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吧 关注:3,632贴子:530,526
  • 0回复贴,共1

记拳仙武当张三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张三丰是元朝时候的辽阳人,名通,字君实,他精于书画,而且又很工诗词,在元朝的中统年间,他曾举茂才异等。他曾做过中山博陵令,因为很仰慕葛稚川先生之为人,所以他就无意仕途,游于宝鸡山中,山中有三个山峰,生得异常挺秀,青郁可爱,他于是号为三丰子。
朱洪武既奠明室于金陵,曾召三丰入朝,经武当山,他在山坳中看见一鹤一蛇在那里酣斗。三丰看了很久,欣然有得,因创太极拳,有八门五步之分,此为拳中要诀,又名十三式,十三法,就是十三势。太极拳纯取蛇形,故行步作势,都没有丝毫声音。另有一说,三丰子应洪武入朝,路阻武当,夜梦玄武大帝授以拳法,曾以一人杀贼五百余。这样着来,三丰先生的太极拳是玄武帝在梦里传授给他的,又称做武当派。
唐朝时候,曾经给大诗人李白所碰到的那个行步如飞,日粮全牛的许宣平,在这时候他是一个对于太极拳的功夫很精深的人,所以李白还要求许宣平传授他拳法。然而,许宣平没有传授给李白,大般因为李白的性子太豪爽了,弄弄就要打抱不平。至于李白所说的十五好剑术,后来李白曾经用了他的剑,亲手杀死过几个人。许宣平的不肯教他拳法,恐怕也是道这个缘故吧!写到这里,不禁使我自已要发生疑问了?太极拳既然是三丰先生所发明,那么怎么又来了一个唐朝的许宜平呢?
唐朝许宣平的太极拳,原来是古人传流下的本来面目,到了元朝的张三丰,就他从头改良过,所谓观鹤蛇之斗,而有所神会,太极拳的姿势动作,用意运劲,经三丰先生改良之后,才这样神妙的境地。太极拳自三丰先生后,大概都宗法他的。三丰拳法传流出去的,有两枝地方。
在浙江鄞县之四明山,造诣极深者有张松溪,故清初浙江人多精于是种拳之人甚多。温州人陈同会,海盐人张松溪,宁波人叶继美、叶近泉,余姚人王征南,而王征南又为朴学大师黄黎洲先生所重。征南死时,黄曾为墓志铭,见《黄黎洲文集》。在乾隆年间,有甘风池者,盖征南之徒孙。以上称为南派。
还有一枝是由三丰弟子西安人王宗岳,传到河南去。河南有蒋发,蒋发传河南怀庆府陈家沟地方的陈长兴,陈家沟地方由陈长兴传出。时下之太极名家,如吴鉴泉、孙禄堂、陈微明、武汇川、董英杰等,都是北派。然而,北派之中又有三派,就是河北郝家派,河南陈家派,北平杨家派。
三丰先生是个欢喜接近青山绿水的人,他导引轻身,辟谷不食,享寿极高。中国言拳法者,莫不宗之。晚近以来,习太极拳的人很多,不仅为强身治事之本,也是人类的好相道啊!
录自《锡报》1939年12月31日刊、1940年1月1日刊
太极拳之鼻祖张三丰画像移津展览
去冬朱桂莘发现“岐阳世家文物”内有仙师(张三丰)自绘像一轴,绢地墨笔,黯敝已甚,剥蚀处几不堪触手,于日影中逼视,眉目犹隐然可辨,衣带飞动,如写狂草。今夏在北平公开展览,一般武术家莫不欣幸参观,一睹仙迹为快。
现经天津美术馆河北博物院商妥,朱氏将此项明初至现在六百余年不断之有系统世家文物,移津展览以饱津门人士眼福。体育家、历史家、美术家幸勿交臂失之。
按张三丰为太极拳之鼻祖,著有《太极拳秘诀》,行世远广,所在多有。近年以来,体育家崇拜尤甚。除其门徒徐代山(现年七十寓北平),多无知其底蕴者。虽《明史》《图书集成》有传,然生卒年月终不得考。先秦国法之研究有云:太极拳‘创于北魏达磨禅师—北宋张三丰—岳飞’。考其绘像,用笔大有唐宋遗风。其余明太祖墨敕、玉罗帕及李文忠所御之残甲,容俟续志。
本文录自《益世报(天津版)》1932年10月15日
白云观巡礼  (卓然)
  北平庙宇,余所见者,喇嘛庙以雍和宫为最富,释教庙以法源寺为最大,道教庙则以白云观为巨擘焉。白云观在北平西便门外之西,距城不及一里。甘雨桥之西,巍然现于郊野者即是也。白云观原名长春宫,元世祖用以赐长春真人邱处机者。
……
第二层院
  东为鼓楼,西为钟楼。
  玉皇大帝:正殿也,有匾曰紫虚真气。按玉皇,即昊天上帝也。……
  东殿:曰丰真之殿,祀张三丰,道装执尘,油饰甚新,有拳术家所立之碑。按三丰姓张氏,名君实,一名全一,三丰其号也。相传为宋时人,或云元末,尝结草庐以居,创立内家拳,凡十三式,即世所传之太极拳是也。见碑记。《明史》有《张三丰传》,云三丰辽东人,又号张邋遢。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真人。
  西殿:曰儒仙之殿。祀沈万三,云事张三丰。作儒装,故称儒仙。按沈万三,为元末富人,籍吴县,名富,字仲荣,行三,人因以万三秀呼之,亦称沈万三。富甲江南。太祖定金陵,欲广其外城。府库虚乏,难以成事,万三愿以对半而筑。先完三日,太祖不悦。适万三筑苏州街,以茅山石为心,因收杀之,家财入官。该观道人,谬谓沈为北京人,随其所指而掘之,尽是金银,故谓之活财神。附会之言,更神其说,可笑也。
节选自《大公报(天津版)》1935年3月8日、9日副刊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12-19 12: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