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吧 关注:39,050贴子:507,460
  • 1回复贴,共1

〖 文以化人〗《诗经》中艺术形象的运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诗经》是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当时人的生活状态,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从今天的眼光看来,它的内容(尤其国风)很平常,为何能受到从古至今的赞誉?
《诗经》作为早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与夏商的文字区别开来,其一便是它的主要内容从传统的祭祀与记录转变为抒情与议理。 换言之,《诗经》虽然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大量的纪实内容,但它已经开始出现概念性文字,注重的是人的精神世界。于此便有一个问题:古代社会的绝大部分事物是可触可感的,带有较强的实用性,而文艺作品又是感性的,其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精神方面的内容。 因此,像《诗经》这样的早期诗歌的创作者,势必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媒介。于是“赋比兴”应运而生。
朱熹言:“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赋、比、兴是《诗经》中三种主要的表现手法,后世诗歌所用的手法多源于此。赋比兴运用的目的,就是将抽象的感情与具象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
这三句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是新娘、思妇以及仁臣。而被这些诗句打动的人绝大多数都不是这三类人。使他们感同身受的不是所写的事物本身,而是与情感结合起来的物象,即艺术形象。
比如读到“桃之夭夭”时,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美好,即使并没有体验过出嫁女子的欣喜之情,读者也能明白其中喜悦的情感内核。这种感觉是朦胧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诗歌平添了一份魅力。诗的作者以特定的情感注入可以体型这一情感特征的事物,使情感有了广泛性和可感性,因而能为更多人理解和接受。
古往今来,有多少思妇日夜苦盼归人,但只有少数留存于诗歌,其原因在于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试想,一人在大街上啼哭,即使引起人们驻足,也不能使他们理解、接受这种情感。因为他们不知情,与这件事毫不相关。通过刻画艺术形象的方式传递情感,往往比单薄的情感输出更有力,也更能引起人们共鸣。
此外,艺术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了诗歌的境界。情感虽然丰富,事物虽然繁杂,但单独运用,总不免重复,且缺乏新意。艺术形象的运用为构建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创造机会,这个精神世界即为所谓 “意境”。我们对《诗经》这样的古诗的理解,其实就是基于对意境的把握。跳出诗歌,中华文化对于“势”“境”这样的虚幻概念的注重,盖源于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03 00:44回复
    2


    IP属地:河北2楼2024-02-03 19: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