由于在一些捕食者的每一份粪样中可能包含不止一种猎物的残余物,因此这一数值可能超过粪样数。例如,在 215 份虎的粪样中发现了至少 223 次脊椎动物猎物的残余物。这说明其中一些粪样包含了至少 2 种猎物的残余物。因此,各种猎物在粪样中的出现频次百分比相加总值可能超过 100%。


            IP属地:北京6楼2024-05-18 19:34
            回复
              雪豹
              译者注:根据最新研究,雪豹的分布地总面积约为 280 万平方千米,过去对雪豹分布地的估计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分布”定义不明确、分析方法不明晰或采用了过时数据 [108]。
              译者注:根据 2016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最新评估,全球成年野生雪豹数量在 2710~3386 只。但由于雪豹行踪隐秘、密度极低、分布区域极为广袤且普遍偏远难行,所以这一数据并不精准,只是估算 [108]。
              译者注:以少数个体为基础在空白生境上新建立的种群,最初建立种群的个体即为建群者。
              b译者注:2016 年,中国政府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首批设立了包括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等10 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其中包含大片的雪豹栖息地。2017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把雪豹在“红色目录”中的保护级别从“濒危”下降成“易危”。


              IP属地:北京7楼2024-05-18 19:38
              回复
                美洲豹
                译者注:滨岸林(gallery forest),沿河流或湿地生长的森林。在滨岸林外往往是稀树草原、草原或荒漠等树木稀少或没有树木的生境。
                编者注:潟湖是部分海水被泥、沙岸或珊瑚礁所环绕而形成的出口很窄的咸水湖。
                译者注:在夏勒进行此项研究之时(20 世纪七八十年代),雪豹仍被归为雪豹属(Uncia),如今雪豹已被归入豹属(Panthera)。
                编者注:稀树草原是炎热、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下长成的植被类型,其特点是底层连续高大禾草之上有开放的树
                冠层,即稀疏的乔木。世界上大片的稀树草原见于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


                IP属地:北京8楼2024-05-18 19:39
                回复

                  译者注:leopardus 原被用作“leopard”学名的种本名,后来成为西非雨林豹(P. p. leopardus)学名的亚种本名。
                  按最新研究,整个非洲只有一个豹亚种,西非雨林豹不再是独立的亚种,因此该拉丁名已不再使用。
                  老普林尼(Gaius Palinius Secundus,也称 Pliny The Elder,23~79),古罗马作家、博物学家、军人和政治家。
                  译者注:取狮子的拉丁种名“leo”为前缀,“panther”的拉丁种名“pardus”(也是豹现在的拉丁种名)为后缀,
                  合成“leopard”的拉丁种名“leopardus”。
                  译者注:最新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显示,现存豹属物种中豹与狮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才是美洲豹 [118]。
                  译者注:泛化种是指食性和栖息地广泛的物种,与之相对应的是特化种。
                  译者注:边际生境(marginal habitat)指的是坐落在物种适宜生境周边地区的生境。
                  译者注:自 2014 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与陕西省林业部门开展合作,联合在子午岭林区建立起标准红外相机长期监测网络,首次对中国华北地区的豹区域种群开展系统的科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16~2017年,子午岭林区华北豹的种群数量为 88~110 只,密度为 1.7~2.4 只 / 百平方千米,是迄今为止中国已知数量最大、密度最高的豹区域种群 [121]。


                  IP属地:北京9楼2024-05-18 19:41
                  收起回复

                    译者注:狮类动物是指和豹、美洲豹相比,与现代狮亲缘关系更近的动物,包括现代狮和已灭绝的洞狮、拟狮等。
                    译者注:关于洞狮、拟狮等已灭绝的狮类动物究竟是独立物种,还是现代狮的亚种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尽管这些已灭绝的狮类与现代狮亲缘关系很近,但它们并不是同一物种 [119-123]。按照这一观点,洞狮的学名应为 Panthera spelaea。根据最新研究,现代狮和洞狮、拟狮等动物的祖先分化于距今 47.5 万年前 [124]。此外,古生物研究者对洞狮、拟狮是否为同一物种尚存争议。
                    译者注:最新研究证实,分布在阿拉斯加地区的狮类也是洞狮 [122]。d 译者注:最新研究显示,在东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地区分布的实际上是洞狮 , 而拟狮则分布在除阿拉斯加以外的
                    北美洲其他地区 [122]。
                    译者注:更新世生活在欧洲的应当为洞狮,现代狮直到全新世初期才进入欧洲,而且分布仅限于东欧和南欧地
                    区 [120,125]。
                    译者注:最新研究证实,大约 1.6 万年前,斯里兰卡曾有虎生存,而该地的狮子则早在 3.7 万年前就已灭绝 [126]。
                    译者注:肱—桡指数即以肱骨长度为 100 时,桡骨长度的相对比值。该指标用来衡量前肢的机械效益。如肱—桡指数较大,则意味着该动物的前肢为了奔跑而相对牺牲了力量;反之,则意味着该动物的前肢为了力量而相对牺牲了速度。
                    译者注:在草高超过 0.8 米后,狮子可能难以越过草丛观察到同伴,因此无法有效协调彼此的位置,导致狩猎成功率反而会下降。卡尔·范厄尔斯多尔曾 4 次观察狮子在高于 0.8 米高草(最高为 1.4 米)中狩猎的情况,结果全部以失败告终 [33]。
                    译者注:研究者对生活在塞伦盖蒂平原和林地狮子的捕猎地点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休息时,狮子更多地选择有茂密掩蔽物的环境;而在捕猎时(小尺度,即小于 100 米),狮子更多地选在容易伏击猎物的地点捕猎,而非猎物数量最多的地方 [129]。
                    译者注:月相不但会影响狮子捕捉食草动物,同样会影响狮子袭击人。克雷格·帕克调查了发生在坦桑尼亚南部的超过 450 起狮子袭击事件及相关的 474 名遇难者,结果发现,狮子袭击人的事件最常发生在月光昏暗或月亮低于地平线的时候。由于在晚间,人们主要在黄昏至晚 10 点间外出活动,因此狮子袭击人的事件也多发生在满月后的第 1 周,此时,该地在日落至少 1 小时后月亮才会升起 [130]。
                    译者注:根据研究,在狮群被新雄狮接管之后,雌狮平均会有约 102 天的不孕期(infertility),在此期间的交配一般不会产生后代。此后,雌狮才可以正常受孕 [91]。
                    译者注:由于 1~2 只雌狮组成的狮群会频繁遭到外来雄狮的入侵,雌狮可能在雄狮杀婴时与其发生打斗,因此这些雌狮有更大概率在与雄狮的打斗过程中受伤,甚至死亡。此外,根据克雷格·帕克在塞伦盖蒂的研究,只有 1~2只雌狮组成的狮群还必须躲避其他更大狮群的追杀,因此它们不但自身死亡率很高,而且很难成功养育后代 [74]。
                    译者注:斯坦德追踪了一只代号为“73”的雌狮长达 1 年时间(从 18 月龄至 30 月龄),共观察了 70 次有该雌狮参与的狩猎。他发现这只雌狮更偏爱“边路”的位置,而它的母亲“4 号”雌狮则更喜欢“中路”。在与母兽和小群中的其他两只雌狮一同狩猎时,“73 号”选择的位置与其他狮子的位置并没有什么关联 [43]。
                    译者注:在塞伦盖蒂和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的长期研究显示,当新的雄狮联盟接管狮群时,除了亚成年雄狮会被赶走,还不能怀孕的亚成年雌狮也会被赶走,这些小雌狮可能会组成一个新的狮群,或是待年龄足够大时再返回其出生狮群。在新雄狮接管狮群的情况下,偶尔也会有成年雌狮陪伴它们的女儿,或是成年雌狮带领小幼仔离开狮群并组成新狮群的情况出现。此外,还有两种情况会导致狮群分裂并形成新的狮群。第一种情况,在狮群中的部分雌狮生下幼仔之后,有一些雌狮会离开并建立新狮群:离开的既可能是亚成年雌狮(部分亚成年雌狮会在母兽生下新的幼仔后主动离开,这一现象发生的具体原因未知,可能因为其母兽在产下新幼仔后有时会对上一胎女儿表现出一定的攻击性,但并不是每只亚成年雌狮都会离开),也可能是狮群中同一亚群的成年雌狮(当狮群中同一亚群的成年雌狮同时产下幼仔后,它们有可能会离开原来狮群未产仔的成年雌狮,并成立一个新狮群。其原因在于,在大部分时间里,这些同时产仔的雌狮会共同哺育幼仔,因此与未产仔雌狮的接触会大大减少,而且这一状态最长可持续两年,导致产仔和不产仔雌狮间的熟悉程度大大降低,最终有可能导致狮群分裂,但这也不绝对)。另一种情况,由于一些雄狮联盟控制狮群的时间较长,当它们的女儿已经达到性成熟的时候,这些雄狮仍然控制着狮群。研究者很少见到这些雌狮与自己的父亲交配,有时它们会暂时离开狮群与流浪雄狮交配,当这些雌狮因此产下幼仔时,它们会离开并组建一个新的狮群 [65]。
                    译者注:“物种生存计划(Species Survival Plan)”是美国动物园和水族馆协会在 1981 年创立的亚洲狮物种生存计划项目,旨在监管各会员单位中的亚洲狮种群管理工作,以促进该物种在野外的保护 [107]。
                    译者注:截至 2022 年年初,野生亚洲狮仍然仅局限在印度吉尔森林及其周边地区。尽管有关各方多次协商,但由于政治、经济等保护之外的因素,印度古吉拉特邦仍拒绝按计划把一部分亚洲狮异地放归到位于中央邦的库诺自然保护区(Kuno Wildlife Sanctuary)中。截至 2015 年,吉尔森林中的野生亚洲狮的数量约为 523 只(但其种群调查仍采用传统的全部计数方式,可能存在漏计或重复计数,因此其数据可靠性存疑),栖息地总面积约为13000 平方千米,种群密度在 2~15 只 / 百平方千米。目前亚洲狮仍受到犬瘟热病毒的威胁。根据官方数据,2018年仅在吉尔森林保护区东部就至少有 28 只亚洲狮因感染犬瘟热病毒而死,保护区管理部门拒绝把实际死亡数字公开。未来,随着亚洲狮数量的进一步增加,人与狮的冲突也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128]。
                    译者注:1996 年拍摄的电影《黑夜幽灵》(The Ghost and the Darkness)正是改编自这段历史故事。
                    译者注:为了缓解赫卢赫卢韦-乌姆福洛济公园内狮子的近亲交配情况,有关部门在 1999~2001 年先后 4 次把共计 16 只野生狮(3 雄 13 雌)异地放归到该公园内。被放归时,这些狮子的年龄在 17~32 月龄。研究者采用了软放归的方式,即在到达目的地后,先把这些狮子分别关在面积为 0.5~1 公顷的带电围栏内 4~6 周,使其熟悉周围环境。每只狮子都佩戴了超高频无线电项圈,在第 2 次和第 3 次异地放归时,研究者曾把异地放归个体与部分本地雌狮共同放入围栏内,试图促使它们组成新的狮群。尽管在围栏内这些狮子并未攻击其他个体,但在被释放后,来自本地狮群的狮子立刻便与异地放归个体分道扬镳,而不同异地放归个体组成新狮群(不过有两只被关在同一围栏内的异地放归雌狮并未组成新狮群,其中一只离开围栏后与另一只陌生的本地 2 岁雌狮组成了狮群)。除 2 只雌狮在被释放后的 3 个月内死亡(一只在捕捉非洲水牛过程中受伤而死,另一只因试图逃离公园而被执行安乐死)外,其余所有被放归的狮子都组建了狮群,新组建的狮群也都建立了稳定的家域。此前,公园内的狮子因高度近亲繁殖导致免疫功能不健全,因此极易感染疾病(如牛结核病)。截至 2004 年年末,16 只被异地放归的狮子中有 8 只已经死亡(7 雌 1 雄):1 只雌性因逃离公园而被消灭,2 只雌狮消失并被认定为已死亡,1 只雌狮因极度虚弱被执行安乐死(但检测显示它并未感染牛结核病),另有 3 只雌狮因自然原因死亡。在 2000 年,该公园内的本地狮群还有 84 只,到 2004 年仅剩 20 只,死亡的狮子中 9 只经确诊死于牛结核病,15 只因极度虚弱而被执行安乐死(其中很多个体的前肢肘部长有大块脓肿),另有至少 40 只极度消瘦的本地狮子消失并被认定已死亡。4 年的异地放归结果显示,尽管牛结核病造成本地狮子大量死亡,但并未对被异地放归的狮子及其后代产生显著影响。截至 2004 年年底,公园内大部分狮子(69%)为异地放归个体或是它们的后代。在异地放归实验进行10~15 年后,研究者提取了该地区狮子的组织样本。进一步研究显示,与生活在可以自由扩散环境中的同类相比,这种生活在围栏内的孤立种群的近交指数仍然偏高。尽管先前的结果证明异地放归可以解决孤立种群面临的近亲繁殖问题,但为了保持孤立种群的长期可延续性,这样的异地放归可能不得不定期进行 [134-136]。截至 2015 年,该保护地内的狮子数量约为 120 只 [137]。


                    IP属地:北京10楼2024-05-18 19:45
                    回复
                      虎猫
                      译者注:本书英文原版标注的是稻鼠属物种(Oryzomys sp.),该属现已被拆分为多个属、100 多个物种,均归于稻鼠族(Oryzomyini)。由于原参考文献并未指出具体物种,因此无法确定此处应为哪种啮齿类 [47]。


                      IP属地:北京11楼2024-05-18 19:48
                      回复
                        长尾虎猫
                        译者注:研究者于 2017~2019 年分别对巴西 6 个地区的长尾虎猫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森林覆盖率较高、人类干扰较少的地区,长尾虎猫的种群密度更高。不同地区长尾虎猫的种群密度在 9.6±6.4 只 / 百平方千米(人类干扰强度最高)至 37.4±15.1 只 / 百平方千米(人类干扰强度最低)[44]。


                        IP属地:北京12楼2024-05-18 19:49
                        回复
                          南美草原猫
                          译者注:“gato pajero”意为潘帕斯猫,“pajero”一词即为当地人对潘帕斯草原的称谓。南美草原猫的英文名“pampas cat”也是潘帕斯猫的意思。“grass cat”意为草原猫。
                          译者注:莫利纳最初把南美草原猫命名为 Felis colocola,后来在英译版中种本名被错误抄写为 colocolo,这个错误一直讹传至今;现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猫科动物专家组已经同意把草原猫的种本名恢复为最初命名的 colocola[28]。
                          译者注:波科克曾在 1941 年把山原猫属命名为 Colocolo[29];而汉密尔顿·史密斯(Hamilton Smith)曾在 1827 年把圭亚那的一只猫科动物命名为 Leopardus colocolo,这只猫科动物到底属于哪一物种如今已无法确认 [28]。另据考证,南美草原猫的种本名实际是 colocola,而非 colocolo[28]。
                          科洛科洛(Colocolo),16 世纪南美洲原住民马普切部落的酋长。
                          者注:具体分化年代尚有争议,2021 年的遗传学分析把该分化年代修订为距今约 460 万年前 [30]。f 译者注:具体分化年代尚有争议,2021 年的遗传学分析把该分化年代修订为距今约 450 万年前 [30]。g 译者注:具体分化年代尚有争议,2021 年的遗传学研究显示,北小斑虎猫的分化年代为距今约 250 万年前,而东
                          小斑虎猫、南小斑虎猫与南美林猫、乔氏猫分化于距今 200 万年前 [30]。


                          IP属地:北京13楼2024-05-18 19:49
                          回复
                            译者注:南美草原猫的分类目前存在很大争议。线粒体 DNA 测序结果表明,尽管南美草原猫确实存在明显的种内


                            IP属地:北京14楼2024-05-18 19:50
                            回复
                              小斑虎猫
                              译者注:2017 年的一份研究综合了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数据,把原“小斑虎猫”拆分为 3 个物种,分别是:分布在中美洲、亚马孙河以北地区及南美洲西部的北小斑虎猫(Leopardus tigrinus),分布在巴西中部和东部的东小斑虎猫(Leopardus emiliae),分布在巴西南部、乌拉圭和阿根廷东北的南小斑虎猫(Leopardus guttulus)[38]。
                              译者注: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新数据,玻利维亚和巴拿马均有小斑虎猫的分布 [39]。
                              译者注:新热带界(Neotropical realm)为世界陆地动物区系之一,包括南美洲和中美洲(包括西印度群岛,但不包括墨西哥北部)。


                              IP属地:北京15楼2024-05-18 19: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