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3,930贴子:9,978,156
  • 92回复贴,共1

《红楼梦》编年考(别篇1):为什么贾宝玉生日不是在四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发于本人的微信公众号“西里杂谈”,还有有关的系列文章,欢迎前往阅读讨论。
https://mp.weixin.qq.com/mp/appmsgalbum?action=getalbum&__biz=MzIyMDM0MDEyMw==&scene=1&album_id=3070916619750621186&count=3&from=singlemessage#wechat_redirect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03 08:37回复
    书中宝玉生日是清明节气的第四天,原型人实际生日是炎夏永昼的七月初五日,因为宝玉年龄是假的生肖也是假的,只有香菱生肖属猴元春生肖属鸡是真的。可以根据其他人物的年龄推算其他人物生肖才是真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03 10:31
    收起回复
      宝玉的生日是四月二十六送花神。
      袭人的生日是二月十二就是万花之神的生日。
      宝玉的生日饯花节就是送花神,其实就是作者的暗示。
      宝玉送蒋玉菡汗巾子,暗示的就是宝玉送花神袭人。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03 14:24
      收起回复
        在大偏宫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陵,地名孝慈县。这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如今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一月光景。宁府贾珍夫妻二人,也少不得是要去的。
        (这个一月光景,指从老太妃大偏宫停灵到入地宫下葬,大约一个月。停灵21+去皇陵路程5+停放5=31天)
        且说大观园内贾母王夫人天天不在家内,又送灵去一月方回,各丫鬟婆子皆有空闲,多在园内游玩。更又将梨香院内伏侍的众婆子一概撤回,并散在园内听使,更觉园内人多了几十个。
        (这个送灵去一月方回,指贾母等送灵,从离家到回家,用时一个月)


        IP属地:北京4楼2024-02-04 08:37
        收起回复
          初步拟定老太妃薨后贾母送葬时间表。
          假设老太妃薨于3月15日(清明节)(关键词:可巧)(参考贾敬死后天文生择期入殓)
          春,3月15日,老太妃薨。钦天监择期若干天后入殓,停灵21天后往皇陵。(第58回)
          春,3月15日,可巧老太妃薨的这日是清明节,贾琏等去铁槛寺祭祀。(第58回)
          春,3月20日,老太妃入殓。(参考第63回贾敬死后入殓细节)
          夏,4月12日,贾母等送老太妃灵柩去皇陵。(第59回)
          夏,4月18日,老太妃灵柩抵达皇陵。
          夏,4月25日,老太妃下葬。
          (入地宫后礼仪若干天,告祭各陵及后土之神、昌瑞山神等)
          夏,4月21日,贾宝玉生日。(第62回)(贾母王夫人不在家)
          夏,4月22日,凌晨贾敬死。(第63回)(天气炎热尤氏等不到贾珍赶回自行择期入殓)
          夏,4月22日,尤氏派人报丧,贾珍向礼部告假,皇上批复。
          夏,4月30日,贾珍接旨,待老太妃丧仪结束后赶回京城。
          夏,5月1日,贾母等启程回城。
          夏,5月2日,贾珍路遇贾珖贾王扁。
          夏,5月3日,贾珍到达铁槛寺。
          夏,5月4日,贾敬灵柩回城。(第63回)
          夏,5月10日,贾母返回京城。(第64回)(4月12日~5月10日)


          IP属地:北京5楼2024-02-04 09:17
          收起回复
            你自己不是说了,清明最晚三月中上旬。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04 10:47
            收起回复
              1966年4月5日(农历3月15日)清明节。


              IP属地:北京7楼2024-02-04 14:48
              回复


                IP属地:北京8楼2024-02-04 14:48
                收起回复
                  多谢RXW的参与讨论,并费心找出三月十五清明节的一个实例。但这不影响我分析的贾母贾珍等送灵离京是在三月的结论。
                  一,老太妃薨肯定是在清明节前,这有清明藕官烧纸为证,此时藕官已经分派给黛玉,之前发生的事依次是老太妃薨、朝廷颁令国丧、贾府解散戏班分派十二官,等到藕官到黛玉处,期间怎么也得有几天。
                  二,在一大段贾母贾珍等起身出京送灵、大观园关门落锁的描写后(59回),接着是“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这句,由此引出了茉莉粉替去蔷薇硝至宝玉瞒赃的一大段故事,期间既有“王夫人等又不在家”的描述(蔷薇硝一节,60回),又没有“花开两朵”时常用的发语词,叙述很紧密、叙述逻辑很清晰,所以蔷薇硝一节肯定是发生在春三月,且王夫人与贾母等已离京送灵了。
                  这两条足以证明,贾母等离京送灵在春三月。这年的清明应在二月底。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2-04 15:38
                  收起回复
                    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姻。贾母婆媳祖孙等俱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
                    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宁府贾蓉也同族中人各办祭祀前往。因宝玉病未大愈,故不曾去得。饭后发倦,袭人因说:“天气甚好,你且出去逛逛,省的撂下粥碗就睡,存在心里。”
                    几个看点:
                    一,老太妃薨后,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贾琏贾蓉等有职之人,要每日入朝随祭。未正(14~15点)后方回。
                    二,老太妃如薨于清明节前,则贾琏贾蓉清明之日要入朝随祭。不能去铁槛寺。
                    三,老太妃薨于清明节那天,如果是中午或下午或晚上薨,则贾琏贾蓉等清明节上午去铁槛寺。合情合理合法。


                    IP属地:北京10楼2024-02-04 16:57
                    收起回复
                      诰命 詞語解釋
                      解釋
                      ◎ 誥命 gàomìng
                      (1) [imperial order]∶朝廷頒佈的命令
                      和帝即位,太后臨朝,憲以侍中,內幹機密,出宣誥命。——《後漢書·竇憲傳》
                      (2) [imperial mandate]∶帝王的封贈命令。明清五品以上授誥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3) [mandated woman]∶特指有封號的婦人
                      -----------------
                      《清会典》中载,诰命针对官员本身的叫诰授;针对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时,存者叫诰封,殁者叫诰赠。清代诰命用五色丝织品精制,书满汉文,皇上钤以印鉴。通
                      诰命夫人是唐、宋、明、清各朝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
                      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古代授予官职时,授臣一品至五品官称诰,六品至九品官称敕。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诰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职有关。有俸禄,无实权。
                      ~~~~~~~~~~~~~~~~~~
                      就是说:
                      诰命,官员本身为诰授,父母妻为诰封。接受了朝廷封赠的就是诰命。诰命男女皆有(实际上男的更重要,没有男的当官受封,女的诰命无从谈起)。民间不分细节,统称诰命(尤其戏剧,妇女主角,使人误以为诰命是女的)


                      IP属地:北京11楼2024-02-04 17:50
                      收起回复
                        藕官等戏子的归属,记得以前讨论过,没有结论。算是个老大难问题吧。
                        第58回有句话: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
                        但反复查找,找不到58回之前有关老太妃的叙述(推测应该是作为铺垫,病重了之类)。
                        窃以为,两种可能:
                        一,原著在流传过程中有脱落。(大概率)
                        二,极为隐蔽的暗写。(小概率)
                        按照前者推测,铺垫内容可能是老太妃病重,朝廷禁止娱乐。小戏子成了鸡肋,探春改革时把她们分配到各个少爷小姐屋里,好歹学着干点活。老太妃薨,贾母实际上就是顺水推舟,按照探春既成事实方案,正式拍板。
                        强调一下,这段纯属脑洞,并无任何证据。


                        IP属地:北京12楼2024-02-04 18:09
                        收起回复
                          关于本话题我想说的都已说完,请各位感兴趣的仔细阅读理解我的观点,不理解的请到西里杂谈沟通,理解后不同意的可以在本帖继续发表不同意见,本人不在回复。谢谢大家的讨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2-04 22:28
                          回复
                            我食言了关于此话题必须在此再说一句说,因为我刚刚发现RXW提供的1966年清明在三月十五这个实例有真实情况。其实RXW发来日期查询截屏后,我一直在想:清明是仲春与暮春相交之日,怎么会这么晚?难道这年有个闰三月?刚刚我闲时一查,果不其然,1966年在三月后有个闰三月。这就对了,这恰恰说明,若按此清明日算,后面还有个三月,贾母等人离京送灵还是在四月前。晚清明是和闰三月结合的,不能只要晚清明不要闰三月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2-05 11:16
                            回复
                              好了😁我说完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2-05 1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