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吧 关注:24,585贴子:464,728

特发性震颤有什么症状?应该如何应对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24-02-01 12:07回复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病人有家族史。在多个特发性震颤家族未发现跨代现象,性别分布平衡,一般认为这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65~70岁前完全外显,也有报道不完全外显和散发病例,散发者和有遗传者临床特征完全一致,通常认为是同一疾病,但目前尚未确定相关基因异常。


    IP属地:山东2楼2024-02-01 12:11
    回复
      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可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发现,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3%~1.7%,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于4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增至5.5%,大于6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0.2%。男女之间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也有报道在瑞典和芬兰女性与男性的发病率比率为0.5:0.71,特发性震颤可能在左利手的人中更常见。


      IP属地:山东3楼2024-02-01 12:12
      回复
        特发性震颤可在任何年龄起病,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IP属地:山东4楼2024-02-01 12:12
        回复
          震颤发病年龄与病情发展无关。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始终缓慢进展,从无缓解。由于震颤造成劳动力丧失开始于发病10至20年之后,发生率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IP属地:山东5楼2024-02-01 12:12
          回复
            特发性震颤唯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病人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也可以影响头、腿、躯干、发声和面部肌肉。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


            IP属地:山东6楼2024-02-01 12:12
            回复
              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IP属地:山东7楼2024-02-01 12:12
              回复
                病人往往在起初数月感到身体内的振动,以后再兴奋或疲劳时出现短暂的活动时震颤,再后震颤持续存在。可以短时间内自我控制,对活动的影响不明显。在这阶段姿位性震颤是反射性的,迅速出现,仅持续数秒。


                IP属地:山东8楼2024-02-01 12:12
                回复
                  随着震颤幅度的增加,常难以控制,甚至影响工作。即使严重的震颤也常有波动,有时再维持姿位时可以暂时消失。震颤幅度、频率在不同动作、维持不同姿势时常会变动。这时仍可自我抑制震颤,只是更加困难,时间更短。


                  IP属地:山东9楼2024-02-01 12:13
                  回复
                    一般认为特发性震颤是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计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


                    IP属地:山东10楼2024-02-01 12:13
                    回复
                      熄风止颤汤,是益民昌盛中医院在多年治疗特发性震颤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的的经验方,本方针对特发性震颤共有的脾虚湿盛,筋脉失养,肝风内动的病机,选用柴胡,枳实,苍术,茯苓,石菖蒲,熟地,山药,龙骨,牡蛎,全蝎等药物为基础方,使得全方具有熄风止颤,养阴柔筋,健脾化湿的功效,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加减,使得方药与患者的病情方证相应,不仅对手抖、头摇、腿抖及说话发颤等震颤问题有明显改善,包括针对家族遗传的震颤患者,远期疗效也是稳固可靠。是治疗特发性震颤的理想选择。


                      IP属地:山东11楼2024-02-01 12:14
                      回复
                        杜岩松大夫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逐渐摸索出,通过中医中药,系统治疗帕金森、特发性震颤、发作性睡病、多汗症、慢性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脑梗塞,等罕见病以及常见、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杜岩松大夫致力用毕生所学,帮助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


                        IP属地:山东12楼2024-02-01 12:15
                        回复
                          56岁特发性震颤,手抖四五年,主要症状就是震颤,在写字,做精细活,吃饭夹菜,端杯子,系鞋带等情况下手不自主抖,刚开始以为是帕金森,服用美多芭治疗了一段时间,没有效果,后来到处治疗,了解到这是一种叫特发性震颤的疾病,采用熄风止颤汤一人一方针对性治疗一段时间后,手抖的症状减轻,5个疗程后,手抖的症状消失,生活恢复正常。


                          IP属地:山东13楼2024-02-01 12:15
                          回复
                            48岁特发性震颤患者,手抖5年,刚开始单手抖,随着时间的发展,双手抖,而且手抖的幅度和频率也增加,写字,吃饭夹菜,做精细活,拿东西等基本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在与人交流时手抖让他很尴尬,尤其是人多场合,紧张,激动时手抖更加厉害,说话有颤音,尝试过针灸,西药,中药,按摩等方法,效果不理想,让他很困扰,在网上看到杜岩松大夫专门治疗特发性震颤,决定尝试,杜岩松大夫根据他的情况针对性制定了治疗方案,采用熄风止颤汤治疗两个疗程后,双手抖动的幅度减轻,经过三个阶段的治疗,首都的症状消失,说话也正常了,生活和工作步入正轨。


                            IP属地:山东14楼2024-02-01 12:15
                            回复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病人有家族史。在多个特发性震颤家族未发现跨代现象,性别分布平衡,一般认为这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65~70岁前完全外显,也有报道不完全外显和散发病例,散发者和有遗传者临床特征完全一致,通常认为是同一疾病,但目前尚未确定相关基因异常。


                              IP属地:北京15楼2024-02-02 1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