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日记吧 关注:7,197贴子:161,299
  • 0回复贴,共1

助人情节(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升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
上接《助人情节(上)》
--------------我是一条分割线--------------
师:从世俗层面来说,帮人被反咬不是你的错。如果一定要说有,就是你不了解人间的机制,用神性去处理和要求人性,这是没有办法和谐的。
这也是很多与你同类或相似的人混不好社会的原因!跟人打交道,就得懂人性,用人性,这样才能对等交流,平衡心态。
问:我想了很久,最终还是觉得,别人的问题我管不了,我管我自己的就行。 我“手伸的太长了”,闲事管得宽。帮助别人没有错,可我少了分辨力和判断力,什么人该帮,什么人不该帮,该帮到什么程度,该帮什么次数,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帮,都是需要考虑到的。我把别人事当成自己的事了,有句话“你的善良该带有锋芒”,是我自己给别人机会,让别一而再,再而三的“命令”我的。
我不是一个在乎小女生间谁和谁玩的好,谁和谁玩的不好的人,我在乎的是我把别人当成朋友,可别人把我当垃圾桶,这种被“背刺”的感觉。 这段时间受到的负面情绪有点多,我自己想过这个问题。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如果我有某方面的能力,我还是愿意帮助别人,但是必须是别人开口,我不会再上赶着求着帮助别人了。
师:对的呢,处事就应该是这样的。
问: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会下意识拿一些“道理”来捆绑自己。例如:朋友就是要够义气、能帮一点是一点、ta是无辜的、不能眼睁睁的看着ta受欺负。很多时候,如果我有能力,没有帮助别人,我事后会深深的自责。“明明我可以,我为什么不帮ta?”
师:不要用道德来绑架自己,朋友是相互的,而不是一方单方面的一味付出,一方一味的享受和索取,这样的ta,不配让我们以友相待。
有因才有果,ta无不无辜与你无关,也不是由你去界定的;ta的不幸也不是你造成的,干嘛要自责呢?!
自己在长本事时,ta也没有出半分力,凭什么自己长本事了后就得无条件的去帮助ta呢? 帮助别人,是自己的心甘情愿,而非被自己或别人道德绑架。
所以帮了就不后悔,会后悔就别帮。帮了发觉不值得时就及时说不,及时抽身,及时止损。
帮不帮全凭自己的心,而不是别人的嘴和道德伦理,或是别人的卖惨扮弱。

问:我也把老师曾经告诉我们的事情一起对比着看,比如老师和那位女士去吃饭,老师对她掏心窝子,她只想占便宜消耗老师。再结合上这段时间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都不免让我有一种“心寒”的感觉。
师:现在很大一部分人都有这样的习气,她只是其中一个。这些年经历了很多掏心掏肺、苦口婆心的付出后被反噬、被怨怼、被口是心非的阳奉阴违,甚至以己为例的解析,到最后反而成了被拿来攻击和挑拨的“证据”……
我反思了自己,怪不得别人,一则是自己给得太多,最后变得不值钱了;再则真话总是逆耳,何况我的一针见血,净戳别人的痛处(习气)。
不站在修行的角度,忘记了是自己对我所求,以凡心思量,自会如此。于我而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咱改变不了别人,也阻止不了人性的丑陋面,所以只能改变自己,让付出有锋芒,有底线,有代价,收起那些廉价的助人情结,让自己明白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全心付出的!
无论对谁,以人待我的方式待人就好,没有对错,也不要道德绑架。更不要心生怨恨。更没有必要“心寒”,给出去时是自己的选择,那么收获不如自己所料也该坦然。种瓜不结瓜,来年换种子就好。
问:我不想过多的浪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情绪去沉浸在负面情绪里面,既然别人已经做了选择了,我自己也想往前走。人与人之间太近太远都不好,有时候距离才能产生美。我想专心做我自己的事,完成自己的目标。时常感叹自己还是太浅薄,看事看人都不清晰透彻,自己的层次在那里,接触到的人也大多一个层次。我的选择就是专注自己,提升自己,走出舒适圈,去结识志同道合的人。
师:嗯呢,相处需要掌握分寸,在经历中慢慢划出自己的原则底线和边界感。这样就不会“手伸的太长”,也不会“让别人对自己手伸的太长”。
问:老师,我现在能意识到、并接受自己并没有那么强大了。 但我想成为一个强大的人。我现在不能明辨是非道理,但这正是我要去弥补的地方。老师为我指出的“要么在付出时就理性一些”,我想把它设置为处理目前自己“助人情结”的方针。
师:嗯呢,强大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成就的,可能比别人要更努力,付出更多。那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很有道理的,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去走。那句“以人待我的方式待人”,也值得你去深思细品哦!
“助人情结”也是一种习性。不仅要从为人处世中跳出来,更需要去深挖过去世,把产生这种习性的根挖出来,化掉,才算是真的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13 19: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