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吧 关注:349,269贴子:4,344,642

为啥经济变坏啦?首次消费滤镜破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你人生挣了第一个五百万,你会干啥?买房买车各种消费,把快乐的物品和事情都买上一遍。这五百万,你很可能通通花光。
当你挣到人生的第二个五百万呢?首次消费带来的快感,远超第二次和第三次消费时。你的第二个五百万,很可能只花掉一两百万,剩下的存下来。
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挣那么钱,但是类似的过程是不变的。面对从没拥有过的某类商品和服务时,人对其购买的欲望更强。但是,经济要常态继续下去,当然就要依靠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的常态化/替换消费。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21 18:43回复
    那些刚上班,攒几个月工资一定要买奢侈品包的女生。那些省吃俭用,买第一辆车的男孩子。面对高温,于是给家里装上空调的某甲。大学里同学结伴去迪士尼玩,宁可坐绿皮车,睡民宿也要去。
    驱动他们这么强烈消费欲望,是因为首次消费的欲望特别强。
    可以把首次消费,结束就结束了,非常态的,用首次消费的数据作为整体消费欲望的体现是适当的,表现被抬高了。姑且叫做首次消费滤镜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21 18:49
    收起回复
      想一直维持首次消费滤镜带来的高景气怎么办?那就是不断制造出市场主流消费人群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俗话说,就是从A商品景气周期,迈向B商品景气周期。比如电器景气周期,迈向房地产景气周期。
      但是新大类商品的创造是很困难的,而当经济规模越来越大,新商品带来的新市场空间的比例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很困难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21 18:54
      收起回复
        哈哈哈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21 21:17
        回复
          分析的很有道理,普通人消耗比较多的目前就是房和车,其他产品很难再带动这么大的消费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3-21 21:21
          收起回复
            不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3-22 06:34
            回复
              套在男的身上可以说得通,女性就不一定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3-22 06:57
              回复
                普通人上班不差的话大概一辈子只能挣200个。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3-22 07:24
                收起回复
                  想要首次消费不结束,那就别让首次消费带来的后期影响太大,你说我一个普通人首次消费买房娶媳妇儿就把我未来三十年以及父母攒的老本都吃光了,等之后父母的健康医疗,夫妻生活成本,都不用算子女的,这些压力都给到公司去,公司说按劳动法执行工作的时候,我都想给公司当四份牛马盼着多给一点饲料了。公司两个这样的人就有8个岗位被这两个牛马占了,然后就有6个岗的人失业,失业的还在羡慕牛马,去别的地方当牛马,引发连锁反应,到时候更多新的人没工作常态,然后依赖这批人的首次消费水平?估计就买个皮肤就是大消费了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3-22 10:18
                  回复
                    然后某个资本就说,那就搞点新型产业创新一下开拓市场吧~什么新能源,什么新技术,当你把这些摆在把买新皮肤就算高消费的群体面前的时候,我只能说,利好测评类博主了~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3-22 10:21
                    回复
                      能赚1500w的人就三种种。
                      一种是运气好的,比如买彩票,拆迁这种。
                      第二种,就是当老板的,人家都是拿着银行的钱花的。
                      第三种是当官的,这种人不敢花。
                      所以你拿1500w来类比普通赚工资的人根本不现实,全国没几个人能靠工资赚到1500w的。


                      IP属地:新疆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03-22 11:12
                      回复
                        所以需要创新,找到新的消费点给上级阶层,同时给下层更多资源,解放低效的劳动力。产业转型,技术发展都在推进,问题是现在收入差距太大,底层活不下去,也没渠道提升,只能被卷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3-22 11:13
                        收起回复
                          这不就是财富分配不均吗?有钱人都玩过了,没钱的人玩不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3-22 12:51
                          回复
                            很多人脑子里经典的假想经济学定理是“收入越高,越有消费欲望”故“收入高,所以消费多,因为消费变多,所以收入也变多”,然后正循环,螺旋上升,左脚踩右脚,于是就飞天。
                            这句话的错误之处有很多,不考虑到生产力能否提供那么多产品,光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收入增加一倍,消费增加一半,。那么收入也只能继续增加一半(事实上还没有,因为公司利润要分配给约等于几乎不消费的大企业家们),消费增加四分之一了。很显然,这个正反馈是存在极限了。只要收入增加一倍,消费增加低于一倍,都会存在极限。不知道大家初中高中上政治课的时候,老师有没有从这个角度上阐述过这个极限问题。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3-24 10:30
                            回复
                              所以市场经济要继续发展,就必须收入增长一倍,而消费增长超过一倍(等于一倍,是不可能操作的),于是借贷消费促进经济就来了。
                              哦,借贷要还钱啊,所以借贷还贷周期是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不要想妄图摆脱这个。
                              那么,收入增加一倍,消费超过一倍,仔细想想也不可能,对吧?关键因素在物价会涨,人力价格(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也会涨,可贸易商品的生产力会增加,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把钱(现在自己的劳动价值)花在现在,用远期自己的劳动价值来还债是值得的。
                              简单例子,今年所有人的劳动价值都相当于一万斤小麦(这是一种典型的可贸易商品),明年所有人的生产力提高了一倍,相当于两万斤小麦了。那么我今年赚了一万斤小麦,再去借一万斤小麦,买了价值两万斤小麦的房子,约定利息10%。明年我还掉11000斤小麦,还剩9000斤。
                              但如果今年不去借小麦去买房子,生产房子的效率又提高不了,明年房子只会按照明年人均可贸易商品生产力20000斤小麦的两倍,也就是四万斤小麦来定价。那么,我就只有一万斤加两万斤,还缺一万斤小麦来买房子。
                              当然实际模型更复杂,但大体是这样的。
                              所以,从根本上说,房子不太好卖的本质原因是两个,第一个是收入增加,消费增加和消费增加,收入增加这个循环的系数太低,也就是工薪族的工资比例占企业毛利润的比例太低。第二个是绝大多数可贸易商品的生产力进步相比过去变慢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3-24 10: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