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吧 关注:595贴子:759

评一评:优秀管理人才——胡镜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不能说多,否则容易和谐,网络的生态环境就是这样


IP属地:湖南1楼2024-05-02 09:25回复
    下面摘录于---中国中医药协会的官方网
    这样的文章居然摘录不了


    IP属地:湖南2楼2024-05-02 09:35
    收起回复
      胡镜清,男,汉族,1965年12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dwsj、所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


      IP属地:湖南3楼2024-05-02 09:37
      回复
        自2013年起主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工作以来,从宏观行业顶层设计、中观国家级专业研究所定位以及科室调整微观层面,以人为本,系统设计,重点突出。提出了基础所“提认识,调结构,定方向,抓落实”的工作方针,并分解落实为“外行以知彼,多层次调研明确需求广开思路;内修以知己,征所史所训凝聚核心价值观;学习以知责,学习`````讲话”以“提认识”,以新设病证研究中心、研究室调整及外设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第一附属医院及转化医学中心基础-临床院所协作促进“调结构”,以课题申报工作引导科室及个人“定方向”,以完成首个适应基础理论研究院所的绩效考核方案及其配套制度等促进“抓落实”。确立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理论应用并重,理论研究与体系优化兼顾”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作为全国唯一专门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国家级科研院所的行业引领作用,整合行业内外力量,优化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学术体系,推动全国层面的学术交流,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包括:主办第548次香山科学会议“新形势下中医理论发展的方向和策略”、第594次香山科学会议“中医临床原创思维的科学内涵及应用”、中医辨证方法理论与临床高峰论坛和系列“欹厅讲坛”,谋划中医理论“十三五”乃至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布局;连续两年举办“中医理论学术交流周”,扩大学术影响。


        IP属地:湖南5楼2024-05-02 09:41
        回复
          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等上级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带领全所干部职工,无论是在本单位的文化建设、精神面貌、管理水平上面还是在发挥国家队引领作用的顶层设计、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仅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本单位2014-2016年连续三年申报与获得资助的项目数均居本单位历史最好成绩,人均在科学院排名第一。多次获得卫计委“优秀党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局管干部”。得到了行业内外与广大职工的认可,近年来群众对其本人的年度考评均获得90%以上优秀率。
          一直从事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及老年健康管理研究,开展了适应中医药理论构筑与诊疗模式特征的临床评价方法的研究、证候测量及其结局评价研究以及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控制等公共技术平台的研究。开展了亚健康人群监测方法与监测网络的研究、基于中医特色的老年社区的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制新型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设备。先后主持包括973、863、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培养指导博/硕士研究生30余名。


          IP属地:湖南6楼2024-05-02 09:42
          收起回复
            本人的评论主要针对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这一职务,看他是不是称职


            IP属地:湖南7楼2024-05-02 09:44
            回复
              百度百科的搬运工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理论,即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分形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阴阳五行学说,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气:信息-能量-物质学三元-多元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藏象学说为核心,信息-能量-物质学说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活动。


              IP属地:湖南8楼2024-05-02 09:46
              回复
                这应该是胡镜清最有成就感的一部书吧,看一下他的目录,就可以暴露他不懂阴阳五行学的本质
                中医学原理通论
                编者:胡镜清
                第一篇 总论篇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中医学概念及其特点
                第二节 中医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中医文化源流
                第二章 中医哲学基础
                第一节 道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阴阳
                第四节 五行
                第三章 中医研究与思维方法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思维方法
                附录 古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的特殊贡献
                第二篇 生命篇
                第一章 生命起源与人的生命周期
                第一节 宇宙初始与生命产生
                第二节 人的生命周期与寿命
                第三节 天人相应的生命周期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五脏
                第三节 六腑与奇恒之腑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神
                第一节 神的概念
                第二节 形神一体论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血
                第四节 津液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第五章 经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经脉
                第三节 络脉、经筋、皮部
                第六章 腧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与命名
                第三节 腧穴定位法
                第四节 特定穴
                第七章 体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体质的分类
                第三节 体质辨识的应用
                第三篇 疾病篇
                第一章 认识疾病
                第一节 病因
                第二节 发病
                第三节 病机
                第二章 诊断疾病
                第一节 诊法
                第二节 辨证
                第四篇 防治篇
                第一章 治则与治法
                第一节 基本治则
                第二节 治法
                第二章 中药
                第一节 中药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中药的产地、采集
                第三节 中药炮制
                第四节 药性
                第五节 中药的临床应用
                附 常用中药简介
                第三章 方剂
                第一节 方剂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君臣佐使与方剂的变化
                第三节 方剂的剂型及用法
                附 常用方剂简介
                第四章 外治法
                第一节 针刺
                第二节 灸法
                第三节 耳针
                第四节 推拿
                第五节 其他特色疗法
                第五章 养生与治未病
                第一节 养生
                第二节 治未病
                第五篇 民族医药专篇
                第一章 藏医药学
                第一节 生命篇
                第二节 疾病篇
                第三节 防治篇
                第二章 维吾尔医药学
                第一节 生命篇
                第二节 疾病篇
                第三节 防治篇
                第三章 蒙医药学
                第一节 生命篇
                第二节 疾病篇
                第三节 防治篇
                第四章 傣医药学
                第一节 生命和疾病篇
                第二节 防治篇
                参考文献


                IP属地:湖南9楼2024-05-02 10:25
                收起回复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总论篇、生命篇、疾病篇、防治篇和民族医药专篇。全书打破了学科界限,将中医基础、诊断、针灸、中药、方剂等学科基本理论,按照理论研究与理论应用贯穿,彰显中医学治病之理与愈病之理,消弭学科之间的分野,融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于一体,对中医药各个学科都有普适性指导意义,是共同的理论基础。其中,总论篇从中医学的概念、特点谈起,简要勾勒中医学发展历史,重点从道、儒、佛等方面疏理了中医学的文化基础;生命篇介绍了中医学的生命观、中医是如何认识生命的肇始、生命周期和节律以及中医的生理学等内容;疾病篇说明中医学是如何认识疾病的病因、发病和如何进展的,以及中医如何通过“辨证”来诊断疾病的;防治篇介绍了中医治疗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中药、方剂和针灸等多样治疗技术与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学——养生与治未病;民族医药专篇则简要介绍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的基本内容,以之为例,展现作为中医药一部分的少数民族医药的概貌。可谓博而不繁,详而有要,一卷在手,概览无余。


                  IP属地:湖南10楼2024-05-02 10:27
                  回复
                    归纳一下自己对胡镜清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看法
                    1、不懂中医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不懂中医学的基本定义是什么
                    3、不懂中医的“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不懂阴阳五行学
                    6、对病症证的概念含糊不清,不懂病症证在逻辑范畴的区别与联系
                    基于此,胡镜清本人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没有任何建树。不配称之为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专家


                    IP属地:湖南11楼2024-05-02 10:40
                    收起回复
                      自己不懂,如果你的团队也不懂,包括团队的主攻方向都一直没有涉及这些问题,那么胡镜清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的所长是不是称职的。


                      IP属地:湖南12楼2024-05-02 10:44
                      收起回复
                        一个不称职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怎么可能是一个“优秀管理人才”呢?


                        IP属地:湖南13楼2024-05-02 10:45
                        回复
                          再次说明,本评论仅仅针对胡镜清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一职进行的评述
                          对于他的另外的成就或成果,由于与中医基础理论无关,不在评述的范围,当然也没有否定的意思。


                          IP属地:湖南14楼2024-05-02 10:48
                          回复
                            结论
                            胡镜清可能是中医临床的高手,但决不能称之为中医理论学家,在他担任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一职期间,官方认可的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没有任何进步,连最基本的理论问题甚至都没有涉及。所以,胡镜清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是不称职的。所谓的“优秀管理人才”名不副实,希望有关部门予以取缔。


                            IP属地:湖南15楼2024-05-02 10:54
                            回复
                              说明,本人根本不认识胡镜清,当然就谈不上有什么个人的恩怨私仇,完全是出自于对中医药事业一种情怀,相对他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的一职有感而发。
                              中医之所以怀揣比西医更加科学的理论,却混得没有一点尊严,主要基于官方认可的中医基础理论理论的不完善。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没有遇到真正的带头人。


                              IP属地:湖南16楼2024-05-02 1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