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粉吧 关注:833贴子:19,585

17世纪全世界文明国家吊打游牧民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完全是伪命题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01 10:47回复
    “大势”就是克里米亚鞑靼人-诺盖鞑靼人对东欧的劫掠入侵与贩卖斯拉夫白奴贸易在16-17两世纪达到了最顶峰。
    在17世纪前半叶,俄国为了免遭入侵向克里米亚缴纳了约100万卢布贡品;但尽管如此,仍有15-20万俄国人被鞑靼人掳掠为奴,所交的赎金大约为500万卢布;也就是此段时间流入半岛的金额高达600万卢布。600万卢布是个什么概念?足以在这半个世纪建造出1200个小镇。
    对俄国与西欧相比那十分低下的城镇化率,鞑靼人可谓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01 10:47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01 10:48
      回复
        相比过去强调的所谓金帐汗国如何给罗斯带来东方式的专制集权暴政云云,恐怕金帐后继的鞑靼汗国们才更多造就了俄国农奴制之类限制劳动力流动,维护军事小地主利益的制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01 10:48
        回复
          下图展示了克里米亚鞑靼汗国对俄国的入侵掠奴,各箭头展示了鞑靼人最大的几次入侵行动(1512,1521,1533,1571-72,1591,1609,1617,1633,1659)的路线,红色锯齿线是俄国抵抗入侵修建的各条南方防线(the Great Wall of Russia),上部的斜虚线是16-17世纪间鞑靼入侵的主要范围,下部的斜实线是鞑靼18世纪的主要入侵范围。请问这个“吊打”,就是这么个吊打法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01 10:49
          回复
            波兰表示这方面我跟俄国人真是难兄难弟,谁也别笑话谁: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01 10:50
            回复
              从1605-1633,29年间只有12年波兰没被鞑靼人入侵;1948年的一些在远离边境的热舒夫乡野调查显示当地村民对几百年前鞑靼入侵的恐怖记忆居然比刚过去的一战二战还要鲜明,惨重的人口损失让离散夫妻即使知道对方还活着下也往往选择再婚。有的统计显示1500-1700间有200万斯拉夫奴隶被卖过黑海;还有的推断二百年间被掳走的二百万人中大部分是斯拉夫人,其中约一半来自波兰,即波兰在此期间损失了约一百万人口(约五十万是波兰人,另一半是立陶宛人鲁塞尼亚人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2-01 10:50
              回复
                吊打游牧?其实吧,有的时候波兰贵族老爷们还要靠大喊hałła!hałła!来冒充鞑靼武士,吓唬瑞典丘八呢.....当然吧鞑靼人能打是能打,但是过于一视同仁不分敌友一起抢劫也是挺让人头痛,以至于在波德拉契亚等地留下了长久的创伤。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2-01 10:50
                回复
                  要不然17世纪五十年代,波兰国王扬·卡齐米日怎么会一听说远东来了群卡尔梅克人(以土尔扈特部为主体的瓦剌人),就搞出了派特使带其国书取道波斯去联络卡尔梅克人的“苏丹”,请求建立双方的神圣同盟,让他们去“征服自古以来就属于他们的克里米亚汗国”,并附带50000塔勒以示诚意的骚操作呢。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2-01 10:51
                  回复
                    俄国人表示你们可再别提什么卡尔梅克了,本来经过几十年分化瓦解下大棋的经营,俄国在让伊凡雷帝大为头痛的诺盖鞑靼问题上已经大有进展,结果突然从东方来了这么一群人入侵伏尔加,大诺盖部落解体,之前的努力看上去全变成了笑话。俄国人不敢答应诺盖人请求保护的要求,只好回复什么如果答应了请求,就是“压迫”了诺盖人,剥夺了他们的神圣传统云云,结果导致愤怒的诺盖人联合克里米亚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入侵;卡尔梅克人在南俄横行无忌,从布哈拉到克里米亚都深受其害,直到其头目和鄂尔勒克1644入侵高加索时被诺盖人击毙,才让卡尔梅克逐渐成为了俄国人的“臣属”——尽管这种臣属关系一厢情愿的成分比较大,卡尔梅克自认为与沙俄是平等的盟友关系,未来也将反复的恶心俄国官员们。
                    (谁是否是谁的臣属,本就是个难以界定的问题,例如传统上被认定投靠俄国的哈萨克小玉兹阿布勒海尔汗,其当时也认为这只是缔结同盟而已。许多冲突就来自于这种对双方对关系定位的差异)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2-01 10:51
                    回复
                      归根结底,17世纪是个什么形式?是俄国平均每年因鞑靼而损失约4000人口,而波兰比这更多;是俄国从15世纪起给克里米亚鞑靼人交了二百多年的“礼物”直到1699年,而波兰17世纪每年都要给可汗送去1-3万卢布的“礼物”。你可以选择不交钱,只不过不交的话大汗就会派大兵来给南方边境送温暖,顺便再带走几万斯拉夫人去黑海观光。因此俄波二国不但要适当的缴纳礼品,还要不时的互相拆台,靠争相给可汗拿出比对方更高的金额实现祸水东引/西引。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2-01 10:52
                      回复
                        你猜俄国人17世纪又是修缮又是新建搞出了长达几千公里的南方草原防线是为了抵抗什么人的入侵?瑞典人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2-01 10:53
                        回复
                          总之,在17世纪末,伊久姆防线建成后俄国的拓殖前线已大力前推,如前图中所示18世纪的劫掠一般已限于伊久姆线以南。彼得一世时期俄军两次深入汗国,第二次甚至进入半岛,只是补给不继才败走。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是茫茫的乌克兰大草原而不是鞑靼人强大的武力拯救了汗国。
                          即使如此,直到18世纪汗国还发动过多次成功的大远征,甚至1769年还实现了毁灭了150个村,掳走两万俘虏和无数牲畜的掠奴行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2-01 10:53
                          回复
                            讽刺的是,在17世纪末俄国南方边境局势已大为好转的情势下,中欧却又遭受了一场游牧浩劫,也就是1683维也纳之围,约两万鞑靼骑兵追随鄂图曼大军入侵奥地利,扫荡中欧。
                            在中欧大平原上,鞑靼骑兵肆意烧杀抢掠,将无数村庄烧成白地。他们用屠杀散播恐慌的战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遗憾的是连查理五世——传奇的洛林公爵——都曾因误把一队鞑靼骑兵当成鄂图曼主力而惊慌失措。更糟的是,听说鞑靼骑兵已经出现在乡村,维也纳的利奥波德一世便逃到了林茨。
                            甚至正规军也不一定安全:6000鞑靼骑兵几乎击溃了9500哈布斯堡军,洛林公爵好不容易才实现了惨胜。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2-01 10:54
                            回复
                              @大明辽东督师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2-01 10: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