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吧 关注:3,071贴子:29,140
  • 9回复贴,共1

陆林深|《真爱》(连载二十八)委身瑞午任人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陆小曼和翁瑞午,是一些人最津津乐道的谈资。各式各样的说道可谓多矣。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编就怎么编,这在当时上海滩上的小报就干过这种事,为此还引起了一场诉讼。这是在徐志摩在世的时候发生的。徐志摩死后,对陆小曼与翁瑞午的各种八卦新闻,传说轶事也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这里借用陆游一首诗来发一点感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01 16:23回复
    陆游有一首诗是这样的:“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夕阳西下的时候,赵家庄有一个打着鼓说唱的盲翁正在说书,讲故事,就像南方农村常见的游走于村坊间说唱的艺人吧。他在击鼓说唱的是蔡伯喈与赵贞女的故事,他把蔡伯喈当作反面人物来演唱的,说他是一个不忠不孝的负情郎,但是到后来,说的同样一个故事,却来了180度大转弯;说他是全忠全孝蔡伯喈了。而这些村民们听到的是盲翁编排出的不忠不孝的负义郎。这就说明一个现象,人死之后所有是是非非,自己是没有发言权的,全凭后人去说道了。那么陆小曼和翁瑞午的是是非非,也只能让后人去编排了。不了解的人听了什么样的说道,人心中就有一个什么样的陆小曼和翁瑞午。所以,我们还是要以一个严谨的态度来叙述当时的真实情况。要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用陆小曼自己说的话是最为可靠的。当时陆小曼已经不像以前有许多的日记、书信、文章了,但陆小曼还有自己亲手写的文字亲口说的话来佐证。还有当时在场的朋友的回忆作证。先说说陆小曼和翁瑞午初期相识和相处的情景。据柴草《陆小曼传》上叙述:“徐志摩夫妇从北京回到上海不久,就与翁瑞午相识,并经常串门,相约一起登山游湖。如1927年3月,还是新婚的徐志摩夫妇再回到家乡海宁之后,就约了翁瑞午一起游西湖。”又如,1927年12月7日,《玉堂春》在上海夏令匹克戏院上演。陆小曼,翁瑞午同台演出,而且把徐志摩也拉来当了一个角色。原来,陆小曼好演戏,她和翁瑞午常在一起排练,到最后演出时,还把很不情愿的徐志摩也拉着一起演戏,可见陆小曼和翁瑞午,徐志摩之间,一个是朋友,一个是丈夫,关系是密切的,也很正常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01 16:23
    回复
      翁瑞午是江苏常熟人,翁同龢的孙子,他人很风趣,还会唱戏、画画,很会花言巧语,慢慢的,翁瑞午和陆小曼成了很要好的朋友。更有一件事,促使了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原来陆小曼有心跳的毛病,经常会发生昏厥的情况,而翁瑞午学的一手推拿的绝活,陆小曼的病只要他一推就手到病除,这样自然就更加亲近起来了。这样自然引起了一些闲话。《玉堂春》演出不久,1927年12月17日,《福尔摩斯日报》刊出了一篇标题为《伍大姐按摩得腻友》的文章,影射中伤陆小曼和翁瑞午,陆小曼感到这是对她的侮辱,还告到法院。1929年,陆小曼和翁瑞午等人去杭州参加西湖博览会并游西湖。陆小曼的干女儿何灵琰回忆说:“那年正赶上杭州的西湖博览会,干娘和翁干爹带我们去逛西湖我初次领略到湖山风光、高兴万分。”2这也说明陆小曼和翁瑞午交往密切,虽然不是两个人单独旅行,但朋友感情不一般,更何况翁瑞午是有意识追着陆小曼的。这种情景难免引起外界的风言风语,而陆小曼又是不大理会别人风言风语的人,依然我行我素,从不违避和翁瑞午的交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01 16:24
      回复
        陆小曼和翁瑞午的关系,自然也引起了徐志摩的不快和猜疑。虽然徐志摩的表现是大度的,而且他从不反对自己的妻子和别的男人交朋友,但总是心中存有芥蒂。他心里痛苦,1928年6月又去了欧洲。是什么原因呢?徐志摩在1931年3月19日写给陆小曼的信中说:“我决意去外国时是我最难受的表示,但那时万一希冀的是,你能明白我的苦衷,提起勇气做人……但在我归时,依然是照旧未改,并招来了不少浮言。”3可以看出,徐志摩到欧洲去是心情痛苦离开的,这个表示,实际是警示陆小曼,叫她改正错误改变现状,可是听徐志摩的口气,她依然没改,依旧跳舞唱戏,打牌,不画画,不写作,而且还招来了不少浮言,这个浮言当然指的是陆小曼和翁瑞午的风言风语。以上是陆小曼和翁瑞午在徐志摩生前就有的大致情况,那么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和翁瑞午又究竟怎么样呢?陆小曼对徐志摩的爱情是真挚的,但婚后一直矛盾冲突不断。由于陆小曼性格上的缺陷,她的生活方式,沉湎于挥霍无度中,和翁瑞午交往也不认为是不道德的,她漠视社会舆论。而且当时陆小曼经济上有困难,身体上又病痛缠身,翁瑞午又表现特别殷勤,她和翁瑞午当然更加亲近了。各种说法都有,让我们还是来看看陆小曼自己是怎么说的。在上海中国画院保存着陆小曼刚进馆时写的一份“自传”,里面是这样写的:“我廿九岁时,志摩飞机遇害,我就一直生病。到一九三八年卅五岁时与翁瑞午同居……”4王亦令是陆小曼亦师亦友的亲密朋友,他在《忆陆小曼》中这样说:“陆则曾经恳切告诉我,她与翁最初绝无苟且瓜葛,后来徐志摩坠机死,陆伤心至极,身体大坏,尽管确有许多追求者,也有许多人劝她改嫁,她却不愿,就因为她始终深爱徐志摩。但是由于旧病更甚,翁医治更频,他又作为老友劝慰,在她家久住不归,年长日久,遂委身焉,但陆小曼自动向他约法三章:不许翁抛弃发妻,他也不愿和翁瑞午名正言顺结婚,宁愿永远保持这种不明不白的关系……”5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01 16:24
        回复
          从陆小曼讲的话里可以澄清几个事实:第一,陆小曼是1938年徐志摩去世七年后才与翁瑞午同居的,在这之前只是朋友关系,绝无苟且之事,她没有做对不起徐志摩出轨的事。第二,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确实有许多追求她的人,也有人来说媒劝她改嫁,但她都拒绝了,不愿接受和不愿改嫁的原因,就是他心中只爱着徐志摩。第三,自己病情更坏,翁瑞午医治更勤,次数越来越多了,而且还嘘暖问寒不断宽慰她,又长住她家,慢慢就同居生活在一起了。第四,陆小曼对翁瑞午说定,不准他与结发妻子离婚,他们俩不正式结婚。第五,陆小曼内心最真实的表露,她与翁瑞午只有感情,仅此而已,但并无爱情。她认为爱情和感情完全是两码事,与徐志摩的爱才叫爱情,与翁瑞午虽然同居,并不能叫爱情。但她又认为,对待感情又应该认真严肃的,而不能是虚假情谊的,因此可以看到,陆小曼和翁瑞午共同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她始终只是认定一个人,任何风言风语她一概不听,任何朋友的劝导她一概不接受,任何的风浪冲击,她都不舍不弃,也从没再和其它男人有绯闻,陆小曼生来就有这种性格和脾气。只要她认准了的事,认为问心无愧,就义无反顾。许多朋友都劝陆小曼与翁瑞午断绝这种同居又不是夫妻的关系,胡适便是其中一个,并且说,只要她与翁瑞午断绝关系,以后一切由他负责。陆小曼不听,胡适很不高兴,说你不终止与翁的关系,那我们就绝交了,陆小曼不为所动,后来也就和胡适不来往了。她的好友赵清阁这样回忆陆小曼:“第一次有我出面约她到我家里做客……谈话的主要目的,是劝陆小曼从速摆脱‘好友’独立自主,家壁更是开门见山的劝小曼和‘好友’断绝交往,澄清外间的流言,否则就和他结婚。小曼不以为然,立刻反驳家壁,说道:‘志摩死了我守寡,寡妇就不能交朋友吗?志摩生前他就住在同楼里,如今他会搬出去吗?况且十几年来他很关心、照顾我,我怎么可以如今又对他不仁不义?外间的流言我久已充耳不闻了,反正我们只是友谊关系,别人怎么看,随他去,我问心无愧。’她言下确是坦荡豁达,并表现出一种忍辱负重的固执。”6陆小曼说的话,表达的意思清清楚楚,寡妇可以交朋友,翁瑞午和他只是朋友间的友谊关系。翁瑞午关心照顾她,不能对他不仁不义赶他出去。至于外面的流言蜚语,一概让他们说去吧。她问心无愧,回答的是如此坚决铿锵,如何来看待陆小曼这段回答,她的内心世界,究竟有一种什么样的观念信念在支撑她这么做。赵清阁下面一段回忆,能够看得出:“……也批评了她的懦弱,而她却心安理得,这不是她的涵养好,是她觉得问心无愧。她曾告诉我她的所作所为,志摩都看见了,志摩会了解她,不会怪罪她……她的确一向表现得别人看不见也听不见,只有徐志摩的灵魂才能感受得到!很玄吗?她又认真的说:‘冥冥间,睡梦里,仿佛看见,听见了徐志摩的认可。’她说罢快活地笑了,她那固执的坚定神态,使我暗暗折服。”7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01 16:24
          回复
            对于陆小曼和翁瑞午的风言传闻,有很多很多。真正的内情,还是听听陆小曼自己怎么说才是真实的。陆小曼从来就不掩饰、篡改自己的真实思想和事实真相,所以我们不必怀疑陆小曼说的是假话,其它听的流言就只能随别人说去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01 16:25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2-01 16:25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2-01 16:25
                回复
                  赵清阁:小曼,你能不能和翁绝交,或者结婚?
                  陆小曼:我想和徐志摩合葬,你能不能做到?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2-07 2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