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吧 关注:3,071贴子:29,130
  • 14回复贴,共1

陈子善|还她一个公道——柴草著《陆小曼传》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她一个公道——柴草著《陆小曼传》序作者:陈子善
三年前,我那时还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任职,一天有位年轻的不速之客来访。他自报家门,说正负责浙江海宁徐志摩故居的陈列设计,专程来沪搜集徐志摩的资料并访问有关专家。我不是专门研究徐志摩的,只是喜欢读点徐志摩,虽然也曾发掘过一些徐志摩的史料,自忖并不能对他有多少帮助。但有同好远道而来,不亦乐乎!何况徐志摩故居的维修开放也是我所关心的事,于是就围绕徐志摩这个永不会感到乏味的话题畅谈了一个上午。我发现这位青年朋友很用功,也肯用心,对徐志摩研究有股锲而不舍的钻劲,这在当前的年轻人中已不多见了。这位虽仅一面之缘,却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年轻人就是这部别开生面的《陆小曼传》的作者柴草。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09 14:43回复
    自从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两年前在海峡两岸播放以来,“徐志摩热”连带诗人生命中的三位重要女性,即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骤然升温,至今仍余波荡漾。但人们对张、林两位褒扬有加,对陆小曼却是贬抑无减,其原因当然甚为复杂,一言难尽。这里有对张幼仪才干的肯定,有对林徽因学识的推重,惟独缺少的是对陆小曼的理解和同情。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09 14:43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09 14:44
      回复
        《小脚与西服一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张邦梅著,谭家瑜译)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09 14:44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3-09 14:45
          回复
            1936年《爱眉小扎》被列入良友文学丛书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3-09 14:45
            回复
              我不知道柴草何时萌生了为陆小曼立传的想法,很可能是在编选《陆小曼诗文》前后。这是进一步为陆小曼正名,洗刷那些强加在陆小曼身上的不实之词,还陆小曼本来面目的可喜尝试。我把这部传记通读一遍,确确实实地感受到柴草为撰写这部传记所付出的劳动。他泡图书馆挖掘、踏勘传主生活过的地方考察、寻访徐家和陆家的亲朋好友求证,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外人是难以想见的。在我看来,这是撰写任何一种人物传记所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不尽可能地掌握传主生平的第一手资料,不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单凭一支“生花妙笔”是写不出可靠的能作为“信史”来读的人物传记的。跟随着柴草的描绘,我们知道了陆小曼的出身、求学和第一次不成功的婚姻,我们也知道了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相识、热恋和令人艳羡的结合,我们更知道了两人婚后的状况和徐志摩最后的坠机殒命。虽然其中有不少情节早已为前人一再述说,但柴草的认真考订和细致分析还是引人入胜;虽然其中也博采众长,吸取了不少他人的研究成果,但更多的是作者自己的独家发现。特别是对有不同乃至对立说法的历史公案,作者也是众说并列,力求客观公正。如徐志摩“北上”的真正原因;对梁任公在徐、陆婚礼上有名的“训词”,柴草就引述鲜为人知的任公在徐、陆婚后第二天给梁思成、林徽因的信,说明任公其实更不满陆小曼。对这段“训词”的负面影响,他又引赵清阁晚年的回忆加以说明,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梁任公带有私心,对徐、陆是不公平的。这样的例子在书中很多,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作者企图在新旧杂陈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复杂微妙的文人关系中把握传主性格、命运的努力。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3-09 14:45
              回复
                《陆小曼传》对徐志摩不幸英年早逝后陆小曼的心境和生活着墨甚多,尤见作者的识见和功力。如果说在徐志摩生前,徐、陆之间的矛盾冲突,陆小曼有其自身性格的原因和不容推诿的责任,那么在徐志摩身后,陆小曼的表现就几乎是无可指摘的。她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感人至深的悼徐文字,公开发表了可能会对她产生不利的志摩日记,为整理出版徐志摩遗著更是奔走呼号,不遗余力,这些都足以说明陆小曼对徐志摩的深情。如果不是陆小曼精心保存了《志摩全集》的书稿,对徐志摩作品的全面整理就要推迟许多年,仅此一端就可断言陆小曼在徐志摩研究史上功不可没。至于她晚年在绘画创作上的成就也是十分难得的。这一切在柴草的传记中均有生动而又充分的反映,它体现了作者引导读者全面、完整地认识和了解陆小曼的良苦用心。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3-09 14:46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3-09 14:46
                  回复
                    1927年8月10日发起人徐志摩和陆小曼在上海云裳公司开幕时合影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3-09 14:46
                    回复
                      假定没有与徐志摩的这一段刻骨铭心、轰动全国的爱情,没有成为当时直到今天大刊小报追踪报道的热门话题,陆小曼这位女性值不值得为之立传?我想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个受过西式高等教育,又钟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女性,在中西混杂、新旧交替之际,她对爱情和理想婚姻的追求,对文学艺术的爱好,以及她的彷徨、苦闷、失败、消沉和悔恨,都很有代表性。“一滴水见大海”,从陆小曼的传记中可以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一鳞半爪。柴草的这部《陆小曼传》行文颇有特色,娓娓道来,清新流利(我只对章回体的章节标题持一点保留意见,不过这可能是我的偏见),无疑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读者。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远离误解的陆小曼,一个接近真实的陆小曼,而这也无疑有助于徐志摩研究的深入,有助于为陆小曼在徐志摩生命史上定位,有助于拨开迷雾、重新审视徐志摩与张、林、陆三位女性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诠释徐志摩其人其文。这也就是我乐意为柴草这部《陆小曼传》作序的原因。二〇〇二年四月八日于上海(选自陈子善著《说徐志摩》原载于二〇〇二年五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初版《陆小曼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3-09 14:46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3-09 14:48
                        回复
                          《说徐志摩》陈子善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3-09 14:48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3-09 14:49
                            回复
                              作者简介:陈子善,1948年生,上海市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3-09 14: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