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之轨迹吧 关注:13,760贴子:329,483
  • 5回复贴,共1

话说如龙系列是如何在超长连载的同时依然保持高人气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都说轨迹系列剧情拉得太长,导致新人入坑困难,老玩家也逐渐流失。那我倒要举一个反例——如龙系列。一个主角(桐生一马),一张地图(神室町),水了九部游戏,人气依然那么高,人家是怎么做到的?


IP属地:天津1楼2024-05-05 16:27回复
    神室町只是惯例有但不是唯一,3代有冲绳,6代有广岛,7代横滨8代夏威夷。桐生的故事到6代可以当做结了虽然后面仍旧有出场。7代改新主角新战斗模式就是方便拉新入坑,显然赢了。1-6就算不玩简单了解一下黑道快意恩仇,也一点不影响从7入坑,然后8代也非常清楚游戏是给人玩的,虽然剧情一言难尽但好玩量大啊,战斗更是把7代改版后进一步优化。就算一点没玩过,你让他把7云一下然后直接玩8都没问题。游戏就是要不断有新鲜血液进来,以及还有两部外传的审判系列口碑也很好。另外SEGA优化也不错,根本不可能出现伊苏10这种在STEAM优化太烂被喷下架这种奇葩事。游玩体验同样是保持活力的重要环节。云豹这边每出一作都跟捏着地雷一样随时担心会爆,简直就是反向宣传。一套组合拳下来自然就长期更新吸引玩家入坑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05 17:48
    回复
      直接看日本首周销量就行,审判之眼换名字,如龙7换主角,销量还不是大差不差,真不是奔着主角来的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5-05 19:37
      回复
        sega这种街机、家用机老厂推出的作品人气高不是正常?
        本身就是上古主机战争的缔造者之一,公司名气、粉丝基数、商业战略都不差
        法老控和sega当年还是合作关系,然而轨迹之前的卡卡布依旧是pc98、win平台,家用机上输出的作品也就伊苏、屠龙剑、英雄传说2。
        而日本的90后00后单机游戏玩家基本都是“衔着手柄出生”,直到零之轨迹发售、空轨复刻psp、卡卡布重置,此时轨迹系列才算是进入了这部分“主流玩家”的视野。(同样是pc老厂,横向对比光荣)
        这也是常说的国内轨迹玩家和日本轨迹玩家/欧美轨迹玩家之间画像有区别,或者说日本的falcom粉丝存在明显断层
        如龙还一直被戏称莎木的精神续作,起点都不一样的,拿头比
        其他不谈了,如龙在动作、角色人际关系打磨确实有东西,风格上也更适合大众


        IP属地:浙江4楼2024-05-05 22:29
        回复
          还有个差别
          拿如龙系列和轨迹系列对比,主要是气质上“有内味”
          但轨迹是有明显故事线索,以各标题作推进故事,甚至说那也是轨迹中的“日式西幻冒险”能成立的内驱力。很明显,诸多玩家对于轨迹系列中那些“不推动故事主轴”的作品是较为反感的
          而如龙重要的是构建出来的社会形态、组织关系、各个角色及背后的他们的人际关系,虽然这么说显得很“马后炮”,很多玩家想的也是如龙=桐生一马的经历,但如龙系列确实早就再往这个方向转型。虽然如龙系列一直很注重时间的推进对一些情节造成的发展,未来变成变相的“海螺小姐模式”也说不定?(比如柯南就一直在线性叙事和海螺小姐间来回跳跃,取决于青山摸不摸鱼)


          IP属地:浙江5楼2024-05-05 22:51
          回复
            如龙其实不是一个重剧情的游戏系列,至少从0-6代其实剧情都不复杂,你让人看剧情总结很快就能看明白,没那么多复杂的东西,如龙最主要的卖点其实就是江湖气,剧情到底讲了什么不重要。而且每一部没有明显的互相影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22 18: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