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枪虎豹骑吧 关注:32,154贴子:1,634,462
  • 0回复贴,共1

如何评价起点作家冰临神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冰临神下缺乏迭代思想,喜欢进行低效率的重复推演。
比如,善恶论当时已经被网文推演到第三个版本了(早期版本:真小人>伪君子。进阶版本:黑暗系。当时版本:权力游戏。)
理论上一本书应该对已经成熟的版本进行新的迭代、继承或者批判。而冰临就是闭门造车玩自己的,对古早版本的善恶论进行无聊的纠结。
《死人经》主角的善恶纠结非常无聊甚至很像硬水剧情,相比之下,《高手寂寞》的主角依韵黑化的时候就不多bb,因为作者默认了善恶论不是争议点,“延迟享受可以延迟到什么地步”,才是高手寂寞所讨论推演的主题。
实际上,金庸时代的善恶论是有时代背景的。金庸的主角看起来不接地气,只是因为与读者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在金庸所处的时代,有一批先富起来起来的人,这批人对于传统社会的封闭型道德已经不再有认同感,但是整个社会还是偏于保守的。这种社会氛围下,那种善恶间纠结的精神内耗就能够获得读者的广泛共鸣。
人格心理学里对此有一个定义,叫封闭型/开放型。
金庸笔下的正邪之争,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早期时代,社会上无法无天的开放型人格与坚持传统条条框框的保守型人格的冲突。既然邪派代表的原型是相对更加进步的力量,那么自然得到作者更多的偏爱,也就会出现“金庸潜意识里更认同邪派”这样的阅读观感。
到了黄易所处的90年代,哪怕是老一辈的保守者,也能够与开放者兼容并蓄,所以黄易的正邪界限更加模糊。
到了网文时代,正邪彻底失去界限。不管什么世界观,不管是暗派,侠客派还是升级流,都具备没有正邪界限的特点。而近年来网文重新出现的正邪界限,已经是现实中的正邪界限,而不是理念区别了。
之前说——
冰临神下的路径依赖就在于他很喜欢让主角进行无意义的成长,明明主角是个需要开挂才能在险恶环境度过新手期的小白,可是他宁愿详写这么一个别扭的小白的成长历程,也不愿意将这段历程一笔带过。
主角的老师铁寒锋作为主角外挂被剧情杀,明明是一个烂尾的败笔,这一点市场已经给出结论。
主角可以尬成长的基础就是铁寒锋的庇护,因此铁寒锋线的烂尾就尤其恶劣。
今天和朋友讨论《余罪》,我说:
如果有一个作者跟风《余罪》,那么他一定要避免像余罪一样开篇大段大段的警校往事,而是要想办法尽快进入主线剧情。因为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内容,被写的次数越多,爱看的读者就越少。(ps:个人认为余罪的警校故事写的很好。)
这种“可以想象的成长过程被反复大篇幅写”的重灾区就是杀手类小说,这一类书基本上都可以跳过前面一百多章然后自行脑补一段“生存游戏、同门相残、亲友背刺”的展开,直接去看出新手村剧情。死人经不过是茫茫多缺乏叙事悟性的作品中的一本罢了。
这些新手村往事完全可以放在杀手生涯故事主线中激烈冲突时恰到好处地插叙,这都是行之有效的写法,或者说是稍微有点写作意识的人都会做的,现在的网文讲究短平快爽和新鲜感,没有新鲜感过签都难。
以前武侠小说,最流行的写法是写少年成长,哪怕有高手传功,也要写少年慢慢掌握这些武功。后来古龙就开窍了,我写江湖故事,为什么一定要重复写少年慢慢练武升级的过程?从《武林外史》开始,《多情剑客无情剑》、《边城浪子》、陆小凤系列,这些故事,主角一开场就有极高的武功。练武的过程,市面上模版多了去了,让读者自己脑补,然后小说里插叙一些就够了。这种写法,古龙是有极大开创性的。冰临作为古龙文风模仿者,却完全没学会这点,死人经如此,孺子帝也是如此。
把约定俗成的,广为人知的历程浓缩成短篇,应该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都会本能地去做的事情。很多时候,有心气的作者都会想要避免重复。所以我觉得冰临其实并不文青,只不过他重复做的打怪练级,市场不认可罢了。
其实也是缺乏迭代思想,沉迷于自娱自乐的结果。
许多作者,包括冰临神下都没有意识到一件事——一段出乎读者意料的旅途,首先要做的,是出乎当事人的意料,这样的一个故事才能带给读者超凡的体验:
韦小宝从没想过自己会进皇宫
杨过从没想过自己会被埋进活死人墓
罗格从没想过自己会假冒神使决定一个种族的未来
辰南从没想过自己会从坟墓里爬出来
吕风从没想过自己修道以后还会当官
郑吒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中洲队队长
克莱恩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诡秘之主人前显圣
……
而《死人经》的主角顾慎为,在他深陷仇恨的煎熬以后,马上就获得了进入仇家大本营卧底的机会,然后陷入了黑残深的监狱。这种展开表面上很有想法,实际上是基于一种让主角“心想事成”的惰性思维。主角想开挂就捡到秘籍,和主角想报仇就混进仇人老巢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一种只能在舒适区里进行无趣展开的拙朴思路。一个作者会不会讲故事,很多时候就可以从这些细节里看出来。
此外,从主角力的角度,也可以看出冰临神下确实不会讲故事。
什么样的人物才具备主角力呢?
好莱坞编剧大家布莱克施耐德说;主角就是历程最长,所承载的冲突最多,最让观众认同的角色。
考虑到许多创作者心气颇高,这里我们姑且把“让观众认同”这条删掉,那么对于主角的要求依然包含了“历程最长、冲突最多”这两条。
反过来讲,当一个创作者完成了他酝酿已久的小说的大纲以后,在他所构思的故事越发栩栩如生,在他所想象的世界即将呼之欲出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应该停下来,以旁观者的视角看待这个故事,如果他发现在这个世界里,在他所要讲述的历程里,有一个人物比他设定的主角历程更长,冲突更多,那么就应该果断的修正主角的人设,或者将那个更有主角力的人物扶正。
主角是小说的灵魂——这里说的主角可以不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群体(水浒),或者更加抽象,可以是一个时代(战争与和平)。可是不管“主角”是以什么方式存在,叙事主体必须清晰,且必须具备与篇幅相匹配的纵深。
纵深太浅的主角人设,其角色潜力在被发掘殆尽之后,就会陷入梦游或者坐牢的状态,进而带崩叙事。
譬如《一代大侠》的主角,这种没有背景纯靠外挂的屑反派,主角力大概相当于火影里的再不斩,显然是撑不起长篇的。而一代大侠在主角走出新手村以后,也确实变得缺乏吸引力。而且现实中这种吸人功力的反人类生物根本不入正道的眼。正道是什么?是世家大族的联盟,《绝命毒师》的主角作为大毒枭,碰到黑道大佬嘎嘎乱杀,面对一个普通警察却跟孙子一样,这才是现实。这也就决定了一代大侠的剧情需要不断的对正派开降智光环才能展开。
反正人物就这么个框架,要想有合理性,就不能超出框架太多。而一旦超出框架,第一太yy,第二剧情会变得很容易失控。
又譬如《死人经》的主角顾慎为,这种除了卧底杀手组织陷入善恶两难之外,没有其他人物纵深的角色,其主角力也是支撑不起长篇叙事的。顾慎为的主角力甚至远不如他的原型——《白玉老虎》的主角赵无忌。而《白玉老虎》的字数甚至不到《死人经》的十分之一。
刻画一个人物,要避免脱离这个角色的社会属性,否则这个角色会非常的虚浮。这就是要为主角选择一个合适的社会属性的意义。这些都是谋篇布局之前就应该知道的。
《白玉老虎》的主角赵无忌,比《死人经》主角顾慎为,好就好在这个角色具备更多的社会关系,从而具备更多的矛盾承载力。(铁寒峰线的结束,同时也切断了前期疑似存在的“寻姐线”,这也就进一步的削弱了主角的人物纵深。)但是光有社会关系也是不够的,过于龙傲天、凤傲天的主角也是撑不起大长篇的。
以章子怡出演的电视剧《上阳赋》原著《帝王业》为例,《帝王业》的主角无疑是一个凤傲天。也许这种凤傲天的人设让年少成名的章子怡颇有代入感,以至于拍惯了电影的章子怡没有意识到《帝王业》的主角人生太顺了,人设里的冲突不够多,其实更适合她真正擅长的电影题材,而不是陌生的电视剧领域。
说了这么多主角力不足的例子,自然也需要讲一讲主角力强的例子。
例1:《亵渎》罗格
罗格的人设完美符合“历程够长,冲突够多”的标准,是网文少数被刻画得有血有肉的枭雄型男主。
例2:《庆余年》范闲
只看性格,范闲其实不太能承载冲突,但是架不住作者开了作弊器。作为叶轻眉的独子,范闲天然和上一代所有重要人物皆有牵扯,也注定深陷漩涡中心,在权力的游戏里起舞。也就是说,这个角色靠血统获得了主角力。
例3:《甄嬛传》甄嬛
作者通过“菀菀类卿”这一点睛之笔,巧妙地缝合了《金枝欲孽》和《至尊红颜》的框架。
例4:《江山如此多娇》王动
我曾经说过,《江山如此多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探索社会真相的故事,而与江湖和庙堂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王动,天然地具备揭示江湖真相和庙堂真相,并找到两者交汇点,最终做出“江湖只是江山一隅”这一网文蛮荒时代的重要总结的能力。
例5:《道诡异仙》李火旺
如果李火旺只是一个人生迷茫的疯批,那么《道诡异仙》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李火旺带领天残地缺们寻找回家之路的人设,无疑升华了这个故事的主题——虽然李火旺疯疯癫癫的,但是他却成为了更多弱者的依靠。
我们都知道一件事:真正的拯救是自救,人只能自救,而自救所能够依靠的,只有大无畏的勇气,越来越强大的内心和积极的发挥自己在群体里的作用。
当然,更加少不了主角力一度很强,写着写着就开始欠费的例子:
例1:《阿里布达年代记》约翰法雷尔
在阿里还是一个后宫勇者故事的时候,约翰的主角力是绰绰有余的,可是当涉及到更加深邃的命题,更加广阔的天地以后,约翰视角的局限性就暴露无疑。
例2:《无限恐怖》郑吒
郑吒的正义与楚轩的腹黑的矛盾,本质上只是这对基佬的打情骂俏。经不起推演。所以张恒对无限流真正有效的拓展只能止于无限恐怖。
例3:《王者天下》李信
青年漫的“摄像头”是一个动不动开无双的升级流少年漫主角是什么体验?如果说《王者天下》有望成为传世经典,那么主角的刻画就是经典最大的瑕疵。
例4:《将夜》宁缺
早期基督山伯爵式的复仇剧情和哈利波特式的学院剧情交错,一脸苦大仇深的宁缺还是接得住戏的。后面就当是作者的一场梦呓吧。
例5:《诛仙》张小凡
以主角人生历程论,张小凡的人生可以分为“路明非阶段”和“林生斌阶段”。也许江南笔下永远长不大的少年主角,长大以后就是林生斌的样子?
例6:《李自成》李自成
姚雪垠小说《李自成》里面的大反派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个人搞不好比主角李自成还有主角力。其实若论历程最长、冲突最多,朱由检也比李自成更符合真主角的设定。起码人家朱由检两线作战,以朱由检为主角农民起义军和满清势力都能反映到,还有朱由检是主角也能反映一下明朝官场斗争。以李自成为主角,如果不多写朱由检这个反派角色,满清这一方应该是搭不上线,明朝官场斗争只能写点侧面。
《李自成》原著定好了主角就是李自成,但是越写朱由检的主角力越强,以至于原作者都控制不住《李自成》的感情基调,以至于整部书的悲剧最高潮里面不是主角李自成死而是反派朱由检死。还有最后催泪点还是李自成余部打着明朝旗帜然后自焚。
不是说李自成这个人没有主角力,而是他遇上了比他还有主角力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反正在《李自成》原著行文里面有朱由检,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李自成,朱由检一死,李自成形象瞬间苍白无力。某种意义上,李自成的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彻底摧毁朱由检,李自成的塑造是建立在对崇祯的对抗的基础上的。正史李自成的事迹如此,在推翻明朝之后的表现实在过于糟糕,决定了这个人物作为主角的基调。


IP属地:浙江1楼2024-03-24 08: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