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769贴子:2,972,308

【逻辑】意识和语言到底能不能准确表达具体的事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防删


IP属地:四川1楼2024-02-01 21:35回复
    例如:
    这是一朵玫瑰花——显然没有准确表达这朵具体的玫瑰花,玫瑰花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所有具体玫瑰花的共相,而非具体玫瑰花的自相。
    这是一朵黑色的玫瑰花——多了黑色这个颜色概念,也不能准确表达这朵玫瑰花,因为黑色只表达了它的颜色。但就是黑色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有所黑色的共相,不是具体的黑色之自相。关键在于:宇宙中到底有没有一个纯粹的黑色?人由眼睛所见并加以识别的所有黑色到底有没有一个纯黑色?
    这是朵黑玫瑰有50片花瓣——依然没有准确表达这朵玫瑰花,因为每片花瓣还有自相:形状、面积、颜色,各不相同。那么谁能准确计算出每片花瓣的实际面积?形状和面机是不同的概念,假设能准确计算出面积,也并非形状,形状又如何用语言来表达呢?花瓣的颜色又是不是纯色呢?花瓣真实的颜色谁能准确说出来?更严重的问题是:花瓣到底包含了多少个属性?除了形状、面积和颜色,还有可以区分定义哪些属性?
    ……
    这样分析,一朵具体的玫瑰花,给人类1万年,能不能准确表达出它的自相?


    IP属地:四川2楼2024-02-01 22:00
    回复
      概念能否准确表达实物?


      IP属地:四川3楼2024-02-01 22:01
      回复
        我们人言说的火思维中想象的火到底是不是所指的具体火?
        先秦道家认为,如果语言和意识就能准确表达实物,那么口说火时就应被火烧伤,想火时意识也应该见有实际的火在烧。所以名是无法表达实的,名与实并不符。你于实上立一个名为实,不过是偏见,这样,于实上取不同象而立名的人就陷入公婆说的争论中。
        读道经,执逻辑?


        IP属地:四川5楼2024-02-01 22:07
        回复
          @通天鉴°觉悟革命 语言的魅力?


          IP属地:四川6楼2024-02-01 22:08
          收起回复
            还是那个老问题:何为天?何为地?如果谁能把天地的本相完完整整的指出来,我拜他是神了!


            IP属地:四川7楼2024-02-01 22:11
            收起回复
              名可名非常名,不要执名为真实和绝对,不然就要障碍真实。空掉情欲增益出来的东西才合于真实,让真实自为。
              何为情欲增益出来的?人有喜怒哀乐爱憎等情欲,顺着这些情欲产生了执取及取舍,执所爱所喜所乐,厌恶所憎所怒所哀,并被这种取舍心主宰支配,就偏离了真实!儒家的中庸,道家的去伪存真,禅宗的无相无住无念,都是为了合于真实。这个可以用一个〇心或“空”心来表示,〇代表真实,空代表无执无取舍。〇自己在为。人的本心就是这个东西自然产生的。离开空间和身体,冷热感受会自生?离开外界的音乐和内在的情感,好不好听的感受会自生?……但是念念被所住及所念的执著缚,就蒙蔽了〇生,而处在脑昏沉散乱的神浊中,不停地东想西想,念念不离喜怒哀乐种种情欲波动,这才叫六神无主了呢!禅宗也称之为尘劳妄想。


              IP属地:四川8楼2024-02-01 22:39
              回复
                何为见性?这就是见性,人自身的本性,不是你玩逻辑能见的,那个是各种偏见,善者见为善,恶者见为恶……各种人有各种见,但都是偏见,不见全貌。全貌非分别能见,不可分别,更不能用偏见去分割和取舍,那又该如何见?人之初,性本朴,混沌未开窍时,没有分别,无名天地之始,都没有名,如何见?


                IP属地:四川9楼2024-02-01 22:50
                回复
                  你用逻辑能读懂真正的《道德经》,我不信!!!


                  IP属地:四川10楼2024-02-01 23:04
                  回复
                    真正的儒释道,传的是无分别根本智,没有偏执偏见和取舍,也就是能直观觉知的智慧。这是是分别的本体,也可以称之为整体,由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块,所以也叫一。禅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分别的事物都是从这个一上分别出来的,如果把分别的当作那个不可分别的整体,那就成了偏执偏见,执分别而为,就有障碍。所以儒释道最终是要合于那个不可分别的整体,让整体自为。在这个道路上,道家最究竟,因为道家讲清楚这个东西是一个内部本来协调没有冲突的健康系统!无论是生存空间,还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和物,都有一个本来健康有序的自然系统,这个系统的内部是抱一,不可分割的,不可取舍,五脏六腑四肢九窍各有用途,并由经络连接起来,乃至人饿了想吃困了想息,就是自然的调节,是为了避免极端和盈满而能持需长久的生存下去。所以我说道家究竟,过去参禅参到消除空有的矛盾对立了,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疑惑还是没有消除,就是因为不知道空有不二的实相究竟是如何生起的,这个惑世道家帮我解的。体会到自然系统,各个局部不能取舍,共同协作,才能成就一个共同本体的长生!
                    谁能把一朵花或自己的整个身心分别出来,我拜他为真正的神!还犟!!!


                    IP属地:四川12楼2024-02-01 23:31
                    收起回复
                      例如人带着深深的仇恨看别人,就越看越感觉自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和正义,以为自己是对的。其实冷静想想,自己也是一塌糊涂,并非洁身自好。倒不如先回归清静本心,如果没有觉知到事物本相,带着偏见及情欲去为,可能就留下了祸害。


                      IP属地:四川13楼2024-02-01 23:38
                      回复
                        意识可以反映事物,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状态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不同的。更何况事物本身也在运动变化。所以,意识对事物的反映总是有局限的片面的。而如何克服这种局限性和片面性呢?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2-02 06:32
                        回复
                          方法有两种:一是统一整合大众意识,提高意识反映的整体性全面性;二是加强意识对事物的互动即实践,从效果反馈来提高对事物本质性的把握。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2-02 06:36
                          回复
                            而语言.文字仍至概念是意识的凝结,是人对事物的认知。认知分为基础认知和深化认知。基础认知包括概念和逻辑。深化概念包找体系和知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2-02 06:40
                            收起回复
                              人的认知是不断传承发展的,大致来说,无论人类对具体事物还是宇宙整体及其关系的了解,都是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准确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2-02 06: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