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吧 关注:3,167贴子:43,149

回复:嘉靖四年后,张太后和武宗夏后皇妃,有没有可能住在豹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正德十六年六月
江彬伏诛。
彬,万全都司蔚州卫指挥使也。性黠悍然,实无它材略。
正德壬申(七年),以大同游击随总兵官入讨畿内盗,贼事平乃要结钱宁入豹房。
时毅皇帝好武,彬因时时谈兵事,且高自称许,遂有宠,赐姓朱氏。
与毅皇帝同卧起,或时搏虎为乐。又取辽阳宣大延绥四镇兵,入内教场操练,都人号为外四家。
于是,彬自立西官厅,自为提督,益树党援。引边将神周、李琮等,同入豹房朋奸,蛊诱导毅皇帝驻跸宣府,兴建宫殿,号为家里,封彬平虏伯。
自是乘舆北幸,经大同抵榆林,且骎骎议南巡矣。
会宸濠反,彬因请毅皇帝亲征,彬扈行以劲卒自卫。
驾离都城甫一日,江西捷已闻,比至南京,彬复导幸苏浙湖湘等处,虽未果往,而远迩闻之,日夕汹汹。
凡群臣所上章,一切匿不奏。
及毅皇帝寝疾豹房,彬犹改团营为威武团练营,自提督兵马,中外恇惧谓:“彬必为变。”
会毅皇帝崩,慈寿皇太后亟命执彬下狱,法司鞫反形已具,请亟诛以洩神人之愤。
命磔于市,并以其奸状及处决,图形榜示天下。
其党神周、李琮子勋杰鳌熙家属汪和许宣等,皆斩,籍其家黄金十万余两、银四百余万两,它宝玉杂物不可胜计。


IP属地:山西17楼2024-03-23 13:16
回复
    正德十六年十月
    许泰者,扬州江都人也。袭指挥使历,升宣府副总兵,以剿流贼功升左都督。
    因钱宁得见毅皇帝,给事豹房,与江彬深相结。
    奏调辽阳延绥宣大四路兵入内简练,号外四家,令泰领之,因求为义子,赐国姓。
    从幸宣府,攘应州功封安边伯。
    宸濠反,毅皇帝自将称威武大将军,以泰为威武副将军,率兵讨之。
    未至而王守仁已擒濠,泰欲夺之不能得,则纵部卒掠平人为功,所株逮以千数,冤死者百余人。
    又奏改团营为威武团练营,骚动边军,几至大变。
    上即位廓清奸党,彬、宁皆已伏诛,言官请并治泰,有旨逮问。
    至是法司当泰交结朋党,紊乱朝政,律斩。上令会官覆讯,而法司执论如初。
    诏特宥死发戍广东海南卫。
    已而,给事中许复礼等、御史张钦等皆上言:“泰罪当诛,不宜轻贷。”
    得旨:“发原定卫分永远充军。”时论犹以为未尽其辜云。


    IP属地:山西18楼2024-03-23 13:31
    回复
      许泰与江彬,在皇位空置期间做的事情,《杨文忠三录》有记载。
      我也感觉对许泰处置轻了。
      据传当时有人传谣,说杨廷和:"终日想,想出一张杀人榜。"
      这个事还真怪不了杨廷和,嘉靖办事不利落,该处置的都没有处置干净。
      虽然说问题不大,隐患较大的提前处理了,但是怎么说,这些背弃之人,理应有所重惩不是。


      IP属地:山西19楼2024-03-23 13:36
      回复
        司礼监太监张公永墓志铭(张永)
        【——嘉靖——】
        嘉靖五年夏,上采公议,召前御用监太监张公永还京师,复其旧职,养疴私第。
        六年冬,上念团营戎务,督理非人,又纳廷臣奏,召公见,仍令掌御用监印,提督神机营并十二团营兵马,供事乾清宫,岁增禄米三十六石。
        公感恩遇,夙夜在公,经理庶务,而出阅武训戎,铲奸革弊,不遗余力。积劳既久,而疾乘之。
        方在内直,疾作,急归官寓而卒,七年冬十二月三十日也,得年六十有四。
        上闻之悼惜,谕祭三坛,予棺椁,命有司营葬事,建造享堂。
        又追录遗功,升其弟锦衣千户容为指挥佥事,本卫堂上管事官,其兄富为锦衣副千户,皆特恩也。
        容偕其诸昆弟,卜卒之明年三月初七日,奉柩葬于阜城门西香山乡祖莹,乃持太常卿魏君境所述状,谒予请铭。
        公督师西征,予实与同事,请乌可辞。
        【——成化——】
        公生成化元年七月二十六日。十一年,选入内廷,宪庙简侍乾清宫,历升内官监右监丞。
        二十三年,龙驭上宾,孝庙命茂陵司香。
        【——弘治——】
        弘治九年,简侍武庙于春宫。
        十八年,以登极恩,改授御马监左监丞,进御用监太监。赐蟒衣玉带,许乘马及肩舆禁中,岁给禄米十二石,命统显武营兵马。
        寻命提督三千、神机二营,兼十二团营,掌乾清宫及本监事,兼提督尚膳、尚衣、司设、内官诸监,整容、礼仪、甜食诸房,并豹房、浣衣局、混堂司、南海子事。政务填委,悉心综理,供应充牣,而不私毫末。
        武庙日见亲信,众亦倾心饮德无间言。
        【——正德——】
        正德五年夏四月,宁夏贼臣何锦等挟宗室寘鐇,戕役镇巡重臣,传伪檄,召调各路兵马,伪铸印章,封拜其党,僭称大将军都统总管名秩,将渡河窥窃神器。
        守臣以闻,武庙下诏征讨,命公总督军务,统京营兵三万,暨诸镇军马,往正其罪,赐金关防,金瓜,钢剑,许便宜行事。驾亲出东安门送之。
        予时致仕,居江南,召起总制陕西各路军务,兼提督西征师旅,与公偕往。
        会边臣擒斩诸贼,道得报,公即谴京兵归朝,帅诸部曲,往抚其地。
        险不乘舆,暑不张盖,与士卒同甘苦,而申严纪律,所过秋毫无犯。
        凡有赏犒,或出家赀佐之。
        ——
        夏人始共为乱者,逸未就法,心怀惧疑,构危言相恐喝,众兀兀不自保,裹粮出走,官司莫能制。
        公道闻之,出榜数百言,宣布德意,谕官兵农贾,各安职业。
        ——
        六月,至灵州,会予鞠诸逆犯,释其胁从,第列情罪,传之槛车。
        ——
        比入夏城,耕锄不废,市肆如故。
        公又谓手刃镇巡重臣者,造伪命伪符者,破人庐室、污人子女者曰:“是不可赦。”悉遣人掩捕之。
        其受贼赏赉、听指使者,悉置不问。
        自是帖帖,莫敢复有言者,而藩镇威令,渐复其旧矣。
        ——
        公又偕予奏言:“庆王当变故时,给贼纛仗,虽出迫胁,顾尝率宗室行朝谒礼,事关名节,恐不可但已。”
        朝廷乃革其护卫,削岁禄三之一。
        公又请改其侍卫百户所,备兴武营要害,禁诸王府交通宾客,及召诱邪术左道之人,并见采纳。
        ——
        献俘之日,武庙亲慰劳之。
        是夜独见,乃出一疏,称刘瑾负恩估势,窃弄威权,积衅酿患,以致大变。幸赖天地宗庙之灵,悉底平定。
        而瑾包藏祸心,不亟诛戮,无以谢天下。因条列其十有七罪。又言:“寘鐇以讨瑾为名,伪出榜示,为边臣所缴奏者,瑾不以闻。”
        武庙震怒,下瑾诏狱,命廷臣鞠之,具得其交结内外官符,同奏启,矫托诏令,紊乱祖宗成法,私制兵甲,伪造宝印,刻期为变,诸不法状,置诸极典,并诛其党数人,窜黜者数十人。
        凡诸司条令,为所纷更者,悉加厘正,再赦天下,廷臣皆上表称贺。
        诏录公功,赐金牌银币,累岁禄至三百石,赐敕褒谕,至再至三。复以枢机事重,特命改司礼太监掌监事,诸所领监局兼督如故。
        公知无不言,仇怨有所不避,门无私谒,一切利弊,以次奏请罢行。
        ——
        会山东、河南、北直隶寇盗充斥,公以为优。
        内赞帷幄,遣将出师,协谋剿捕,多出指画。
        他如录遗才,省浮税,谨出纳诸奏,皆关大政。
        ——
        又奉敕会三法司录囚,原情议法,所活若干人。节被宝镪、羊酒之赐。
        时近幸多怙宠干纪,公多所匡谏,不复顾忌。群小共媒蘖之,几中奇祸。
        壬申(正德七年),力辞解任。
        ——
        越二年(正德九年),乾清宫灾,仍起公掌御用监印,内董大工,外督营务。
        宣大边报告争,命公与都御史丛公兰,总制诸路兵马,提督战守。
        兵势既扬,虏贼远遁,具奏班师。
        ——
        嬖幸钱宁、江彬辈,招窃威权,诱乘舆亲督王师,远涉沙漠。
        公扈驾,日切优惧,寝食不自安。
        ——
        十四年,宸濠反,诏督师亲征,公随行。
        命先往江西,核勘反叛始末事情。至,则开释胁从若干人。
        驾驻南都,留几一年。
        枭雄在内,逆犯泊江滨,众虑不测。公独任防卫之责。
        ——
        还至通州,逆彬握边镇重兵,留驻四十余日,召文武百官,胥来会集。
        贼濠尚在,人心惶惑,莫知所为。彬卒有所避,而不敢萌异志者,公之力也。
        ——
        次年春,宫车晏驾,公以计擒彬。督视京城九门,防奸制变,中外倚之而安。
        【——嘉靖——】
        今上既嗣宸极,众方议其宜有褒赏,而其时权臣有忌嫉之者,嗾言官一二人,劾之南去,留滞五年,始蒙召还。
        上既谅其忠荩,眷注方隆,而造物者遂夺其年以殁。
        【——总结——】
        惜哉!公平生勋绩,可述者固多,而奏诛逆瑾之功为大。
        瑾之窃柄四五年间,中外士夫,侧目重足,噤不敢出一语。
        货贿公行,剥民膏脂殆尽。至其僭谋肘腋,祸且不测。
        公不动声色,一言悟主,消大变于呼吸间,复祖宗之旧章,脱斯民于水火,此岂寻常建立一事功,讨平一寇贼者之可比哉。
        公之信行历履,正德间馆阁名臣,多有纪述,予独识其大且重者云。
        ——
        公名永,姓张氏,字德延,别号守庵,保定新城人。其上世居湖湘,谱逸,无所于考。元有宽福者,习武尚义气,死事石岭关。
        曾祖胜,业举子,兼通六艺。国朝洪武初,来居新城。至宣德间,年八十六乃卒。祖讳林,以孝敬闻。
        考讳友,性谨信,爱人好施。子四人:长即富,次公,次即容,次寰。
        公笃于伦理,事亲曲尽孝诚,处兄弟真如手足,忧喜恒关情焉。
        正德间,尝论公勋绩,阴受富、容至伯爵,寰至右都督,今革于例,然亦非公之心也。
        又尝命兄之子连曰:“汝今嗣我,亦可伤其志矣。”
        ——
        铭曰:
        有玉在璞,至和韫藏兮。追之琢之,亶珪璋兮。有木在山,饱风霜兮。匠石采之,以栋明堂兮。古有金台,今之甸服兮。千里之驹,匪伯乐其谁瞩兮。供事内庭,帝嘉其忠兮。以谏见斥,遑恤我躬兮。将命于外,奔奏御侮兮。以功见忌,匪臧仓莫我躬兮。晚际明皇曰:我事尔襄兮,诘我戎兵,我武其扬兮。能夺之人,不能夺之天兮。谓天难谌理,固有或然兮。阜城之西,山水秀明兮。□□□□,公之佳城兮。


        IP属地:山西21楼2024-03-23 16:57
        收起回复
          不太可能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3-23 19:31
          收起回复
            皇伯母差人谕朕曰:皇姑乃孝宗朝所建,似不可毁,吾心不安,尼僧逐日无处安身,皇帝可遵吾言。
            前日卿言皇姑寺,今日皇伯母又差人谕朕留之,朕回奏云:既尊训两颁,宜即顺命,但惩恶须去本,庶免后患,今遵慈训,将此寺房留与无归尼僧暂住,止着终身,不许复引此类,其我祖宗时所赐敕额追回,只可如此,伏望尊鉴。
            蒙允曰:若有他安身之地足矣。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3-23 20:04
            收起回复
              壬寅宫变果真痛快,以往还是我肤浅了。
              那些宫女是真烈士,怪不得那么多人拍手称快,畅快。
              可惜不能搞死嘉靖,可惜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3-23 20:46
              回复
                嘉靖这个人简直没有底线,每次我以为他已经足够坏了,没有想到他还能更坏,重复刷新。这真的是人么?!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03-23 20:56
                回复
                  我倾向张后夏后她们住在顺天府皇庄,我不想查了,就让她们在那里吧,离皇姑寺也近。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3-24 01:28
                  回复
                    皇姑寺
                    https://tieba.baidu.com/p/8948710757


                    IP属地:山西28楼2024-03-24 01: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