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吧 关注:10,702贴子:21,465

明季 诗薮 艺苑卮言 王世贞 胡应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剧话》
胡应麟《庄岳委谈》:“优伶戏文,自优孟抵掌孙叔敖,实及汉宦者傅脂粉侍中郎,后世装旦之渐。《乐府杂录》:‘开元中黄幡绰、张野狐善弄参军。’卽后世副净矣。又‘范传康、上官唐卿、吕敬*
胡应麟在文献学、史学、诗学、小说及戏剧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著述勤奋,征引广博。诗文承七子余风,与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赵用贤称为“末五子”。著有诗论专著《诗薮》,诗文集《少室山房集》,论学专著《少室山房笔丛》等。


IP属地:江西1楼2024-05-06 07:04回复
    东亚大陆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东亚文化的演义的历史。所谓的《24史书》不过是东亚历史的浅层次的表象,东亚的历史真正的深层次的逻辑演化,应该从东亚文化的诸多文化现象去探究。因此东亚大陆的诗、词、曲辩体的演化历史,才是真正揭示东亚大陆历史变迁的内在逻辑。否则,整个东亚大陆的历史就是《24史书》揭示的循环往复的低层次的故事而已。
    因此,要想探究明季社会真正的内在演义的规律,仅仅依靠《明史》等官方史书的记载,必然导致一种重复三个和尚无水吃的故事结局。而明季那些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的生活与生命的存在,比如李梦阳的故事,王世贞的故事,胡应麟的故事,公安三袁的故事,钱谦益的故事,吴梅村的故事,朱彝尊的故事,以及后来清季的历史演化,就真正的无法说清楚。
    由此,诗词曲的辩体的探究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可以解释【24史书】所掩盖与隐藏的东亚文化演化的真正逻辑脉络。


    IP属地:江西2楼2024-05-06 11:25
    收起回复
      明季晚期的胡应麟,已经把握到了【东亚文化文学艺术的体制变迁与演义】,与所谓的朝代的更替变迁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的逻辑脉络,与外部的复杂表象的关系。
      故而《诗薮》从古体诗到近体诗的变化是内编六卷;从周、汉、六朝、唐宋、到元,外编六卷涵盖了这些时期的诗歌;杂编六卷谈那些亡佚篇章、载籍,还有北朝三国、五代、南宋、金代的诗;续编两卷,集中在明洪武到嘉靖年间的作品。
      古体诗
      近体诗形成前,各种东亚大陆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也说古风、古诗。
      四言体
      四言体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除《楚辞》外,其他诗作出现不多。]
      四言诗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大雅》等都是以四言诗为基本体裁。在先秦两汉的其他典籍里,如《史记》所载《麦秀歌》,《左传》所载《宋城子讴》、《子产诵》等,也都是以四言体为主。可见,在西周到春秋时期,无论是社会上层还是下层,娱乐场合还是祭祀场合,最流行的诗体是四言诗。


      IP属地:江西3楼2024-05-06 15:56
      回复
        明季晚期的胡应麟,已经把握到了【东亚文化文学艺术的体制变迁与演义】,与所谓的朝代的更替变迁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的逻辑脉络,与外部的复杂表象的关系。
        古体诗
        五言体
        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它更为适应汉季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五言诗是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大约起源于西汉而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当然,《诗经》中早就有五言的句子,如《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汉魏六朝时期的诗作,以五言为主。说明五言诗形成于此一时期。五言起于《古诗十九首》,也未获广泛赞同。大抵五言诗系吸收民歌的形式而成。
        秦始皇时的民歌《长城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就是使用五言。
        汉代的乐府诗如《江南》、《白头吟》、《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也是五言。文人作的五言诗,一般认为最早的要算班固的《咏史》。五言的句式是在四言的基础上每句增加一个字,在句子的节奏上增加了一拍,形成了二二一或二一二的节拍群。由于不同节奏在诗中交错运用,就使句式更富于变化,更具有音乐感。


        IP属地:江西4楼2024-05-06 15:57
        回复
          明季晚期的胡应麟,已经把握到了【东亚文化文学艺术的体制变迁与演义】,与所谓的朝代的更替变迁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的逻辑脉络,与外部的复杂表象的关系。
          古体诗
          六言体
          六言诗属古风类诗文,已不多见到了。六言散句最早散见于《诗经》。其中有单句,亦有偶句。到了《楚辞》,六言句不仅较为常见,而且有连续四句以上的情况出现。《离骚》的基本句式是上七下六,如“驷玉虬以乘笲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玄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珥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这样一种句式,如果去掉上句的“兮”字,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六言诗的雏形。可以说,《离骚》的上七下六句式及《楚辞》中大量出现的整齐的六言句,为六言诗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完整而规范的六言诗是在建安时期才出现的。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六言诗,是孔融的三首六言诗。
          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怖莫违,百姓惨惨心悲。
          郭李纷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群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
          孔融之后,曹丕、曹植兄弟皆有六言诗传世。
          七言体
          七言诗包括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先秦时期除《诗经》,《楚辞》已有七言句式外,《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模仿民间歌谣写成的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体韵文。西汉时期除《汉书》所载的《楼护歌》、《上郡歌》外,还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韵文。
          东汉七言、杂言民谣为数更多,如东汉末年的《小麦谣》、《城上乌》(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桓灵时童谣》“举秀才”(葛洪《抱朴子·审举》)都是很生动、通俗流畅的七言和杂言民间作品。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创作的完整七言诗。以后汤惠休、鲍照都有七言作品。鲍照的《拟行路难》18首,不仅在诗歌内容上有很大扩展,同时还把原来七言诗的句句用韵变为隔句用韵和可以换韵,为七言体的发展开出了新路。
          从梁至隋七言体诗歌逐渐增多,至唐代七言诗才真正发达起来。
          ------------------------------------


          IP属地:江西5楼2024-05-06 16:04
          回复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主要区分,就在于格律。东亚大陆古典诗歌的【格律化】实际上体现了,东亚文化本身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演化与变迁。
            格律是在文本特征的归纳比较中逐渐形成的,且随汉语(声韵、词汇、语法)和音乐(清乐、燕乐、俗曲)变迁而不断嬗变。
            如声韵在唐宋元时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平仄从四声二分到一平三仄再到二平二仄,四声也不断出现上去作平、阳上作去、三声通叶、入派三声现象;押韵从《切韵》、《唐韵》到《广韵》、《平水韵》,再到《中原音韵》、《洪武正韵》,韵部划分与通转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诗词曲的创作实是基于不同的声韵体系,各种格律谱按照声字比对归纳建构起来的格律规范,大前提是,要适应东亚大陆地区语言本身的变化,以及音乐基础已然发生改变的事实。
            东亚大陆地区语言本身的变化,以及音乐基础已然发生改变的事实,揭示了特定时空阶段,东亚大陆的文化已经,或者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而这些变迁,所谓的24史书往往故意忽略不计,或者是无法纳入24史书的语境范畴予以表达。
            但是,东亚大陆的文学艺术的变迁与演义,却完全反映了东亚大陆地区语言本身的变化,以及音乐基础已然发生改变的事实。
            比如,古诗的【四言体】就是东亚大陆西汉以前,先秦文化文学艺术的最真实的反映。东亚大陆的先秦文学艺术,主要功能就是【祭祀与祭祖】,先秦的哲学思想的最高成就必然是儒家的伦理哲学思想,与法家的刑法治国之道。而儒法两家的思想,成为了东亚文化的最底层的逻辑规则。
            古诗的【四言体】成为了儒家文学艺术思想的重要的载体。
            ------------------------------


            IP属地:江西6楼2024-05-06 16:05
            回复
              首先,东亚大陆的古人,在先秦时期,已经认知到【诗】与【乐】有着紧密的联系。诗歌的起源,最初是源于【乐】,源于【歌】,故而儒家经典才把《诗经》列为五经之一。《毛诗正义》云,【诗之兴也,谅不於上皇之世。大庭有鼓籥之器,黄帝有《云门》之乐,至周尚有《云门》,明其音声和集。既能和集,必不空弦,弦之所歌,即是诗也。上古之时,徒有讴歌吟呼,纵令土鼓、苇籥,必无文字雅颂之声。故伏牺作瑟,女娲笙簧,及蕢桴、土鼓,必不因诗咏。如此则时虽有乐,容或无诗。《诗序》云“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乃永歌嗟叹。声成文谓之音”,是由诗乃为乐者。此据后代之诗因诗为乐,其上古之乐必不如此。而《六艺论·论诗》云:“诗者,弦歌讽谕之声也。自书契之兴,朴略尚质,面称不为谄,目谏不为谤,君臣之接如朋友然,在於恳诚而已。斯道稍衰,奸伪以生,上下相犯。及其制礼,尊君卑臣,君道刚严,臣道柔顺,於是箴谏者希,情志不通,故作诗者以诵其美而讥其过。”】


              IP属地:江西7楼2024-05-06 16:05
              回复
                《礼记》的《乐记》。
                《乐记》是东亚大陆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它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创作于西汉,
                《礼记正义》记载。【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
                ○正义曰:自此以下,至“可谓盛矣”,名为《乐化》,言乐能化人,始至於善,故名《乐化》。各随文解之。
                  ○正义曰:此一经明乐以治心,记者引君子之言,故云“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者,言礼乐是治身之具,不可斯须去离於身也。
                ○“神则不怒而威”者,言宗庙社稷之中,而民自敬,是“不怒而威也”。言圣王既能用乐和心,故不言而信似天也,不怒而威似神也。“致乐以治心者也”。言圣王所以能如此者,正由详审於乐以和治民心,遂能如此。
                故乐也者,动於内者也。礼也者,动於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煇动於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
                ------------------


                IP属地:江西8楼2024-05-06 16:06
                回复
                  东亚大陆的古典诗歌的艺术思想,在儒家经典的《诗经》的研究中,已经做了完整全面的规范与阐述,并且对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诗歌与人性的关系、诗歌与情感的关系,做了深入的阐述,所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也就回答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格律化的内在逻辑脉络。
                  《毛诗正义》  汉 郑玄疏  唐 孔颖达 摘录
                  序    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於生灵。六情静於中,百物荡於外,情缘物动,物感情迁。若政遇醇和,则欢娱被於朝野,时当惨黩,亦怨剌形於咏歌。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发诸情性,谐於律吕,故曰“感天地,动鬼神,莫近於《诗》”。此乃《诗》之为用,其利大矣。
                    若夫哀乐之起,冥於自然,喜怒之端,非由人事。故燕雀表啁噍之感,鸾凤有歌舞之容。然则《诗》理之先,同夫开辟,《诗》迹所用,随运而移。上皇道质,故讽谕之情寡。中古政繁,亦讴歌之理切。唐、虞乃见其初,牺、轩莫测其始。於后时经五代,篇有三千,成、康没而颂声寝,陈灵兴而变风息。先君宣父,釐正遗文,缉其精华,褫其烦重,上从周始,下暨鲁僖,四百年閒,六诗备矣。卜商阐其业,雅颂与金石同和;秦正燎其书,简牍与烟尘共尽。汉氏之初,《诗》分为四:申公腾芳於鄢郢,毛氏光价於河閒,贯长卿传之於前,郑康成笺之於后。晋、宋、二萧之世,其道大行;齐、魏两河之閒,兹风不坠。
                    其近代为义疏者,有全缓、何胤、舒瑗、刘轨思、刘丑、刘焯、刘炫等。然焯、炫并聪颖特达,文而又儒,擢秀幹於一时,骋绝辔於千里,固诸儒之所揖让,日下之无双,於其所作疏内特为殊绝。今奉敕删定,故据以为本。然焯、炫等负恃才气,轻鄙先达,同其所异,异其所同,或应略而反详,或宜详而更略,准其绳墨,差忒未免,勘其会同,时有颠踬。今则削其所烦,增其所简,唯意存於曲直,非有心於爱憎。
                  谨与朝散大夫行太学博士臣王德韶、徵事郎守四门博士臣齐威等对共讨论,辨详得失。至十六年,又奉敕与前脩疏人及给事郎守太学助教云骑尉臣赵乾叶、登仕郎守四门助教云骑尉臣贾普曜等,对敕使赵弘智覆更详正,凡为四十卷,庶以对扬圣范,垂训幼蒙,故序其所见,载之於卷首云尔。


                  IP属地:江西9楼2024-05-06 16:06
                  回复
                    东亚大陆的古典诗歌的艺术思想,在儒家经典的《诗经》的研究中,已经做了完整全面的规范与阐述,并且对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诗歌与人性的关系、诗歌与情感的关系,做了深入的阐述,所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也就回答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格律化的内在逻辑脉络。
                    《毛诗正义》  汉 郑玄疏  唐 孔颖达 摘录
                    【案,唐贞观十六年 (642),孔颖达、王德昭、齐威等奉唐太宗诏命所作《五经正义》之一,为当时由政府颁布的官书。其时撰《五经正义》,孔颖达以年辈在先,名位独重,受命主持其事,诸儒分治一经。《毛诗正义》出于王德韶、齐威等人之手,而孔颖达总其成。《毛诗正义》是对于《毛传》及《郑笺》的疏解,合称《毛诗注疏》。】


                    IP属地:江西10楼2024-05-06 16:07
                    回复
                      《毛诗正义》  汉 郑玄疏  唐 孔颖达 摘录
                      ◎诗谱序
                      诗之兴也,谅不於上皇之世。
                        [疏]正义曰:上皇谓伏牺,三皇之最先者,故谓之上皇。郑知于时信无诗者,上皇之时,举代淳朴,田渔而食,与物未殊。居上者设言而莫违,在下者群居而不乱,未有礼义之教,刑罚之威,为善则莫知其善,为恶则莫知其恶,其心既无所感,其志有何可言,故知尔时未有诗咏
                        大庭、轩辕逮於高辛,其时有亡载籍,亦蔑云焉。
                        [疏]正义曰:郑注《中候·敕省图》,以伏牺、女娲、神农三代为三皇,以轩辕、少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六代为五帝。德合北辰者皆称皇,感五帝座星者皆称帝,故三皇三而五帝六也。大庭,神农之别号。大庭、轩辕疑其有诗者,大庭以还,渐有乐器,乐器之音,逐人为辞,则是为诗之渐,故疑有之也。
                      《礼记·明堂位》曰:“土鼓、蕢桴、苇籥,伊耆氏之乐也。”注云:“伊耆氏,古天子号。”《礼运》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蕢桴而土鼓。”注云:“中古未有釜甑。”而中古谓神农时也。《郊特牲》云:“伊耆氏始为蜡。”蜡者,为田报祭。案《易·系辞》称农始作耒耜以教天下,则田起神农矣。二者相推,则伊耆、神农并与大庭为一。
                      大庭有鼓籥之器,黄帝有《云门》之乐,至周尚有《云门》,明其音声和集。既能和集,必不空弦,弦之所歌,即是诗也。但事不经见,故总为疑辞。案《古史考》云“伏牺作瑟”,《明堂位》云“女娲之笙簧”,则伏牺、女娲已有乐矣。郑既信伏牺无诗,又不疑女娲有诗,而以大庭为首者,原夫乐之所起,发於人之性情,性情之生,斯乃自然而有,故婴儿孩子则怀嬉戏抃跃之心,玄鹤苍鸾亦合歌舞节奏之应,岂由有诗而乃成乐,乐作而必由诗?然则上古之时,徒有讴歌吟呼,纵令土鼓、苇籥,必无文字雅颂之声。故伏牺作瑟,女娲笙簧,及蕢桴、土鼓,必不因诗咏。如此则时虽有乐,容或无诗。郑疑大庭有诗者,正据后世渐文,故疑有尔,未必以土鼓、苇籥遂为有诗。


                      IP属地:江西11楼2024-05-06 16:08
                      回复
                        《毛诗正义》  汉 郑玄疏  唐 孔颖达 摘录
                        ◎诗谱序
                        若然,《诗序》云“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乃永歌嗟叹。声成文谓之音”,是由诗乃为乐者。此据后代之诗因诗为乐,其上古之乐必不如此。郑说既疑大庭有诗,则书契之前已有诗矣。
                        而《六艺论·论诗》云:“诗者,弦歌讽谕之声也。自书契之兴,朴略尚质,面称不为谄,目谏不为谤,君臣之接如朋友然,在於恳诚而已。斯道稍衰,奸伪以生,上下相犯。及其制礼,尊君卑臣,君道刚严,臣道柔顺,於是箴谏者希,情志不通,故作诗者以诵其美而讥其过。”彼书契之兴既未有诗,制礼之后始有诗者,《艺论》所云今诗所用诵美讥过,故以制礼为限。此言有诗之渐,述情歌咏,未有箴谏,故疑大庭以还。由主意有异,故所称不同。礼之初与天地并矣,而《艺论·论礼》云“礼其初起,盖与诗同时”,亦谓今时所用之礼,不言礼起之初也。
                         


                        IP属地:江西12楼2024-05-06 16:08
                        回复
                          《毛诗正义》  汉 郑玄疏  唐 孔颖达 摘录
                          ◎诗谱序
                          《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於此乎!
                            [疏]正义曰:《虞书》者,《舜典》也。郑不见《古文尚书》,伏生以《舜典》合於《尧典》,故郑注在《尧典》之末。彼注云:“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永,长也,歌又所以长言诗之意。声之曲折,又长言而为之。声中律乃为和。”彼《舜典》命乐,已道歌诗,经典言诗,无先此者,故言《诗》之道也。“放於此乎”,犹言適於此也。“放於此乎”,隐二年《公羊传》文。言放於此者,谓今诵美讥过之诗,其道始於此,非初作讴歌始於此也。
                          《益稷》称舜云:“工以纳言,时而飏之,格则乘之庸之,否则威之。”彼说舜诫群臣,使之用诗。是用诗规谏,舜时已然。大舜之圣,任贤使能,目谏面称,似无所忌。而云“情志不通,始作诗”者,《六艺论》云情志不通者,据今诗而论,故云“以诵其美而讥其过”。其唐虞之诗,非由情志不通,直对面歌诗以相诫勖,且为滥觞之渐,与今诗不一,故《皋陶谟》说皋陶与舜相答为歌,即是诗也。《虞书》所言,虽是舜之命夔,而舜承於尧,明尧已用诗矣,故《六艺论》云唐、虞始造其初,至周分为六诗,亦指《尧典》之文。谓之造初,谓造今诗之初,非讴歌之初。讴歌之初,则疑其起自大庭时矣。然讴歌自当久远,其名曰诗,未知何代。虽於舜世始见诗名,其名必不初起舜时也。名为诗者,《内则》说负子之礼云“诗负之”,注云:“诗之言承也。”《春秋说题辞》云:“在事为诗,未发为谋,恬澹为心,思虑为志。诗之为言,志也。”《诗纬·含神务》云:“诗者,持也。”然则诗有三训,承也、志也、持也。作者承君政之善恶,述己志而作诗,为诗所以持人之行,使不失队,故一名而三训也。
                          ------------------------------


                          IP属地:江西13楼2024-05-06 16:09
                          回复
                            【案,《毛诗正义◎诗谱序》迩及商王,不风不雅。何者?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剌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各於其某,则为法者彰显,为戒者著明。这一句,有极为深刻的东亚文化的内在逻辑,是对24史书的最好的诠释。
                            《毛诗正义◎诗谱序》详细的记载与阐述了诗经演义变迁,与当时东亚大陆社会所发生的社会构架变迁的关系,所谓{后王稍更陵迟,懿王始受谮亨齐哀公。夷身失礼之后,邶不尊贤。[疏]正义曰:自此以下,至“刺怨相寻”,解变风、变雅之作时节。变风之作,齐、卫为先。齐哀公当懿王,卫顷公当夷王,故先言此也。
                            自是而下,厉也幽也,政教尤衰,周室大坏,《十月之交》、《民劳》、《板》、《荡》勃尔俱作。众国纷然,刺怨相寻。正义曰:大率变风之作,多在夷、厉之后,故云“众国纷然,刺怨相寻”。《击鼓序》云“怨州吁”,怨亦剌之类,故连言之。五霸之末,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善者谁赏?恶者谁罚?纪纲绝矣。故孔子录懿王、夷王时诗,讫於陈灵公淫乱之事,谓之变风、变雅。[疏]正义曰:懿王时诗,《齐风》是也。夷王时诗,《邶风》是也。陈灵公,鲁宣公十年为其臣夏徵舒所弑。变风齐、邶为先,陈最在后,变雅则处其閒,故郑举其终始也。《史记·孔子世家》云:“古者诗本三千馀篇,去其重,取其可施於礼义者三百五篇。”是《诗》三百者,孔子定之。如《史记》之言,则孔子之前,诗篇多矣。}】


                            IP属地:江西14楼2024-05-06 16:36
                            回复
                              《毛诗正义》  汉 郑玄疏  唐 孔颖达
                              ◎诗谱序
                              有夏承之,篇章泯弃,靡有孑遗。
                                [疏]正义曰:夏承虞后,必有诗矣。但篇章绝灭,无有孑然而得遗馀。此夏之篇章不知何时灭也。有《商颂》而无夏颂,盖周室之初世记录不得。
                              迩及商王,不风不雅。
                                [疏]正义曰:汤以诸侯行化,卒为天子。《商颂》成汤“命於下国,封建厥福”,明其政教渐兴,亦有风、雅。商、周相接,年月未多,今无商风、雅,唯有其颂,是周世弃而不录,故云“近及商王,不风不雅”,言有而不取之。
                              何者?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剌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各於其某,则为法者彰显,为戒者著明。
                                [疏]正义曰:此论周室不存商之风、雅之意。风、雅之诗,止有论功颂德、剌过讥失之二事耳。某谓族亲。此二事各於己之族亲,周人自录周之风、雅,则法足彰显,戒足著明,不假复录先代之风、雅也。颂则前代至美之诗,敬先代,故录之。○
                              周自后稷播种百穀,黎民阻饥,兹时乃粒,自传於此名也。
                              陶唐之末,中叶公刘亦世脩其业,以明民共财。
                              至於大王、王季,克堪顾天。
                              文、武之德,光熙前绪,以集大命於厥身,遂为天下父母,使民有政有居。
                              其时《诗》,风有《周南》、《召南》,雅有《鹿鸣》、《文王》之属。
                                [疏]正义曰:此总言文、武之诗皆述文、武之政,未必皆文、武时作也,故《文王》、《大明》之等,检其文,皆成王时作。
                              及成王,周公致大平,制礼作乐,而有颂声兴焉,盛之至也。
                                [疏]正义曰:时当成王,功由周公,故《谱》说成王之诗皆并举周公为文。制礼作乐,大平无为,故与大平连言。颂声之兴,不皆在制礼之后也。故《春官·乐师职》云:“及彻,帅学士而歌彻。”玄谓彻者,歌《雍》也。是颂诗之作,有在制礼前者也。 


                              IP属地:江西15楼2024-05-06 16: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