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摩托车吧 关注:44,948贴子:249,283
  • 4回复贴,共1

踏板摩托车的发展历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03年,距戴氏车发明之后8年,荷兰出现了迈耶尔坐式摩托车。与传统的摩托车不同的是,迈耶尔车更加注重的是人们对舒适性的追求,骑乘的姿势由跨骑式改成了可以像汽车一样放在踏板上,并且转向采用了汽车的方向盘设计。无论在形式还是功率上,这种迈耶尔坐式摩托车与现代踏板车都有很大差别,但它所提供的思维模式却为后来的摩托车发展注入了巨大能量—原来摩托可以这样骑。



  


IP属地:西藏1楼2024-04-23 11:23回复
    铁板铜琶,高唱大江东去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真的勇士。作为摩托车问世的开山鼻祖,德国人演绎的便是这一“勇士”角色。诺尔曼民族豪气冲天的热情和空前绝后的创造断想汇聚成莱茵河奔腾澎湃的激流,成为摩托车百年风情画卷上第一幅彩色山水图。1885年8月,铭刻着时代骚动和永恒传奇的德国人戴姆勒首开先河,创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随后,还是在摩托车诞生的摇篮——德国,摩托车开始了工业化的风云历程。从最早生产的50辆到两年后的1000辆,德国的摩托车工业从无到有,茁壮成长。
        许是诺尔曼民族与生俱来的那种敢为人先、不甘后人的民族精魂所致,德国人在摩托车的百年风云里,一直奋起直追,英雄本色显山露水,铁板铜琶高唱大江东去。1923年,德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宝马公司开始由航空发动机产品拓展至摩托车生产领略。凭借其显赫的实力和雄厚的技研优势,宝马公司迅即打开摩托车市场,撑起灿烂的一片天。在70多年的风雨征程中,宝马公司一如诺尔曼人的豪迈与奔放,曾几度在摩托车的运动史上挥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如今,戴姆勒、宝马字眼,不仅仅是高级摩托车、汽车的代表,更是诺尔曼民族精魂的一种诠释和象征。地处西欧腹地的德国人,血管里流淌着的是汹涌澎湃的激情与狂热,犹如莱茵河常年奔腾的激流一般,不到终点不肯罢休。作为世界上卫星城镇建设最完善的国家这一,德国的摩托车自有一种与众不同、嘎然独造的风采与魅力。双休日郊游踏青,叫上“戴姆勒”,骑上“宝马”,沿莱茵河畔追寻诺尔曼民族寻梦的足迹,那将会让人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和遐想?老成气概的德国人也许会发冲天浩叹:“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摩斗摘宵,目空今古?五百年,故候安在?只我倚栏看剑,泪洒青衫1
        德国人的激情、豪迈和一鼓作气,活脱脱如当年普鲁士王国推行“铁血政策”,意气风发般的一鼓作气统一德国一样。1935年,令世人为之侧目的宝马公司曾生产出一辆在速度上震惊车坛的500cccompressor摩托车,当时以256km/h创下世界纪录。两年后,宝马公司再度改写的世界纪录一直保持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打破。而今,当人们徜徉于摩托车的百年斑斓画卷中时,不能不为诺尔曼民族豪迈激越的创造热情而击节生叹,叹为观止。好样的,德国摩托!


    IP属地:西藏2楼2024-04-23 11:25
    回复
        水苑春回,唤起一庭佳丽
      和豪迈奔放的德国人比较起来,扼滨海之隅的英国的摩托车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娴静优雅中不失刚毅和迅猛。英国的摩托车工业犹如静立康桥边的绅士,任你围困千万重,我是岿然不动。英国最早的摩托车诞生于1896年。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英国的摩托车工业曾经一直是技术革新和杰出车辆制造的大熔炉,为世人瞩目。世界上第一条比赛专用跑道于1907年在英国的布鲁克兰隆重开通,以及每年在男人之岛举行的“旅行者杯”赛都为英国的摩托车工业发展提出了生产新型而高效的车辆的挑战。在数十年的大浪淘沙中,精品凸现的诺顿与凯旋终于脱颖而出,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诺顿公司声名雀起的美誉创立于他们在比赛跑道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他们最早的摩托车装有专利发动机并在1907年的“旅行者杯”赛上蟾宫折桂,第一次获得双缸车组的冠军。从1968年到1972年,诺顿·曼多摩托车连续5年被《机动车新闻》杂志在英国举行的民意测验选为“本年度摩托车”。获此殊荣的诺顿车是卓尔不群,不落窠臼的。那种为艺术而献身、为竞赛而角逐的品性使诺顿蒙上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与娴熟,活脱脱似富于教养的英国绅士喝下午茶也要系上传统的温莎结一样,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水苑春回般的风情于此略见一斑。
          凯旋公司作为英国最著名的摩托车制造商之一,如它的名称一样,一路“凯旋”,风光尽显。从1902年生产出的第一辆摩托车至1939年高速双缸车的诞生,凯旋一直在英国摩托车工业发展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1959年的凯旋纳维尔车到1966年的凯旋邦纳维尔“旅行者杯”赛特制车乃至1990年生产的新型三叉戟战车,凯旋无疑成为英国摩托车工业最为显赫的代表之一。
      英国人颇具魅力的“绅士”风度似乎在摩托车的身上也得到了生动淋漓的再现。那份优雅娴静,那份泰然处之,那份飘逸隽永,似乎与康桥边徜徉的绅士风采有异曲同工之妙。诺顿也好,凯旋也罢,无不是滨海岛国那种特有的风情所孕育的结果。泛舟大海,凝睇落日的余辉,让海岸上的诺顿、凯旋车和蓝天白云一并融入自己的视线,轻扣自己的心扉,会产生什么样的视觉冲击力?滑移想象的触角,纵横驰骋吧!


      IP属地:西藏3楼2024-04-23 11:25
      回复
         杨柳岸,晓风残月
        走进意大利,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温情四溢的国度。与德国毗邻的意大利,沐浴着人类古文明的辉煌,自有一个无法言表的浪漫与柔情。这份别具一格的风情,似乎只有对摩托车怀有别样情愫的意大利人才会拥有。对摩托车运动热情执着的意大利人从1906年开始生产摩托车,此后一直对摩托车运动青眼有加,著名的比赛在米兰至那不勒斯湾等公共道路上举行时曾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追随者。当世界锦标赛于1949年设立时,意大利车曾统治了125cc和250cc排量级的比赛。与此同时,意大利的MV奥哥斯特队曾在1958年至1960年之间囊括了所有12项国际比赛的获奖称号,极尽王者风范。
            意大利是有着美的传统的。从古罗马的辉煌艺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引领潮流,意大利人在这方面皆有不俗表现。作为踏板车的故乡,意大利的比亚乔和畏司帕不能不提。一部《罗马假日》,如同意大利久负盛名的斜塔一般,曾令许多人齿间留香,那浓浓的怀旧情结在似水柔情的氛围衬托下,越发让人难以割舍,情不能禁。“杨柳岸,晓风残月”般的意境,在“热情之邦”的意大利是随处可以领略的。
        当一些奇妙的车辆在1916年到1924年之间被陆续生产出来时,小型摩托车的普及在意大利变成了现实,踏板车迎来了自己飞速发展的春天。畏司帕和比亚乔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作为代步和休闲工具,达到了全盛时期。畏司帕1963年生产的大运动车收敛的尾部使它成为60年代市场上最美观的踏板车之一,凝脂般圆润的外观如月光下盛开的白玉兰,带给你无尽的遐思与遥想。也许,和比亚乔一样,畏司帕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街车,而在很大程度上嬗变为一种柔情的象征与浪漫的诠释。
            如今,一些早期的畏司帕与比亚乔已经成为收藏家眼中的经典,历经时间的磨洗益发珍贵。作为意大利风情的见证,一提起畏司帕和比亚乔,就让人不油然想起斜塔柔情的浪漫岁月。怀旧的年代,如斜塔一般不老的情怀。
        我以我血荐轩辕
        与欧洲大陆比较起来,美洲大陆的古文明一丁点儿也不逊色。曾创造人类古文明璀璨光环的印第安文化,籍历史的画廊惊艳跃出,博大而精深。玛雅文化,印加文化的勃然兴起,为古老的印第安文化平添了许多彩色的神秘底蕴。作为一个移民国度,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印第安文化的精髓与传统,这似乎可以从美国的印第安摩托车身上见微知著。那种对传统的挑战和扬弃以及以个性张扬的追求,便是美利坚民族对二轮组会倾注的另一番风情。
         从1899年美国诞生第一辆机动两轮车始,印第安车就开始酝酿了。印第安摩托车优异的质量信誉源自于1904年生产的印第安单缸车。包含较多技术含量的完善设计与美洲崎岖道路条件所需的极大坚固性和谐地融和在一起,这样,印第安摩托车很快便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如同美国牧歌式的“西进运动”一样,印第安摩托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迎来了辉煌的全盛时期。至印第安首长车的问世,印第安车似乎已经演绎成为美国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说到美国,自然少不了自由女神和西部牛仔,但同样也少不了印第安车。那份不加雕饰的贵族风范,那份原原本本的荦荦大端,美国人的叛逆和前卫似乎由此一览无遗。
        素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美国人,除对印第安车格外垂青外,对哈雷车的钟爱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作为美国崇高个性精神的一种折射。哈雷车在历经90余年的风雪后终于一举夺得“陆地之王”的桂冠。从1904年开始生产的“沉默的灰色伙伴”始,哈雷车便以其匠心独远的造型、霸气横溢的设计、叛逆前卫的装饰以及桀骜不驯的个性诉求在美国的摩托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作为一个年轻的民族,美国人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融会合贯通以为己用。这种开通和博大似乎在印第安车和哈雷车身上也有所体现。善于创造奇迹和神话的印第安车和哈雷车,总会带给爱车一族涤荡心扉般的碰撞和愉悦。因为它们分别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和时代。
        “车”不惊人誓不休
        和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比较起来,日本的摩托车工业起步较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步完善起来。但后发制人的日本摩托车工业极尽后来居上之能事,从借鉴欧美摩托车工业的起点开始,日本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便迅速崛起,凸现霸者气概,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国。大和民族这份目空回海的大器,也许是欧美人所始料未及的。
            鉴于本田公司最早的机动车所取得的成功,以至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本田已遥遥领先于国内市场,成为日本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雅马哈、铃木作为国内翅楚,紧随其后,成为日本摩托车主要的生产者。川崎作为日本“四大家族”中最晚的一家,直到1961年才大规模生产摩托车,但发展势头蒸蒸日上。
            从1959年开始,本田摩托车开始角逐男人之岛的“旅行者杯”赛。1961年,本田摩托车便开始问鼎125cc和250cc排量级的“旅行者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本田的摩托车开始统治世界摩托车市常雅马哈、铃木和川崎在强筋健骨后也相继在以后的岁月里风光不减,尽显风流,轮番统治了世界的跑道。这份尊崇自我的王者气势,这份炉火纯青的内功修为,迅即使这个扶桑岛国在抢滩世界摩托车市场方面大放异彩,让世人为之震撼。
            当人们徜徉在富士山下如云霞般灿烂的樱花丛中时,也许根本就意识不到这个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的岛国会彩绘出如此大手笔的摩托车工业蓝图。有“六轮国度”美誉的大和民族凭着一种生性执着、永不服输的禀性和特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令“欧美列强”刮目相看。
            旖旎的富士山,绚丽的樱花丛,悠久的文化圈以及丰厚东方文明的泽被,使这个东方岛国萦绕着一捉如诗如画的温馨与典雅。如此大器卓越、霸气横溢的摩托车,真正做到了“车”不惊人誓不休,不能不令人叹服于日本人宏阔的胸襟和至上的敬业精神。
            历史的扉页弹指间悠然而逝,抖落的辉煌与传奇如同凝滞的浩淼烟波一般,与大地同在。摩托车的旖旎方舟,载不动的传世风情。


        IP属地:西藏4楼2024-04-23 11:25
        回复
          踏板摩托车基本都是无级变速自动离合器,跟穆兰式电动车差不多,没有档位设计,起动后只需拧油门就走了,收油门就会自动逐渐减速直至停车,而且踏板车的车轮比其他车要小,传动部分绝大多数为皮带传动,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女装摩托车。踏板是指其在车座与车把之间有宽大的脚踏板,骑车时可以把脚舒适的放在上面,就象坐在椅子上一样,而不需要象其他车那样跨坐在车上。


          IP属地:西藏5楼2024-04-23 15: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