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75,959贴子:11,971,460

诸葛亮北伐体现的真实军事能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认为诸葛亮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一伐曹魏关中无备三郡响应,时机最好,可惜诸葛亮摊大饼,分兵6处以上,自己坐镇中军却不懂灵活调度和及时支援,先是力排众议重用马谡结果马谡临阵逃跑,别出心裁的在箕谷设疑兵结果被曹真看破,赵云兵多于賊还被賊所破,各处战场被各个击破。一伐天湖开局但是结局惨败,彻底证明了诸葛亮就是个平庸的统帅,只能打打孟获这种无脑蛮族,对上曹真这种名将根本不行,更别说后来的司马懿了。一伐也印证了司马懿后来的评价:亮志大而不见机,好兵而无权,多谋而少决,破之必矣。同年二伐,关中空虚,关中军都调去因为东兴之战重创的东南战区了,时机很好,诸葛亮带4万人攻打1000人的陈仓,用尽手段,打了20天都打不下,结果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亮无计,粮尽而退。陈仓之战彻底说明了诸葛亮是攻城下手,在40倍兵力优势的情况下连续昼夜20天攻打,还打不下一个无名将的小小陈仓,最后的粮尽而退更像是给诸葛亮挽尊,亮无计才是根本原因,结果所谓1矿打9矿的诸葛亮连张郃没到就退了,输给了1矿打40矿的郝昭,可以说这次北伐诸葛亮输的很丢人,斩了王双算是找回点面子,郝昭反而一战封神得到曹叡接见并封侯了。第三次北伐诸葛亮占领了武都和阴平这两个无人区,算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大战果,仅此而已。219年曹操退出汉中时就预知二郡不能守,迁其民氐人五万余落于扶风,天水界。所以诸葛亮这次出征是一小胜,也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大战果,很尴尬。第四次北伐,魏明帝命司马懿代曹真为大将军,督张合,郭淮等迎击蜀军。两军相持于上圭,蜀军运粮不继,退还汉中,张合追击,在木门中伏毙命,算是帮司马懿除去了心腹大患。这场谁输谁赢不好说,现在史学家也没定论,有曹魏方面浮斩万计,诸葛亮方面甲首三千的记载,但是打完以后曹魏这边升官了蜀汉那边没人升官,而且甲首三千是孤证,有争议,只能理解为平手。第五次北伐,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在敌占区屯田,还没决战诸葛亮病逝在阵前,也只能算平手。综上,诸葛亮五次北伐2平2大败1小胜,可以得到结论是北伐不行不是国力不行就是诸葛亮能力不行。第一,作为统帅用人不明,力排众议选了个临阵脱逃的马谡,不懂得人才要梯次培养,参军没有统帅经验,要先给他打小仗当副手慢慢积累指挥经验,毕竟名将都不是天生的。第二,作为统帅战略能力不行,不懂得集中兵力创造局部战场的优势,参考后来努尔哈赤的萨尔浒之战,就是庙算得当,诸葛亮真有得学。名将要么能创造局部兵力优势,要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诸葛亮显然没有这个能力,以多胜少都做不到。第三,攻城能力不行,战下手,40倍兵力昼夜交替用尽手段都打不下,到底郝昭和诸葛亮谁才是武庙十哲?第四,作为名将,临机应变抓住先机的能力几乎为0,通过奇谋改变局势的能力也为0,纵观五次北伐只会打呆仗,毫无新意,诸葛亮只会两军对垒希望硬碰硬,摆好阵势大喊你过来呀!不知道利用奇谋创造战机,只知道在敌人阵前固守不知道用奇谋的诸葛亮根本够不上名将,不能苛求太多。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用,可以,问题是自己也没奇谋啊,北伐期间倒是有一个奇谋,为了逼孟达造反把消息透露给曹魏,结果把孟达害死了,真乃神机妙算。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11-29 10:00回复
    诸葛亮出山之前就经常自比管仲乐毅,虽然时人莫之许也,当时的人都认为诸葛亮在吹牛逼,但可见诸葛亮对自己的军事能力极度自信,我们来看看诸葛亮自比的名将乐毅:公元前284年,乐毅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之后于赵国逝世。唐肃宗将其列入“武庙十哲”,宋代被列入七十二名将。乐毅连下强齐70余城,创造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诸葛亮40倍兵力昼夜攻击陈仓不克,最后无计而退,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40倍兵力加持下以强攻弱而不克的经典战例,得到了陈仓战神的称号。我读史书的时候经常想,诸葛亮是哪来的勇气碰瓷乐毅的?我后来明白了,是罗贯中给的勇气,罗贯中借司马徽之口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都谦虚了,应该比姜子牙和张良。后世的粉丝也给了诸葛亮不少勇气,什么武庙十哲论,香火论,粉丝论,我怎么看着诸葛亮越来越像现在的流量明星,要拿得出手的作品一个没有,天天就是QQ音乐排行榜霸榜多少名,年度风云人物,有意思吗?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11-29 10:19
    收起回复
      1、一伐时,亮用马谡不是最大的错。亮以街亭为天炉战法的釜底,但没有做牢固。亮本来是让援兵汇聚在补给主干道上、张郃率领的魏军一旦脱窝、突进,然后蜀军围点打援的。
      2、若是街亭陷阱战做的成功,将媲美于二战时期斯大林格勒会战后期苏军合围保卢斯带领的德军第6集团军的战史。魏军重兵被重创,混乱突围,然后元气大伤。
      3、攻城20天还不算快?远涉丘陵山区,缺乏冲车、投石机,靠箭塔、天梯攻城已经算快的了。
      4、亮是着重于后发制人。静如磐石,动如脱兔。街亭合围就是奇谋,但于实际操作失败了。


      IP属地:江西3楼2023-11-29 10:32
      收起回复
        古人说圣贤事是立功、立德、立言。亮入庙,他至少立了言,写了《将苑》,这本书可以看出他的水平,不能算低,并且无一句是拾取牙慧的,也就是所有内容独出心裁。


        IP属地:江西4楼2023-11-29 10:41
        收起回复
          观点1:诸葛亮1矿打9矿。
          对于粉丝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诸葛亮是1矿打9矿,还打的9矿不敢出来,这种言论真的看出来,说出这种话的都是只会玩游戏的小学生。把战争当游戏?游戏里全国资源共享,现实可以么?现实里自己人都会反叛,游戏里有这个设定?矿自己会谋反了?就算对比游戏,这也不是一个双人游戏啊,很明显是个多人游戏,冷酷电脑的曹魏要对抗北方少数民族,辽东公孙家族,西域诸国,遍布长江防线的荆州军区和淮南军区共有20万以上军队防备吴国,还有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各州不要派兵驻守?曹魏国土面积大,兵力也比较分散,各个地区基本都是依靠本战区的兵力防守,汉末以来雍凉战区早就十室九空,曹魏多次迁移人口,雍凉只有几十万户,雍凉战区防御力量常年只有5万左右,还经常要抽调去支援东南防备东吴,可以说诸葛亮北伐是在拿益州打雍凉这个副本而已,曹魏根本没有动用9矿的资源,只是1矿防守,有时候会派2矿的中央军里的1矿去支援,可是中央军经常还没到半路,诸葛亮就退了,怎么我还没发力你就倒了?曹魏有45万人算9矿的话,至少常年4矿对东吴还经常加徐州和中央军的2-3矿支援,2矿防守北方,1-2矿对付蜀国,剩下的矿都是各地驻军,魏国根本没有动用全国的兵力和资源去对付诸葛亮,怎么被粉丝搞得是魏国天天举国之力45万人来打诸葛亮5万一样?北伐期间,结合各种史料,诸葛亮军团统兵在4-10万人左右,1伐2伐都有兵力优势,其中一伐自己分兵丧失局部战场兵力优势,二伐是40倍兵力优势陈仓打不下来怪谁,三伐打无人区没有遇到抵抗,也是兵力优势。四伐五伐诸葛亮应该都有10万人左右,司马懿说诸葛亮提卒十万,破之必矣。雍凉那边人数相当,算是均势。综合来看,诸葛亮北伐兵力上都是优势和均势,并没有所谓的强弱悬殊以少击多,那些幻想着诸葛亮天天带几万人大战几十万曹军的粉丝可以歇歇了。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11-29 10:46
          收起回复
            这个兵力分布图就可以看出来曹魏的防御重心在哪了。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11-29 10:53
            收起回复
              诸葛亮,诸葛亮统军的时代,除了一伐输给曹真(用错人)。
              有其他什么大的问题么?打不下土地,我觉得很科学。
              项羽号称三十万军队,也没打穿刘邦镇守的三川郡,直到搬出太公要求单挑。
              项羽打了多少年?诸葛亮一次出兵多少时间?
              项羽刘邦兵力谁优?蜀魏兵力谁优?
              项羽刘邦能力谁优?诸葛司马能力谁优?
              诸葛亮在没上项羽具备的各种优势情况下,你要求诸葛做到某些项羽都没能做到的事情,合理吗?
              能力可以解决一切?曹操一样在汉中被 “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 给磨得放弃。
              攻坚有的时候简单,但难得时候也很难。跟你天赋高不高,没有关系。韩信出三秦,打得顺利。
              但不妨碍劣势情况章邯在废丘熬了汉军一年。也不妨碍周瑜趁赤壁之胜,打了南郡一年。
              这些人,难道都是默默无名之辈?能力和成绩不够惊艳么?


              IP属地:广东7楼2023-11-29 11:01
              收起回复
                观点2:北伐失败都是粮食不够。
                这时候粉丝不拿诸葛亮比管仲萧何了,我记得管仲萧何都是足食足兵的。陈寿说军国大事,咸决于亮。刘禅也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堂堂一国之君只能负责祭祀,刘禅真的可怜。既然军国大事都是诸葛亮负责,按照诸葛亮自比管仲的能力,后勤和内政这块应该是无敌的,怎么每次都粮尽而退,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准备足够粮食你打什么仗呢,合着北伐就是带着蜀汉大军去公款旅游了?诸葛亮强大的后勤能力,无敌的治国能力,这时候又体现在哪里呢?诸葛亮的治国能力是不是变成薛定谔的猫?到底是治国能力强还是弱?陈寿说诸葛亮足食足兵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过粉丝别着急,罗贯中已经给你们安排好了,北伐无功都是后主无能,每次都要打下长安了,但是后主无道听信谗言,差点12道金牌把诸葛亮召回去,这时候军国大事又不决于亮了,都决于后主了,后主啊后主,权力你交出来,锅你得给我接好咯,谁让你是亡国之君,呸。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11-29 11:02
                收起回复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和桓温水平差不多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1-29 11:21
                  收起回复
                    观点3:同时代只有诸葛亮成为武庙十哲,所以诸葛亮军事能力三国第一,中国历史前十,动不动就是:你懂武庙十哲的含金量么?
                    其实,武庙十哲并不能说明真正的军事能力,更多是名气和军事理论的贡献。武庙十哲是指唐玄宗表彰和祭祀武庙中的历代名将。武庙十哲以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包含张良在内的历代名将十人坐像分坐左右。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姜子牙为武成王祭典与祭孔子相同。太公尚父庙更名成武成王庙,简称为武庙。当时武庙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张良为副祀。包含张良在内的历代名将十人坐像分坐左右。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这里面其他人都没问题,但是张良的军事能力太弱了,张良都能配享太庙,说明这个武庙根本就不是以军事能力作为标准的。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11-29 11:21
                    收起回复
                      我们来看看张良的军事能力。
                      谈及中国5000年历史上的谋略大师,张良至少能排进前三,甚至称他为谋略第一人,一点也不过分!关于对张良的评价,最经典的是刘邦之语,如今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即:“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
                      那么,这里却有一个疑问,即:张良的军事才能,究竟如何?
                      大家都知道,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果之后,张良逃到了下邳(如今的邳州市)!有一天,张良在下邳桥上,遇到了奇人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这一段故事,已经广为流传。从这一传说中,也可以看到张良学过兵法,应该知道如何领兵打仗吧!
                      然而,史书记载的内容让人吃惊,总结起来几乎只有四个字,即:无一胜仗!
                      据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的记载,张良唯有一次领军作战的实践!史书记载:“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 ”
                      这一段话不难理解,就是项梁派遣张良找到韩成,将他立为韩王。然后,张良为司徒(申徒是当时司徒的俗称),并和韩王一起,率军1000多人攻略原来的韩国城池!但攻下数城之后,秦军就又多回去了,张良等人只能在颍川一带游击作战!
                      这是张良唯一一次领军作战,虽然最后还在“游击”,但事实上依然是失败了!有人说,张良1000多人,能“得数城”不错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秦末烽烟四起,很多城池没有秦军驻扎呀,当然很容易攻下了,基本上是传檄即定!
                      有朋友说,既然张良只有一次领军作战,标题用“无一胜仗”,对张良有些不地道!然而,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即:楚汉争霸中,张良和刘邦几乎形影不离,却为何不亲自指挥作战,而坐视刘邦一路惨败?唯独一次胜利,还是韩信指挥的垓下之战(项羽自刎的一战)!
                      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张良军事才能了得,为何刘邦还屡战屡败?显然,这也说明了张良的军事才能很一般!或许,也就比普通人略高,但和韩信、彭越等人相比,估计是云泥之别吧!
                      举一个例子,刘邦最惨的一次战败,是彭城之战,50万大军被项羽3万打的彻底击溃!在这一战中,张良就在刘邦身边,为何他没有给刘邦足够的建议,没有预见到这一惨败?显然,张良实战能力不行,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帮刘邦却没有军事指挥能力!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间行归汉王,汉王亦已还定三秦矣。复以良为成信侯,从东击楚。 至彭城,汉败而还。”韩王死后,张良就死心塌地的追随刘邦,再也没有离开过,张良全程参与了彭城之战!
                      当然,或许张良有独立领军的胜利,但史书上没有记载,所以只能当成没有了!总得来说,张良虽然学过兵法,谋略过人,对人的心理把握能力很强,但论领兵打仗,他真的不行!
                      诸葛亮的入选,可以说是和张良有异曲同工之妙,诸葛亮也可以说是张良的化身,两个人都得到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评价,都是属于军事理论高超,善于出谋划策,但是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成就,属于典型的名大于实,理论大于实际的,就好像很多著名经济学家在经济危机期间炒股还破产了,所以理论和实践是两码事,诸葛亮的军事理论成就很高,这个无可置疑,但是在拿诸葛亮的军事成就来吹,动不动武庙十哲警告,我就拿同样战绩惨淡的张良来说事了。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11-29 11:27
                      回复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国家实力,还是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1-29 11:29
                        收起回复
                          诸葛亮在军事能力上的亮点是治军练兵后勤这些,军事能力又不单是指挥作战,像陈毅元帅他自己都自嘲说自己百战百败,但是他的驭将治军服众的能力在解放军中完全是前排的存在,国军里边的陈诚也是一样,大兵团的一线指挥他不在行,但是治军练兵甚至政治能力都是佼佼者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1-29 11:40
                          收起回复
                            总是有这种🤡,开局就我认为,你算老几呀你认为,你要是先贴出实实在在的史料,然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使和大家不一样也可以理解,开局直接定性,然后水一大段自己猜的数据,最后感慨一番,真的是🤡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1-29 11:53
                            收起回复
                              观点4:蜀汉国力太弱,所以北伐根本就打不赢。
                              矛盾1:既然明知道打不赢也要打,那诸葛亮天天穷兵黩武干嘛?绑架老百姓,让百姓为了你的理想去送死?这还是千古贤相么?用陈寿的话说,诸葛亮“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凌边疆,震荡宇内”,说明诸葛亮并不认为根本打不赢,北伐反而是希望很大的。
                              矛盾2:说道国力弱,有比朱元璋开局更弱的?朱元璋乞丐出身,起于凤阳,开局一个碗,最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刘邦亭长出身,起于沛县,带着一群屠猪卖狗之流的小伙伴,平秦灭楚,十几年统一天下。安徽和徐州都是四战之地,上面两位在根本守不住的地方发家,诸葛亮什么开局?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四川是什么防守难度?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看地位和权力,军国大事,咸决于亮,可以说是事实上的皇帝了。
                              而且哪个国家是一开始就是大国?不都是由弱变强,以少胜多,抓住机会打赢关键的决战,从而实现飞跃的,同时代曹操怎么赢了袁绍?按道理曹操也赢不了,周瑜也赢不了,因为弱吗,弱一定就赢不了强,但是人家为啥就能以弱胜强,扭转历史的大势?还不就是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以强胜弱都做不到。
                              再说弱国就不能通过内政以弱变强?诸葛亮治国能力既然在历史上都排的上号,管仲萧何的水平,为什么国家在他手里没有发展起来?国力没有以弱变强,这个治国能力体现在那里?天府之土在诸葛亮手里变成了益州疲弊,倒是真的。
                              弱不是借口,诸葛亮在军事和政治上没有以弱变强,以弱胜强的能力才是根本原因。
                              这时候外部对手曹魏也不是铁桶一块,更不是什么文景之治的盛世,反而四面都是敌人,内部暗流涌动,外部天天和东吴打仗。苻坚80万人投鞭断流,不也输给了东晋北府兵么?按道理强一定赢弱,弱一定不能胜强,那历史上这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从来拿来的?怎么只有诸葛亮没有?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11-29 11:54
                              收起回复