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国吧 关注:3,215贴子:32,302
  • 1回复贴,共1

虽远必诛的极限:汉朝远征大宛之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北1楼2024-05-16 11:39回复
    leesunky、东南小小鱼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打击匈奴,削弱匈奴侧翼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汉朝北击匈奴得手,从河西到西域的道路被打通,汉朝开始进入匈奴在西域的传统势力范围。但对广袤西域并不是熟悉的汉朝,依然花了不少代价才在当地站稳脚跟。远征大宛的战争,无疑就是损失最大的一次。
    在汉武帝大举对匈奴开战之前,西域就是汉武帝打击匈奴、削弱匈奴侧翼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汉朝北击匈奴得手,从河西到西域的道路被打通,汉朝开始进入匈奴在西域的传统势力范围。但对广袤西域并不是熟悉的汉朝,依然花了不少代价才在当地站稳脚跟。远征大宛的战争,无疑就是损失最大的一次。
    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汉朝初步与西域建立联系。随着双方的往来日渐频繁,每年有五个到十多个使团前往西域各国,与他们结盟或者贸易。
    这显然是匈奴不愿意看到的,他们经常派出使者和军队拦截汉使,向西域各国申明自己的存在。但汉使也因为素质低下引起了西域各国的普遍反感,他们对西域人不以实相告,引发了各国的不满。很多小城邦拒绝为汉使提供免费食宿,甚至会出兵攻击汉朝使团。
    在汉使汇报了各种不满后,为了恢复汉朝在西方的国际威望,也为了进一步斩断匈奴的侧翼,汉朝决定出击西域。第一个目标就是多次刁难汉使的楼兰和姑师。公元前111年,赵破奴率属国胡骑出征,驱逐了当地的匈奴屯兵。第二年攻破了人少兵寡的楼兰和姑师,迫使楼兰向汉朝上交人质,并将姑师分为八国。
    随后,汉军开始在玉门到酒泉之间修建防御工事:一方面防备匈奴对西域的干涉,一方面方便就近调兵,进入西域。与此同时,汉武帝在国内用奢华的排场招待西域使节,希望拉拢西域各国。他还让西域人参观府库,赏赐他们财宝,陪伴自己一起出游。
    但豪华的外交排场和军事震慑没有让西域各国归心。素质低下的大量无赖汉使是西域各国反感汉朝的直接原因:他们自大而且带来的消息不可靠,让匈奴使者依旧备受尊敬。在乌孙以西的大宛、康居等国,只需一封单于书信,就能畅通无阻。相反,汉使总是受到以上国家的怠慢。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在西域大国大宛爆发出来。
    大宛国位于今天的费尔干纳盆地,实际上已不在狭义西域的范围之内。但在对世界地理常识近乎空白的汉朝人看来,似乎与他们已经触及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同。加上当地盛产让汉武帝垂涎三尺的汗血宝马,所以汉朝使者络绎不绝的前往当地。
    今天的我们基本明白,张骞抵达、日后和李广利交战的大宛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斯基泰游牧王权,不过张骞的记载依旧暗示这个斯基泰王国有着鲜明的希腊化色彩,希腊文化成功地征服了这个游牧民族的新生霸权。
    在张骞还没有抵达大宛的时候,中亚的希腊人在公元前2世纪早期对北印度发动新一轮的攻势,巴克特里亚的欧西德莫斯一世,他的儿子德米特里一世之后率军入侵印度西北部,拉开了希腊人在印度北部扩张的新时期。他们不仅越过了印度河,占领了健陀罗和塔克西拉,而且还杀到了恒河流域,在著名的印度-希腊人的米南德一世(前155年-前130年在位)带领下,印度的希腊人甚至打到了华氏城,米南德王的战功不仅被斯特拉波记载,而且在印度的《往事书》里留下了痕迹:
    “那时,和般阇罗人、马图拉人一起逼近沙祗多后,在战场上表现英勇的雅完那人(希腊人)就会到达 华氏城)。一旦兵临华氏城下,它那著名的土墙就会轰然倒塌,整个国家将会陷入一片混乱。”此后,一场全面的社会动乱来临,婆罗门和首陀罗的位置颠倒,那些最敬畏正法的长老们也敢无所顾忌地剥削人民了。在城市中,那些希腊人,那些王公们,会使人民与他们熟悉相处,但好战的希腊人将不会停留在中印度。他们一致同意离开,因为在他们自己的统治区域爆发了一场可怕的战争。希腊人在这一地区消失了。”
    《往事书》记载的情况,其实是巴克特里亚总督欧克拉提德斯趁着欧提德穆斯王朝的大军南征之时趁机自立,中亚的希腊人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欧克拉提德的南下迫使米南德王终止对印度的征服,被迫回师御敌。中亚的希腊人学习了波斯式的君主制度和总督制度,这让本来就有内斗属性的希腊人有了更多分裂和内斗的可能,这注定了希腊裔在中亚的衰败命运,长期的内斗消耗了他们的优质兵源,让他们越来越依赖本地的索格底亚纳人、斯基泰人和巴克特里亚人。
    欧克拉提德斯本人死于长子的残酷暗杀:“当欧克拉提德从印度返回,他在回来的路上被自己的儿子所杀....这人毫不掩饰他杀父的行为,就像是他杀的不是父亲而是深仇大恨的敌人似的,他把他父亲的尸首拖在战马车后面奔跑,来放干鲜血,并命人不准筑墓,任尸体曝露野外。”希腊文化中经典的“父子相残”母题的上演引发了王国的内战和周边民族的觊觎。根据查士丁的记载:
    “巴克特里亚人陷入许多战争中,不仅失去他们的政权,也失去自由,他们与索格底亚纳人、阿拉科得斯人、达然革斯人、阿利亚人、印度人打得筋疲力尽,最终被完全击败”,这与张骞的“大夏无大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的情况相吻合。这样的历史也解释了张骞看到巴克特里亚地区“民弱畏战”的情况:因为这里的土著居民是一群强弩之末、丧失了优质兵源的希腊殖民者后裔。
    巴克特里亚王国的衰弱给了斯基泰人以可乘之机。大约在公元前162年-前160年,大月氏迫于匈奴的压力西迁到伊犁河谷一带,驱逐了伊犁河流域附近的斯基泰人,斯基泰人大体分裂为两支,一支南下天山、进入南疆盆地和帕米尔高原,由于西域三十六国中的一些小国,比如于阗、休循、捐毒、疏勒等就是南下逃亡的斯基泰人,所以在从南疆到费尔干纳的区域里,双方的语言习惯基本一致;另一支西迁、在公元前145年前后占据了巴克特里亚北面的大宛,和当地的斯基泰人创建了斯基泰-大宛王国,继续南下的斯基泰人还渗透了巴克特里亚;到前132年,匈奴联合乌孙继续追杀西迁的大月氏人,于是大月氏继续西迁,他们最终在公元前130年左右南迁、略过大宛地区,直到阿姆河流域,彻底击败了巴克特里亚的希腊殖民者。中亚城市阿伊-哈努姆出土的文物显示,希腊人曾经雇佣过斯基泰骑兵防御大月氏人的侵袭,但是依旧挡不住大月氏人,一部分塞人臣服,一部分人向着更遥远的南方迁徙并建国。后来汉朝对大宛的战争中,同样是斯基泰系的康居还计划和大宛里应外合围攻汉军,斯基泰系的乌孙虽然接到了汉朝的增援命令,但却故意首鼠两端,体现了斯基泰系王国们对汉军西征的一致态度。


    IP属地:河北2楼2024-05-16 11: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