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月季吧 关注:3,987贴子:121,713
  • 4回复贴,共1

挖贴整理收藏各类月季养护知识集锦(土壤、浇水、施肥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1-001土壤管理知识摘录收藏001
以下文章内容摘录来自月季花吧帖子“为什么我的月季长不好?─关于月季的一些必要知识”,作者麒麟之城:
关于土,我还想谈的更加深入一些。
我们大家现有的月季栽培方式,其实可以大略的分为两种:有土栽培和无土栽培。
你没有看错,就是无土栽培!
──很多用各种各样的基质而非是正常的土来种植月季的情况,严格来说,是属于无土栽培的范畴的。
下面,我就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两者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是无土栽培,这种方法由于其基质的质地一般都比较疏松,所以很利于植物根系的发育,只要水肥和环境得当,植物生长速度会非常快,为什么商业化的盆栽月季都是用基质而不是用土?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原因。
如果用普通的土,植物的根量会明显减少,生长速度也会减缓,阳台环境很难种出足够强健的月季植株。
但是无土栽培并非没有劣势,首先是肥料需求高于土壤栽培的植株。基质不放基肥,之后不坚持追肥,植株只有发育不良一种可能。而土壤栽培则不同,只要土壤本身不是特别贫瘠,是可以供应月季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养分消耗的。而且土壤组成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土壤栽培不易发生类似于缺素之类的症状。
而且无土栽培的月季虽然根量多,但是大多是不定根,一旦环境发生不利的变化,就会随时死亡,这也是为什么基质栽培的月季在夏季容易休眠的原因之一。
土壤栽培的月季,相较之下抗逆性会更强一些,夏季虽然也有可能生长状况不良,但是完全停滞的情况,相比之下会小很多。
而且这种抗逆性不单单表现在生长,在其他方面也同样会有所体现。比如浇水过量,土壤栽培的可能只是黄黄叶子,基质栽培的就可能会闷根黑杆了。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我也说了,基质可以调配成疏松透水的。这样一来,当然不容易闷根,但是对水肥的要求无疑会更高,对环境气温的敏感性也会随之上升。
不信你看那些夏季叶子落光的,多半是基质培养的月季,而长得慢,几个叶子一直绿着却不爱发新芽的,又多半是土壤种植的月季。
当然啦,这两者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并无严格界限,是可以有机结合的,比如常见的往土里掺煤渣、蛭石之类的东西,就是希望土壤栽培能够获得一定的无土栽培的特性。
大家在理解我说的话的时候可以参考下扦插:蛭石扦插更容易生根,这是无土栽培的固有优势,但是假植有可能死亡,还要控肥,这是其抗逆性差的表现;素土扦插不容易生根,不容易插活,这是其生长状态不旺盛的表现,但是插活之后就是小苗,正常浇水施肥就可以完全忽略假植步骤,这也是其抗逆性强的表现。


IP属地:广西1楼2024-04-24 16:26回复
    01-002 土壤管理知识摘录收藏002
    以下文章内容摘录来自月季花吧帖子“本萌新养月季...经验教训分享",作者科技茶馆:
    土壤非常重要。如果你的花始终养不出状态,不妨换换土。不差钱的就用泥炭土或者买品牌营养土。想节省的就去落叶林找腐叶土或者去自家菜园里挖肥沃的土。土壤不合适,根系就不爱生长,或者造成施肥无效。是的,不管你买多贵的肥料,最终是要浇到土里去的。比如你的土太过于碱性,就会造成磷肥失效。
    我们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把配土搞成了炒菜,一再强调颗粒物的含量和孔隙度,忽略了土壤的持水性。月季花的花期对水的需求量很大,一旦缺水,花很快就谢掉了。有的人说这个品种一日散,那个品种一日散。很可能就是你的土壤持水性太差,一天要浇好几次,而你又没有时间一天浇好几次。
    有人说偏干的土容易养根,其实养出来的都是毛细根。毛细根有一定的储水功能,毛细根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我们不要依赖毛细根储水抗旱。毛细根是比较脆弱的。如果长得太长,一方面消耗植物自身的营养。另一方面削弱植物的抗性。保证透气的前提下土壤细腻、大水大肥的好处就是,植物能用很短的根吸到水和无机盐,那么更多的营养就会用来发芽长叶子,叶子多了又会带动根系生长。
    选盆,在土壤合适的情况下,我主张用大盆种。多大的盆?在你经济能承受的情况下,越大越好,无限大就是地球了。前面说过根叶比,你希望植物长得快,就必须让它有大量的叶子,相应的植物也需要有大量的根系,盆小根往哪里生根呢?所以用大盆透气的土很重要。我观察夏季月季不能度夏的主要原因就是当下自媒体主张的小盆种花。小盆容易干旱且容易被晒得滚烫,又旱又烫根系能活吗?所以用小盆种的后果就是,夏天白天根晒死晚上再长出来,植物的所有营养都用于长根了,这样植物就变得非常脆弱,夏末秋初一旦修剪过重就有可能造成秋天僵苗。
    大盆种花的逻辑是土壤环境稳定,不容易伤根,水肥充足的情况,枝叶生长茂盛,枝叶带动根系生长。


    IP属地:广西2楼2024-04-24 16:29
    回复
      02-001 浇水管理知识摘录收藏 001
      以下文章内容摘录来自月季花吧帖子“为什么我的月季长不好?─关于月季的一些必要知识”,作者麒麟之城:
      浇水重要么?
      重要!
      很多时候,甚至比前面两个更重要!
      地栽为什么强?
      除了可以长出足够庞大的根系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容易被水影响──水多了总能渗下去,水少了,深层土总不会太缺水。
      稳定的水代表了植物稳定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什么,是植物在吃饭,能一天三顿吃饱吃好,当然比饥一顿饱一顿强!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反驳:大神们都说见干见湿啊,饥一顿饱一顿未必不好吧?没准儿还能像他们说的一样促进根系发育呢!
      这里呢,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提倡见干见湿。
      首先,这么浇水,不容易过量。
      植物嘛,很少会被旱死,因为千万年的进化使得它们应对干旱往往很有一套,缺水,我落叶子就是了,光杆了,水分蒸发那么少,像彻底旱死,可不容易。
      被淹死倒是很常见,那些黑杆的,除了个别是感染之外,大部分都是浇水过量淹死了。
      其次,促进根系发育。
      这也是真的。
      但是!
      这是好方法,却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
      说它好,是因为简单易学,利大于弊,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不懂种花的人,也能照着来。
      但是!
      说它最好,还真未必。
      植物需水的多少,跟自身蒸腾作用有关,但是盆子里水的消耗,可就不光是植物的蒸腾了,自然蒸发也是有的。
      为什么很多人种月季讲究盆的大小合适呢?
      理论上应该越大越利于根系生长越好啊,大到随便长,不就接近地栽了么?
      问题就在控水上。
      大小合适,代表着植物蒸腾和盆子水分蒸发速率一致,按时浇水就行。
      盆大了,蒸腾的水太少,蒸发的水多,而蒸发又不稳定,那我浇水该浇多少呢?太难控制了!
      另外,促进根系发育那是根系需要发育。
      假如浇水极为合适,根系本身就会极为繁茂,完全没有进一步发育的空间了,又何必促进呢?
      所以,它好,但是不是最好。
      另外,对于某些情况来说,见干见湿未必合适。
      一种是太保水的──表面干了,里面还很湿,你浇,水必然多,水多,不说一定烂根,黄个叶子不是很正常。
      一种是太不保水的──等表面干了,里面也差不多干透了,虽然不一定会因此黄叶、晒伤,但是影响生长是肯定的,不说不长,长得慢你急不急?
      说了这么多,怎么浇水好呢?
      其实跟施肥一样,少量多次。
      另外,南北空气湿度不同,气温不同,情况也会随之不同,我不便一一详述。
      比较大众化的技巧就是浇水选择晚上或者清晨更好,中午天热的时候,即使植物萎蔫,搬走避光也比直接浇水对植物的损伤小。
      看介质,大部分介质都不用直接浇透,而是浇水后自然渗透的,浇透水只有在夏季蒸发量大,或者介质非常不保水的情况下才比较合适,不然少量多次绝对是最优的浇法。
      或者我换一个说法,直接浇透水就类似于农业上传统的大水漫灌,而少量多次则更接近于喷灌或者滴灌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当然了,少量多次也要方法得当
      浇透和干都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我说少量,你是不是就不知道少量该是多少了?然后还得根据介质啊,植株状况啊,气候啊,光照啊之类的一系列东西做实际调整,还不一定说的清楚,当然不如见干见湿四个字简单方便,传播广泛了。
      而且我要纠正一点,少量多次也是会透的,只不过是渗透,而大水就是淹透了,会有一定的弊端,比如介质不透气时更容易闷根,然后也更容易造成养分的流失,当然了,如果是目前常见的配比合理的无土栽培介质,浇营养液的话,一次浇透一般都没啥问题,最多是浪费点肥,但是会省事不少。


      IP属地:广西3楼2024-04-24 16:40
      回复
        02-002浇水管理知识摘录收藏 002
        以下文章内容摘录来自月季花吧帖子“养月季四年的萌新,和你探讨一下,为什么有人秋花比春花还美",作者科技茶馆:
        植物是生命。就像小孩一样,你把它抚养大需要耐心。不管你的土壤多好,光照多好,肥料多足,小苗长大需要时间。过于心急,只会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其次,植物的生长规律受季节影响。想想看,为什么古代没有设施农业之前,有灾年和丰收年?那就是因为植物的生长受气候影响。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色的不同变化,就是季节对植物的影响。为什么不是秋种一粒粟,春收万颗子呢?这一点至关重要!
        月季花和栀子、茶花、杜鹃一样,是喜水植物。如果你的盆透气(比如有侧孔的控根盆、陶盆),土壤也透气,盆底是可以泡在水里的。
        根系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几乎所有植物的根都是喜水的。如果根系怕水,植物在雨天为什么不死掉反而猛长?
        月季花的根系是毛细根,喜水不耐旱。一旦干旱,就有可能萎缩掉,大量根系萎缩就可能引发根腐病,很多人理解成积水闷根。偏干养没有积水闷根的烦恼?那是因为你的植物一直僵苗,几乎没有毛细根,所以就没有可腐烂的根。但作为代价就是你那植物生长缓慢,花开得差,只是养活了而已。
        营养土的特点是透气性好但干得快。营养土一旦干透,它的表面会产生一层油性物质,接下来就很难浇透,简单理解,你老是让营养土干透,你那土就废掉了。
        除了前面说的月季花根系喜水、营养土土干透就废掉了,另外一个不能干透的理由:营养土对化肥的吸附能力弱,土壤干透的过程中,肥浓度会急剧升高,高浓度的化肥会烧苗。
        营养土本质上说是没有营养的,至少是缺乏植物根系需要的矿质营养。相比较而言,园土是有营养的。园土对化肥的吸附能力强,所以园土种花不容易产生肥害。但是园土的不足就是透气性不如营养土,且容易让我们施进去的有效化肥变成无效化肥,所以园土种花,干透浇透没毛病。但是营养土不需要这个干的过程为土壤提供更多的空气,反而干的过程造成的肥害是烂根的罪魁祸首。
        总结来说,营养土疏松透气,适合根系生长,但是它的肥料浓度相对不可控,这就容易造成植物的生长不良。所以如何避免营养土干透产生的弊端?最正确的做法就是营养土浇水宁湿勿干,即表土干了就浇,浇必浇透,浇到盆底流出一些脏水。
        为什么我们每次浇水要务必浇透,浇到盆底流走一些脏水?我们每次施肥增加的肥料、水中的盐碱、植物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这些都会增加土壤的盐分,盐分积累过多就阻碍植物生长了。我们要适当冲走一些这类脏东西,才能保证盆土肥料浓度稳定。
        我们每次浇水让盆底流走一些脏水,也就相当于我们用新鲜的水代替盆土里的旧水。因为微生物和植物的消耗,旧水的含氧量不足。无氧不生根,我们用鲜水代替旧水,不仅保证了土壤溶液浓度的稳定,而且保证了土壤含氧量充足。
        我提出一个封闭阳台养花的方法,那就是像养鱼一样养花。你们养鱼是不是两三天要换一次水?因为旧水的氧气不足了。那么咱们养花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做呢?因为封闭阳台,特别是病弱苗,你指望植物自己的蒸腾作用,增加土壤的含氧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封闭阳台上的病弱苗,土壤几乎是半个月不干。如果你不浇水,那么微生物发酵会消耗土壤水里的氧气,缓释肥释放会增加土壤的肥料浓度,这都不利于根系生长。
        既然等不到土壤干,那咱就不等了。理论上根系不怕水。多浇水,根系都长成水生根又如何?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优化配土的方法,尽量避免根系变成水生根。
        补充说一下浇水:最佳浇水时间是晚上或者傍晚。浇水可能对根系产生应激,造成短暂的根系吸收障碍。因为夜间没有太阳,植物对水的需求量少,植物有一整夜的时间适应浇水后的土壤环境。


        IP属地:广西4楼2024-04-24 16:41
        回复
          03-001施肥管理知识摘录收藏 001
          以下文章内容摘录来自月季花吧帖子“为什么我的月季长不好?─关于月季的一些必要知识”,作者麒麟之城:
          肥一般也是分两种,一种是有机肥,一种是无机肥。
          有机肥嘛,就是各种腐殖质,鸡粪鸭粪各种粪,鸡肠鱼肠各种内脏之类的东西。
          有机肥施用一般需要发酵,为什么呢?
          一是腐败之后易于植物吸收,植物当然不能直接吃肉,起码月季不能,但是肉类腐烂成氨基酸之类的东西,它就能吸收利用了。
          二是降低使用风险。比如能让叶子腐败的东西,当然就有可能让月季的根腐败,从而伤到月季的根。各种粪便之中,植物类成分含量不少,发酵之后,这类细菌和微生物可以消耗的养分已经消耗完毕,自然不会再继续滋生,危害到月季。另外,一些毒性成分也会被分解,比如各种无机盐类。这也会降低月季烧根的风险。
          再说无机肥。
          无机肥嘛,其实就是各种无机盐晶体。什么尿素啊、磷酸二氢钾啊之类的。
          关于这个,大家也不必深究,记住主要成分就行。
          我这次,就说三个最基础的──氮、磷、钾。
          对于月季或者大多数植物来说,氮是长个子的,枝条、叶子,想长就得有氮;磷是管开花的,想多开,磷就不能缺;钾呢,是促进植株健壮的,不缺钾,植物自身免疫力就强,抗病,抗逆性也强。
          你的月季老不长,一般都是缺氮,不一定是土里缺,也可能是缺水,土里的氮植物吸收不了。
          你的月季光长个不开花,除了品种原因之外,可能缺磷。
          你的月季老生病,没准儿就是缺钾了。
          当然了,这不是绝对的。
          氮缺的厉害的时候,植物整个都会发黄,一般是那种嫩绿黄,当然了,植物因为缺铁或者缺镁导致叶绿素不足的时候,也会这样。
          磷缺的厉害的时候,植物会发紫,但是红色系月季的很多新叶片其实就是紫色的,老叶片边沿和较为成熟的茎干露出紫色,才有可能是缺磷严重。
          缺钾一般就是各种细长条,长得不壮。
          有时候,植物对这些养分也说不上缺,你不施加,它也能正常长,但是加了,就有可能会长得更旺盛,所以需要判断。
          但是那个是经验了,一句两句说不清楚,情况不同结论也不同。
          这里,我说说一些比较严重的情况。
          什么严重呢?除了上面说的严重缺乏某种营养的现象之外,我还要着重说说肥伤。
          因为这个问题很严重,生死攸关啊,缺营养最多是长的慢或者不长,肥伤了弄不好有可能会挂!
          首先是施肥的时间,阴天下雨最好,艳阳高照特别是中午最好别。
          为什么呢?
          首先是肥料挥发的问题,气温高,挥发快,都挥发了,你等于没上或者少上。
          其次,天热,植物蒸腾作用旺盛,一下子吸收太多,容易中毒,或者叫脱水,反正不管叫什么吧,总之是肥伤。
          其次是用量。
          用量跟什么有关?
          跟植株大小有关吗?
          有关,却又不是绝对有关。
          怎么讲呢?
          植株大,对肥料需求自然也多,所以需要的总量大。
          但是你的施用量,其实是跟基质的大小和成分息息相关的。
          简单来说盆小就得少放肥,保水也得少放肥。
          为什么大神都说薄肥勤施?
          因为安全高效啊,利用率高,流失率低,还不容易肥伤,当然这么干。


          IP属地:广西5楼2024-04-24 17: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