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吧 关注:1,188,432贴子:8,748,052
  • 6回复贴,共1

【小说】白珩渊·作品集(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博问路》
文/白珩渊
文博是个个头不高却站得板正的老头,每天他都会上街,站在街上像放哨的狐獴一样,视线来回扫荡着人群。如果看到有人左顾右盼,像是迷路了一般,他肯定会第一时间上前,给别人指路。
海楼市虽然大,却没有文博不知道的路。但文博给人指路并不是为钱,他也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给人指路的,也许是死了老伴之后;也许是退休太闲了;也许是自己当老师时候的职业习惯吧。总之他每天早出晚归,沉溺在自己每天帮助了多少人的喜悦里。
虽说他这样做能让自己活的充实,但却也引来了不少非议。左邻右舍对他都是表面微笑,私下把他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有甚者觉得他每天这样,不是另有所图,就是能赚不少钱。
至于文博的儿子,他也是拿这个一根筋的父亲没办法,说了好几次,一说急眼,文博就胸闷难受,久而久之他也不再说了,只能嘱咐父亲出门时候注意安全。
文博还有个女儿,早些年在国外,现在已经回国了,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对于这个孙女,文博每每都是笑着的,尽管有时候和女儿吵了架,被女儿嫌弃在街上给人指路很丢人,但每当见到小孙女,不管多大火气,都会烟消云散。
转眼间到了年三十儿,文博的儿女都回来了,也都带着各自的家人,不大的屋子里,好不热闹。
“爸怎么还不回来?”文伟洗着鱼问。
“谁知道呢,大年三十儿就他最忙”儿媳妇边和面边说。
“他就那性子”,儿子说着,朝厨房外喊:“文英,你给爸打个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半晌无人应,文伟放下鱼,边擦手边走到客厅,看见文英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气不打一出来,但又瞧见惠惠子(小孙女的小名,当时家里人都反对,但叫着叫着也就习惯了)在一旁,便收拾了一下情绪,说:“给爸打个电话吧,问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今天怪冷的。”
文英目不转睛的看着动画片,边笑边说:“担心他干什么,哪条路他记得不比我们熟,又丢不了。”
文伟刚想没好气的说些什么,又把话咽进肚子里,转身去门口的大衣里摸自己的手机。
天刚抹黑,文博回来了,手里还拎着一只烧鹅。文博换好拖鞋,到客厅里看到母女俩在看动画片,脸上得笑意更胜了,提溜了一下手里的烧鹅,说:“惠惠子,你看外公给你带什么回来了?”
惠惠子回头看了眼烧鹅,目光马上又被电视里的动画人物给吸引走了,嘟囔了一句:“我们昨天就吃的烧鹅,今天还吃烧鹅啊?”
小孙女的这一句话反而让文博有些不好意思了,随即说:“我这烧鹅可不简单哦,它是外公今天帮助了一个……”
“爸,文伟在厨房呢,你给他就行了。”
文博听到女儿不耐烦的声音,刚提上来的兴致被直接浇灭了,他看着目不转睛的母女俩,小声回应:“好。”
文博把烧鹅提到厨房,但厨房里只能站下俩人。文伟的老婆看到了厨房门外的文博,赶忙打开门,伸手接过文博手里的烧鹅,笑着说:“爸,年夜饭马上就好。”言罢,便关了厨房的门。
文博站在客厅和厨房之间,竟有些不知所措,仿佛自己才是那个陌生人,儿女的关心似乎还不如路人给他买的一只烧鹅。
文博站了片刻,带着从期盼跌落谷底的失落回了自己的房间。
过了一会儿,文伟推门进来了:“爸,你哪儿不舒服吗?”
“没有不舒服,就是今天走路多了。”
“爸,你以后就少走点路,不一定非得去给人指路去。”
“今天我遇见了一个老头,年纪比我还大一些,他找不到家了,最后被我给送了回去,那家人都急坏了……”
“爸,你等会再说,我锅里还烧着菜呢,等会就能吃饭了。”
看着文伟出门的背影,文博鼻头酸酸的,眼眶有些湿润了,自顾自的说:“都忙,都忙啊……”
年夜饭好了,文伟和老婆做了满满一大桌子菜,大家都落座后,文伟忽然想起来什么:“爸,你刚说把人送回去了,然后呢?”
文博脸上依旧堆着笑,摆摆手:“都是些小事儿,大家吃菜,吃菜。”
恰逢此时,电视上的春晚开始了,大家的目光都聚焦了过去。酒足饭饱之后,大家都到沙发上看春晚,文伟的老婆忙前忙后的收拾残局,桌上东西都吃的七七八八了,唯独文博带回来的烧鹅吃的一点儿不剩,而文博碗里的骨头也堆积的最多。
春晚的小品、相声大家都看的津津有味,到了舞蹈部分,大家都在开小差。文英在惠惠子耳边嘀咕了几句,随后惠惠子探脑袋过来:“外公,你知道什么叫好为人师吗?”
文博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说:“这是孟子说的,原文叫‘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是说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自以为是的当别人的老师,所以人要谦虚。”
惠惠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让她这么问,只知道她这样问了,妈妈便笑地前仰后合。
翻过年去,文博依旧每天早出晚归,每天都在如文英所说的“好为人师”,并且乐此不疲。
时间久了,有个做自媒体的小姑娘发现文博一连好几天都在人最多的新界区溜达,还帮助别人给人无偿指路。
她看准时机,拿着手机快步走向刚给别人指完路的文博。
“爷爷,您好。我是做自媒体的米粒儿,请问您每天都会来新界区这边吗?”
“额……对,你这是?记者?”
“爷爷,我不是记者,我是做新媒体的,就是拍视频,拍一些奇闻异事的,然后发到网上。”
“哦哦,是怎么了吗?”
“我看您经常在新界区这边给人指路是吗?”
“嗯,对,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出来溜达溜达,顺便给别人指指路。”
“现在都是大数据时代了,好多人手机上都有各种导航软件,为什么还有很多人需要指路呢?”
“是有很多,但都不全,有些人来旅游,我还可以给推荐一下好吃的,好玩的。”
“您的意思是,您比那些导航软件更快更全面是吗?”
“嗯,对。”
“那爷爷,我们来比赛一下吧,随机找路人说个地方,看是我搜索的快,还是您说的快。”
“嗯,行。”
随后米粒儿接连找了五个人,有老人、小孩还有不同职业的一些人,每次都是文博更胜一筹,还没等米粒儿输入完地名,文博就给出答案和路线了,甚至连坐几路公交,转几路公交都说的一清二楚。
“要是来旅游的人,我还能说出来公交车沿途值得去的地方。”文博有些沾沾自喜的说着,像是沙漠中的一朵花,破天荒地被人浇了水一般。
“爷爷真的好厉害!您给人指路多久了?”
“有六年了,其实从退休前,我就喜欢记路边的一些建筑物和路牌了。”
米粒儿又和文博拉家常一般地说了很多话,期间米粒儿也没有耽误文博给真正需要指路的人指路。
第二天网上就炸开锅了,铺天盖地的标题从天而降,有人说他是退休老人的标杆;有人说他是人们路上的一道光;有人说他是不屈服大数据时代的先驱。
突如其来的盛名,让文博始料未及。左邻右舍见到他后笑地更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变成了他是如何如何走运。
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文博自出名后,感觉来问路的人都变多了,刚开始他只觉得是好事儿,后来他发现很多人都不是真的需要指路,而是来拍照或拍视频的。
文博的热情变成了对自我的质疑,他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早上出门都不再迅速了,甚至有些反感这样的炒作。
一连好几天,这种疲惫的情绪越来越大,甚至压的他有些喘不上气,最终他病倒了。文伟问了医生,说是他压力过大,血压升高导致的,还说他不能受很大的刺激。
文伟看着病床上的父亲,觉得这也许是件好事儿,可以彻底断了他每天出去指路的念头,毕竟家里有个天天早出晚归的老人,实在是让人很难放心。
文博住院期间,他在互联网上的热度下去了,网上风平浪静的,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文博的心也跟着平静了下来。
出院后,文博继续每天出门,只不过他出门的时间变少了,现在都是午饭后才出门,他越来越觉得自己身体大不如以前了,以前可是能从早走到晚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文博依旧每天给人指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街上好像多了不少外国人,有些外国游客会用手机导航自己找,有些则需要文博的指路。
一连好几天,文博感觉自己又充实起来了,只不过听不懂英语这件事儿有些麻烦,每次都需要用问路人的手机,开个什么同步翻译器。
回到家后的文博,思来想去,给儿子打了个电话,想让儿子来给他教几句实用的英语。文伟虽然很不情愿,但每次提及让他不要再到处跑着给人指路了,文博都不听,这次也是一样的结果。
突击学了几天英语,文博信心大增,在街上又如狐獴一般站地笔直。没过几天,政府下了通知,说海楼市要举办国际博览会,到时候会有很多外国友人来,让大家要有东道主的仪态,严禁不文明行为。
文博得知这一消息,更是给自己订制了一个马甲,正面写着“Welcome foreign friends(欢迎外国友人)”,背面写着“Free directions(免费指路)”,他每天穿着这个马甲出门,仿佛在做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文博本以为自己会忙的不可开交,等到了大街上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全市各个街道都有了穿志愿者马甲的人,他们也是免费指路,有些地方甚至还提供免费的矿泉水。
若放做别人,可能会心生怨气,觉得自己的风头被志愿者抢了。但文博不这么想,他觉得这是好事,说不出来的开心,甚至比自己火遍互联网还要开心。
文博照常力所能及的指路,有时候还会热心的带别人去某些地方,远比那些志愿者做的要多。
某一天,文博被一个拿着话筒的帅哥拦下。文博看到帅哥拿着话筒,后面还有个跟拍的摄像机,不由得想起之前爆红网络的事儿,赶忙开溜。
“老人家,你别走啊。”
文博低着头,不愿意多说一句话,摆着手远去。
帅哥看着文博逃走的背影,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第二天,文博又在街上给一个外国人指路,转眼间看见昨天那个帅哥迎面快步过来。
文博赶忙用胳膊遮住脸。
“老人家,我们是海楼市电视台的,您别那么怕啊。”帅哥说着,自己都笑起来了。
“电视台?你们要干嘛?”
“我们想对您做个专访,因为看您每天都在这边给人指路,有时候还会贴心的帮忙叫车,嘱咐公交司机之类的。”
“没什么好访的,别拍我了。”
帅哥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他看得出来文博不像是开玩笑的,接着示意先停止摄像。
“老人家,我这边已经关了摄像机,而且我是记者,这是我的记者证。”帅哥说着,把脖子上的证件给文博看。
文博从胳膊缝里看到扛摄像机的年轻人把镜头朝地,又看了眼帅哥递过来的证件,这才缓缓放下胳膊。
“老人家,您为什么怕我们拍您啊?”帅哥说着,把话筒也递给了旁边的摄像师。
“之前也有人采访过我,结果来假装问路的人太多了,把我累病了。”
帅哥看着文博,忽然想起来之前爆火一时的“指路老人”,说:“您是文博吧?”
文博心头一惊,看着眼前的帅哥,仿佛又有要跑的打算了。
“之前网络上确实给您带来了不好的影响,真的很抱歉,但我们是想给您做一个正儿八经的专访,让您上电视的。”
文博还是没缓过劲儿来,问:“为啥?”
“因为您的举动感染了很多人,现在大家都很匆忙,街上的人都在各自赶路,对待别人也很冷漠,但您像是一股暖流,用自己温暖着冰冷的人群,在当下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真的很珍贵,我们不希望您带来的火种就此熄灭。”
文博怔怔地听着,他没想到自己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也彻底放下了对面前这个帅哥的戒心。
帅哥见文博迟迟不说话,问:“所以,我们想给您做个专访,您看可以吗?”
“额,好……好。”
帅哥微笑着看着文博,从摄像师手里接过来话筒,示意他开始拍摄。
又过了几天,文博的事迹登报了,采访的视频也上了电视。文博这次又火了,虽然火的没有上次快,但却再没人来打卡作秀。
左邻右舍见了他还是笑嘻嘻的模样,只不过眼中多了一份尊重,茶余饭后也不再谈论他了。
文伟见父亲如今活的比以前更快乐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再提过让他少往外面跑的话。
文英也出奇的勤快,有事儿没事儿就往文博这边跑,有时候惠惠子也来,感觉比以前都更亲文博了。
“爸,你看你现在也是名人了,电视台也点名表扬你,不行了你开个直播吧?”
“我搞不来那些东西,而且现在博览会还没结束,我还忙着呢。”
“没事,我给你搞。之前你火了,我就想弄来着,结果没赶上趟,这次不能再放过去了,现在年轻人都玩直播。”
“年轻人玩的东西,我是不懂,你愿意搞就搞吧,反正别占用我时间就行。”文博边说,边和惠惠子玩得不亦乐乎,也没细想文英说的什么直播。
后面几天,文英每天都跟着文博出门,文博照常给别人指路,文英则架起手机开始直播。直播间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文英开始动了带货的心思,尽管想着怎么多捞点钱,也再没和文博商量过。
有了文英在直播,自然会吸引来更多的网红,其中米粒儿最是自来熟,不仅靠的最近,而且还过去和文博搭腔。
文博不理米粒儿,继续干着自己的事儿,文英却坐不住了,去找米粒儿理论。但米粒儿也不是好惹的主儿,她在文英这里受了气,又看到文英在带货赚了不少钱,心里更是恨得痒痒。
从文英和米粒儿大吵一架后,米粒儿就不再直播文博了。文英以为自己胜利了,但她不知道,米粒儿在不远处直播她。
不多久,网上就出现了舆论,舆论的走向,大多都是说文博联合自己女儿文英,开直播带货,拿正能量当筹码,利用大众好感敛钱。
舆论一出,网友齐刷刷地一边倒,纷纷开始笔诛口伐文博。文博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自己就被网暴了,自己也重新出现在了左邻右舍的茶余饭后。
这次文博破天荒地没有骂文英,或者说他根本连文英的面都见不到,自从直播出事儿后,文英和惠惠子就再没来看过文博。
文伟和文英也彻底剑拔弩张,原本似乎很完整的家庭,现如今四分五裂。
文博呆坐在床上,他想不通,自己明明是在帮助别人啊,为什么非但没人理解,反而还要遭受谩骂。他不理解人们是怎么了?不理解这个社会怎么了?不理解他们是不是都瞎了?还是自己瞎了?
文博越想越气短,感觉胸口像是被人重重地锤了一拳,这一拳要不了他的命,却能让他活不舒坦。他想着想着,眼前一黑,倒在了床上。
等文博再醒来,已是博览会过去很久了,网上的舆论也沉淀下去了。文伟照顾文博出院,但文伟没法一直照顾文博,毕竟他也有自己的家庭。
文博回家后,看着空荡荡的屋子,觉得好像缺少了些什么,但却怎么都想不起来是什么。
过了好久,他才忽然想起来,是他要上街去给人指路。出门前,他依稀记得有人说过他这样做是“好为人师”,但是谁说的,他记不得了。
一天熬过一天,文博每天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回到家,有时候甚至到幸福小区了,看着一个个黑洞洞的单元门,却想不起自己该进哪一个。
最后一次出门,他往新界区方向走了。左邻右舍的人看见他那样子,看见他有时候在小区里找家的样子,对他议论纷纷,更有甚者说他这是报应,之前嘴太碎的报应。
文博到了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新界区,他一个转身就忘了自己是来干嘛的。他在人潮中缓慢穿行,像是一根快燃到尽头的香,火光越来越弱。
天色渐暗,他才想起来自己该回家了,但家在哪呢?文博嘴里哆嗦着:“幸……幸福小区怎么走?”但过往的人没有一个搭腔的。
他看见远处有人在找路,很熟悉的感觉,他的腿不听使唤的向那个人走去。但还没靠近,那个人就去附近的商店去问路了。
一瞬间,他好像又看见了志愿者,穿着红色的马甲在给人指路,他刚想靠上去,转瞬间又忘了自己要干嘛。
他前进的步伐终于停了,那根燃了六年的香也到了头,只不过燃过的地方皆是灰烬,再也无法回头,而这些灰烬,风大一些,一吹就散了。


IP属地:甘肃1楼2024-03-19 07:47回复
    虽未谋面,却特别喜欢你的文笔,每篇都会时不时翻出来看上好几次,共鸣点太多,喜欢你的文笔,就如同喜欢散文,不想去刻意回应,总能默默回味,好东西就是这样!


    IP属地:广东2楼2024-04-17 16:31
    收起回复
      《我们都曾乘风而行》
      文/白珩渊

      我刚出厂时,也是光鲜亮丽,很不可一世,觉得自己就是众多电动车里最别致的那个。我不希望自己身上有一粒灰尘,更讨厌隔壁整天轰鸣声不断的摩托车,它们尾部喷出的气味很难闻,但他们却不自知,活的一点都不精致。

      我正在暗自欣赏自己身体的构造,简直堪称完美,不管是整体配色还是后视镜的形状,都让我一看到眼里,就无法自拔。
      还没等我欣赏完,我就被推上了展示台。我懂,这是想让大家都看到我,我自然不能输给身边的电动车,于是挺直了车头。
      不经意间,我瞥了一眼旁边的电动车,它们竟然长得和我一样!?我眼睛使劲往旁边瞥,一样的车头,一样的后视镜,一样的外壳,只不过颜色不一样。我看了看它,又看了看自己,刚被打击的自信又回来了,觉得自己的颜色绝对更胜一筹。

      没多久,我便有了一个“小主人”。他也很崇拜我,觉得我是配色最漂亮,跑起来最拉风的电动车。我还记得,我托着他到处跑,他说感觉自己在乘风而行,那一刻我最是自傲,认定了要驮着他一辈子。

      时间过的很快,我身上开始褪色,后视镜也摔弯了,以前引以为傲的身体,现在也满目疮痍,再多的裂缝,也只是用胶布粘住。
      我也没有以前快了,每次驮着他跑,都力不从心,我好怕自己有一天会跑不动,他会不会摔跤?会不会觉得我已经老了?

      我现在依旧坚持跑,想倘若真有天跑不动了,至少也驮着我这位“主人”看过了半生的风景。
      有时,我还会羡慕摩托车,它们似乎很坚挺,就算是满身疮痍,我也能从它们轰鸣的发动机中听出一种不屈,而我的电机开始发声,就证明我也许真的跑不动了。

      那一天终究还是来了,我长眠在公路上,身体被碰撞的残破不堪。
      好多声音从我耳边经过,但有一个声音,它由远及近,一声高过一声,一声急过一声:“爸?爸!爸,你醒醒......”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06 16: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