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金屋可藏娇吧 关注:1,018贴子:13,611
  • 9回复贴,共1

卫子夫在资治通鉴里面的脱簪请罪和姜后脱簪关系不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人提出卫子夫在资治通鉴里面脱簪请罪是贤后形象,原型是周宣王姜后脱簪请罪。司马光特意运用了这个典故来给卫子夫塑造贤后形象。
可是问题是周宣王姜后这个情况和卫子夫是不一样的,不是所有的脱簪请罪都是贤后行为。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3-16 18:11回复
    姜后脱簪请罪的本质是规劝君王干正事。不要贪玩。能做到规劝皇帝的确实是贤后的标准之一。
    但是卫子夫的脱簪请罪就是单纯的因为家人还有自己的事情请罪,没有劝谏君主这一层意思。
    因此,这里根本没有借用周宣王姜后的形象。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3-16 18:11
    回复
      换个角度想,如果是个脱簪请罪就能称为贤后,那钩弋夫人也能称为贤妃了。史记记载刘彻处死她之前她也脱簪请罪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3-16 18:11
      回复
        《列女传》载:周宣王晚起,姜后即【脱簪请罪,】曰“吾之过,使君王好色而忘德,失礼晚起”。宣王曰“吾之过,非卿之过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3-16 18:11
        回复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二》:“大将军顿首谢。皇后闻之,【脱簪请罪。】太子每谏征伐四夷,上笑曰:“吾当其劳,以逸遗汝,不亦可乎!””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3-16 18:11
          回复
            《史记·外戚世家》
            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阳宫。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识其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3-16 18:11
            回复
              古代后妃犯下重大过错请罪时的礼节。一般是摘去簪珥珠饰,散开头发,脱去华贵衣物换着素服,下跪求恕。最严重的还要赤足,因为古代女子重视自己的双足不能随意裸露,所以是一种侮辱性惩罚。相当于“负荆请罪”。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3-16 19:05
              收起回复
                姜后那个被古人夸赞是因为她这个行为实际上是劝谏君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3-16 19:05
                回复
                  独孤贵妃的哀册文到确实用了姜后脱簪的典故,为了突出独孤贵妃的贤惠。
                  这里明确说的是脱簪申诫,不只是普通的脱簪请罪,是有劝谏君王的意义在的。
                  别逮着个脱簪请罪就高潮,姜后的脱簪请罪重在劝谏君主,不是脱簪这个动作。
                  贞懿皇后哀册文
                  维大历十年,岁在辛卯,十月辛酉朔。六日丙寅,贵妃独孤氏薨。粤明日,追谥曰贞懿皇后,殡于内殿之西阶。十三年十月癸酉,乃命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常衮持节册命。以其月二十五日丁酉,迁座于庄陵,礼也。素纱列位,黼奕周庭,辂升玉缀,轩珠棂。皇帝悼鸾掖以追怀,感麟迹而增恸,备百礼以殷遣,命六宫而哀送。宗祝荐告,司仪降收,爰诏侍臣,纪垂鸿休。其辞曰:
                  祚祉悠久,宠灵诞受,元魏戚藩,周、隋帝后。五侯迭兴,七贵居右,肇启皇运,光膺文母。缵女是因,以纲大伦,生知阴教,育我蒸人。瑞云呈彩,瑶星降神,聪明睿智,婉丽贞仁。惟昔天监,搜求才淑,龙德在田,葛覃于谷。周姜胥宇,汉后推毂,王业惟艰,嫔风已穆。继文传圣,嗣徽克令,不曜其光,乃终有庆。祗奉园寝,肃恭灵命,越在哀茕,聿追孝敬。文织丝组,朱绿玄黄,上供祭服,以祀明堂。法度有节,不待珩璜,篇训之制,自盈缣缃。叙我邦族,风于天下,始于忧勤,协成王化。慈厚诸女,宠临下嫁,登进贤才,劳谦日夜。服缯示俭,【脱簪申诫】,访问后言,宴游夙退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3-29 12: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