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吧 关注:6,829贴子:440,363
  • 38回复贴,共1

石破天惊《苏武牧羊》(11)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有两个李娜在《苏武牧羊》录音主唱前后发生的小花絮,我觉得是值得一提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03 04:59回复
    李娜在开始录唱之前一天专程到录音棚里,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对我说:为了保证录唱顺利,她不久前住院几天去做稳定性治疗。医嘱在录音期间除了按时服药之外,还需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每天下午七点之后要保持静态,每天晚上九点前要入睡。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03 05:00
    回复
      我立刻跟张小安商量如何安排录音时间,张小安之前对于李娜的病情一无所知。听到此说很是惊讶,忙问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录音吗?我说她为录音准备那么久了,她说能录就一定能。张小安显然受了感动,表态说让她来定录音时间吧,我这里没问题。 我就去征求李娜的意见,她迟疑了一下,说那我想每天早上九点开始(她一定知道当时北京录音棚一般早上都不开工),到晚上七点结束,行吗?张小安立即允诺可以(当时张小安家住得远,意味着每天要起大早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03 05:00
      回复
        张小安的表态真的让我深受感动,从我介入录音圈开始,就没见过北京有哪个录音棚早上开工的,更不要说张小安这样的大咖了。李娜当即非常感激地对张小安说了声谢谢。就这点互通,李娜和张小安之间从此建立了深度的相互信任。 在整个录唱过程中,双方都一直处在“气顺”的状态下。李娜在录音棚出没多年,深知录音棚租金的昂贵,也早就练就了节省棚时高效录唱的硬功夫。所以她在录音圈有着享誉京城的“一遍过”(录唱一遍就完成)美名。但是面对这样一部在声乐技术和艺术表现上都有极大负担的声乐套曲,李娜不仅已经做足了功课,在录音时段中(每天基本都是九个小时)几乎处于连续演唱的状态。就连一向对于录制演唱把关极为严苛的张小安,也多次对李娜表示关切:是不是该休息一会儿了?李娜总是回答:不用,这样唱歌一点都不累。乘着热劲儿多唱吧!我猜想直到现在,在张小安心里,李娜都是最自律最敬业的歌手。而在李娜心里,张小安一定是最善解人意最好合作的录音师。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03 05:00
        回复
          录音时的工作餐。李娜只在录音时用午餐。晚上录音结束立刻回家休息。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03 05:01
          回复
            记得《苏武牧羊》主唱录音告一段落之时,李娜很认真地对我说了一句自我评价式的话:“对不起,没给你唱好。” 她这样说当然不是因为自谦或者客气(也没有这个必要),以我们当时合作的默契程度来说,两人都心领神会的是,套曲最后两首作品的演唱,我俩的态度不尽相同。《酒歌》一曲的前半段,我希望主唱的声音在直白一点,再嘶哑一点,应该比《出塞》更“过”一点(更摇滚一点),这样似和苏武十九年流放生活的经历和心态更为贴合,也和后半段的“无言歌”连贯一气。 我的主张和李娜的设计显然不大一样,加上又沟通稍晚了(因为我还要忙于赶写乐队总谱),她该是已经练到定型了,很难说改就改(这是她练歌的习惯)。她沉吟了片刻说:你的意见我得先想想,而且声音要重新找,还是先按我自己的录下来,再接着往下探讨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03 05:02
            回复
              李娜在录音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03 05:02
              回复
                李娜对于这段的演绎,更多是借鉴了戏曲的板腔,特别是老旦的行腔。她的演唱完整也大气,在场的所有人也觉得她的处理是合适的,只有我因为事先有设定的方向,总觉得不够“野”,不够过瘾。这事就这样先搁下了,因为李娜说如果要想换个“份儿”,得给她点时间琢磨。 到混音的时候,是心细的张小安建议我不要马上就改。因为当时用的是分轨录音带,可以录制的音(声)轨数是有限定的,而且我们已经用到了上限,再没有多余的音轨来录制主唱的备用方案了。换句话说,如果再要录唱,就要覆盖之前的(把先前唱的抹掉)。张小安说,应该先把她唱的这版做出来,如果确实要换,至少这版也留下了,如果抹了就太可惜了。 他的合理意见当然会被采信。合成之后,大家对这首的评价基本是一致肯定。加上那时的李娜几乎被排满了演出日程,也抽不出足够时间投入练歌了。我也不再坚持,这一曲就这样成型了。 这些年来,我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解读李娜的演唱,也逐渐读懂了她的设想。他刻意选择这样的戏曲式的行腔,一是明确地在和《出塞》作呼应,也是在这样的对照中,表达了经历十九年苦难的心路磨砺和心智成熟;二是传递了初心不变,“汉心”未改的气节大义。显然她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日后这首曲子也得到了舆论的越来越高的评价。只是对我而言,总会心存那么一点念向:如果她按照我的处理态度来演绎这首歌,会是什么样子呢?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03 05:02
                回复
                  《苏武牧羊》完成录唱后摄于录音棚右起:李娜、刘丽娟(音乐编辑)、黄荟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03 05:03
                  回复
                    这可能就要归结于录音作品终究是遗憾艺术了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03 05:03
                    回复
                      (未完待续)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03 05:04
                      回复
                        感谢乐乐分享!


                        IP属地:北京12楼2024-05-03 07:58
                        收起回复
                          李娜唱歌有她自 己独道的见解,就像乔羽老先生说的那样,给李娜写歌,不用教她怎么唱,录音后,往往比想象中唱的还要好,这方面李娜确实很厉害!👍👍👍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5-03 08:33
                          收起回复
                            这篇是第一次见。
                            其实我在听《酒歌》时也曾不时有过黄荟那样的想法。应该为与专业作曲家想法共鸣得意吗?也不尽然。因为其实正如文中说的,它有着显著可见的与《骁歌》的呼应感。《骁歌》已经将摇滚因素发挥到了极致,这里呼应出那样的感觉,应该是很多人都可能有的想法。但李娜用回了她的老旦腔,其实更高明。回归故土,这是故国大地,除了摇滚的恣意,更需要一种宽厚,一种深沉的爱,苏武对故国的爱,以及故土大地对这位游子无尽的包容。比如《嫂子颂》,中段那句有升华意味的“喂——”如果用撕裂的摇滚唱法,会有那么好的效果吗(这首歌的处理其实在恨与爱的统一上,堪与《重整河山待后生》媲美)?在这点上,《酒歌》与《嫂子颂》显然异曲同工。


                            IP属地:河北14楼2024-05-03 09:31
                            回复
                              其实我早就想说的是,到底谁是主创?这部套曲,按我的理解,李娜才是真正的主创,没有想贬低黄荟的意思,他的才华不会被磨灭,但是归根到底,是按照李娜的设想唱出了这部永恒的套曲,李娜之前也说过,她完全知道要唱什么,只是她不会写!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03 17: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