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学吧 关注:3,297贴子:31,918
  • 5回复贴,共1

汉唐与金源氏 知本 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 遗山诗学 郝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遗山集 元好问
  杨叔能小亨集引 摘录
诗与文,特言语之别称耳;有所记述之谓文,吟咏情性之谓诗,其为言语则一也。唐诗所以绝出于《三百篇》之后者,知本焉尔矣!何谓本?诚是也。
故由心而诚,由诚而言,由言而诗也,三者相为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发乎迩而见乎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虽小夫贱妇、孤臣孽子之感讽,皆可以厚人伦、美教化,无它道也。故曰:不诚无物。夫惟不诚,故言无所主,心口别为二物,物我邈其千里。漠然而往,悠然而来,人之听之,若春风之过马耳。其欲动天地、感神鬼,难矣!其是之谓本。唐人之诗,其知本乎?何温柔敦厚、蔼然仁义之言之多也!幽忧憔悴,寒饥困惫,一寓于诗;而其阸穷而不悯,遗佚而不怨者,故在也。至于伤谗疾恶,不平之气不能自掩,责之愈深,其旨愈婉;怨之愈深,其辞愈缓;优柔餍饫,使人涵泳于先王之泽,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幸矣!学者之得唐人为指归也
新轩乐府引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拙论,非知坡者。所以然者,《诗三百》所载,小夫贱妇幽忧无聊赖之语,特猝为外物感触,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者尔;其初果欲被管弦、谐金石,经圣人手,以与《六经》并传乎?小夫贱妇且然,而谓东坡翰墨游戏、乃求与前人角胜负,误矣!自今观之,东坡圣处,非有意于文字之为工,不得不然之为工也。坡以来,山谷、晁无咎、陈去非、辛幼安诸公,俱以歌词取称;吟咏情性,留连光景,清壮顿挫,能起人妙思;亦有语意拙直,不自缘饰,因病成妍者。皆自坡发之。
陶然集诗序
虽然,方外之学有“为道日损”之说,又有“学至于无学”之说;诗家亦有之。子美夔州以后,乐天香山以后,东坡海南以后,皆不烦绳削而自合,非技进于道者能之乎?诗家所以异于方外者,渠辈谈道,不在文字、不离文字;诗家圣处,不离文字、不在文字;唐贤所谓“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以吾飞卿立之之卓、钻之之坚、得之之难,异时霜降水落,自见涯涘。吾见其溯石楼、历雪堂、问津斜川之上,万虑洗然,深入空寂;荡元气于笔端,寄妙理于言外。彼悠悠者,可复以昔之隐几者见待邪?《陶然后编》,请取此序证之,必有以予为不妄许者。重九日,遗山真隐序。


IP属地:江西1楼2024-05-12 16:13回复
    遗山诗学,以汉唐为宗。这是元好问对宋金对峙时期,金国文化的准确定位,也是金国上下的普遍认知。
    宋金对峙,本质上是东亚大陆传统文化之内部的纷争,这种纷争不是源于东亚文化的外部,而是源于东亚文化内在逻辑的运动规则。金国自称为【金源氏】。
    《新元史》记载,【昔元魏始有代地,便参用汉法,至孝文迁都洛阳,一以汉法为政,典章文物粲然,与前代比隆,至今称为贤君,王通修元经即与为正统,是可以为监也。金源氏起东北,小夷部曲数百人,渡鸭绿,取黄龙,便建位号,一用辽、宋制度,收一国名士,置之近要,使藻饰王化,号十学士,至世宗与宋定盟,内外无事,天下晏然,法制修明,风俗完厚,真德秀谓金源氏典章法度在元魏右,天下亦至今称为贤君。燕都故老语及先皇者,必为流涕,其德泽在人之深如此。是以可以为监也。  今有唐之地而加大,有汉唐之民而加多,虽不能便如汉、唐,为元魏、金源之治亦可以。】
    《冷庐杂识》记载,【◎元遗山。元遗山为崔立撰碑,纳降改服,诒后世口实。而搜罗散失,作《中州集》、《壬辰杂编》、《续夷坚志》等书,俾金源氏一代文献因之而存,其功岂浅鲜哉!赵云松观察诗云:“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持论平允,是能知遗山之心者。】


    IP属地:江西2楼2024-05-12 16:43
    回复
      《续夷坚志》元好问编著,记载【遗山,中原人。使生宋熙、丰间,与苏、黄诸人同时,当大有声。不幸出完颜有国日。虽偏方以文饰戎事,用科举选人,惜又在贞祐前后,不得掌其笺牒文柄,故闲居著述。观其文与诗词,宏肆轶宕。及所传其国人号《中州集》,人各有传,其颠叙其行业仕隐,诗则一联不遗;宋士夫沦陷其国者,概见于末。文有史法。其好义乐善之心,盖广矣!所续《夷坚志》,岂但过洪景卢而已!其自序可见也。恶善惩劝,纤细必录,可以知风俗而见人心?岂南北之有间哉?北方书籍,率金所刻。罕至江南,友人王起善见之,亟钞成帙。其学富笔勤又可知矣。持以示予,时日将夕,读至丙夜,尽四卷。深有启于予心!以病不能钞,姑识卷末而归之。壬申岁之除、商邱宋无子虚书于沙头白鸥眠处。】


      IP属地:江西3楼2024-05-12 16:43
      回复
        《续夷坚志》元好问编著,记载
        申伯胜诗兆
          高平申万全,字伯胜,正大中,以史院编修官从宗室庆山南征。道中有诗云:“回首西风谢敝庐。崎岖又复逐戎车。人生行止元无定,一苇江湖听所如。”不数日,溺淮水死。
        天庆鹤降
          忻州西城,半在九龙冈之上。置宣圣庙、铁佛寺、天庆观,为州之镇。天庆观老君殿尊像极高大,唐七帝列侍。父老云:是神人所塑。晋天福二年重修。每岁二月十五日,道家号“贞元节,”是日有鹤来会。多至数十,少亦不绝一二,翔舞坛殿之上,良久乃去。州人聚观,旁近城上。州剌史约:先见鹤者有赏。四远黄冠及游客,来者三日不绝。贞祐兵乱,殿废,鹤遂不至。
        玉儿当是其名
          太原庙学,旧有鬼妇人。是宋时一提刑妾,为正室妒,捶而死,倒埋学旁,其处有桑生焉。此鬼时入斋舍,与人戏语,然不为祟也。大定中,有数人夜宿时习斋。三更后,忽闻窗外履声,须臾入斋,以手遍拊睡者云:此人及第,此人不及第。既而曰:“休惊、休惊也。”及至后,皆如其言。学正马持正说。睡者赵文卿、段国华、郭及之
        董国华
          董文甫,字国华,潞人,承安中进士。资淳质,泊于世味,人知重之,而不知其何所得也。子安仁,亦学道。闲居宝丰,父子闭户读书。朝夕不给,晏如也。先生历金昌府判官、礼部员外。正大中,以公事至杞县。自知死期,作书与家人及同官,又与杞县令佐诗,多至三十余首。书毕坐化。
          卫文仲
          卫文仲,襄城人,承安中进士。性好淡泊,读书学道,故仕宦不进。平居好歌东坡《赤壁词》。临终沐浴易衣,召家人告以后事,即命闭户。危坐床上,诵《赤壁词》,又歌末后二句。歌罢怡然而逝。


        IP属地:江西4楼2024-05-12 16:44
        回复
          《续夷坚志》元好问编著,记载
            一行墓石记
            刘太博机,贞祐兵乱后,自管湖州刺史,迁济州。民居官舍皆被焚。机复立州宅。掘一黄土坡,偶值古冢,乃唐一行禅师墓。有石记云:“刘机当破吾墓。”
            明月泉
            明月泉,在五台山中。人至泉所,以纱帛障眼,下视泉水,或见月在水中,故泉以为号。历数千百人,乃一二见之。大参杨叔玉,五台人,为予言:“明月泉吾所亲见,非传闻也!”
            石守道心化石
            徂徕石守道墓,在奉符。泰和中,墓崩,诸孙具棺葬。骸骨与常人无异,独其心如合两手,已化石矣。
          虱异
            德顺破后,民居官寺皆被焚。内城之下有礮数十,垂索在故营中。人有欲解此索者,见每一索,从上至下大虱遍裹,如脂蜡灌烛然。闻汴京被攻之后亦如是。丧乱之极,天地间亦何所不有也!


          IP属地:江西5楼2024-05-12 16:45
          回复
            《续夷坚志》元好问编著,记载
            戴十妻梁氏
              戴十,不知何许人。乱后,居洛阳东南左家庄,以佣为业。癸卯秋八月,一通事牧马豆田中,戴逐出之。通事怒,以马策乱捶而死。妻梁氏舁尸诣营中诉之。通事乃贵家奴,主人所倚。因以牛二头、白金一笏,就梁赎罪。且说之曰:“汝夫死亦天命。两子皆幼,得钱可以自养。就令杀此人,于死者何益?”梁氏曰:“吾夫无罪而死,岂可言利?但得此奴偿死,我母子乞食亦甘分!”众不可夺,谓梁氏曰:“汝宁欲自杀此人耶?”梁氏曰:“有何不敢!”因取刀,欲自斫之。众惧此妇愤恨通事,不令即死,乃杀之。梁氏掬血饮之,携二子去。洛阳翟志忠云。
            狐锯树
              阳曲北郑村中社铁李者,以捕狐为业。大定末,一日张网沟北古墓中,系一鸽为饵,身在大树上伺之。二更后,群狐至,作人语云:“铁李、铁李,汝以鸽赚我耶?汝家父子,驴群相似,不肯做庄农,只学杀生。俺内外六亲,都是此贼害却。今日天数到此,好好下树来。不然,锯倒别说话!”即闻有拽锯声,大呼搘镬煮油,当烹此贼!火亦随起。铁李惧,不知所为。顾腰惟有大斧,思树倒则乱斫之。须臾天晓,狐乃去。树无锯痕,旁有牛肋数枝而已。铁李知其变幻无实,其夜复往。未一更,狐至,泣骂俱有伦。李腰悬火罐,取卷爆潜爇之,掷树下。药火发,猛作大声,群狐乱走。为网所胄,瞑目待毙,不出一语。以斧椎杀之。


            IP属地:江西6楼2024-05-12 16: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